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柳州四川一家亲十年续写人间真情新闻中心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大地震让柳州亦有震感;此后十年,龙城和灾区的联系从未中断。今日推出的专访中,有与灾民频繁走动成了“亲戚”的热心志愿者,有抗震救灾时冲锋在前的机械维修技师,有为伤员治疗康复辛勤工作的医生护士,有为灾区学生就读提供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他们代表了柳州人的热心和爱心,是柳州对灾区全力支持的最好见证。

柳州四川一家亲十年续写人间真情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石红星

2016年11月24日,四川同胞马从贵和马银素的父亲、家婆、儿子代表曾在柳治疗的四川伤员,到柳州看望张筱华(右二)。受访者供图

柳州给了伤员们家的感觉

张筱华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柳州知名爱心人士,热心公益。2008年5月24日,汶川地震伤员来柳治疗,张筱华主动请缨当志愿者,到工人医院爱心病房照顾伤员。

“那个时候,伤员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张筱华说,他们不但在地震中受伤,还失去了家园甚至亲人,身心遭受重创,最需要关心。她陪他们聊天,帮助他们买生活用品,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让他们感觉像在家里一样。

伤员赵乾茂的妻子习惯每天去跑步,张筱华就带着她去跑了几次。6月5日,她去桂林传递奥运火炬,回来后拿着火炬到爱心病房去传递给伤员和家属,大家倍受鼓舞。

看到张筱华为他们跑前跑后,伤员和陪护家属都很感动,亲热地叫她“张大姐”;张筱华则叫腰椎受伤的68岁伤员杨玉华为“妈妈”。

当年6月19日,在火车站送别第一批离柳伤员时,有人邀请张筱华有空到四川看一看,她答应了。

她八次去灾区探望伤员

2008年11月,张筱华去延安支教,结束后直接从西安去绵阳看望伤员,在12名伤员的活动板房里,每家住了一晚。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回柳后她就组织了一批衣物给他们寄过去。同时决定资助“妈妈”杨玉华的两个孙女读书。

次年,张筱华跟随柳州爱心使者团前往四川回访、慰问曾来柳治疗的伤员。之后差不多每年她都要去看望这些伤员,2016年她和其他志愿者还特意带年货去跟他们一起过春节,去年10月又给他们送去了月饼,只有2010年和2013年因为太忙没去成。

因为频繁去探望,这些伤员的邻居都认得张筱华了,一看到她来就会跟那些伤员通报:你们家的广西亲戚来了!尽管“妈妈”杨玉华2010年已经辞世,但张筱华每次都要去看望杨的儿子段贵成和他的两个女儿。

这些年来,她的足迹遍布绵竹、拱星、擂鼓、汉旺、高川、雎水、花荄等地,对灾区的变化深有感触,“那里现在发展很快,城市很漂亮,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都洋溢着幸福感”。

伤员生活稳定最想感谢柳州

对于柳州人民和张筱华的帮助,灾区同胞也从未忘记。

2013年,伤员马从贵、马银素等一行4人,专程从绵阳赶来柳州,为张筱华庆祝六十大寿,并到工人医院向当年救治他们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张筱华和其他志愿者,带着他们到龙潭公园、文庙等名胜游览,还带他们去坐船夜游百里柳江。

2016年11月,马从贵等四川同胞,还代表曾在柳治疗的伤员,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柳州市政府、工人医院、张筱华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她个人送来了锦旗。因故无法前来的马银素甚至“委派”自己父亲、家婆以及自己地震后再婚所生的小儿子前来感恩。

马从贵表示,柳州人民对他们这些来柳治疗的伤员“要得”。张筱华不但经常去看望他们,还给予他们各种帮助;他们几次去柳州,也都是住在张筱华家里,吃住由她安排。

马银素告诉记者,她在地震中大腿和小腿都受了伤,还失去了丈夫,从柳州回去后,她再婚并生了一个儿子,今年7岁,已上小学,家庭生活稳定,“欢迎柳州亲人来四川看看”!

