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1日,由中文V家(Vocaloid)虚拟歌手洛天依献唱的《天行健》达成“传说曲”成就。
而传说曲,是对播放量超过一百万的,由中文演唱的V家作品的称呼,是比中文V家殿堂曲(十万播放)的更高荣誉。从2012年的《千年食谱颂》成为第一首“传说曲”以来,一共有27首歌曲荣登“传说曲”榜单,其中不乏《普通的DISCO》和《权御天下》这种现象级作品。而《天行健》则是这些现象级作品中最新的一首。
歌曲《天行健》MV
在B站的世界里,百万点击是一个标杆。不要觉得百万点击是一个非常好达成的数据,在B站这个各项数据甚少注水的平台上,这基本上意味着真的有几十万观众点开了这首歌并且认真听了至少一遍。
【bilibili杂谈】《天行健》词作解构
【双计算器-天行健】——2017中国制造日主题曲
【Penbeat】天行健
【高燃注意!】天行健【5P男声激燃/O2O偶像男团】
由共青团中央牵头制作并上传的《天行健》,是2017年中国制造日活动的主题曲。人气虚拟歌手洛天依的献唱,化用华夏历史上诸多史诗典故的热血歌词,发布者共青团中央在网络上尤其是在二次元圈子里的特殊身份……这一切元素的结合激发了特殊的“化学反应”,让《天行健》成为洛天依诸多歌曲中一个“不一样”的特殊存在。
《周刊VOCALOID中文排行榜282》
在B站连续占领榜单,拿下SuperHit的殊荣,加入百万点击俱乐部……到了今天,当你点开视频时,最前方浮现的弹幕早已从“滴,打卡”变成了“百万祝贺”。
《周刊VOCALOID中文排行榜284》
这是团中央第2条加入百万俱乐部的视频,也是洛天依的第17条。
为什么是《天行健》?为什么是洛天依?为什么是共青团中央?为什么是中国制造日的主题曲?
为什么是《天行健》?
因为中国制造的精神,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始终,也指引着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
大洪水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先人所想的,不是造船跑路,而是治理水患,一边疏一边堵,最终将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建设成了一片沃土。
这种传承自先人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一次又一次灾难,一次又一次从神州陆沉之中涅槃重生,支撑着我们从毁灭了无数文明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了过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不用在文明的名称前加上“古”字的幸存者,支撑着我们从无到有,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打造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大国。
这,就是《天行健》的歌词想要传达给观众,那种精神。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的工人们争相观看生产出的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
为什么是洛天依?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艺术形式和一种亚文化现象,包括洛天依在内的诸多虚拟偶像一开始是不为许多人所接受的。很多人会觉得,“让一个虚拟的歌手来演唱,有什么意义呢?”
但回过头来想一想,人类的艺术形式从来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几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或许只能干着嗓子高歌一曲来直抒胸臆,然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乐器出现了,从一开始的骨笛、陶陨,到古琴、古筝,再到复杂的管风琴、钢琴……最后,随着电子技术的成熟,电子乐器和各种电子乐出现了。那么到了今天,虚拟偶像和真人歌手同台演出,一展歌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吧?
不仅不奇怪,随着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主流,随着新出现的动漫、游戏、网络……种种新的文化载体逐渐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虚拟偶像、虚拟歌手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最终成为一种所有人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
而我们不可能永远让喜欢虚拟偶像的年轻人们听着《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或者是“甩葱歌”。我承认,作为最早也最成功的虚拟偶像之一,初音未来的歌都很不错,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歌最大的缺点在于,它们不是用中文演唱的。中国,应该有自己风格的虚拟歌手。
为什么是共青团中央?
为什么是中国制造日的主题曲?
青年喜欢的,年轻人里流行的,共青团就应该去了解,应该去尝试,因为,这是这个已经95岁“高龄”的组织,一直以来的职责。
不光是对于虚拟偶像,也不光是对于代表了ACGN爱好者群体的“二次元”,实际上,对于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和亚文化群体,只要无损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团团都是乐见其成。毕竟,年轻人的生活,应该是五彩缤纷多彩多样的生活,应该是有着各种各样小爱好、小幸福的生活。
无论是手里摆弄着模型、梦想着驾驶高达和EVA拯救人类的热血少年,还是喜欢打扮成古人模样、拍几张美美照片的古风美少女,团团支持大家从这些“不一样”的爱好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享受自己的人生。
邀请洛天依团队来为中国制造日打造专属的主题曲,采用近些年在网上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古风”曲风,这样看上去出其不意的操作,其实对在网上被网友们称为“团团”的共青团中央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与洛天依团队的第一次合作选择了“中国制造日”这个特殊的项目,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与一般人看到“中国制造”就想到高铁、歼20或者是支付宝不同,团团对于“中国制造”的定义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看法。观看了中国制造日活动全程直播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注意到,在最后一场直播中,到场的不仅有小连杀等国产配音团队“北斗企鹅”的成员,还有几位国风歌手,以及最近异常火爆的动画《一人之下》的原作者。是的,在团团的定义中,“中国制造”不仅仅包括从天堑上飞架而过的大桥,也不仅仅包括歼20和国产航母这些国之利器。“中国制造”,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
中国不仅应该有自己的航母,自己的高铁,自己的四代战斗机,也应该有自己的动画,自己的“二次元”文化,自己的,虚拟偶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洛天依,也是一个成功的“中国制造”。而《天行健》破百万,正说明了网上的小伙伴们,对洛天依这种用中文唱歌,富有中国气息,成功将中国文化与“二次元”相结合的做法的认可。
80后和90后们,是听着日文的动漫歌曲,听着MIKU的“甩葱歌”,看着《圣斗士》和《七龙珠》,看着“海死火”成长起来的。但至少现在,00后们可以去看看《一人之下》,听听洛天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不可能让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产品中永远充斥异域风味的舶来品,而洛天依,已经开始慢慢走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