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苏菜菜谱大全及概述2(102道菜)3160

苏菜即江苏菜。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四个地方风味组成,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江苏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强;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江苏为鱼米之乡,物产丰饶、饮食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水产品有长江三鲜(鲥鱼、刀鱼、鮰鱼)、太湖银鱼、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南京龙池鲫鱼以及其它众多的海产品。优良佳蔬有太湖莼菜、淮安蒲菜、宝应藕、板栗、鸡头肉、茭白、冬笋、荸荠等。名特产品有南京湖熟鸭、南通狼山鸡、扬州鹅、高邮麻鸭、南京香肚、如皋火腿、靖江肉脯、无锡油面筋等。加之一些珍禽野味,林林总总,都为江苏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江苏菜风格清新雅丽,反映在刀功精细,刀法多变上。无论是工艺冷盘、花色热菜,还是瓜果雕刻.或脱骨浑制,或雕镂剔透,都显示了精湛的刀工技术。

江苏菜以重视火候、讲究刀工而著称,尤擅长炖焖煨焐,著名的“镇扬三头”(扒烧整猪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苏州三鸡”(叫化鸡、西瓜童鸡、早红桔酪鸡)以及“金陵三叉”(叉烤鸭、叉烤桂鱼、叉烤乳猪)都是其代表之名品。

清鲜平和、追求本味、适应性强是江苏风味的基调。范曾先生为《中国名菜谱·江苏风味》专辑题词“江山秀色、清雅风味”是对江苏风味的最好概括。无论是江河湖鲜,还是禽畜时蔬,都强调突出本味的一个“鲜”字。调味也注意变化,巧用淮盐,擅用、糟、醇酒、红曲、虾籽,调和五味,但不离清鲜本色。

江苏菜式的组合亦颇有特色。除日常饮食和各类筵席讲究菜式搭配外,还有“三筵”具有独到之处。其一为船宴,见于大湖、瘦西湖、秦淮河;其二为斋席,见于镇江金山、焦山斋堂、苏州灵岩斋堂、扬州大明寺斋堂等;其三为全席,如全鱼席、全鸭席、鳝鱼席、全蟹席等等。

江苏菜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表明,至迟在6000年以前,江苏先民已用陶器烹调。《楚辞·天问》记载了彭铿作雉羹事帝尧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已有了全鱼炙、露鸡、吴羹和讲究刀功的鱼脍等。据《清异录)记载,扬州的缕子脍、建康七妙、苏州玲珑牡丹鲜等,有“东南佳味”之美誉,说明江苏菜在两宋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至清代,江苏菜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一节载:“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所列十地,江苏占其五,足见其影响之广。

江苏又为名厨辈出之地:帝尧时的彭铿,春秋时的太和公(或作太湖公),明代的曹顶,以及中国第一位被立传的厨师王小余、仪征萧美人和号称“天厨星”的董桃楣。

江苏的烹饪文献亦十分丰富。著名的有元代大画家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明代吴门韩奕的《易牙遗意》、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等,此外,历代史书、诗词等所记江苏名产名肴也是屡见不鲜。

江苏菜按照自身风味体系又可分为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锡风味和徐海风味四大流派。

淮扬风味以扬州、淮安为中心,肴馔以清淡见长。历史上,扬州是我国南北交通枢纽,东南经济文化中心,饮食市场繁荣发达。“扬州三把刀”之一的厨刀著称于世,扬州名厨遍及海内外。周恩来总理在开国大典招待会上用的就是以淮扬风味为主的菜肴。名菜有“镇扬三头”、“镇江三鲜”、淮安“长鱼席”等。

苏锡风味,以苏州、无锡为中心。苏锡菜原重视甜出头、咸收口,浓油赤酱,近代已向清新雅丽方向发展,甜味减轻,鲜咸清淡。苏锡近几年发展很快,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讲究食用以味为主,又讲究观赏,形成观食俱佳的格局。松鼠桂鱼、母油船鸭、梁溪脆鳝、常熟叫化鸡、常州糟扣肉等均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此外,苏州糕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苏州玄妙观、无锡崇安寺小吃亦很有名。

徐海风味,指徐州、连云港一带。徐海菜以鲜成为主,五味兼蓄,风格淳朴,注重实惠,名菜别具一格。霸王别姬、沛公狗肉、羊方藏鱼、红烧沙光鱼等名菜为其代表。近十余年来,江苏烹饪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学校教育。职工在职培训,大大提高了厨师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技术水平。随着烹饪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江苏菜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勇于扬长避短,勤于学习兄弟菜系的精湛技艺和风味特色,使之日趋完美。

31.绣球干贝

此菜以虾仁、鱼肉斩茸制圆,滚裹上用干贝、火腿、香菇、绿菜叶等加工成的细丝,形同绣球,故名。成熟后浇上用鸡清汤制成的卤汁,鲜醇爽嫩。

主料:净白鱼肉100克,鲜河虾仁150克,干贝30克。配料:水发冬菇丝40克,熟火腿丝40克,绿菜叶丝30克,黄蛋糕丝30克,鸡蛋情2个。调料:绍酒15克,精盐6克,味精2克,葱姜汁水50克,鸡清汤100克,水淀粉5克,熟鸡油20克,熟猪泊50克。

1.将干贝洗净,放入碗中,加清水,少许绍酒、葱姜(整拍松)上笼蒸至松软,取出拣去葱姜(原汁留用),剔除边筋,用纱布包好,挤去水分,揉搓成丝绒状,同香菇丝、火腿丝、绿菜叶丝、黄蛋糕丝拌和待用。

2.虾仁、鱼肉洗净,分别斩成茸状,分别放在容器中。在鱼茸中加入鸡蛋清、绍酒、葱姜汁水和清水40克,顺着一个方向搅打至上劲时,边搅边将虾茸加入。

3.将茸料挤成一个个直径约2.5厘米大小的肉丸放入盛有干贝等“彩丝”中滚动,均匀粘满彩丝,取出放入盘底已涂油的盘内,上笼蒸熟。

4.炒锅置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鸡清汤和适量蒸干贝的原汤烧沸后,用精盐、味精调味,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熟鸡油,然后浇在蒸熟的绣球干贝上即成。

32.生炝条虾

条虾,即中华白虾,产于黄海。因虾身细而长,壳薄色白,故名。条虾、蛤蜊、鲜怪在盐城被誉为“海产春三鲜”。春节过后,即陆续见市。生炝条虾吃法独特,家家会做,人人爱吃。清明节前的条虾,皮薄透明,外壳柔软,肉嫩味鲜,堪称佐酒佳肴。

主料:鲜条虾500克。调料:曲酒50克,精盐5克,白酱油50克,白糖30克,香醋15克,白胡椒粉1.5克,红腐乳汁40克,蒜未5克,姜末5克,芝麻油25克。

1.剪去条虾的爪和须,先用清水反复漂洗后,再用冷开水过洗两次,然后放入竹篮,沥去水后放入盘内加入精盐、曲酒抢制30分钟,以杀菌去腥。

2.将炝好的虾放入另一盘内,再把白酱油、白糖、香醋、红腐乳汁、蒜末、姜末同放碗内调匀,浇在虾上,淋入芝麻油,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各种调味料的用量要掌握好,这样才能保持口味醇正。当然亦可根据各人的口味适当增减调料品及用量。

