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24重庆
青浦区教育局持续推进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各学校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沟通与合作等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进一步积累区域项目化学习实践经验。我们将陆续推出项目化学习区级优秀案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设计一周菜单
宋庆龄幼儿园梁雯莺
一
驱动性问题
在开展“好吃的食物”主题学习时,中班的孩子们对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日常生活中,他们被各式各样的食物所包围,但对于健康饮食的概念和营养均衡的知识却相对缺乏,这激发了孩子们深入了解和探索健康饮食的欲望。围绕“怎样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一份营养均衡又受大部分孩子喜爱的菜单?”这一驱动性问题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各个子问题,我们开启了一场美食之旅。
二
项目目标
三
实施过程
老师带领孩子们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对幼儿园现有菜单进行分析,引入了食物“金字塔”的概念,并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设计了“食物超人总基地”,让幼儿将剪下的食材图片贴在“金字塔”相应的格子里,进一步巩固食物“金字塔”的概念。
2.项目实施——多元推动,在问题解决中促成发展
在分析了幼儿园现有菜单后,孩子们针对“如何筛选食材”进行讨论,最终决定:通过采访调查去了解幼儿园小朋友最爱的食材。由此开展了设计“最爱食材调查表”的活动。
幼儿提出按照“主食”“蔬菜”“水果”“肉类”来分类调查。“最爱食材调查表”出炉后,孩子们在班内分组开始了第一次调查,两人相互采访,使用统一的符号图标来记录,以得到班级幼儿的最爱食材。
之后,孩子们又去了大班进行第二次采访调查,回来讨论现场采集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又过了两天,孩子们来到了小班,进行第三次调查。
统计大家最爱的食材时,孩子们还回家向爸爸妈妈询问了统计的方法,并找来了各种替代表征物,使得数据看上去能更直观准确。
孩子们通过分组合作(荤菜组、素菜组、汤品组等)的形式,明确任务,并且再次分析菜单,提出了如“为什么我们每天需要吃那么多种蔬菜?”“为什么米饭经常吃,披萨面包一周只吃一两次?”“黑木耳不在大家喜爱的食材排名中,为什么还经常吃?”“青菜和香菇经常在一起吃,还有什么菜能一起做好朋友?”等问题。
为了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老师请来了学校的营养师。在营养师的耐心解答下,孩子们知道了食物不同的烹饪方法,了解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食物大小、软硬程度有着不同的需求。于是在菜单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会将小块的鱼丁肉设置在小班的菜单中,而将大块的鱼块肉设置在大班的菜单中。
3.成果展示
最终,孩子们用表征的形式设计了一份菜单,并在营养师的协助下,成功的变成了学校第七周的食谱。一周过后,孩子们还向全园做了满意度大调查,让全园的幼儿评价这周的菜单,欣喜地获得了“五分”点评。
四
展望与反思
3.家园共育,平台共建,以整合联动为手段促进资源最大化。项目化学习的过程需要多元支撑,设计菜单的过程联通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孩子们在采访全校幼儿和营养师、寻求父母帮助统计的过程中,联动了多方资源,让项目成果更专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