而段贵成的大女儿去年已经大学毕业,小女儿正在备战今年的高考。“他们都很坚强,也很努力,大部分人的家庭、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是向上向好,我也很替他们开心。”张筱华说。

下一页

第[1][2][3][4][5][6][7]页

(支持“←、→”键翻页)

当年,他在柳州治疗得到众多热心人帮助

九年后,米冬又见到了柳州“小姨”

4月26日,米冬见到了阔别九载的“小姨”黄艺。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26日,米冬在北川见到了从柳州远道而来的“小姨”黄艺,很激动开心。十年前,米冬在汶川地震中受伤截肢,前往柳州治疗,得到包括黄艺在内众多柳州人的热心帮助,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来柳治疗认了一个“小姨”

地震一周年,黄艺作为柳州爱心使者团一员赴四川慰问,米冬跟随他们回到了柳州。原来,当初为了满足米冬能够跟随其他伤员一起“走”回四川的愿望,广西假肢康复中心在他截肢后两个月内,就为他安装了德国进口的假肢。彼时他右腿的残端尚未定型。一年后,残端萎缩定型后,假肢的接受腔变大,需要重新定制一个。

“因此我们又免费给他制作了一个新的接受腔。”现已调任荣军医院副院长,时任广西假肢康复中心副主任的黄思松介绍,当时他们还安排米冬在康复中心居住,并带他到柳城崖山等地游玩。

离别九载北川喜重逢

虽然事情已过去多年,但米冬仍清晰记得每个帮过他的柳州好心人和部门:广西假肢康复中心、柳州市残联、原广西佳用商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天健、工人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众多志愿者……“他们就像对家人一样关心我们,让人很感动。”

“没想到时隔9年又见到了‘小姨’,真的很开心。”米冬说,今年4月26日,他突然收到黄艺的短信,说她前来绵阳参加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活动,想要见见他。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黄艺等人在北川县城参观,并带他们去看了当初自己受伤的地方。

震后十年灾区大变样

据黄艺介绍,她们此行是代表柳州市工人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应邀参加由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在绵阳主办的“志愿护佑生命——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大型义诊活动”。

此次重返震区,黄艺发现,现在的绵阳市和北川县城,跟9年前他们回访时已是天壤之别,城市发展很快,建筑都很新,风格统一,规划整齐,道路很宽阔。“在绵阳期间,当地群众对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感恩感谢。”

上一页下一页

救治伤员的柳州医生四进四川,爱心回访感触良多

“我希望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谢永辉

2008年作为主力参与来柳地震伤员的救治,并三次护送伤员回四川,2009年又作为爱心使者回访震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郭小文两年内四进四川。十年过去,他依然牵挂着震区的伤员和孩子们,总想着“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悉心治疗地震伤员

2008年5月21日,47名地震伤员转送柳州治疗,其中23人安排在柳州市人民医院。作为医疗队成员,郭小文从接机开始,就参与到伤员的救治工作当中。

医院设立了爱心病区,专门安置地震伤员。郭小文凭借整形、修复的特长,成为救治主力。据了解,人民医院总共为伤员们做了27台手术,郭小文一人就主刀了12台。

“转送到后方来的伤员,都已没有生命危险,初到陌生地方,对他们心理的抚慰尤为重要。”郭说。医院安排了专家组24小时轮流值班。作为专家组的一员,郭小文值了头一班,也是最累的一班。面对情绪不稳、伤情复杂的病人,他彻夜未眠,始终巡视在各个病床前,记录、诊治、安抚,使刚到柳州的伤员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伤员中,15岁的北川中学学生王磊格外受郭小文注意。王磊被压在废墟下4天,送到柳州时右肩皮肤、肌肉、神经严重受损,左手4个手指神经坏死,臀部有大面积褥疮,随时有并发各种感染的可能。

