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饮食历史中,有一些曾经常见的,被普遍食用的食材逐渐被新的食材所替代,比如曾经用来当做辣味调料的茱萸,如今已被辣椒替代。
现在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有哪些曾经常见的食材渐渐淡出中国人的食谱了。
荇菜
《诗经》名篇《关雎》里提到的这位姑娘每天采来采去的荇菜,就是图中这种东西:
这些圆圆的绿叶,在池塘都相当常见,嫩茎叶及根都可以吃,现在似乎绝少有人打捞回家当蔬菜吃了。
藠头
小编老家是“藠头之乡”,小时候自己家菜地里就会种植,从地里收上来之后,就会洗干净腌制在坛子里,腌成酸、甜、辣口味的,不但色泽晶莹鲜亮,而且馨香沁人,闻着就会流口水。
咬起来嘎嘣脆,有时就会直接盛出来当小菜,有时就会切开炒肉,是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现在几乎没有人种植了,餐桌上也没见到了,只能在回忆里尝下它的味道了。
黍
黍作为“五谷”之一,正在“淡出”中国人的食谱,如今,黍的主要加工方式是做粥和馍馍。在碾磨技术部发达的时代,黍常常被做成米饭,随着水稻和小麦产量提高,以及谷物磨粉技术进步,这种粗粝的米饭渐渐从餐桌上消失了。
小苦瓜
红色的种子,金黄的皮,看起来很有食欲!!小时候经常吃,但是不好吃,不是很甜,有点腻。
猪油
在8,90年代,或者再往前,6,70年代,每家每户大概都会练油渣存猪油吧。
练出的猪油,又称大油,荤油,随便拿什么容器一封,耐储,烧什么菜都可以放点儿猪油,很香。
炸完之后的油渣也很香,本身就是味菜,还能拌馅,烧白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