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占有率的逐渐增大,下厨房扩大了市场边界,上线了以销售食材、厨具等商品为盈利目的的“市集”业务,正式进入电商市场,成为注重品质的供应商和消费者看重的电商平台。
2017年5月,下厨房上线了以直播形式进行烹饪授课的“厨studio课堂”,市场边界又扩大到了视频直播市场。
1.产品活跃用户分析截止2018年4月艾瑞数据网的数据显示:下厨房的总活跃用户为899万,日活跃用户75万,用户月度总有效时长830万小时,同行业一级领域排名第一,全网排名317。
图1.1.1月度独立设备数
图1.1.2日均独立设备数
图1.1.3月度总有效时长
根据艾瑞数据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的数据分析可知,虽然18年产品各月的月/日均独立设备数与17年各月相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18年各月数据逐渐趋于平稳。
从版本更新进度看,除了已有版块内容的优化更新外,在18年4月上线了下厨房会员功能,促使用户日均独立设备数和环比增幅均呈现上升趋势。
月度总有效时长数据中18年2月骤降,可推测:正值春节假期,除了年夜饭的大餐之外,用户多外出应酬,导致用户有效时长变短,前后两个月的有效时长增长,极可能为春节假期因素影响下,表现出用户提前或延后的对健康饮食的填补心理。
2.竞品分析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分析2017年10月竞品数据如下:
图1.2.1总活跃用户和日均活跃用户
图1.2.2活跃用户渗透率分析
图1.2.3用户粘性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美食社区行业的总用户活跃量为2131.45万人次,下厨房占986.26万,渗透率高达46.27%,远超豆果美食的12.05%、香哈菜谱的10.93%和好豆菜谱的5.79%。日活跃119.75万人次,相对和绝对活跃用户渗透率均处于领先地位,但豆果美食的次月留存率高于下厨房。
图1.2.4豆果美食初次打开页面展示
从豆果美食初次下载进入界面分析了解到,进入主页前豆果美食会根据个性标签、性别、年龄、职业标签为用户制定专属个性首页,使用户产生专属的感觉,而下厨房进入页面简单,猜测豆果美食的这部分功能提高了用户粘性。
二、用户分析1.产品定位
2.用户分析
图2.2.1使用人群性别占比
图2.2.2使用人群年龄占比
由以上数据源显示:女性用户占比是男性用户的3.5倍左右,说明现如今仍然以女性走进厨房工作为主。年龄在25到40岁之间的用户总占比超过80%,大多数国人对成年人的定义基本在25岁左右,他们的思想和社会地位基本成熟,所以此年龄段大多是“初出茅庐”的厨界小白和厨艺逐渐成熟,但下厨仍需依赖菜谱之间的用户。
图2.2.3使用人群地域占比
图2.2.4使用人群消费能力占比
图2.2.4使用人群学历分布
3.用户画像及使用场景
(1)乐乐,25岁,入职半年,未婚
职业:人事专员
收入:4-5K
场景描述:
(2)花花,28岁,入职三年,已婚
职业:销售
收入:8-12K
下班回家地铁上,晚饭思来想去不知道吃什么,想到最近由于工作忙经常在外面吃垃圾食品,可以趁今天下班早自己下厨做一顿健康的饭菜,打开下厨房,点开“本周流行菜谱”版块,刷到了色相诱人的糖醋带鱼,操作难易程度可接受,顺手把用料丢进了菜篮子,回家前去超市根据菜篮子里的清单买全了食材。
(3)蒙蒙,33岁,入职六年,已婚
职业:幼儿教师
收入:8K-9K
(4)欢欢,38岁,家庭主妇
图3.1下厨房功能模块结构图
从下厨房的整体功能模块来看:下厨房的核心功能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菜谱类、社区、电商和知识付费。
1.菜谱类功能分析
从APP中我们可以看到,菜谱类功能入口很多,在下厨房首页占比最大,其中包括“搜索菜谱”、“发现新菜”、“排行榜”、“菜谱分类”、“本周流行菜谱”、“菜谱合集”、“菜单推荐”以及作品上传部分,从多维度解决了用户对菜谱的不同需求,且大多排在首页面上方,这也是下厨房基础功能的体现。
图3.1.1下厨房APP页面菜谱类功能部分页面展示
1.1用料清单功能