面对这个与自己小孩同龄的花季少年,郭小文下定决心:要尽全力让这个孩子获得最佳的恢复效果。他亲自主刀为王磊进行了4次手术,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孩子开始一直沉默,无论怎样同他谈心,都保持沉默。经过郭持续的心理疏导,他逐渐从恐惧和悲伤中走出。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后,孩子逐渐恢复了健康,脸上露出了笑容。

精心护送伤员回川

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来柳的地震伤员分4批送回四川,郭小文就参与护送了3批。虽然伤员都已恢复到一定程度,但是一路上,郭小文和护送队的医护人员仍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排险”。

第一次护送伤员回川时,脚趾断裂的14岁女孩周冬梅在车厢里走动时绷带松脱,缠住了脚,一下摔倒在地,4个脚趾的固定钢钉全部暴露了出来,如果不及时处置,将可能使前面的治疗前功尽弃。郭小文取来急救包,给她检查完伤情,进行了细心的包扎。为了随时掌握伤员的情况,一路上他不停地在各个伤员的铺位前巡查。

还有一次,凌晨时分,刚刚躺下的郭小文突然听到一声闷响。他起身一看,发现76岁的赵前松老人趴在地上,原来他要起身上厕所,为了不影响别人,想一个人行动,但拐杖没有拄好,一个踉跄摔倒在地。郭小文和护士梁月媚紧张得跳起来,扶他上床后,立即为他做全身检查,幸好没有大碍。

最让郭小文感动的是,他们一路上都得到了列车乘务员和旅客的热心帮助。列车长在获悉有四川地震伤员上车后,调配了专门的乘务员跟随服务,旅客们也纷纷将下铺让出来给伤员,让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深情”。

还想给予更多帮助

前3次护送伤员回四川,郭小文见证了震后的满目疮痍,也看到了大家的灾后重建,但让他感触最深的还是第4次进川。

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柳州市组织了一次爱心回访,郭小文作为爱心使者再次回访了地震伤员。伤员和家属们都没有忘记他们。不善表达的王磊妈妈送给郭小文一双羌族刺绣的鞋垫,他一直珍藏着。

当他们找到已经重新上学的周冬梅时,对方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反而失声痛哭,明显是回想起了之前的惨痛经历。正是通过这一次的回访,让郭小文有了新的感受:“我们兴高采烈地去,但人家未必会兴高采烈,痛失家园、亲人,他们心灵的创伤没这么快抚平。”

郭小文意识到,对于经历了地震的灾区人民来说,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精神上的救援同样相当重要,他们的创伤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和引导。正是从那时起,心理救援在国内心理学界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他回柳后也开始专门钻研起心理学来。

如今,他在心理学上已有一定造诣。去年9月,他作为中国技巧队的队医,随队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了第十届亚洲技巧锦标赛。对于众多小队员,他的心理学知识派上了大用场。

这些年来,郭小文还和王磊一家偶尔有联系,他希望能够再联系上更多伤员,用自己所学给予他们更多帮助。

柳工技师忆当年为灾区开辟“生命通道”往事

“我想回去看看那条修好的公路”

2008年7月道路打通后,颜炜在路边写着“开路先锋”的大石头下留影,这对他来说非常有纪念意义。受访者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周育舟

“2008年5月12日那天,我记得厂里楼下到处都是人,当时只知道是地震了。”说起十年前的那个下午,颜炜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救灾行动中。

主动要求奔赴震区中心

当时作为柳工维修技师的颜炜,因为赶着去江西南昌出差,没来得及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到了南昌才从电视上看到了地震现场的情况。震区的残垣断壁和在地震中受伤、失去家园的灾区群众……每一个电视画面都刺痛着颜炜的心。

当得知柳工急需维修技术人员到灾区支援时,颜炜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5月24日作为柳工派出的第二梯队的救灾技术人员,他和其他几名柳工技术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奔赴灾区一线。

