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9年出生。小时候,物质条件并不是那么好,父母却在家里置办了整整一屋子书。于是,在记忆中便总有一个到顶的大书柜,而且床上、床下、桌上、桌下、沙发上、写字台上、地板上、阳台上都有书,甚至连很拥挤的卫生间都放满了书。
所以,我在床上看书,我在床下看书,我在桌上看书,我在桌下看书,我在沙发上看书,我在写字台上看书,我在地板上看书,我在阳台上看书,以至于我到现在还有着在卫生间看书的习惯(请勿仿效,易引起便秘,可参考天方烨谈FM之《放下手机,蹲地飞“翔”》)。
我认字很早,根据母亲在日记里的记录,应在四岁时就可以看带文字的书了。我的母亲很文艺,“逼着”我背了很多诗词,一开蒙就教我背陆游的《钗头凤》,而不是李白的《静夜思》。我的父亲毕业于历史系,由于做过主编而常年笔耕不辍。
我很感谢原生家庭所教会我的两个本事——笔杆子和嘴皮子,这些本事几乎让我包揽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一漫漫求学路上所有的学生代表讲话和所有征文、演讲或辩论比赛的大奖。
所以,当你在赞叹我有演讲天赋时,其实我是严格遵循“一万小时定律”的;当你在赞叹我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时,其实是我看了几千本书的结果。
我爱看书,甚至嗜书如命。翻《全唐诗》,我识得了张若虚“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读《三国志》,我感叹于杨用修的不尽怀古;看《射雕英雄传》,为了记降龙十八掌内功心法,我开始翻阅《易经》……
所以,高兴时,我看书;悲伤时,我看书;郁闷时,我还看书。其实,书跟移动端快餐文化、鸡汤文最大的区别就是,书都是用命写的。想想看,花几个小时就能领略一位大师毕生所学之精华,由此便知看书的确可令人多活几辈子!夜深人静,一壶香茗,手不释卷,墨香暗来,这便是我一天最放松的情景,这便是我灵感迸发的时刻。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本期新增18本书籍介绍,详情如下。
文末有福利!参与留言,有机会免费获得作者签名书!
108
嗑:做一只会吃的松鼠
类别:饮食与健康价格:39.80元
推荐度
易读性
故事性
小到一粒松子,大到一颗椰子,坚果家族人才济济,在品尝它们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问题:夏威夷果产地是夏威夷吗?杏仁真的可以用来自杀吗?松子是松树的果实还是种子?
关于坚果,你或许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会吃,快来跟植物学家一起从植物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下它们吧,做一只会吃的松鼠,发现另一个世界!
《嗑:做一只会吃的松鼠》不仅讲了核桃、腰果、巴旦木、夏威夷果、松子、榛子、栗子等15种大众常见常吃的坚果(核果),从植物学的角度追寻这些坚果的来历、分类、轶事趣闻及食用指南,是坚果控不得不看的一本食用指南。
作者简介:
陈莹婷,口头禅“为什么”,江湖人称“布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普达人,热衷植物科普写作和自然观察领队讲解,现任职中国科学院某技术中心,负责科普项目。
109
自然的记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00种珍藏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45.00元
作为世界知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及研究机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NH)收藏了超过3200万件标本和文物。本书集中呈现了该博物馆中极具魅力、极具标志性、大众熟知的100件重要展品,每件展品均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亲自挑选推荐。
这些展品涉及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各大重要展区,包括地球和行星科学,人类起源和文化,化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以及罗斯中心等。这100件珍贵展品包括1894年在格陵兰岛发现的约克角陨石,1878年由西北海岸印第安人利用大型雪松树干制作的独木舟,1925年在南乔治亚岛附近发现的29米蓝鲸的玻璃纤维复制标本,以及美国本土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乳齿象(沃伦乳齿象)骨架化石。每一件展品均有精美图片,并配有起源和年代等基本信息以及科学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说明。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869年建馆,世界知名科学、教育和文化机构。馆内共有45个常设展品陈列厅,包括化石厅、西奥多·罗斯福纪念馆、罗斯中心等,拥有超过3200万件标本和文物。
110
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128.00
美国知名学者和艺术家保罗在本书中描述了735个恐龙物种。全书分成两个部分。
起始部分包括了恐龙演化、生物学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的讨论。主体部分“恐龙类群”分成三个类群:“兽脚类”、“蜥脚形类”和“鸟臀类”。每一个物种的介绍都很简明,主要包括结构特征、时代、分布和栖息地方面的信息。整本书还包括了超多600幅彩色和黑白的复原图,其中有130幅生态彩图(一些是精美的场景);将近450幅骨架、头骨、头和肌肉的绘图,还有8幅古地图。
《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比其他任何恐龙书在语言和表达上更科学,它的复原图是一流的,它将带给恐龙爱好者一场视觉盛宴。
格雷戈里S.保罗,学者,艺术家。他是包括《侏罗纪公园》在内的诸多电影和纪录片的首席恐龙复原师,复原了中生代生物的“新形象”。保罗著有《掠食恐龙的世界》、《科学美国人图书之恐龙篇》、《飞龙在天》等。他的作品同样在《科学美国人》、《自然》、《纽约时报》等诸多出版物中发表。
111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128.00元