33.大烧马鞍桥

大烧马鞍桥为两淮长鱼名菜,因鳝鱼段与猪肉合烹,形似马鞍桥而得名。成菜色泽酱红,汤汁稠浓,鳝段酥香,风味隽永。清朝诗人林兰痴在《刊上三百吟》一诗中对大烧马鞍桥一菜赞扬道:“藏时本与龟为伍,烹出偏从马得名;解释年来谈铗感,当筵翻动据鞍情”。

粗活鳝鱼750—1000克,带皮猪腿肉300—400克,大蒜瓣150克,绍酒10克,精盐55克,酱油60克,白糖20克,香醋10克,白胡椒粉0.5克,葱结、姜片各20克,芝麻油25克,熟猪油150克。

1.将鳝鱼宰杀,从腹部剖开去内脏洗净,切成6厘米长的段,每段在脊背上剞2—3直刀。置盆内加精盐50克及芝麻油拌和,随后用清水洗去粘液,猪肉洗净,切成厚片。

2.将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熟猪油50克,烧至五成热,放入葱结、姜片各10克偏香,再倒入猪肉片,煸炒至肉片变色时,加入酱油40克和清水。盖上锅盖,烧沸后移至小火焖约50分钟。另取锅上火烧热,舀入熟猪油100克,烧至5成热时,放入蒜瓣炸香,放入葱结、姜片略煸,投入鳝段翻炒几下,加入香醋、酱油20克、精盐5克、绍酒和适量清水,烧沸。

3.取砂锅一只,垫上竹垫,先倒入肉片,再倒入鳝段和卤汁,加入白糖,盖上锅盖,烧沸后移小火上焖约15分钟,移至旺火上收浓汤汁,装盘,撒上胡椒粉即成。

焖的火候要掌握好,口味要求鲜咸,有蒜香,略带甜味,肉质要酥烂。

34.醋熘鳜鱼

鳜鱼,又称水底羊、桂花鱼、季花鱼,是“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肉多刺少,肉质洁白细嫩,熟制后呈“蒜瓣”状。中国自古食用鳜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其头似羊,丰肉少骨,名水底羊”。唐人张志在《渔父)词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为传世名句。鳜鱼菜肴为筵上名撰。清代《调鼎集》上有批片炒、氽,切块烧、焖、冻,切丝烩,切丁拌,剔肉烩并作羹等菜式。醋馏鳜鱼,香脆酸甜,骨酥肉嫩,是脍炙人口的扬州名菜。

主料:鳜鱼1条(约重1000克)。配料:韭黄段100克。调料:葱10克,姜10克,蒜瓣20克,绍酒50克,醋75克,酱油75克,白糖250克,水淀粉600克,芝麻油50克,花生油2000克(约耗250克)。

1.将鳜鱼去鳞、鳃,再从口部取出内脏,洗净。然后在鱼身两面剞成牡丹花刀。再用线扎紧鱼嘴,用刀将鱼头、鱼身拍松。

2.炒锅上火,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时,用左手提鱼尾,使鱼肉下挂成“牡丹花瓣”形。然后在其表面均匀地挂上一层淀粉糊。接着右手抓住鱼头,轻轻地将鱼放入油锅内,初炸至呈淡黄色时捞起,解去鱼嘴上的线,略凉后再将鱼放入七成热的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起。稍凉后,再放入八成热的油锅内炸至焦黄色,待鱼身浮上油面,出锅装盘,用干净的布将鱼掀松。

3.在鳜鱼重油的同时,另用炒锅上火,舀入花生油100克烧热,放入葱姜炸香,加酱油、绍酒、白糖和清水500克,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再淋入芝麻油、醋、韭黄段、熟花生油50克,制成糖醋卤汁。

4.在制卤的同时,另取炒锅上火,烧至锅底灼热时,舀入花生油100克,及时将卤汁倒入。将鱼和卤汁快速端到席面,趁热将卤汁浇在鱼身上,此时发出“吱吱”的响声,然后再用竹筷将鱼拆松,使卤汁充分地渗透到鱼肉内部即可。

35.金腿脊梅炖腰酥

金腿脊梅炖腰酥是南京传统风味名菜。金腿即金华火腿;脊梅即猪里脊肉,俗称梅条肉;腰,即猪腰。此菜因几种原料经炖制后肉质酥烂而得名。成菜汤清汁醇,原汁原味,腿香、肉烂、腰酥,滋味醇浓鲜美,四季皆可食用。

熟金华火腿150—180克,猪里脊肉200—220克,猪腰4只(约重300克),萝卜(约500克),黄酒20克,精盐2—3克,葱白段、姜片各5克。

1.将熟火腿切成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的块;里脊肉切成比火腿稍大的块。将猪腰的外膜撕去,在两面直剞4—5刀。萝卜去皮,削成核桃大小的圆球12个。

2.锅放清水上火烧沸,投入里脊肉、猪腰,烫去血污,捞入冷水中浸泡。接着将里脊肉、猪腰和火腿及葱白段、姜片放入砂锅内,加清水置旺火上烧沸,撇去浮沫,置小火上炖约1个半小时。随后捞起猪腰,切成约0.8厘米厚的片,仍放回锅内。

3.将萝卜球放沸水锅内烫一下,捞入砂锅,加精盐、绍酒,再改上旺火炖沸,至萝卜球成熟即成。

36.樱桃肉

樱桃肉,为苏州传统名菜,因其形、色似樱桃,故名。此菜源于《桐桥倚棹录》记载的“果子肉”的一种做法。后经厨师改进,由小块肉改成整方块肉剞花刀,调以红曲水烹制,色艳红,形整而块粒似樱桃,肉酥烂入口即化,咸中带甜,肥而不腻。此菜宜于春未夏初食用。

猪五花方肉1块(约重600克),嫩豆苗150克,精制油25克,绍酒40克,精盐12—13克,冰糖60—70克,红曲水25克,葱结15克,姜片8克,味精1克。

1.方肉刮清洗净,肉皮朝上,用刀直剞1.3厘米见方的小块。刀深过第一层精肉;再翻过,在精肉面刻3刀,深至第二层精肉。放入锅内,放冷水。用旺火烧沸,焖至肉刚熟取出洗净。

2.锅中放垫,加肉汤,放入肉块(皮朝下),加葱结、姜片、绍酒、红曲水、盐11克、冰糖30克,用旺火烧沸上色。盖锅盖用小火焖约1小时,至肉酥烂,再用旺火,加冰糖续烧,收稠卤汁。去葱姜,去掉肋骨,放在长腰盘中央,皮朝上,浇上原卤汁。

3.旺火热锅,加精制油烧热,放入豆苗,加盐1克煽炒至翠绿色;入味精炒和,起锅拼在肉两旁成绿叶状。

1.剞肉时,刀深要一致,匀落,保持形美,便于入味;刀太浅,肉皮一面不能翻成樱桃状,太深则会使肉散架失形。

2.焖烧须用小火以使肉烂入味;糖分两次放。第二次放旨在收稠卤汁,色泽更亮,达到“甜出头、咸收口”的要求。

37.荷叶粉蒸肉

姑苏池塘多植荷蕖,荷叶田田。民间早就用荷叶增添菜肴香味。北宋蔡宽夫在其所著诗活中写道:“吴中作,多就溪池中莲叶包为之,后数日取食,比瓶中气味者特妙”。荷叶粉蒸肉便是由此逐渐演变而来。猪肉和米粉掺和,滋味互相渗透,肥而不腻,荷叶添香、添色,诱发食欲。

