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会烧菜的人,如何写出流传千古的菜谱?

今天的故事首先要从一本旧书聊起……

如果将中国人写过的菜谱全部凑到一起,搞一个影响力排行榜。

保守的说,袁大才子的这本《随园食单》至少可以稳居前三。

在这本书发行了差不多300年之后,中华料理界还专门为其召开大会,请来各路高手一起参详,试图重现书中的美味。它还被翻译为英语、法语、日语……用专家们的话说,这是中华民族千年饮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江湖地位,堪比武林秘籍中的《九阴真经》,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在须知单中提出了既全且严的二十个操作要求,在戒单中提出了十四个注意事项。书里涉及了326道菜,不仅有主食、点心、热菜、冷盘等等的制作,甚至连宴席上菜的顺序,盛菜器具的选择,配菜的茶酒都有精辟的论述。

不过,也不乏让许多吃货们难以接受的观点。

比如说,关于火锅。《随园食单》的看法是:火锅这种东西,不是人吃的,简直就应该滚出餐饮界。书里的原话是:“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

再比如,关于螃蟹。《随园食单》认为,螃蟹是孤独的美味,最忌和其他食物搭配,最佳的烹调方式是用盐水煮。蒸的话,也可以接受,不过就不够完美了。至于现在许多朋友喜爱的“香辣蟹”、“咖喱蟹”什么的,在袁枚看来大概都是对螃蟹的亵渎了。

人们往往会认为菜谱这种东西,大体上应该是厨师们的作品。这个事情就像音乐家写曲子,小说家写小说,武林高手写秘籍一样,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事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纵观千年中华料理的理论著作,伊尹的《本味篇》、虞宗的《食珍录》、崔浩的《食经》、韦巨源的《烧尾食单》、陈达叟的《本现在食谱》、林洪撰的《山家清供》、贾铭的《饮食须知》……客观的说,绝大多数优秀的菜谱是出自文学家以及各级国家公务员之手。

那啥?你问我,当年的厨子们为什么不自己写菜谱?

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不识字吧……

尽管《随园食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许多人似乎都忘记了,袁枚本人是一个几乎从不下厨,可以说完全不会做饭的人。

他曾经自己爆料过,按着前辈们留下的菜谱去试着烧过菜,结果是“几乎不能吃啊!!”作为一个自尊心极强的美食家,袁大才子认为“这一定是人家的菜谱有问题。”但公证的说,更值得怀疑的还是他自己的厨艺……

事实上,袁枚对于厨师这个职业,还多少带有些时代的偏见。《随园食单》中说:“厨者,皆小人下材,一日不加赏罚,则一日必生怠玩。”(大致意思是:厨子都是那些没文化的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顺带一提,在古代当厨师,不仅地位低,而且十分危险。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古代的宫廷厨师,烧坏了一个熊掌,很可能就摊上大事了。《缠子》载:“纣王天下,熊掌燔不熟而杀庖人”。与此相似,《左传》里晋灵公的厨子、《史记》里赵盾的厨子,都是因为熊掌没烧好而被处死。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相信“君子远庖厨”,同时也相信“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两种相互打架的理念,结合出了某种有点“拧巴”的逻辑:

再会烧菜的厨子也是下人,而品味出众的吃货才是掌握料理灵魂的食神!

(我好像听到小当家哭晕在厕所里了……)

而袁枚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吃货里的战斗机!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个超级吃货是如何炼成的!

袁枚,浙江钱塘人(今天的杭州),生于康熙五十五年,死于嘉庆二年(活了82岁,而且基本都活在康乾盛世里面,真是好运气啊)。

袁枚一生的转折,发生在三十三岁,那一年他退休了。对于许多人而言,三十三岁退休,意味着人生的可能性几乎已经完结了。而对于袁枚而言,三十三岁退休,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作为国家小公务员的生活结束了,

但成为一代食神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退休之后,袁枚用几乎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处房产,名曰随园。

在这里,我不得不顺带介绍一下随园有多么的牛叉,袁枚在读过《红楼梦》之后,曾有过这样一番言论:“这书里的大观园,原型其实就是我的随园”。

这个霸气十足的说法是有实际依据的,这“随园”原名隋园,是原江宁织造隋赫德的园子。而曹雪芹的祖上就是当江宁织造发财的。

在这样一个大院子里,袁枚从三十三岁,活到了八十二岁。享受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文明成果。他将生命中极大的热情投注到“吃”这件事情上。每次吃到好东西,他都要派府上的厨子去拜师学艺。而他本人,则将“吃”作为一门学问,欲追本寻源。用他自己的话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有闲,有钱,有品味,有才华,不会烧菜的袁枚,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菜谱。

THE END
1.“袁”来如此菜名菜肴菜谱,受著作权法保护吗?那么,如果在我国,菜名、菜肴造型、菜谱,可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吗? 1菜名过于短小一般不构成作品 常 见的菜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有通用性的菜名,如“水煮鱼”、“葱花烧鸭”、“土豆烧牛肉”等,显然不能被某个个体专有;另一种是具有独创性的菜 名,如“百日恩”(家常豆腐)、“东坡最爱”(红烧肉)等等,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2601.html
2.为什么必须关联菜谱才能发作品的做法步骤图徐金黄还是徐黄金【为什么必须关联菜谱才能发作品】1.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4075591/
3.活着,或者创造99读书人2024年新书预告本书是加拿大华裔作家邓敏灵的首部作品,原版书名《简单的菜谱》,七个短篇讲述了七个移民家庭的故事,这些家庭因为世代差异、文化隔阂和价值观冲突而渐渐生出裂缝:一个年轻女子不断回到过去,追溯其原生家庭失去信心、分崩离析的几个关键时刻;两姐妹蹲守在以前的房子外,希望久违的母亲能再次出现;一个女儿回忆起对父亲的崇https://www.douban.com/note/85822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