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男团开赛前三小时,马龙、樊振东、王楚钦在奥运村餐厅吃了啥?在法国做厨师工作的小孙,是法国奥运厨师团队唯一一位中国厨师,而他的工作地点就在中国代表团驻地对面,天天都能偶遇很多中国运动员,也与众多奥运冠军合影留念。
在法国10年,主动申请服务中国代表团
小孙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并非厨师科班出身,在国内大学其实学的是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国内工作了几年后决定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于是2014年来法国巴黎蓝带(烹饪学校)学习法餐。”
2015年毕业后,小孙先后到米其林三星酒店LeMeurice和巴黎16区Lepergolese餐厅,在拥有21颗米其林星的法国“厨神”艾伦·杜卡斯(AlainDucasse)等多位法国著名厨师的团队中工作,2019年到一家巴黎的中餐连锁店担任总厨。
小孙工作的巴黎奥运村餐厅距离中国队驻地不远。受访者供图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巴黎及附近22个场馆的1.5万名运动员、组委会工作人员以及观赛者的饮食,主要由法国著名餐饮企业索迪斯(Sodexo)提供,25名主厨和1000名烹饪人员将每天全天候供应约4.5万份餐食,在整个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将提供总计超过1300万份餐食。
小孙与潘展乐合影。受访者供图
奥运村食堂吃得怎么样,樊振东说还不错
与张雨霏合影。受访者供图
小孙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是北方人,身高1米90,臂展有1米98,“7岁开始每年夏天都泡在游泳池里,还喜欢滑旱冰、打篮球,有时候想想小时候怎么没练游泳呢,是不是浪费了个好苗子。”
8月9日,陈艺文和昌雅妮夺得女子跳水三米板金牌,也让小孙非常感慨运动员的不易,“从奥运比赛日开始几乎每天都看到参赛期间带伤训练的昌雅妮,那天好不容易蹲到了她俩合影,法国同事们都说雅妮很漂亮,也希望雅妮回国后好好休息,早日康复。”
小孙在食堂偶遇樊振东。受访者供图
此前,小孙就已经和樊振东、王楚钦合过影,8月9日,乒乓球男团开赛前三小时,小孙正在休息室吃工作餐,恰好偶遇马龙、樊振东、王楚钦在食堂一起轻松地吃饭,因为临近比赛,小孙也没有上前打扰,“其实在厨房的工作很忙,基本不可能跑去跟运动员们多聊两句。”
奥运期间,樊振东发出了和陈若琳、纳达尔、阿尔卡拉斯等人的合影,梁伟铿以及田径队、体操队的运动员也发了和樊振东的合影,巧合的是,偶遇地点都是在巴黎奥运村食堂,“小胖”也被球迷戏称为“食堂固定刷新的NPC(游戏中不受玩家操控的角色)”。
小孙与昌雅妮合影。受访者供图
小孙也证实,自己确实经常在食堂碰到“小胖”,唯一一次合影也是在食堂,“我还问他吃得怎么样?他说还不错。”
为保证出餐效率,味道和口感确实会变差
潘展乐曾吐槽,奥运村食堂唯一的调料只有盐,做出来的肉就跟木头一样。
那么巴黎奥运村运动员餐厅的食物到底怎么样?小孙表示,自己主要负责一些肉类,“其实菜单每天会改变,主要就是为运动员提供优质蛋白质,比如三文鱼、鳕鱼、牛排、火鸡串、煎鸡排、牛肉烤肠、鸡肉烤肠、煎鸡蛋等等,大厅里也有很多蔬菜、主食,运动员都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我值班的时候也会尽力做得更符合大家的口味,碰到中国运动员,也会用中文跟他们介绍菜品。”
在乒乓男团决赛前,偶遇马龙、樊振东和王楚钦。受访者供图
对于中国运动员的吐槽,小孙解释:“奥运村的伙食是24小时供应的,我们也是三班倒,为了应对高峰用餐,很多菜要提前做成半熟的,出餐时放到恒温烤箱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出餐效率,当然也有代价,那就是味道和口感会变差,再加上每个班次厨师交接班时偶尔会有些沟通不畅,也会带来一些口感上的问题。”
小孙在米其林一星餐厅工作时与名厨斯蒂芬·加布里欧合影。受访者供图
对于食品的安全程度,小孙也介绍,所有食材都是当天新鲜采购的,是有安全保障的,因为如果出问题的话将影响到所有参赛的运动员,也不可能存在有网友认为的会有人故意投放兴奋剂的情况,“每天即使是比赛日,都能看见中国运动员和大家一样来排队打饭,这个问题我也担心过,但是由于各个国家运动员都混在一起打饭吃,所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来打饭的是哪个运动员。”
由于厨房工作繁忙,工作时小孙很少有机会能观看奥运赛事,只能在休息时看看比赛,“不过,能作为为中国奥运健儿提供餐食的厨师团队中的一员,也是唯一的中国人,能为奥运出一分力,我很自豪和开心,看到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在巴黎升起来,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