猪五花肉500克,鲜荷叶2大张,麻油30克,绍酒25克,酱油70克,白糖35克,粳米100克,桂皮、茴香10克,丁香5克,葱10克,姜5克,霜降酱15克。

1.猪肉刮净,抽去肋骨,切成长约8厘米的肉块10块,放在碗中,加酱(塌细)、酱油、绍酒、糖、葱、姜、桂皮、茴香、丁香(一半)拌匀,浸渍约半小时。

2.粳米加香料入锅炒至色黄,去香料,米碾成粗粉。

3.将肉中的香料、葱、姜拣出,拌上米粉,皮朝下置碗中,葱、姜、香料放在上边,用旺火蒸约3小时至肉酥烂,去葱、姜及香料。

4.将鲜荷叶划成10张,在开水中泡一下,冷水过凉,毛面朝上置案板上,将出宠的肉逐块放上,滴上麻油,包成10包装盘,再上笼快蒸至荷叶香透出即成。

1.荷叶要选洁净完整的,并批去背面老筋,再入沸水锅烫洗。

2.炒米火不可太旺,防止发焦;碾成的粉不能细,以免发粘。

38.糟扣肉

江南民间喜用香糟做菜,菜肴糟香扑鼻,口味珍美,而且菜式多变,逐渐闻名。清《调鼎集》中载有“糟肉”、“冷糟肉”、“糟蒸肉”、“糟烧肉”、“糟拌肉”等数款以肉为主料的糟菜。糟扣肉,是常州冬令、初春的应时名肴,制法独特,以色泽酱红,酥烂入味,肥而不腻,糟香异常百受到顾客青睐。

猪五花肉1长方块(约重500克),香糟125克,蜜枣10颗,酱油100克,白糖70克,绍酒120克,葱15克,姜片15克,猪肉汤200克。

1.猪肉刮净,洗清。置冷水锅中,煮至肉中血水出尽,捞出;将猪皮朝下放入有竹算垫底的砂锅中,加绍酒、葱(打成结)、酱油、自糖、姜、猎肉汤;香糟斩匀同蜜枣一起放入纱布上,扎成袋放入砂锅内,用圆盘压盖,再盖上砂锅盖。用中火烧沸,再用小火焖约30分钟,取出肉,凉透。

2.将肉切成长约10厘米、厚约1厘米的片,皮朝下扣入碗内,放上香糟袋。肉汤收至浓稠,浇入碗内,用玻璃纸封住碗口,上笼蒸约1小时,取出香糟袋,将肉翻扣在盘中即成。

1.制作此菜必须选用五花肉,且不可过肥。

2.肉必须凉透后再切片,不使形损。

3.香糟斩细,便于溶入汤中;调料须一次加准;扣入碗内应排齐,并用玻璃纸封口,以防笼水溢入。4.此菜焖、蒸复合,焖在于上色、入味;蒸为了酥烂、成形。因此,需掌握火候。

39.蜜汁火方

熟金华火腿中峰500克,通心莲50克,冰糖125克,白糖40—50克,松子仁25克,情汤90克,水淀粉30克。

1.火腿精肉面剞小方块,深度至肥膘1/2为止,皮朝下放入碗中,加清水(以淹没为度)上笼蒸约2小时30分,拔去咸味;通心莲蒸酥。

2.取出火腿放入碗中,加冰糖、清汤,上笼蒸约1小时,再放入莲芯续蒸30分钟,取出复入盘中(皮朝上);汤汁滗入锅中,加松子仁、白糖、水淀粉烧稠卤汁,浇在火方上即成。

1.蜜汁之前,必须先将火腿咸味拔淡。

3.火腿甜制,别具风味,掌握用糖量。

40.烂糊

烂糊又名烂糊肉丝,即白菜烧肉丝,为江南民间家常菜。成菜看似不热,吃则烫唇,酥烂鲜肥,入口即化,故被俗称烂糊,成为冬令时菜。

黄芽菜1200克,猪前腿肉丝250克,精盐7克,黄酒10克,猪肉汤约200克,味精4克,葱椒、湿淀粉适量,熟猪油150克。

1.将黄芽菜(大白菜)洗净,菜叶和菜梗分开,切成约6厘米长的细丝,

菜叶稍宽一些。

2.炒锅置旺火上,舀入熟猪油75克,放入肉丝拨散,加黄酒炒至断生,随加猪肉汤烧沸,移至小火烧至八成烂。接着将锅上旺火,放入白菜梗,加精盐4克,烧15分钟后,再加入菜叶丝和精盐3克,烧30分钟。烧时要注意翻拌均匀,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浇熟猪油75克及葱椒,轻轻翻拌,起锅装碗即成。

葱椒为葱叶切成极细的末加绍酒调制而成。制作此菜关键是要烧到味,要达到烫、鲜、烂的程度。此菜虽为家常菜,上筵席亦颇受欢迎。

41.烩鱼香肉圆

鱼香肉圆是南通市桃李菜馆特级厨师马树仁的创新菜。选用猪里脊肉、熟肥膘斩茸制圆,然后调成鱼香味成菜。特点是细嫩腴美,富有弹性,自问世以来,深受欢迎。

猪里脊肉150克,熟猪肥膘40克,蟹粉50克,笋片50克,熟火腿片50克,菠菜梗20克,香菜叶10克,水发木耳25克,鸡蛋1个,姜末25克,葱段20克,葱姜汁水50克,泡辣椒25克,绍酒25克,精盐10克,胡椒粉0.5克,味精1.5克,肉汤150克,苏打粉1克,水淀粉40克,熟猪油75克。

1.将猪里脊肉和熟猪肥膘分别斩成茸,放入盆中,加葱姜汁水和清水调成稀糊状再将精盐4克放入搅打,使肉茸逐渐粘稠成厚糊状,再加入鸡蛋清、水淀粉25克、苏打粉继续搅打至上劲成缔。

2.炒锅上火,放入清水,烧至五成热,将肉缔挤成丸子入锅,烧至近沸时,用小火养透捞出入清水中漂去浮沫,浸在清水中待用。

3.炒锅继续上火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入泡辣椒、姜末、葱段,煸出香味时放入蟹粉、笋片、熟火腿片、木耳、菠菜梗,略炒,加入肉汤,倒入肉圆,加绍酒、精盐6克、味精,烧沸,用水淀粉15克勾芡,出锅装盘,撒上胡椒粉,放上香菜叶即成。

1.调制肉缔时要控制好用水量,多了,形态不饱满,不易定型;少了口感变老。

2.丸子挤入锅中后,忌大沸,否则丸子易被冲击变形,应保持似沸非沸,养透为好。

42.淡菜皱纹肉

淡菜皱纹肉是在江苏民间传统佳肴“虎皮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道名菜。是将经初步熟处理的猪肉,下高温油锅氽炸,使肉皮发泡膨松,排出部分脂肪,再经走红、汽蒸,使肉皮色如琥璃,皮呈绉纹,肉质酥烂而不腻。加入淡菜合烹,使淡菜的鲜美滋味渗入肉内。成菜肉质酥烂异常,鲜腴干香,为猪肉菜中的上品之作。

去骨带皮猪肋条肉1方块(约重600克),淡菜12枚(约75克),豌豆苗(或其它绿叶莱400克),酱油80克,绍酒60克,精盐2克,白糖25克,味精2克,葱结、姜片各15克,肉骨汤400克,湿淀粉适量,熟猪油(或植物油)1500克(约耗50克)。