赶赴四川后,救援人员被分为了北川、青川、都江堰三组,颜炜主动要求到机械设备最多的北川组,任一班班长,负责为驻滇某工兵团培训机械手,以及40多辆汽车、12台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

柴油只能靠人背肩扛

“那是一座本来没有路、根本不具备通行条件的山,但解放军战士把柴油用肩膀扛到山上,我们的设备一边上山、一边开路,最终在这座山上修出了一条路。”虽然已经过去10年,但当年那段和解放军战士一起同吃同住同修路的日子,对于颜炜来说还历历在目。

当时颜炜驻扎在北川县墩上乡,这个乡通往外界的道路被损毁,各种救灾物资的运输和伤员转移都成问题,所以救灾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赶紧打通一条路。“我们技术人员无负重步行都要走两小时才能走到山上,而部队的士兵们每人还要背着20升的柴油上山,每天要背4趟。”颜炜说,就是靠这些人背上山的柴油,才保证了修路机械的正常运转。

当时为了抢工期,每天的工作强度非常大。首先要人扛着岩凿机到山上打炮眼,把石头炸开以后,大型的钩机才能进行作业;钩机大概开出一条路后,装载机才能继续后续工程。颜炜记得,当时带去的十多台岩凿机因为长期作业,打坏了七八个,到最后剩的几台岩凿机也是在之前坏的机子里找好的零件拼凑起来的。

想回去看看新北川

在北川期间,为了防止余震发生造成人员伤亡,颜炜他们的驻地是一片地势平坦开阔的河滩,河滩上支起的帐篷就是所有救灾人员日常生活的地方。

对于颜炜来说,生活在柳州的他没有经历过地震,可是在北川,他几乎每天都在感受余震,“要是哪一天不震都不习惯了”。

平时工作的间隙,他会和其他参与救援的人一起到受灾群众家慰问,有力出力,能帮就帮。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你能感受到人的渺小,知道了珍惜;同样也能感受到在遭受创伤后,人的顽强和不屈的生命力。”距离“5·12”地震已经十年了,颜炜很想回到当初自己驻扎的河滩,去看看那条由自己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修好的公路,想看看新的北川县城,可是因为工作太忙,他一直没能重回北川,但他知道那里的一切都在变好,对他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欣慰。

当年柳州市民为四川绵阳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如今师生们说:

我们很好,谢谢柳州人民

四川绵阳市游仙区朝真乡柳州希望小学师生们向柳州人民问好。受访者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黄显巧

2008年汶川地震后,柳州市民慷慨解囊,为友好城市四川省绵阳市的游仙区朝真乡,捐建了一所柳州希望小学。记者了解到,该学校是当地办得很好的学校之一,目前学生生源已经从灾后人数最低谷97人,上升到近200人,师生们想通过今报说声:“我们很好,谢谢柳州人民。”

震区有所柳州希望小学

5月9日,绵阳市游仙区朝真乡柳州希望小学的师生们,对着镜头向柳州人民展露他们幸福的微笑。该校现任校长罗显世介绍,2010年9月援建教学楼竣工至今,共送走小学毕业生130人。目前在校生人数171人,今年9月可望达到200人。

近年来,朝真乡柳州希望小学教育教学不断交出好成绩:连续5年获游仙区教学质量等级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综合目标考核特等奖、一等奖,参加区级体育艺术比赛,获多项名次奖或一等奖。全校有10多名教师是经历过地震的,多年来他们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柳州人民大爱汇集百万元

2008年时任柳州团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覃宛君(现任柳州市纪委派驻市委办纪检组副组长)和团市委宣教部副部长胡泉(现任柳州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回想起当年为地震灾区募捐的情景,依然感慨万千。

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后,经过团市委紧张筹备,一场原来为“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的晚会,改成了募捐晚会,在江滨公园举行,现场很多柳州市民扶老携幼一家人来捐款。志愿者抱着募捐箱走在大街上,很多普通市民慷慨解囊,场面令人感动。除了全市团系统大大小小的20多场募捐活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都在积极捐款。