这是一本化石入门和古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综合指南。资深古生物学家理查德·福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化石是什么,化石如何形成,怎样对化石进行分类鉴定以及化石在我们理解地史进程和生命起源与演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立足于分子古生物学等新研究成果,福提在书中详细讨论了灭绝与演化、化石的经济价值(比如石油和煤炭)等问题,并为化石收藏者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全书配有全彩色插图以及来自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大量藏品照片,相信所有对生命演化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会对书中的内容流连忘返。
112
35亿年的生命物语
生命从微尘到人类的进化史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58.00元
宇宙是如何开始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人类是如何进化的……这些迷人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本书主要讲述了生命从微尘到人类的全部进化历程。
首先,结合化石、太阳、植物的进化、大地等与生命的关系为我们总结历届学人对生命的看法与研究。其次,还原中世纪时期大地的面貌,探讨各种各样的恐龙在地球上的生活,中生代海洋生物、空中生命的发展过程。最后,讲述生命的艰难、生命繁衍的秘密,介绍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靠着自己的智慧生存,以及对人类和其他生命未来发展的预测。
约翰·H.布瑞德雷/JohnH.Bradley(1898-1962),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曾经致力于地球科学、史前文明的研究和考察。著有FarewellThouBusyWorld、ParadeoftheLiving,aHistoryofLifeonEarth等书。
113
地球·生命--138亿年的进化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68.00元
无论你是一位想了解宇宙、地球、人类诞生奥秘的读者,还是一个喜欢探索宇宙、世界生命起源的天文地理爱好者,《地球生命――138亿年的进化》都是你不能缺少的。
本书内容翔实,囊括最新研究成果,并力求精准无误。在知识板块上,杜绝机械罗列和繁冗陈杂,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设计精美,令读者印象深刻、耳目一新。本书的内容分为4部分:宇宙篇,即第1章,主要讲解宇宙的诞生与进化;地球篇,即第2章,主要讲解地球的诞生与进化;生命起源篇,即第3章,主要讲解生命的诞生与进化;人类篇,即第4章,主要详述人类的诞生与进化之路。
谷合稔:1953年出生于东京都。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院政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印刷美术设计行业,并长期从事杂志封面设计和图书装帧设计。此外,一直钟爱阅读科学类的杂志、书籍。近年来,对科学的喜爱与日俱增,并热衷于编著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先后著有《洞察宇宙的奥秘之书》(渡部润一主编,共著,ナツメ社)、《「地球科学」入门》(SBCreative)、《天气和气象的解读!83问》、《火箭的科学》(同属Sciencei新书系列)等书籍。
114
生命
进化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和环境科学的黎明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69.90元
生命是什么?这本书集合了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进化理论家来思考这个问题,众多科学明星”同台辩论,在唇枪舌剑中开启生命科学的未来。
本书演讲者包括: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人造生命之父克雷格·文特尔,以及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弗里曼·戴森等。
从生命的起源到进化之美、从破解DNA密码到构建超级有机体、从生物技术带来的希望到致命病毒的未知威胁,本书回顾了人类在生命历程中走过的路,也展望了我们未来的方向。
约翰·布罗克曼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115
写在基因里的食谱
关于饮食、基因与文化的思考
类别:饮食与健康价格:35.00元
关于人人关心的饮食与健康,《写在基因里的食谱(关于饮食基因与文化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作者加里·保罗·纳卜汉是美国知名的民族植物学家,本书是其多年来对人类基因、饮食与文化方面研究的结果。本书用浅显的语言、丰富的例子以及科学的依据说明“吃的对不对,要看基因是不是匹配”,因为人类的基因与当地环境协同进化,健康饮食应考虑基因的多样性。
加里·保罗·纳卜汉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自然作家,长期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社会文化多样性。包括《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在内的许多著名杂志都评价他为本地化饮食运动的先驱,并认为他在保护社区文化与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作为亚利桑那大学西南中心凯洛格讲座教授,纳卜汉长期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从事建立可持续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他也是最早提出通过饮食治疗来控制糖尿病的学者。纳卜汉同时拥有一个小型农场,用于实践自己关于可持续食物生态系统的理论。纳卜汉著述颇丰,多部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韩语、日语等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兰南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116