1.将淡菜置保温桶内,加热水浸泡,使其涨发,随后去毛洗净。

2.将肉皮刮洗干净,置冷水锅中上火烧沸,取出洗净。再投入冷水锅中加葱结、姜片煮至六成熟时捞起。随后,将肉置另锅中,加骨汤、绍酒、酱油、白糖20克烧煮走红,至色呈赤红色时待用。(亦可适当加点红曲粉)

3.锅放油上旺火,至八成热时,将走红的猪肉皮朝下放入,盖上锅盖,炸至爆声消失时,将肉翻身再炸片刻,捞起沥油。

4.将炸过的方肉放入走红的汤锅内,上火煮至肉皮起皱纹,捞起晾凉。随后用刀将方肉改刀方块,再旋批成长条,卷成牡丹花形,放上淡菜,放上白糖,浇上红汤,上笼用旺火蒸约15分钟取出,遂将肉汤滗入锅中,取出淡菜。接着将锅上火,放熟猪油25克,烧热后放入豌豆苗,加精盐、味精煸炒至熟,取2/3填入肉碗,将肉翻扣汤盘中,再将豌豆苗和淡莱围边。

5.将浇出的蒸肉卤汁倒入锅中,烧沸后放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浇在肉面上即成。

该菜猪肉经初步熟处理、走红、汽蒸几个加热过程的烹制,关键是火功要足,至肉质酥烂方可。口味要掌握在鲜咸中带微甜。

43.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为扬州传统名菜。选用三成肥、七成瘦的猪肉,配以螃蟹肉和黄加绍酒细切粗斩,制成肉圆,下垫青菜心焖制而成。因形大而圆,犹如狮子头而得名。其特点是:醇香扑鼻,口感肥嫩爽口,味道鲜美,开人食欲。

主料:净猪肋条肉(肥三成、瘦七成)800克。配料:蟹肉125克,蟹黄50克,青菜心125克,虾子1克,猪肉汤350克,大青菜叶10片。调料:绍酒50克,精盐15克,葱姜汁水300克,干淀粉25克,熟猪油50克。

1.将猪肋条肉细切粗斩成石榴粒状,然后放入盆内,加葱姜汁、蟹肉、虾子0.5克、精盐7.5克、绍酒、干淀粉搅拌上劲。选用7厘米长的青菜心洗净,菜头用刀剖成十字刀纹,切去菜叶尖。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熟猪油40克,放入青菜心煸至翠绿色,加虾子0.5克、精盐7.5克,猪肉汤烧沸离火。取砂锅1只,用熟猪油10克,擦抹锅底,再将菜心排入,倒入肉汤,置中火上烧沸。将搅拌好的肉分成十份。逐份放在手掌中,用双手来回翻转成光滑的肉圆,逐个放在菜心上,再将蟹黄分嵌在每只肉圆上,上盖青菜叶盖上锅盖。烧沸后移微火焖约2小时左右,上桌时揭去青菜叶。

此菜肥瘦肉的比例,冬季为7:3,夏季一般为5:5,春秋季一般为6:4。关键是制肉馅及炖制的火候。

44.冰糖扒蹄

冰糖扒蹄选用带皮猪前时,采用炖的烹调方法精制而成。此菜色泽红亮,皮肉酥烂,甜中微咸,肥而不腻。因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和弹性蛋白,故被视为美容佳肴。

主料:带皮猪前时1只(约重2250克)。配料:豌豆苗或菠菜500克。调料:冰糖250克,白糖15克,绍酒25克,饴糖10克,酱油15克,精盐10克,味精5克,葱段25克,姜片15克,花生油1000克(约耗25克)。

1.肘子镊去残毛,放入清水内刮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内煮至四成熟时,剔去骨头修齐。在肉的一面剞上十字刀纹,深至肉皮。在肉皮表面抹一层饴糖晾干后,放入七至八成热的花生油中炸至金红色时捞出。

2.豌豆苗或菠菜择洗干净。白糖入锅炒至起泡发红,加少许水烧沸成糖色。

3.砂锅内垫入竹箅子,肘子(皮朝下)放入加进葱姜、绍酒、冰糖、糖色、酱油、精盐、清水(没过肘子),上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上焖约两小时左右至酥烂。待汤汁已变稠时,加入味精调味,两手提起竹箅子,把肘子翻扣在盘内,锅内的汤汁用火略收浓浇在肘子上。另将豌豆苗或菠菜清炒后围在肘子四周即成。

45.翡翠蹄筋

此菜选用半油发猪蹄筋配以绿色瓜蔬制作而成,故称为翡翠蹄筋。色呈半透明,汤汁稠浓,味道鲜美醇和,口感韧软滑糯,为江苏传统名菜。

主料:干猪蹄筋100克。配料:丝瓜250克,熟火腿片70克。调料:虾子1.5克,精盐3克,鸡汤250克,水淀粉30克,熟猎油500克(约耗100克)。

1.将干猪蹄筋和冷油一起入锅,用小火或微火慢慢加热,保持三成热油温,经30至40分钟,悟至收缩透明,内部水分排尽后捞出(不可焐至蹄筋表面有气泡产生)。用碱水洗净,投入热水锅中,反复焖焐10小时左右,使蹄筋涨发至恢复到原来体积,内部发软后,盛入容器中,加入碱水,发至原体积的2—3倍时,捞出放清水中,反复漂洗,去净碱味即为半油发蹄筋。

2.将蹄筋切成6厘米左右的段,丝瓜去皮切去两头,剖成两片,挖去瓜瓤,洗净切成长约4厘米、宽约1厘米的条。

3.将锅上火,舀入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丝瓜条过油至碧绿色,出锅沥油。炒锅再上火,放入鸡汤、蹄筋、火腿片、虾子、熟猪油50克,烧至蹄筋软糯,再加精盐、丝瓜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起锅盛入盘内即成。

此菜关键是蹄筋要发好。

46.百花酒焖肉

百花酒焖肉是镇江传统风味名菜,以镇江名酒——百花酒为主要调料制成的一道美味佳肴。百花酒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19世纪中期就盛销南洋群岛、港澳地区及欧美等国家。获1908年巴拿马赛会国际金质奖章,1909年又获南佯劝业会金牌奖。清朝时,镇江地方官以百花酒作为“贡品”奉献皇帝,又名“贡酒”,颇负盛名。就连当年镇江在京的会馆也借其名而称为“百花会馆”。百花酒酒性温和,具有香、甜、苦、辣、醇五大特点,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易为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等,具有补益功效。因而,以百花酒焖制而成的肉酒香浓郁,肉酥入味,甜咸可口,肥而不腻,食之别具风味。

去骨带皮猪肋条肉1方块(约重1000—1200克),葱段20克,姜片10克,百花酒400—500克,精盐2克,酱油50克,白糖50克。

1.将猪肋条肉刮洗干净,用洁布吸去水后,用烤叉插入肉块,皮面朝下,在火上烤至皮色焦黄,离火抽去烤叉,把肉入温水中浸软,刮去皮上焦污并洗净。然后,用刀修去边角,切成大小一致的肉块共12块,在每块肉皮上剖上花刀。

2.将葱段、姜片放入垫有竹算砂锅内,把肉块皮朝上排齐入锅,加百花酒、白糖、精盐,置旺火上烧沸,撇去浮沫,加酱油,加盖,用微火焖约1.5—2小时至酥烂,再用旺火收浓汤汁即成。

