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从表面上看是由一些饭、菜和加工食品或零食组合起来的一套食物。从内涵上看,食谱是符合身体营养需要的进食种类和数量,并兼顾饮食习惯和成本的一套吃法。有些食谱与我们日常吃的饮食很近似,有些食谱则可能与日常饮食相去甚远,这取决于食谱是为谁制定的。因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疾病的人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他们的食谱也注定是不同的。
显而易见,一个人应该吃怎样的饮食是由他身体需要的营养决定的。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了解自己身体的营养需要,大多数人是根据口味、饮食爱好、习惯、易得性、经济条件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来选择食物,甚至有不少人从未想过饮食的意义或作用,只是根据“食色性也”的本能来吃罢了。幸运的是,靠这种百万年进化而来的本能,人类吃的食物基本可以满足身体需要,并籍此生存繁衍下来。只要不发生大的饥荒或严重的食物匮乏,温饱、有吃有喝就可以让人们对饮食感到满意,再谈什么食谱好像都是多余的。但这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在全家在一起吃的情况下,有些特殊成员(比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肥胖等)就会遭遇营养素缺乏或营养不平衡的问题,并因此损害健康。
因此可以说,食谱的功能性其实是由健康饮食或饮食干预的功能性决定的。
四格配餐法及示例
近年来,我和营养师们一直在围绕食谱开展工作,营养配餐(食谱)不应该是只有营养师才能掌握的方法,非营养师也应该且完全可以掌握简易的食谱配餐方法,发挥出饮食解决或改善健康问题的功能。实际上,我们的经验还表明,如果营养师与其指导的用户都掌握了四格配餐法,将极大提高两者之间的沟通效率和解决健康问题的效果,食谱起到桥梁作用,让饮食营养咨询指导事半功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