募捐到的钱最后整合成100万元,通过柳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转到绵阳市,用于捐建柳州希望小学。

在灾区留下有形“爱心”

“我们想要在灾区留下一个有形的‘爱心’,所以想到了捐建一所希望小学。”覃宛君说,当他们把这个愿望告诉柳州的友好城市绵阳市时,对方很支持,并协助柳州团市委一起选择捐建学校,最后定在了朝真小学——在地震中,该校的两三栋房全部成为危房。

从小学的选址、开工、竣工、落成,柳州团市委全程参与,重建资金是柳州市民捐献的100万元,加上中央财政资金、四川省侨联资金等共计600多万元。覃宛君称:“我们对学校重建提出高安全的要求,建设中的钢筋都比普通正常使用的高一个规格。”

负责对接该项目的,是当时的游仙区团委书记。这名团委书记在地震中失去了4名亲人,她“边哭边忙于重建”,就这样坚持了下来。震后原朝真小学学生200多人,都在活动板房内上学。援建项目从2009年秋季开工,2010年秋季就落成使用,包括一栋综合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一个学校食堂。“学校落成典礼当天,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我们内心十分高兴,一年多的忙碌很值得。”胡泉说。

来自灾区的小学生: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段师生缘

2008年5月22日,祁燕向班上同学介绍新来的灾区学生姚俊文。鱼峰山小学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王缉宁

“同学们,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姚俊文,大家欢迎他!”2008年5月22日,柳州市鱼峰山小学一年级一班班主任祁燕,向班上同学们介绍一名特殊的学生——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绵阳的姚俊文。从此,姚俊文与柳州,更与他的班主任祁燕,结下了一段师生缘。

姚俊文原来跟奶奶在四川省绵阳市生活,就读于该市的东辰小学。“5·12”大地震,打乱他的校园生活,东辰小学教学楼受损严重,所幸学校建筑都没有倒塌,2000多名师生幸免于难,但学校被迫停课。

当时,姚俊文的爸爸恰好在柳州务工,当获知家乡地震的消息后,赶紧让奶奶带着姚俊文赶到柳州,跟随父亲生活。当得知姚俊文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后,时任鱼峰山小学校长的凌革不但答应接收下姚俊文,还减免了他的所有费用——免费给他提供课本和午托、午餐服务。柳南区主要领导闻讯,还赶到学校看望、慰问这名来自灾区的学生。2008年5月27日,学校当年的“六一”晚会,还增加一个特别节目:向汶川地震遇难和受害同胞祈福,学校同时还向姚俊文同学赠送了学习及生活用品,以及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爱心卡。

考虑到姚俊文在绵阳所学的课本与柳州的版本不同,祁燕在学习中特意给他开了“小灶”,生活上也精心照顾,让姚俊文很快适应了柳州的学习。他在第一次月监测考试中,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个多月后,老家绵阳东辰小学复课了,他和奶奶依依惜别祁老师和关心他的柳州各界人士,踏上了回乡求学之路。如今,16岁的姚俊文已长成了大小伙子,现在在绵阳南山实验高中读高二,还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来自灾区的大学生:柳州母校助他们成才

他们是来柳求学的“5·12”地震震区大学生,既有在校的也有地震之后入学的,但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学校无微不致的关心。毕业后,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收获幸福。

徐丽蓉介绍,地震发生后,学校立即统计来自灾区的学生,召集他们座谈,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展心理辅导和干预,并为他们和灾区募捐,让他们得以安心学习。

地震发生3个月后,广西工学院又迎来了一批来自灾区的新生。家在陕西汉中的张同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专业是食品科学工程。

刚来广西工学院报到,张同学就感受到了柳州这座城市的温情。学校为自来重灾区的学生免费发放卧具等救助物资,并免去了他们的学费,为他们提供特别帮助,“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我们。”