基因、心灵与文化协同进化的过程
类别:饮食与健康价格:65.00元
作为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生物学最刺激、最费神的主要著作之一,《基因、心灵与文化》引入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概念。拉姆斯登与威尔逊由此令人信服地提出,人性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注定的。他们确认了激发基因向上转译到文化的机制,并评估了新兴文化模式中心灵的基因进化属性。拉姆斯登与威尔逊探索了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丰富而复杂的资料,第一次使这些学科与人类社会生物学相结盟。两位作者也运用了种群遗传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数理物理学,以此把人类社会生物学置于可预测的基础之上,并由此追踪了从基因经由人类意识到文化的主要步骤。《基因、心灵与文化》在1981年出版时广受赞誉,后绝版多年。本书是《基因、心灵与文化》的25周年纪念版,再现了1981年版的原貌,同时对随后四分之一个世纪中该学科的发展作了重要的回顾。
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O.Wilson),世界杰出生物学家之一,“社会生物学”奠基人和最早宣传“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人之一。他在全世界获得了100多个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日本国际生物学奖,并以著作《论人的本性》(OnHumanNature)《蚂蚁》(TheAnts,合著)两次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图书奖。他目前是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名誉馆长兼荣誉研究教授。
查尔斯·J·拉姆斯登(CharlesJ.Lumsden,1949—),多伦多大学医学教授。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普罗米修斯之火》(与爱德华·O·威尔逊合著)、《字母表与大脑》(与凯尔克霍弗合著)、《临床方法》(与怀特赛德合著)。
117
46亿年的地球物语
地球起源到今天的全部历史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58.00元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约翰H.布瑞德雷/JohnH.Bradley(1898-1962),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曾经致力于地球科学、史前文明的研究和考察。著有FarewellThouBusyWorld、ParadeoftheLiving,aHistoryofLifeonEarth等书。
118
醉酒的植物学家
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
类别:动物与植物价格:65.00元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
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
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
在所有被发酵和蒸馏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极为古怪,还有一种和恐龙一样古老——但是每一种植物都为全球的饮酒传统和人类历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最受欢迎的嘉宾。
艾米斯图尔特是获奖书作家,她写了六本关于危险与乐趣并存的自然界的书,其中有三本书是《纽约时报》的最佳销售作品,它们分别是:《邪恶的虫子》(WickedBugs)、《邪恶的植物》(WickedPlants)和《鲜花帝国》(FlowerConfidential)。她是著名的博客“GardenRant”的创始人之一,《优雅园艺》(FineGardening)杂志的特约编辑。艾米和她的丈夫现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尤里卡,并开了一家叫“EurekaBooks”的古书店。
119
基因之外:文化如何改变人类演化
类别:基因的科学价格:69.00元
人类是自然界中的奇迹。尽管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特定的行为却让人类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的适应力让我们占据了陆地上几乎所有的栖息地,我们的社会更加庞大而复杂,也比任何其他哺乳动物的更具团结性。在《基因之外》中,彼得·里克森和罗伯特·博伊德论证了只有文化演化的达尔文理论才能够解释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
《基因之外》提出了有关人类演化的根本性解释,论证了我们的生态优势和非凡的社会体系源于为适应复杂文化而产生的心理机制。里克森和博伊德认为,文化对人类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和用双足行走一样属于人类生物学范畴。通过引用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田野研究,里克森和博伊德有力地展示了文化与生物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彼得·里克森(PeterJ.Richerson),生物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文化演变、人类生态学以及热带湖沼学等。他与罗伯特·博伊德合著有CultureandtheEvolutionaryProcess,TheOriginandEvolutionofCultures等书。