47.清炖兔子

清炖兔子是广泛流传于徐州邳州一带的民间风味菜。兔肉甘凉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美容肉”。“清炖兔子”保持兔肉的原味,操作简便,但因其酥烂脱骨,鲜香肥嫩,风味独具而颇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净兔肉600—800克,净猪五花肉150—200克,水发香菇20克,熟冬笋25克,青菜心适量,精盐15克,绍酒40克,味精1克,葱姜各10克,蒜泥30克,花椒3克,白胡椒粉1克,鸡清汤1000—1200克,芝麻油5克。

1.将兔肉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用清水浸泡4小时(其间换水两次),捞出沥水后置盆内,加入精盐10克、绍酒10克、葱姜各5克、花椒腌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五花肉洗净,切成小丁。

2.将兔肉放入冷水锅中,烧沸后略焖(以出尽血水),捞出洗净沥水。

3.砂锅内放入兔肉块、猪肉丁、鸡清汤、葱姜各5克、绍酒30克,上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盖转小火炖至兔肉酥烂,拣去葱姜,加入香菇、冬笋片、菜心烧沸,放入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可配蒜泥蘸食,又是一番风味。

此菜兔肉的血水尽量出净,猪肉丁亦可煸香后放入,无鸡清汤放清水、肉骨汤亦可。

48.金葱牛方

牛肋脯肉1方块(约重1250克),葱白段400克,冬笋片80克,绍酒80克,酱油100克,白糖30克,味精1克,姜片10克,丁香5—8粒,花生油200克,芝麻油15克。

1.将牛肋脯肉置清水锅内,上火煮至8成熟,取出洗净,晾凉。随后在肉两面剞上刀纹,用酱油抹在牛脯肉两面上色。

2.将锅置旺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约100克,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牛脯肉,煎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捞起。锅内再放花生油50克,投入葱白段,煽炸至色呈金黄色时,放入笋片、姜片、丁香、花生油、酱油、绍酒、白糖及牛肋脯,加清水约1000克,盖上锅盖,烧沸后移至小火上至肋脯肉酥烂(约3个小时),转至大火上,拣去丁香,加味精,淋入芝麻油收浓汤汁,起锅盛入盘中即成。

此莱是火功菜,火要小,焖至酥烂为止。口味咸中带鲜,金葱香味浓郁,喜吃甜者,糖可适当多放些。

49.常熟叫化鸡

叫化鸡,又名“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常熟虞山之麓一叫化子偶得1只鸡,苦于无炊具、调料,欲食难烹,遂将鸡粗粗加工,连毛涂上泥巴,置火堆中煨烤成熟,食之,味不同异常。此法后经厨师不断改进,风味更佳,名声不胜而走。此菜应选用头小体大、肥壮细嫩的三黄鸡(黄嘴、黄脚、黄毛)煨烤。

光嫩母鸡1只(约重1500克),猪肉丁100克,火腿丁25克,鸡肫丁50克,水发开洋15克,水发香菇丁25克,熟猪油30克,绍酒100克,精盐5克,酱油100克,白糖25克,葱段25克,姜片5克,茴香5克,丁香4粒,鲜荷叶2张,豆腐衣2张,猪网油200克,酒坛泥3000克,高温玻璃纸1张,包装纸1张,香菜、甜面酱各1小碟,麻油30克。

1.鸡翅右下开小洞,挖去内脏,洗净滤去水。用酱油90克、精盐4克、糖20克、酒75克、丁香、茴香、葱姜调和,将鸡浸渍30分钟。

2.旺火热锅,加猪油30克,入肉、肫丁等辅料炒透,加酒、酱油、盐、糖、少量汤炒和,取出塞入鸡脯中,将鸡头屈转塞入洞中,两腋各放1粒丁香夹住,用猎网油紧包鸡身,豆腐衣洒清水回软后,再包上,先用荷叶1张包住,再用玻璃纸包,外面再包上1张荷叶,用细绳扎紧。

3.酒坛泥加水及盐捣粘,将鸡放在泥中涂匀,再用包装纸包裹成叫化鸡生坯。

4.将生坯放入烤箱内,烤约3小时,取出,去泥、荷叶、豆腐衣等,散开网油,将鸡腹朝上,淋麻油,跟香菜、甜面酱各1碟上席。

1.包裹鸡时周身都须扎紧;荷叶包前,先在沸水中略烫,以使其回软易包。

2.黄泥必须打紧实,以防加热时开裂。烤前,在泥上戳几个小孔,避免烤时热汽外冲,使泥层开裂或脱落;须掌握烤制温度,先用高温烤约40分钟,再用适中的温度烤1小时30分钟,然后改用低温烤,保证肉酥烂而外包的泥不干裂。

50.栗子黄焖鸡

栗子黄焖鸡,是在苏州传统菜“黄焖鸡”(《桐桥倚棹录》)和“栗子炒鸡”(《随园食单》)两款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黄焖着甲”、“黄焖鳗”并称为苏州松鹤楼莱馆的三大黄焖名肴。板粟,是我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诗经》就有“树之棒栗”的诗句,《吕氏春秋》则有“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的记载。板栗具有益气厚肠胃的功效。食法颇多,与鸡烹调,香味扑鼻,两味相合,相得益彰,秋冬佳肴。

净肥嫩母鸡500克,板栗子250克,水发冬菇50克,冬笋75克,熟猪油100克,麻油10克,绍酒40克,精盐6克,酱油30克,白糖30克,葱10克,姜5克,水淀粉10克。

1.鸡斩成5厘米见方的块,入沸水略氽,取出洗净,置碗中。

2.板栗一切为二,在沸水中烧熟,取出剥壳去衣,放在碗中待用。

3.笋切斜刀块,香菇一切为二,放入碗中待用。

4.旺火热锅,加猪油90克,待油热,入葱姜熬香,放入鸡块,炒透,加酒盖锅焖透。再加酱油、盐、糖、鸡汤烧沸,转小火焖至五成烂,放入香菇、冬笋、栗子,加盖续焖至酥烂,去葱、姜,转旺火收稠,离火,取出香菇、笋放在碗底。鸡块皮朝下排齐入碗,放入栗子,合入盘中。原汤放回火上,加水淀粉至汁浓,加麻油、猪油搅匀出锅,浇在鸡面上即成。

1.选肥母鸡,其油多,皮黄。

2.酱油用量不能多,保持色泽棕黄。

51.母油船鸭

素有“水乡泽国”之美称的姑苏,河街联毗并行,小桥流水人家,恬情幽雅,城外有虎丘、灵岩、上方、太湖诸胜。泛舟夜游之风自唐代白居易开凿“七里山塘”及修筑白公堤开始,至康熙、乾隆时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船莱、船点。正如清·顾禄《桐桥倚棹录》中所描写的,”杯著肴馔,靡不精洁”,“酒茗肴馔,任客所指”。母油船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体现了船菜原味醇厚、原香浓郁、肥而不腻、淡而不薄、清而不寡、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的特色。后经厨师不断改进,色香味形更佳。

肥光鸭1只(约重2000克),芡实30克,净上白元米25克,净莲芯25克,净白果50克,净栗子50克,水发香菇25克,净笋40克,净冬菇3只,净鸭肫40克,猪肉80克,白汤2000克,母油(上等酱油)150克,白糖25克,精盐6克,绍酒80克,葱60克,姜10克,熟猪油50克,麻油10克,猪骨500克,猪皮肥膘100克。

