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机胶水逐渐普及,“打底”与“灌油”二词悄然传播。不过,也有很多人不明白“打底”以及“灌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灌油和灌胶的区别是什么?打底的作用又是什么?以及如何操作呢?本文,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灌胶,顾名思义,就是“灌海绵喝胶水”,使得海绵膨胀,击打时候能包住球。灌胶通常刷的是有机胶水,无机胶水可不行,而且,也不是所有胶皮都能灌胶,比如内能套胶、蛋糕海绵套胶都不能灌胶。
自无机时代国际乒联推出“禁胶令”以后,越来越多的业余球迷也用起了无机胶水,以前的“灌胶”也渐渐被“灌油”所取代。
由于众多专业队已经沉迷于“二次加工”,VOC值不超标的膨胀油成为他们的新欢。于是,专业队员乃至众多尖端发烧友们,纷纷开始选择“打底”+“灌油”。
选乒乓球拍的8大必知!底板"甜区"是什么?真懂的寥寥无几
专业球员的导向作用是无穷的:以前每次拿上新胶皮去球馆,别人都会问“灌胶了没?”,如今已经改口为“打底刷油了吗?”
“打底”一词主要针对无机胶水,其过程就是将无机胶水均匀的涂抹在海绵上,形成一个膜状的打底层,由于无机胶水的厚度要远远超过有机胶水的厚度,于是乎,“打底”一词在装备领域就此问世。
总结一下,打底的作用?
1、高效粘合打底层,其本质就是橡胶层,最大的作用当然是粘合。由于无机胶水本身没有膨胀作用,胶皮只要不出现内卷的情况都非常容易粘合,且十分牢固,如果没有猛烈地外力作用,一般不会无故开胶。
2、防拉丝在撕胶皮的时候,由于打底层是一个整体,基本不会造成拉丝,但还是不要建议撕得太暴力,以免因强粘合力拉下球板的面材。也正由于打底层呈膜状,胶皮撕下来之后十分便于除胶,再也不用像有机时代般心惊胆战地搓海绵了。
3、增强吃球感由于无机胶水层较厚,尤其是进行厚打底处理的套胶,这就相当于变相的增加了海绵厚度,套胶的吃球感与力量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若是打底层过厚,也会影响到手感的敏锐程度,所以究竟该薄打底还是厚打底,就要看自己的取舍了。
4、延长灌油的效果在有机胶水被禁以后,现在对球拍性能有较高要求的朋友会选择无机打底+灌油的方式来增强套胶的速度与力量。
“灌油”操作中的“油”指的是乒乓专用的增能剂,也叫作增能油,刷在套胶海绵上可以改变海绵性能特点。
据传言只要是油都有膨胀效果,不论是花生油、地沟油还是猪油......但建议还是别尝试的好,万一把套胶刷坏了还得掏钱买新的。
虽说国际乒联并未明令禁止增能油的使用,厂商也声称增能油可以通过VOC检测,符合参赛要求,但这种增强球拍性能的方式是否合理,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争议。
但对于咱业余爱好者而言,若是为了摆脱反复粘拍、为了健康,用灌油代替灌胶也并无不可。
1、除胶
我们首先将海绵上的旧胶水层除掉(用牙刷除胶可以避免把海绵搓出小坑)。
2、第一遍灌油
在海绵上刷第1遍油,尽量刷薄一点,等油干后可以进行下一步(这遍油的作用是直接膨胀开海绵,让油更快的起效果)。
3、无机打底
无机胶水可以用吹风机吹干
4、重复灌油
刷第2遍油、第3遍油,同样每遍不要刷太厚(温馨提示:刷油的时候小心不要让油碰到胶面哦)
接着慢慢等,油会慢慢由胶水层渗透到海绵、胶面。
油干的标准是手指捏上去不太粘手,不会留下指纹,估计要等8个小时以上,所以最好是晚上弄,第二天再粘贴。
等油完全干了以后,胶皮是有一定卷曲度的,由于灌油海绵和胶面是同步膨胀的,不会像灌胶那样太过卷曲(实际上已经膨胀的很厉害了),所以不要追求灌到像有机胶水那样360度鱿鱼卷,否则容易灌过伤胶皮,也很难粘贴。(若实在太卷,可以拿塑料薄膜隔着,用书压一晚上压平)
然后刷底板,一遍无机即可(同样是竖着刷)。
每遍胶水和油必须等干了才能刷下一遍。
重要的话说3遍。
5、直接粘贴
胶皮不需要再刷胶水。
若是新胶皮,刚灌完油粘上可能还不是特别好打,但千万不要撕下来重新刷,先打几天,胶皮慢慢打开以后就会越来越好用了。
最后国球汇君再说一句,此种方法主要针对国产粘性套胶。
若你使用的是内能套胶,性能在出厂前就已经调校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直接使用无机胶水粘贴就可以,是不需要这么灌油的,过渡膨胀影响内能套胶寿命不说,过强的弹性也会给自己对球的掌控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