在查看菜谱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丢进菜篮子”把菜谱中所需用料添加到“菜篮子”,再通过页面顶端“菜篮子”图标入口随时查看,正如:“菜篮子”文案所描述的“再也不会忘记要买葱了”,解决了用户在购买食材时漏买东西的问题。
“菜篮子”可按菜谱查看用料,也可合并用料,避免重复购买,无需购买或已经购买的用料,可点击用料名,文字会由黑色变成灰色并出现删除线。
图3.1.1.1菜篮子部分功能页面展示
改进建议:
(1)对于已经购买的食材,单击出现的删除线会使页面混乱不整齐,而在超市或市场这种嘈杂的地方用户并不能仔细查看手机,依然存在漏买东西的情况,失去功能本身的意义。
所以建议:在页面内做“菜篮子”、“已购买”两个功能入口,双击“菜篮子”的食材自动跳到“已购买”界面,再通过双击还原“已购买”的食材到“菜篮子”。
(2)“菜篮子”就是解决用户漏买食材的功能,但菜篮子只能查看在菜谱中丢进菜篮子的用料,不能自己添加菜谱以外的东西。
建议:在菜篮子最下端单独建立一个条框,标记为“其他”,用户可以自己编辑想要购买的其他东西,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
1.2菜谱上传功能
从产品整体来看,用户第一次上传菜谱的入口有两个,一处在下厨房首页左上角“+”入口,另外一处在“我”中的“菜谱”,草稿箱设置在“+”上传入口的最下端。
图3.1.2.1上传菜谱功能页面展示
首页左上角虽然是视觉热区,但添加按钮的识别性差,不乏有不少第一次上传菜谱的用户会通过更醒目的“我”入口中创建菜谱,对内容没有编辑完整的菜谱,用户会先选择保存,系统显示已经保存到了草稿箱。
但草稿箱的入口很深,很难在显眼的位置找到重新编辑上传,可能导致用户留存率降低。建议在“我”中的“菜谱”和“作品”旁边加“草稿箱”入口,使功能更显眼且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1.3创建菜谱功能
上传菜谱涵盖内容如图所示:红色标记部分为必须上传项,其他部分不填写也能够完成最后的上传,所以下厨房在上传内容方面所设置的门槛很低,目的就是降低难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内容体系里来。
图3.1.3.1发布菜谱功能流程图
图3.1.3.2发布菜谱功能页面展示
例如:在搜索栏搜索“红烧鲫鱼”,排名靠前的几个菜谱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图文并茂,内容详尽,而有的只有文字描述。
虽然在搜索过程中有优先级排序,但用户在对比的过程中,总是看到不一样的菜谱格式,菜谱可对比性差。同时具体用料标准也是各不相同,会做饭的普通用户都有体会,做饭过程中材料具体放多少,大多数情况是不会具体称量的。
所以就不排除一些用户在上传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对自己具体材料用量做考证,单凭自己的感觉填写了材料用量,这就使菜谱内容不够精确。
图3.1.3.3下厨房菜谱搜索完成页面展示(红蓝边框对应右侧菜谱)
从大方向来看,这部分菜谱更适合已经有下厨经验的用户,查看菜谱只是为了了解使用的具体食材和步骤的确定。而厨studio课堂和电子书版块的菜谱,多为业内专业人士多次实践厨艺所输出的标准菜谱和厨房秘籍,内容专业性更强,更适合那些完全不会做饭的厨界小白和想要提升厨艺的用户。
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用户最初使用产品时,并不能马上对产品内容进行分类,而从产品的角度也要避免让用户思考,否则可能造成用户的留存率降低。
从目前下厨房的用户使用量和市场占有率来看,下厨房的UGC内容池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在产品建立了足量的内容池后,更需要优质的UGC内容。
建议在“上传这道菜”之前除了菜谱名、封面图片、用料、步骤说明等现有的必填项外,固定以下部分:
从菜谱内容精确的角度,除了在菜谱上传的第一道关卡上做优化之外,也可以在菜谱下方添加“有用”点赞功能,甚至可以添加“赞赏”功能,既促进了用户优质UGC的输出,也增加了作为平台的盈利渠道。