1.光鸭除去骨,保持原形;冷水洗净后,在沸水中略烫,去掉污物及血水,割去骚尾。

2.鸭肫、香菇、栗子、猪肉、笋切成丁,同莲芯、芡实、白果、元米一起拌匀,成八宝馅心,填入鸭腹内,两翅夹住鸭颈,用细线扎紧。

3.将鸭、肥膘、猪骨置汤锅中煮至断生,取出洗净,放入衬有锅垫的砂锅内(腹朝下),肥膘及猪骨置上面,放葱10克、姜块;加入鸭原汤,加酒、母油、糖、盐调好口味,压盘加盖,用微火焐3小时左右至酥烂,去葱、姜及肥膘、猪骨,将鸭腹翻至朝上。取出锅底,去细线,用冬菇、笋点缀。

4.炒锅放油50克烧热,投入葱50克,俟葱黄起香,倒入砂锅内,再续焐5分钟。淋麻油即成。

1.鸭出骨应小心,不可将皮戳破。

2.烫洗时要先烫肉面,再烫皮面,使肉质保持弹性。

3.馅料不宜过多,以免加热膨胀,撑破鸭身。

4.须用小火加热,调味料一次加准。

52.甫里鸭羹

甫里鸭羹系苏州传统名菜。唐代文学家陆龟蒙隐居故里吴县角直镇,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隐居后,喜养鸭,常以鸭馔款待亲朋,其烹制的鸭羹,最受欢迎,不同凡俗,并冠以甫里,自享其乐,此菜名声亦随之隆起。此菜选用上等辅料,精心烹调,汤汁浓稠如羹,浓肥鲜香,五色纷呈。

光嫩鸭1只(约重1500克),带皮火腿200克,水发蹄筋10根,水发干贝30克,河虾米25克,鲜嫩笋250克,山药250克,水发香菇25克,鱼圆10只,荠菜25克,绍酒50克,精盐6克,葱50克,姜25克。

1.取出鸭腹内肫、肝,去内脏,割去骚尾,洗净;山药煮熟去皮,与笋分别切成片,水发香菇去蒂,荠菜洗净,永熟晾凉后切末。

2.将治净的鸭、肫、肝和火腿、猪蹄筋放入锅内加清水烧沸,撇去浮沫,捞出洗净,澄清原汤待用。

3.鸭(背朝上),与腕、肝、火腿、蹄筋一起放砂锅内,舀入原汤,加葱(打成结)、姜(拍碎),旺火烧沸,用小火烧至酥烂,去葱、姜,捞出各料晾凉,取下鸭肉,切成小长方块,火腿、肫、肝分切成片,蹄筋切成段。

4.水发干贝、河虾米及山药片、腕、肝、蹄筋铺入盛原汤的砂锅内,然后放入鸭块,加笋片、香菇、火腿、鱼圆,加绍酒、精盐,盖锅用旺火烧沸,用小火续焐至鸭肉酥烂,启盖,撒荠菜末上席。

2.鸭及肫、肝、火腿初步加热后,原汤必须澄清,去浮沫;各料同烧原味浓厚。

53.苏州卤鸭

每年夏秋季,百年老店苏州松鹤楼菜馆便要推出它的招牌卤菜——卤鸭。卤鸭面亦随之应市。卤鸭制作讲究,必选用本地产、当年新肥鸭,现杀,现烹,当日供应,质量上乘。卤鸭,色泽鲜艳,皮呈枣红,鲜肥嫩酥,甜中带咸,卤香浓郁,为佐酒佳品。卤鸭面,是典型的“过桥”面,即面与鸭分别盛碗装盘,食时将鸭放入面中,颇具特色。

新肥鸭1只(约重2500克),带皮猪肥膘500克,绍酒50克,精盐70克,红曲米粉50克,白糖60克,冰糖70—80克,酱油30—40克,桂皮25克,茴香25克,葱25克,姜10克,水淀粉45克,麻油10克。

1.鸭宰杀治净,入锅,加水1750克,放入肥膘、红曲米粉、冰糖、盐、酱油、桂皮、茴香、葱(打成结)、姜(拍碎),用旺火烧沸后,加酒,压盘加盖用小火烧约1小时。将鸭翻身,再用小火续烧30分钟,取出冷透,斩成条块制刀面装盘。

2.在原锅中取出卤汁750克,用绢筛滤去杂质成净卤,置一净锅中,加酱油少许及白糖,在旺火上烧沸。加水淀粉搅和,冷透后加麻油10克搅匀,浇在鸭面上。

1.制作卤鸭必须新鸭;口味偏甜。

2.烹烧时用旺火烧沸,小火长焖,使锅中呈微沸状。

3.装盘时须刀面整齐丰满。

4.卤汁以旺火收至稠浓,加糖可增加卤汁光泽,加水淀粉量要少,否则汁太厚不宜渗入鸭中。

54.盐水鸭

主料:活肥仔鸭1只(约重1500克)。调料:精盐125克,葱结5克,生姜2克,花椒1克,八角1克。

1.鸭子宰杀,褪毛,斩去小翅和脚爪,在右翅窝下开约6厘米长的口子。从开口处拉出气管和食管,取出内脏,清水浸泡,洗净血污,沥干水分。

2.炒锅置于火上,放入精盐、花椒炒熟炒香后装入碗中,每只鸭子用热椒盐75克,从翅窝下刀口处填入鸭腹,晃匀。再用热椒盐25克擦遍鸭身。再用热椒盐25克,从鸭颈刀口处和鸭嘴塞入,然后将鸭放入缸内腌渍(夏季1小时,春秋1小时30分,冬季2小时),然后取出放入清卤缸中腌泡(夏季1小时,春秋季3小时,冬季4小时),然后取出挂在通风处吹干。用4寸长的空心芦柴管插入鸭子的肛门内,在翅窝下刀口处放入葱结2.5克,姜片1克,八角0.5克。

3.将汤锅置火上,放入清水2500克,烧沸,放入生姜1克、葱结2.5克,八角0.5克,改用微火,将鸭腿朝上,头朝下放入锅内,盖上锅盖焖约20分钟后,改中火待锅边起小泡时,揭并锅盖,提起鸭腿,将鸭腹中的汤汁沥入锅内,复将其揿入汤中,使鸭腹内灌满热汤。如此反复3—4次后,再用微火焐约20分钟取出,抽会芦管,沥去汤汁,冷却后斩成块整齐地装入盘中即成。

55.香酥鸭

香酥鸭是扬州地方名菜。鸭子经调味品腌渍,再上笼蒸至熟烂,最后经油炸而成。此菜色泽红亮,口感皮脆肉酥。以葱白、甜面酱、番前酱佐食,味更丰富。

主料:光鸭1只(重约1750克)。调料:花椒2.5克,姜片15克,葱白段25克,精盐50克,绍酒50克,饴糖25克,甜面酱一小碟,番茄酱一小碟,葱结10克,花生油1500克(约耗150克)。

1.将光鸭取出嗉囊、气管、食管,由右腋下夹窝处用刀划开一条8厘米长的口子,取出内脏,洗净。用花椒、精盐擦遍鸭子全身(先内后外,腿肉面和脯肉面反复多擦几次),然后将鸭脯朝下放入盆中,将余下的花椒、精盐均匀撒在鸭身上。腌约2小时后取出,将鸭胸骨用力揿断,以免蒸后顶破鸭皮。

2.将鸭放入盘内,加绍酒、葱结、姜片上笼。用旺火蒸至酥烂时出笼,倒出鸭肚中汤汁,晾干水分后用饴糖抹遍鸭身。

3.炒锅上火,放入花生油,烧至七、八成热时,将鸭子入锅炸至金红色,捞出沥油,然后改放入盘中摆成鸭形。四周盘边放上葱白段(亦可划成“兰花葱”或“灯笼葱”),上桌时带甜面酱、番茄酱蘸食。

