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余球友中,大约有90%以上的球友在比赛中接不好对方的发球,尤其是面对陌生的对手的时候。
接不好发球,就直接导致自己在比赛中全程处于被动中,没法突破对手的牵制,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乒谈】汇总了16种接发球的方法,通过连载的形式介绍。
本文介绍:搓、推、挑、摆、
下文介绍:打、拉、冲、吊
下下文介绍:撕、吸、带、托
下下下文介绍:敲、拱、切、撇
01
搓
动作要领:拍面后倾,向前下方发力。这里有几个核心点要注意:
主要针对台内短球
当然了,如果技术水平高,长球也是可以搓接的,但是要根据击球效果判断性价比。
02
主要针对下旋球
搓接,主要针对下旋球。当然,不转球和上旋球也是可以搓接的,但是搓接上旋球的难度极高,需要手感和灵感。
03
搓接,在控制中找到进攻机会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认知,搓接也是可以控制发球方的,一方面,搓球的落点可以变化(长短变化、正反手和中路的变化),另外,搓的旋转强度也是可以变化的。
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旋转强度越高,常规情况下拍面需要越平。
04
“吃球感”非常重要
搓接,很核心的一点就是,要让胶皮产生“吃球”的感觉。只有让球拍吃住球,我们对于球的旋转控制才能更好。
05
准备好下一板衔接
搓接之后,要准备好下一板攻击或者反攻。
传统的理念中,前三板占比高,你搓球过去后对方也有可能再搓过来,这时候就是我方的上手机会,可以考虑是否率先上手;
乒乓球已经发展到,你搓球过去,对方有90%可能性上手了。所以,一方面,要做好防守或者防守反击的准备;另一方面,要考虑加强搓球质量,控制对手,给自己创造上手机会。
发力机制层面,手指/手腕/小臂/脚步是关键。
推挡
推挡,其实是2个技术,推更加体现进攻性,挡更加体现在防守中反击,所谓加力推和卸力挡。
【乒谈】认为,挡是比推难度更大的技术,因为卸力要比发力难得多,吸短其实就是卸力的典型技术。
技术要领:
握拍方面
横拍大拇指和食指极为关键,食指要顶得住,拇指要压得住;直板后三指要顶住球板背面,拇指和食指控制球拍角度。
站位方面
站位方面:后脚跟要稍微抬起来,重心压在前脚掌上。同时重心略微提起来,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可以更好地控球。
发力关键
触球后主要是前臂和手指发力,推球要体现加力向前下方,挡球要体现往后上方回拉卸力的感觉。
针对对象
推球主要用于力量较小的不转球或弱上旋、弱下旋也可以推;挡球主要用于旋转强烈的上旋球,或者前冲弧圈球。
富有实战特色的推挡
实战中,还有大力推球,比如蒋澎龙;推下旋球,比如甘志远。
推下旋难度比较高:在推球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面对下旋来球,拍面先要后倾至快和地面平行,然后将球拍插进下旋球底部,向前推的时候要将球拍逐渐立起来,有翻转摩擦的感觉,抵消下旋让球接过去。
挑打
挑,这是比较常见的技术,主要解决短球,球迷们基本能认出来,也能做出动作。
挑主要有:挑打和挑拉。挑接,力量并不大,要突出的是节奏上的突然性、落点上的隐蔽性。
要有上步和还原步
既然挑打是一项针对短球的进攻技术,所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步法问题和身位问题。身位方面,上半身要俯身一定程度,便于控球;
步法方面,一是来球之后要上个单步,二是击球完成后要马上还原到准备姿势。
打磨比例
为了增加上台率和保险系数,可以适当加点摩擦。
威胁主要在于突然和落点
挑打也要有变化,主要体现在突然性方面和落点方面。
比如,如果对方回到你的正手位短球,这时候你挑对方的正手位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这是一个斜线,但是同时对于对手的威胁也是相对较低的。
所以,我们可以变化一下,如果要挑对方的正手位,就要加大角度;同时可以考虑挑中间位,或者难度较大的反手位直线。
摆
摆短,也是控制中寻找反击机会的一种接发球手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回球短、回球快,隐蔽性强,可以很好的调动对手。
击球时机
在来球的上升期出手,引拍不宜过高,球拍板型略微立起,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发力,略微给侧方力量(控制落点不宜过长)。
要注意在来球上升期出手,这样一是好控制,二是可以借力。
前臂手腕
手臂距离身体要近一些,便于精细化控球。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特别强的运动。接发球的时候,看似是采取了被动的手法,实则暗藏杀机,所以,每一种接发球手法都要会而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