2.社区功能分析
除此之外,下厨房定期结合市集产品推出的“厨房活动”,也通过赢得奖励的方式拉动用户参与话题,提高了用户粘性。
“你的早餐、午餐、晚餐都吃了什么?现在,轻松秀出你做的每一顿饭,让自己的厨艺被更多朋友称赞。”是下厨房3.0.0版本上线“早餐、午餐、晚餐”专栏的文案。
但对于不会做饭又不知道吃什么的用户来说,更需要的是在看见图片引发食欲后能马上看到菜谱,而不是层层退出后再到首页的搜索栏搜索,甚至连菜名都不知道。
虽然上传作品时可以关联菜谱,但所关联的菜谱只能从菜谱浏览历史中添加,标签中的链接也只会自动跳转到同标签作品的搜索结果。
图3.2.1上传作品功能页面展示
这样可以打通作品与菜谱之间的通道,而菜谱中的一键买齐功能连接了菜谱和市集功能,从而增加了用户在市集下单的又一渠道。
3.电商和知识付费功能分析
3.1电商功能
除了下厨房首页的专栏之外,在APP下端还有专门的“市集”入口,主要以售卖食材、器具和的方式盈利。
图3.3.1.1市集功能页面展示
个性品质食品、食材的畅销,突显了下厨房选品上的眼光与调性,很多偏长尾的商品经由下厨房的推荐,成为爆款,除了商品品牌之外,很多渠道品牌与电商平台也成为下厨房的供应商,如:生鲜领域的易果、春播,进口食品领域的山姆会员店等,突显下厨房的入口地位。
下厨房UGC美食内容和大量平台培养的KOL,可以为合作商品提供增值服务,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提供更多帮助。所以在如今电商巨头争夺市场导致市场份额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下厨房依然有自己的消费群体。
目前下厨房的浏览历史入口在“收藏”里,但只包括浏览过的菜谱,市集商品之所以没有浏览历史,可能是因为下厨房作为周边商品电商,同种类商品都是优选的一两样,没有对比购买的需求。
所以用户在做好自身商品需求评定后,基本可以确定是否购买,同时从产品的角度,这样做可以促进用户直接购买或把商品放入购物车,提高用户的购买欲进而提高销量。
图3.3.1.2浏览历史功能页面展示
但从目前市集版块的商品来看,商品种类并没有达到市场需求,菜谱中“一键买齐”直达链接也并不能做到真的一键买齐,在搜索窗口更存在搜不到需求商品的情况,所以下厨房在商品做精做细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扩大周边商品规模,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电商平台。
3.2知识付费功能
下厨房的知识付费部分包括厨studio课堂和专栏·电子书,厨studio课堂是下厨房新推出的课堂品牌,联合不同领域的生活家及品牌,通过直播和录播的方式上传料理、烘焙、饮品等视频课程。
而专栏·电子书是以菜谱形式呈现,内容多以菜谱专栏为主。用户可通过视频课程或电子书单独页面购买,也可通过加入会员的方式免费观看大多数内容。下厨房的“加入会员”功能分为“月卡/季卡/年卡”付费,在使平台获取收益的同时,又大大的提高了用户粘性。
图3.3.2.1“厨studio”、“专栏·电子书”页面展示
所以下厨房在“回看课程”页面设置了可更改视频播放速度功能,并在其页面下方增加了回看标签,用户通过点击标签可快速跳转到知识点位置,整体页面简约清新,使用户在观看学习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体验。
四、总结
下厨房作为行业中的领先者,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目前市场上同种类产品繁多,且各具特色,下厨房想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甚至独占市场,需要优质UGC的支撑和更多专业人士的输出来丰富知识付费部分的内容。
同时在做精做细商品内容的同时,也要不断拓展“市集”的商品规模,提高用户留存。不断根据用户需求、用户使用场景以及在页面交互上,迭代出提高用户体验、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产品。
本文由@Crystal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