56.云林鹅

倪云林,名瓒,工诗、善画,为元末四大家之一。所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载有“烧鹅”,制法独特。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对此菜极为推崇,并给名“云林鹅”,称“不但鹅烂如泥,汤亦鲜美”。现为苏锡地区的名菜。

光净新鹅1只(约1750克重),精盐20克,葱椒5克,葱白头400克,蜂蜜25克,福珍酒50克,绍酒750克,荷叶夹20只。

1.用福珍酒、盐、葱椒在鹅身内外擦匀,置1小时左右,再用酒少许与蜂蜜调匀,在鹅身上抹匀。

2。将葱塞入鹅腹,填实。

3.砂锅内放竹算。鹅腹朝下放置,加清水750克及酒(以不碰到鹅身为度),用高温玻璃纸封口,盖锅盖,用极微弱的火烹烧,时烧时停,不使锅内激剧沸腾。约2小时后停烧,略炯片刻,揭盖启纸,将鹅翻身,仍封口益锅,续烧约1小时至鹅肉酥烂,取出。鹅腹朝上置盘内,汤另装碗,随荷叶夹一同上席。此菜异香扑鼻,酥烂脱骨,卤汁鲜美。

1.福珍酒为江苏常熟虞山酿造的一种酒,琥珀色,香气馥郁,酒度为15;荷叶夹,为酵面制成的荷叶状的饼,夹菜同食别具风味。

2.煮烧时,火一定要小,时烧时停不可操之过急。因新鹅皮肉较嫩,若火过急,则鹅皮易迸裂,影响此菜质量。

57.锅油鸡

锅油鸡,为常熟王四酒家于本世纪初创制的名菜。王四酒家,始创于清光绪年间(1887年),由本地村民王四开设的一爿小酒店。以“油鸡白酒、山味野蔽”为特色,吸引八方来客。清末民初《闲话扬州》的作者易君左,畅游虞山之余品尝此菜后,以诗称赞,留下“江山最爱是人才,心自能空尚有亭。王四酒家风味好,黄鸡白酒嫩菠青”的佳诗。其后,丰子恺、傅抱石、周瘦鹃等名人亦为该店题诗作画,使之名声日噪,今已成为誉满海内外的著名菜馆。此菜选本地产“三黄”母鸡,经独特的烹制方法制成,具有色泽金黄油亮,皮肥肉腴,香气芬芳的特点。此菜宜大批烹制。

活嫩母鸡1只(约重1750克〕,绍酒250克,精盐50克,葱100克,姜块75克,玉果15克,桂皮15克,八角10克,小茴香10克,山奈(中药材)10克,姜黄(中药香料)5克,菜油2000克。

1.鸡宰杀治净。入沸水锅中煮5分钟,捞出洗净。

2.炒锅烧热,放入玉果、桂皮、小茴香、山奈、姜黄略炒起香,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口,放入深砂锅内。

3.菜油熬熟,待凉后倒入内有香料袋的砂锅中,加清水1500克,再加酒、盐、葱(打成结)、姜块(拍碎),置火上烧成油卤。将鸡放入油卤中,用圆盘压住鸡身,加盖用中火烧沸后,再用微火焖约1小时,取出,冷后斩块装盘,淋油鸡卤。

1.烟法,是指原料放入沸油卤中,微火恒温加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油在此还起保温作用。

2.菜油须熬熟,以去油腥味;香料不可多用,煸炒使香味溢散。

3.制卤时火力较大,以使油、水充分混合;入鸡加热火须微小,以使鸡肉酥嫩而不渣。

58.凤裙争鲜

凤裙争鲜选用甲鱼裙边、鱼翅、凤翼精制而成。成菜裙边爽滑,凤翼肥厚,鱼翅软糯,口味醇鲜,味美形佳,营养丰富。

甲鱼裙边400克,鸡翅12个(取翅根一节),水发鱼翅300克、葱结、姜片各10克,绍酒10克,精盐6克,鸡汤500克,白胡椒粉、湿淀粉、味精、猪油各适量。

1.甲鱼裙边、水发鱼翅分装两碗,分别加葱结、姜片各5克、绍酒5克、精盐2克、鸡汤100克上笼蒸约1小时。

2.鸡翅放清水锅内,煮沸后用小火焖熟,捞起晾凉,拆去翅骨,取翅根

一节并修齐。随后将鱼翅酿入鸡翅内。接着将鸡翅排入碗内,加鸡汤100克、精盐1克复上笼蒸20分钟。

3。将锅上火烧热,放入熟猪油50克,舀入鸡汤100克,加精盐1克、味精少许,倒入蒸好的裙边,煮沸后勾薄芡,拌匀装在腰盘的两端,撒上白胡椒粉。接着将蒸好的鸡翅原汤滗入锅内,另加鸡汤100克勾薄芡,鸡翅翻扣在腰盘中间,浇上卤汁即成。鸡翅与裙边之间用黄瓜边或绿叶菜隔开、点缀。

59.清蒸鸭饺

清蒸鸭饺系金坛市名菜,因鸭块形似饺而得名。相传已有80多年的历史。此菜原汁原味,味鲜醇,鸭肥嫩,用筷子一拨即骨肉分离,汤色清澈见底,碗面浮有金黄色鸭油。进餐时每人一碗,入口滚烫,回味无穷。

活鸭1只(约重2500克),酱油10克,绍酒30克,冰糖10克,八角1克,葱结10克,姜片15克,精盐5克。

1,将活鸭宰杀治净。锅放清水、鸭子,上火煮沸后捞起,用清水洗净。

2.将锅置火上,放人鸭子、酱油、绍酒、冰糖、八角、姜片、葱结、精盐,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煮至五、六成熟时,将鸭取出,切成约70克重的长方块,把鸭翅、鸭脯、鸭腿等搭配好,分置于8个碗内。接着将原汤撇沫后,分别加到各碗中,再放入蒸笼内,以中火蒸熟,即可食用。

此菜蒸制火功一定要足,既要鸭子形整,不散,又要做到筷子一拨即能骨肉分离。最宜数鸭并做,这样味更浓一些。

60.松子鸡

松子鸡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故乡泰州市的传统风味名菜。选用市郊农民饲养的一种矮脚母鸡精制而成。1956年,梅兰芳大师回故乡演出时,品尝松子鸡后,赞不绝口。此菜鸡肉味道鲜美,酥烂无骨,松子香脆,风味别具。泰州名厨纪元制作此莱颇具特色。

活矮脚母鸡1只(约重1500—2000克),净猪肋条肉250克,松于仁8克,绍酒20克,酱油120克,白糖60克,葱、姜各10克,鸡清汤800克,芝麻油15克,熟猪油750克(约耗50克),湿淀粉适量。

1.将鸡宰杀治净,取腿肉、脯肉,在肉面剞上十字花刀。猪肋条肉洗净,斩成肉末,放碗内加绍酒10克、酱油20克、白糖5克、湿淀粉适量拌和,均摊在鸡肉面上,并用刀轻轻排斩,使其粘合,再嵌上松子仁。

2.将锅置旺火上,舀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鸡块下锅略炸,用漏勺捞起。砂锅内放上竹垫、鸡块,加入鸡清汤、酱油、白糖、葱、姜,上小火煨至酥烂,捞起改刀,保持原形装入盘中。

