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谱”,顾名思义,就是“把谱子唱出来”的形式。学乐器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强调唱谱的重要性,那么小九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唱谱呢?
为什么要唱谱?
乐谱是符号、图形,是视觉不是声音,如何把看到的乐谱变成声音甚至音乐,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唱谱。
通过唱谱,我们可以真正把书写符号变成声音。演奏乐器需要把已经唱会的“内心音乐”提取出来,变成特定的乐器声音,再通过耳朵的辨别、纠正,形成好听的音乐。
如何正确唱谱?
唱谱同时打节拍
唱谱和演奏一样,需要对节奏的精确控制和感受。只唱谱不打拍会造成节拍、节奏混乱,唱谱应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脚或手打拍子。动作应该是一次上下往复为完整的一个拍子,即打下去是正拍,弹上来是反拍。
每个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这样有利于学习半拍的概念,使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弱起等节奏型变得更容易容易体会。
唱谱要数数
唱谱只唱音,不唱数,有时候唱着唱着就忘掉了自己已经唱了几组,甚至忘掉应该唱几组。
建议做法是连续多次的音要唱出击打次数,比如连续8个八分音符就可以唱“咚、2、3、4、5、6、7、8”,这样唱谱,节奏类型复杂些也不容易出错。
唱谱要加入乐谱中各种记号
只是唱音、唱数还不够,音乐中有各种演奏记号、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
这些符号应该在我们唱谱的时候一并唱出来——比如跳音就应唱得短些,重音就应唱得强些,连音就应唱得连贯。
演奏记号是演奏时非常重要的乐音外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完整地表达作品的情绪、情感、态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演奏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音了甚至会演奏了再考虑这些记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