那些成都地区家家户户都爱的“川菜”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特色菜
你是否能分清呢?
小布这就带着12道菜来考考你
一题10分,满分120分
能选对10个及以上的
都是资格的“成都老饕”
01
上好的兔子过水、切丁
拌上豆豉和红油
一道地道的老成都凉菜就成了
碗里得是油浸浸的
肉质细嫩,色泽红润的兔肉
配上酥香花生仁
麻辣不燥、豆豉味香浓
堪称饭菜中的“战斗机”
也难怪多年来被你我偏爱
02
对于成都人而言
香肠腊肉是过年不可缺席的佳肴
是刻在DNA里的“年味儿”
没有香肠、腊肉
这个年都是不完整的
当经过凛冽寒风的磨砺
冬日暖阳的呵护
猪肉自身的醇香
一片含在嘴里,油脂爆开
层次丰富的口感令人叫绝
03
当心中五味陈杂时
香、甜、软、糯的酒米饭
是最好的情绪中和剂
“酒米”即“糯米”
食料有三:酒米、腊肉、豌豆
煮熟的酒米饭,打开盖子
香气会“嘭”地在房中爆开
那一瞬
便是朴素直白的“人间烟火气”
浸了油的米粒又白又亮
豌豆墨绿,腊肉红润
哪里还需要别的菜
谁来都能撑下一大碗
04
“花椒不麻,天都要塌……”
有些菜
“麻辣”二字缺一不可
花椒鸡当属此列
当青花椒的清香、干花椒的爽麻交织
一筷子下去
椒麻鲜香,开胃爽口
若搭配上的鸡肉肉质细嫩
筷子就会不听使唤地夹了又夹
下饭神器,名副其实
05
始创于清代的“温鸭子”
迄今已逾百年
色鲜、味美、皮脆、醇香
据《青龙场地方志》记载
1945年,张大千就曾多次光顾
食后大为赞赏,谓之川西鸭品一绝
后经不断改良,不仅荣获
“成都市个体名小吃优质奖”
其制作技艺甚至还列入了
成都市成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6
成都人吃川菜
怎么能少了有300多年历史的豆瓣?
汁色红亮
便是豆瓣鱼最大的“卖点”
鱼肉鲜嫩,豆瓣浓郁芳香
咸鲜、微辣、略酸
味道和情绪,有时是相通的
此外
因此,这道菜也被称为“小鱼香”
07
嫩
有时就能撑起一道菜的全部
好的脑花豆腐“入口即化”
猪脑花能将这道菜的香味拉高
而豆腐又能将猪脑花的腥味儿压下
两者缠缠绵绵、难分你我时
这道菜才算是成了
乘一勺拌进白米饭
便再无需其他
据说在大邑
肥肠血旺这道菜
“随便找一家都很好吃”
新鲜的猪血、秘制的红油、干净的肥肠
端上来时色泽红亮
兼具色、香、味之特长
血旺入口即化,肥肠软糯
“麻、辣、鲜、香、烫”齐备
食之使人胃口大开
09
没有汤圆的“圆滑”
却多了几分揪面块时的随意
朴实的乡村气息融合着市井的烟火气
这就是记忆中的童年
“外婆家的味道”
略带酒香的醪糟融合了红糖的香甜
再配上粉子软软糯糯的口感
温暖清甜
再调皮的小朋友也会被拿下
10
一碗蹄花汤的蘸水
得有红油、酱油、小米辣、葱段
猪蹄花要炖到软糯才好
扯下一块,蘸上佐料
一身胶原蛋白的肉皮
便披上了麻辣鲜香的外衣
放入口中,红油的香交织炖肉的香
笑容悄然挂上嘴角
11
荞面,一定得配烟熏笋干
有特色烟熏味的笋干
不仅能去掉笋子的涩味
还能保留笋子的清香
烧肉解馋,一小撮葱花芹菜
同时增色增香
最后足足的花椒味
也是这碗面不能割舍的一味儿料
红汤的油腻被这一口清香打破
一筷子面“嘶溜”入口,快哉!
12
火锅是成都人的“选修课”
但红锅对于每个吃火锅的成都人
却是百分百的“必修课”
当一满盆红彤彤的火锅底料端上桌
看着那些牛油、花椒、鲜鸭血、醪糟
就算没闻着味儿,也会食指大动
或许只有在宴请外地亲友的时候
我们对这一口红锅的执着
才会“让步”成鸳鸯锅里的红汤吧!
品完十二道菜
不摆一桌年夜饭,岂不可惜?
“点击上菜”
十二道热气腾腾的菜
即刻呈现
↑长按图片,点击“保存到手机”,即可收藏小布为大家专属定制的年味儿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