据了解,当时广西工学院通过减免学费、发放困难补助和助学金及慰问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申请助学贷款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为76名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解决和减轻了经济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0年,学校累计为灾区学生减免学费和发放困难补助金共25万多元。该校的独立学院鹿山学院,也为来自震区的73名学生减免各项费用和发放补助近36万元。

2012年毕业后,张同学来到防城港一家外企从事食品方面的工作。“我们班就我的工作是对口所学专业,也算是学有所用吧。”他说,他已经在防城港成家,并有了一个小孩,生活幸福。

恋家的徐丽蓉,2010年毕业去深圳工作两年后,回到绵阳一家医药公司上班。已经结婚的她,也育有一个快两岁的男孩。

THE END
1.开学了,10道孩子爱吃的家常菜,营养美味又简单,收好备用开学了,孩子们又要开始紧张的学习生活了,现在孩子的学习真不像我们小时候了,一天紧张的学习下来,晚上还有做不完的回家作业,每天都要到很晚才能休息,妈妈们能做的就是每天准备好可口的饭菜,让孩子补充营养,缓解一天学习的疲劳,养足精神,好应对后面的每一天。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几道菜,都是我家孩子平时比较喜欢吃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3377861155407219&wfr=spider&for=pc
2.1.自己对购买吉他的一些协验总结以前的社会讲究全能(其实全不能),而现在的社会讲究一招鲜吃遍天。说得现实一些,当你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而仅凭一张非全国名校的学历,你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如果家境殷实则罢,你可以吃家里的喝家里的上个班结个婚安安稳稳。但我相信更多人都和我一样是老百姓家庭出身,那么就让我斗胆从过来https://www.douban.com/note/629342320/?type=like
3.托管班简介取得好成绩绝对少不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00:06 “SunFlower”,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忙里偷闲组织各种活动,尽情释放他们纯粹的快乐,享受课余的开心时光。 6834423:28 大家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 托管项目和课程 招生对象:小学1—6年级 午托:11:50—14:00 低年级接送+营养午餐+餐后水果+舒适午休 450元/月 https://www.meipian.cn/n1ynezu
4.中原领航实验学校简介中原领航实验学校怎么样中原领航实验学校郑州(中原)领航实验学校由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组成。学校秉承“让每一个教师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得到进步”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有民族灵魂、世界眼光的领航人才”为办学宗旨,把“建设领航郑州的知名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坚持小班特色化和教育品牌化的办学思路,突https://www.maigoo.com/citiao/166009.html
5.2024平安进校园教案(集锦15篇)这就像过眼云烟一样,印象并不深刻。而这节课,我首先用父母亲情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然后通过课件、演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具体内涵,以及紧急处理的办法。学生通过眼观,耳听,手动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4平安进校园教案精选篇2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8000.html
6.厦门铲屎官看过来!宝藏狗狗午托班[色]厦门铲屎官看过来!宝藏狗狗午托班[色] 咱上班族白天没法陪狗狗,可愁坏了。幸好发现了这家超棒的狗狗午托班 环境:一进店,干净无异味,通风采光绝了。室内有柔软垫子、温馨小窝,狗狗能随时舒服打盹。室外是宽敞草坪,绿植环绕,还有遮阳棚,夏日不怕晒,尽情撒欢。 游玩项目:丰富到超乎想象!有彩色小滑梯,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269744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7.小说九狼图怎么样免费阅读小说九狼图怎么样在线全文阅读第428章 不能交人 第429章 势不可挡 第430章 韩天喜和沈潇云 第431章 花名册 第432章 韩天喜的质问 第433章 沈潇云的野心 第434章 一样的野心 第435章 任爽的要求 第436章 准备引爆 第437章 变化万千 第438章 逃出生天的血海特战队 第439章 中善堂 第440章 周家报恩 第441章 摆正心态 第442章 http://www.yasuge.cc/12_1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