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年薪百万投行工作,她把“教人做菜”做上了市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辞去年薪百万投行工作,她把“教人做菜”做上了市原创无风浪金融八卦女频道

朱嘉盈意识到教人做菜会是一门生意,所以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为了干好事业,她跟先生表态“可以不要婚姻和小孩”。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无风浪

尽管李子柒与资本相处似乎不太愉快,但大多数情况下,资本与网红还是能够和平共处、互相成就的。

朱嘉盈这次合并的新公司预估价值大约为3.77亿美元(约30亿港币),新公司还将从ACE的信托账户获得4690万美元(约3.65亿港元)现金。

朱嘉盈说过,她注册“日日煮DayDayCook”本意是想教人做菜,那是她的爱好,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会变成一门大生意。

1.

/百万年薪的投行女转行美食自媒体/

2013年,31岁的朱嘉盈辞职离开金融行业,正式全职经营日日煮。

在此之前,她有着平顺的人生履历:出生在香港一个殷实的家庭,幼年跟父母移民美国,获得华盛顿大学金融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24岁的朱嘉盈回到出生地香港,任职香港上海汇丰私人银行投资管理部,任证券研究部主管,年薪百万。

2013年朱嘉盈以“日日煮DayDayCook”为名开通了YouTube频道,一条视频一道菜,每条视频三四分钟左右,两年内有超过2亿次的点击量。

也就是2013年,朱嘉盈意识到教人做菜会是一门生意,所以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专职做美食自媒体。

这一决定让很多人不理解,但朱嘉盈却立场坚定地表示:“当时如果我继续做金融,职业生涯是可以预见的,但如果我没有做日日煮,之后有别人做成功了,我一定会后悔。”

▲朱嘉盈/图:百科

朱嘉盈的“野心”远不止于此,2015年她将工作重心放到内地。2015年1月9日朱嘉盈在上海注册了“上海嘉龙日日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自己的美食视频节目搬到优酷、爱奇艺、抖音等各种视频网站上。

为了干好事业,她跟先生表态“可以不要婚姻和小孩”。

随后朱嘉盈又带领团队做起了APP,通过几年的用户累计,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1000万。

很快朱嘉盈梳理了商业思路,日日煮APP中加入多元化商业尝试:

1、建立“DDCTV频道”,招募大量个人IP和MCN机构,推出不同的美食栏目。

2、做电商“小煮集市”,售卖瓜果生鲜、优选美食、品质餐厨等等产品。日日煮2017年的收入达2016年16倍,其中80%来自电商。

3、搭建线下美食生活体验馆。2017年日日煮先后在上海、武汉、广州开办了门店。日日煮的门店分为体验、零售、餐饮三个板块,销售额占比为6:1:3。

▲日日煮线下体验馆

据统计,日日煮视频的全网播放量超过30亿次,APP上的订单量也超过了1000万单。另外根据官网显示,日日煮有8000万活跃用户和500万付费用户。

这时朱嘉盈已经把教人做菜做成了一门成功的生意。

2.

/阿里、香港富豪背书,

投行女多次调整商业模式/

作为曾经的投行人,朱嘉盈知道一门生意最好的结果是上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不融资,日日煮养活几十人的团队没问题。但是要做大,就得拿资金,这样可以跑得更快,做更多事情。”

不知道是否因为投行从业的关系,朱嘉盈的融资,似乎比其他人都容易。

截至目前,日日煮已经获得了至少6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合一资本、MFund魔量基金、500Startups、阿里投资、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郑志刚K11Investment、TalisCapital、IronfireVentures、尚乘数科、璞瑞资本基金等。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2018年以前,日日煮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力挺,其中包括阿里和郑志刚。阿里巴巴和阿里投资不用说,郑志刚和K11投资在香港大有来头。

朱嘉盈能搞定内地和香港两大顶级投资机构,一方面充分显示她从投行锻炼出来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社群+内容+产品”在当时是很好用的故事套路。

翻看投资日历不难发现,2018年前后用“社群+内容+产品”讲故事的人太多了,投资界对此大概已经免疫了。

于是朱嘉盈又对日日煮的商业模式进行改变。日日煮不再局限于“平台”,转而塑造“品牌”,大家比较熟悉这一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李子柒,通过视频获得名气,转而卖产品。