120
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
类别:地球生命史价格:79.00元
《理性乐观派》作者全新著作。一部万物进化历史,涵盖了这些主题:
马特·里德利(MattRidley),英国记者,科学家,商界人士,英国上议院议员,著名的科普作家,因为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从1994年到2007年因家族原因进入金融行业。在金融危机后,他在2010年到2013年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并从2013年至今为《时代》杂志撰写科学、环境与经济学专栏。他的著作已入围六大文学奖项,其中包括《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与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最佳科学图书奖。
121
恶魔花园:禁忌食物的故事
类别:饮食与健康价格:32.00元
在本书中,作者以圣经中的七宗大罪(淫欲、饕餮、傲慢、懒惰、贪婪、亵渎、暴怒)来分门别类,以睿智的笔触,介绍历史上曾经被各种民族与文化视为禁忌的美味,以及这些令人垂涎三尺的禁忌菜肴如何界定出世界上纷呈百态的文化。
从伊甸园中甘美诱人的苹果、到珍贵的美食圣品鹅肝酱,作者斯图尔德李艾伦向读者生动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饮食不过是人类原始本能的享乐,一旦被加上罪名,背后必然隐藏着惊人的故事。例如,“爱情果”即如今我们熟悉的番茄,在19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魔鬼隐藏其中的催情食品。“饕餮”菜肴邀请读者体验古罗马盛宴,从榛睡鼠到特洛伊烤猪,几乎每道菜都与国家的禁令背道而驰。“懒惰”一章中则介绍了“懒惰之根”——马铃薯的悲惨故事。马铃薯在爱尔兰广受欢迎,致使英国的卫道人士宣称,因马铃薯枯萎病而造成的饥荒浩劫是神施予爱尔兰人的惩罚方式,因为他们吃了这么一种导致懒惰、让人学坏的食物。
《恶魔花园》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的饮食历史,同时也遍布作者造访奇异国度的游踪足迹,还搜罗了各式各样的禁忌食谱,包括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视为异教的无酵面球,以及阿兹特克人明令禁止的“巧克力香槟酒”。不论是喜爱美食的人、烹饪历史学家、人类学兴趣爱好者或是喜欢随着书本神游的旅行者,相信这都会是一本让你读来兴味盎然的佳作。
斯图尔德·李·艾伦(StewartLeeAllen)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著有《恶魔之杯》(TheDevil'sCup)一书,首部短篇小说集曾在美、日获奖;并曾旅居加尔各答、巴黎、加德满都和悉尼,目前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
122
饮食人类学
漫画餐桌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年轻战士说,他们是“为了保卫喝可口可乐的权利而战”。本书作者也认为,纵观历史长河,在众多改变人类饮食习惯的方法当中,数战争最具效力。这本书将告诉你,饮食不仅是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人类文化史中的重要一环。饮食不仅仅与政治、经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对人类思想形态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在作者风趣的论述中,你将重新认识人类饮食的发展历程。
[美]西敏司(SidneyW.Mintz),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类学教授,曾获颁多项人类学教育和研究奖项,开启了将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的治学先河。他的另外一本著作《甜与权力》非常有名。
123
纳米医学:科学、产业及其影响
类别:医学与健康价格:88.00元
迈克.何亨伯格(MichaelHehenberger),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量子化学博士,1985年始任IBM公司生命科学领域负责人,主管学术与产业合作,一直在计算生物学、结构工程、计算机网络和不错计算等前沿领域工作。2013年底退休后创办美国HMNanoMed公司。
124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类别:疾病与健康价格:68.00元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内容很丰富,干货满满。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用指南。比如,你会了解到:
125
物性论
类别:社会生物学价格:25.00元
本书为读者带来一个警告:它是想改变你的生命。许多作者相信他们的著作将使读者感到一个真实的冲击,但是很少会想象到这种野心给读者所带来的变化。
想象一下,有满足之感,并想得到一个可靠的对宇宙的理解以及生存的自然规律,从而再没有对突如其来不愉快的惊讶,没有怪物从我们的无知的阴暗角落向我们发动攻击,而现在整个宇宙为自然规律的知识所照耀。想象没有权力、金钱、爱情甚至生命本身的野心。你应放弃所有的这些东西,一滴眼泪也不掉。你应当享受生命已经给了你的,而不应先追求这以外的东西。你应保持安详、满足和智慧。在本书的末尾,卢克莱修说,你也应有像这样的一个生命。因此,这首诗并不是为炫耀其深奥聪明的观念的一部枯燥的哲学论著,更不是一位疲惫的诗人,碰着一个问题专注于把希腊哲学用拉丁诗体来表示出来。
作者:尹烨
整理:郑涛
摄影:翟腾
编辑:萧芳权
开卷有益
为了感谢广大爱好生物科普的亲们,特此送福利以飨读者啦。留言点赞数前10名者,每人可获赠1本菠萝亲笔签名的《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哦了,这是爱书人的事!
回复数字:3,查看PPT干货;
回复数字:4,查看尹哥推荐书单;
回复:基因电台,收听尹哥的喜马拉雅FM基因电台--天方烨谈,谈你听得懂的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