3.将锅上火,舀入熟猪油25克及原汤汁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淋入芝麻油,将卤汁浇在上面即成。此菜亦可在煨至酥烂时,捞起改刀,仍保持原形排入砂锅,上火再烧一下,不需装盘、浇汁,直接食用,以保持风味。关键是煨的火功要足,达到酥烂为好。

THE END
1.家常菜做法大全有图家常菜菜谱大全做法好吃的家常菜【下厨房】家常菜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家常菜做法大全、家常菜菜谱大全和步骤,让你也可以轻松做出好吃的家常菜https://www.xiachufang.com/category/40076/
2.家常菜谱大全最常见的家常菜 第一辑 红烧肉 红烧排骨 可乐鸡翅 糖醋排骨 水煮鱼 红烧鱼 凉拌黑木耳 鱼香肉丝 水煮肉片 意大利面 麻辣小龙虾 凉拌木耳 茶叶蛋 龙井虾仁 口水鸡 回锅肉 红烧猪蹄 皮蛋瘦肉粥 酸菜鱼 咖喱牛肉 西红柿炒鸡蛋 辣椒酱 麻辣烫 辣白菜 牛肉酱 https://home.meishichina.com/recipe-menu.html?eqid=ee8788fa0006fdc000000004647565bb
3.一家人都吃不腻的饭菜,家常却合胃口,每天都是幸福滋味!牛肉排骨【剥皮鱼焖虾,炒通菜,酸辣土豆丝。】 【香菇上海青,尖椒炒鸡,酸辣藕尖】 【洋葱炒肥牛,葱香小河虾】 【白切鸡,蒜蓉炒红薯叶,番茄炒鸡蛋。】 【蒸芋头,粉蒸肉,炒青瓜丝】 【炒豆角,煎焖海鱼,剁椒牛肉丝】 【凉拌海带丝,红烧肉焖千叶结】 【蒸鱿鱼筒,水瓜炒鸡蛋,肉丁炒豆角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JH2NBF05568JTI.html
4.家常菜6000例菜谱家常菜6000例菜谱 家常菜的魅力与实用价值 家常菜,作为每个家庭餐桌上的主角,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主要因为它们不仅能够满足味蕾,还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外卖或餐馆美食相比,家常菜更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健康,更符合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口味偏好。家庭烹饪的过程,不仅仅是制作美食,更是增进家庭感情、传承烹饪技巧的重要时刻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596190.html
5.家常烧菜6000例菜谱家常烧菜6000例菜谱名称美食在我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品,家常菜作为其中的一大类别,深受广大食客喜爱,让我们一同走进《家常烧菜6000例》的菜谱世界,探寻那些令人回味无穷的家常美食。 家常菜的魅力 家常菜,顾名思义,是指家庭日常烹饪的菜肴,它以简单、实惠、美味、营养为特点,既体现了家庭烹饪的随意性,又包含https://www.syuan.com/shandong/article/meishi/detail-122059.html
6.菜谱和美食食谱学做家常菜菜谱炒菜书籍大全6000例巧厨娘厨神中国烹饪苏宁易购为您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家常菜谱和美食食谱学做家常菜菜谱炒菜书籍大全6000例巧厨娘厨神中国烹饪粤川菜湘菜小炒做法厨师新手做菜烧菜蒸菜凉菜荤菜素食做饭参数对比,让您了解化学工业出版社家常菜谱和美食食谱学做家常菜菜谱炒菜书籍大全6000例巧厨娘厨神中国烹饪粤https://www.suning.com/prdCom/0070136346-103678185_0070129646-193392855_0-0_0-0.html
7.菜谱做法大全菜谱大全哈网为您提供了热门菜谱的做法大全介绍,包括各式菜谱做法大全图文步骤详解,并详细说明家常菜谱的做法所需时间和用料,让您轻松做出美味菜谱。https://www.xiangha.com/zuofa/zuofa-1
8.精品菜谱APP安卓版下载精品菜谱家常烧菜6000例菜谱下载v2.0想要每天制作不同样的美食,就来精品菜谱学习如何做菜吧。这里包含了全国各地所有的美食菜品资源,让我们可以随时制作自己想吃的菜,满足我们学习做菜的需求,每道菜谱都有详细的图文教学,能够一步步教我们制作。还可以搜索自己喜欢的美食小吃,做菜更加方便。觉得这款软件不错的话,就来可因手游网下载使用吧! 精品菜谱更https://m.cioinsight.com.cn/ruanjian/16435.html
9.冬季食谱家常菜素5、锅下油烧温,放入姜粒爆香。家常烧菜6000例菜谱。 6、把荔枝虾球虾身朝下放入锅里,倒入上汤焖都一会。 7.煮至虾身变色,放入适量的盐,淋入水淀粉即可出锅!最热门的20种家常菜。 海参京葱扒牛肉 原料:已发好的海参克,牛肉克,京葱50克,红椒件2克,干葱茸2克盐1克,味精3克,鸡粉1克,白糖1克,色拉油https://www.huaiyuanqing.com/hlcp/699.html
10.好吃易做家常菜现代人正版现货3册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菜谱 百姓家常菜营养汤煲 图解中华美 ¥42.80 学酱料6000例 正版 11.11 券 ¥29.57 川菜湘菜粤菜3册菜谱书家常菜大全 新手学厨师书家用食谱美食名厨 包邮 ¥119.40 家常菜精选1288例:现代人,本书编写 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版现 11.11 券 ¥1.20 新编精选家http://m.dangdang.com/touch/product.php?pid=21010781
11.家常菜谱家常菜菜谱简介 家常菜菜谱收录数万道家常菜谱,为您提供家常年夜饭菜谱、家常菜谱、美食菜谱、西餐菜谱,以及川菜菜谱、鲁菜菜谱、粤菜菜谱、湘菜菜谱、闽菜菜谱、浙菜菜谱、苏菜菜谱、徽菜菜谱、沪菜菜谱等国内各大菜系的菜谱。 推荐家常菜 辣炒豇豆 川贝雪梨炖银耳 https://shipu.hao86.com/
12.百吃不厌家常菜670多例家常菜谱精装彩图版pdfepubmobitxt正文语种:中文百吃不厌家常菜670多例家常菜谱精装彩图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百吃不厌家常菜670多例家常菜谱精装彩图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百吃不厌家常菜670多例家常菜谱精装彩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20809916975
13.家常菜2288例家常菜菜谱大全烹饪食谱新手简单做菜epubpdf家常菜2288例 家常菜菜谱大全烹饪食谱 新手简单做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0月1日) 平装: 31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0128325 条形码: 9787510128325 商品尺寸: 25.8 x 20.2 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27953685061
14.新编百姓家常菜3600例食谱烹饪做法大全图解做菜书籍新手学习厨艺新编百姓家常菜3600例食谱烹饪书做法大全图解学做菜的书籍新手学习厨艺家常菜谱书学做菜美食入门菜普营养厨师书炒菜做饭教程料理21.6 元 去天猫购买新编百姓菜谱 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所有交易过程在淘宝或天猫与第三方卖家进行,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交易产生的疑问请联系天猫卖家【悦悦图书旗舰店】,如https://m.ftxia.com/item.htm?id=548835280965
15.《上桌率高的家常菜谱大全新手简单煲汤做菜的书视频图解3600例食谱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上桌率高的家常菜谱大全新手简单煲汤做菜的书视频图解3600例食谱 上桌率高家常菜+自家酿粮酒果酒》在线选购,本书作者:甘智荣,出版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1106857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