日日煮在“快速烹饪”(RTC)和速食(RTE)两大领域推出多款产品,包括“捞饭系列”、“自热火锅系列”、“菜肴系列”,最近又准备开发植物肉食品。

针对一二线城市年轻女性用户群体,日日煮逐渐搭建起“方便速食+快速烹饪+新潮健康”的品类矩阵。

▲日日煮天猫旗舰店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SPAC上市前,日日煮又被璞瑞资本下注。璞瑞资本是一家专注食品领域的投资机构,资产规模40亿美元。这家公司资金管理规模不大,但其背后是嘉吉公司,是成立于1865年的老牌厂子。嘉吉公司坚持不上市,连续29年蝉联美国非上市公司第一名,是美国第一大私有资本公司。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顶级资本争相看好,朱嘉盈在企业运行不通畅时及时转变,30亿港币市值或许是对她和日日煮最好的奖励。

美食视频电商第一股就要来了,不过这条赛道上朱嘉盈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3.

/朱嘉盈的“十面埋伏”/

日日煮从美食自媒体做起,到今天“视频+电商+体验店”的商业模式,当然这并非朱嘉盈的独创模式。

据媒体报道,李子柒品牌所属公司微念已经有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琢石资本、华映资本等;豆果美食,已经历过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和清流资本;创食计融资多达11次,阿里,小米都跟投......

另外,日日煮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日日煮旗下的视频播放总量超过30亿次,不可否认,这些视频总量是由微博、优酷、抖音等网站的数量叠加,单独在某一个平台,日日煮并没有优势。

▲日日煮抖音截图

2018年新榜大会上,朱嘉盈在同行面前许诺:2018年日日煮生活体验中心正计划进驻10个城市,三月份广州,四月份武汉......

▲朱嘉盈在新榜大会/新榜

但时至今日,日日煮官网上却明确说明目前仅在上海、广州、武汉有三个美食体验馆。

日日煮自己爆出的消息,其上海K11店的成本是5000-6000元/平方米,170平方米的新店耗资就达到了85-100万元左右。朱嘉盈也说店内的烤箱成本要2万,店内所有烤箱的成本超过了30万。

作为线下店,朱嘉盈还得考虑运营成本、选址、装修、仓储等等各方面的成本。

这么说来,日日煮线上竞争者众多,线下成本高昂,尽管上市能增加一定名气,放在中国新消费崛起的时代,日日煮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估值30亿港币是顶峰还是开始,这个问题需要朱嘉盈用实际行动来回答。

1、《日日煮要上市?流量变现的故事并没那么好讲》,一鸣网;

2、《日日煮的IPO大菜,煮熟了?》,刘旷;

3、《腹背受敌的日日煮,凭什么奔赴港股市场?》,知乎:港股研究社;

4、《香港版“李子柒”曲线上市,日日煮将成美食视频电商第一股?》,创投日报。

—end—

原标题:《辞去年薪百万投行工作,她把“教人做菜”做上了市》

THE END
1.再不认识这些超级app你就out了下厨房是一款有菜谱的APP,“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每天做菜前先搜一下菜谱,尝试一些没有做过的菜,让做饭变得更有意思。 刚开始用下厨房,就被下厨房的slogan:“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深深打动。 最开始自己做饭的时候,挺讨厌的,觉得好麻烦,是下厨房让做饭变得有意思。要对自己好一点,首先要对自己的胃好一点。https://www.jianshu.com/p/01b8bc2aa7e9
2.17款酱测评!最出名的老干妈还不如它们实际上,下饭酱主要是为了解决我们一个问题:不想做菜的时候,最需要一罐美味拌饭酱,分分钟拯救乏味的米饭!馒头!面条! 所以我们决定通过以下维度来进行评测: 最后是知乎大火的金菜地牛肉酱,味道难以形容,四位评测员和我司11位小白鼠经过品尝后仅有一人推荐! 图片来自评测员家刚 配料表:黄豆原酱、牛肉、辣椒、水https://www.douban.com/note/60672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