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坐月子就被视为女人改善体质的最佳时期。新妈妈产后如果调理不当,落下月子病,一生都难以恢复;而产后调理的好,则身体比以前更好。传统月子饮食单一,并不能满足产后妈妈的营养和调理需求。那么怎样调补才更科学、更有效呢?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的汤方,是产后坐月子妈妈的营养进补的较好选择。红枣、茯苓、淮山药、甘草、山楂、薏仁等食材看似家常,却是坐月子关键滋养元素,在炖煮煲汤之际,将营养相互融合,为妈妈注入滋养的力量。
月子汤方根据产后妈妈自身的生理特点,通过每天汤补,分四个阶段,温和热补,便利产妇家人烹煮月子餐,帮助产后各阶段按部就班全面调补气血、补充母乳妈妈所需营养,有助调补气色,恢复健康美丽。
中医讲究“虚不受补”,产后新妈妈身体虚弱,不宜立即大补,需要分阶段进补,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四阶段进补食谱大全
第一阶段(产后第一周):活血化瘀、代谢排毒
第一周妈妈是最虚弱的,生产时耗伤气血,致使宫缩乏力,恶露不绝。本阶段主要是活血化瘀、排出恶露,让新妈妈子宫化瘀复旧是第一周的重点。小编推荐几道适合家里厨房烹煮的月子餐,只需要适当搭配汤方入菜即可~
菜色:麻油(猪肝、排骨、鱼汤、猪心等)
麻油猪肝汤
食材
猪肝250克,黑芝麻油15毫升,带皮老姜25克,水。
做法:
1.猪肝洗净,切成3毫米厚度。
2.水烧开后,烫猪肝后以净水洗去血泡。
3.大火热锅,倒入黑芝麻油,以文火把姜爆成金黄色,转大火,放入猪肝快炒至
变色。
4.加入水炖煮,煮至猪肝熟透,加盐调味即可熄火,趁热享用。
益处:补气血、改善面色。
第二阶段(产后第二周):收缩内脏、强腰固肾
妈妈第二周过后身体有所好转,这周的恢复指标主要是以子宫的复位与收缩是否正常为主,还有就是子宫复位后,肠胃解除了怀孕时的压缩状态,肠胃道的调整与胃口的恢复。
菜色:麻油(腰花、排骨、鱼汤、猪心等)
猪腰1副、黑芝麻油15毫升、水600毫升、丽身汤包、带皮老姜25克
做法
1.猪腰洗净,在清水中浸泡,切半;切除尿腺血筋。
2.在猪腰表面切花刀,再切成片状。
3.水开后,烫猪腰,再以净水洗去血泡。
4.热锅后倒入黑芝麻油,以文火把姜爆成金黄色。
5.转大火,放入猪腰快炒,加入丽身汤包,煮至猪腰熟透,加盐调味即可熄火,趁热享用。
益处
补虚壮气,缓解腰酸背痛。
第三阶段(产后第三周):滋养泌乳、补中益气
妈妈进入第三周之后基本胃口与肠胃道状态都已经基本恢复了,而妈妈的乳腺经过前两周宝宝的吸允也渐渐畅通了,这个时候可以透过食材调理加强泌乳了。
菜色:麻油(鸡汤、排骨、鱼汤、羊肉等)
通草枸杞鱼汤
鲈鱼350克、通草3克、枸杞3可、米酒精华(或饮用水)700毫升、黑芝麻油15毫升、带皮老姜25克
1.鲈鱼洗净切块。
2.大火热锅,倒入黑芝麻油,以文火把姜爆成金黄色,以小火煎鱼至鱼皮上色。
3.加入米酒精华(或饮用水)炖煮。
4.再加入通草炖煮,待鱼肉熟烂后加入枸杞,5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起锅。
益处:温补、滋养泌乳。
第四阶段(产后第四周):巩固乳汁、调整体质
第四周妈妈按理说已经进入母乳比较稳定的阶段,由于母乳是由90%水分与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组成,妈妈想稳定母乳的质量,透过餐点补充充分的营养是很必要的!而汤汤水水更是不可缺少。
菜色:麻油(鸡汤、猪脚、鱼汤、羊肉等)
花生猪脚汤
产后第三周至月子结束
食材准备
猪脚400克、花生50克、米酒精华(或饮用水)1000毫升、黑芝麻油15毫升、带皮老姜25克
烹调步骤
1.猪脚洗净切块;花生去衣、剔除胚芽,汆烫备用。
2.猪脚汆烫去血水,再以净水洗净沥干备用。
3.热锅后倒入黑芝麻油,以文火把姜爆成金黄色,转大火,放入猪脚快炒。
4.加入米酒精华(或饮用水)炖煮。
5.再加入花生炖煮,待猪脚熟烂后加盐调味,趁热享用。
益处:促进发奶,改善产后血虚、腰腿软弱无力。
食材不但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传统中医更将食疗列为保健养生的重要方式,认为各种食材都有调整体质、促进健康的效果。
月子汤方九大汤包类喂母乳都说赞
月子汤方,以营养学和中医学为基础,遵照要是同源理念,研发秘制,共四个阶段,九大汤方种类,包括身化汤、大全汤、美妍汤、迎新粥、润妍汤、
月内汤、丽身汤、膳食饮料A、膳食饮料B。
选用汤方可以方便有效免去家人操劳,按照汤方食谱指导,煲汤即可,轻松实现在自己家厨房,烹饪出月子餐。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80、90新生代妈妈也大多选择母乳喂养,保证源源不断的奶水供给,新妈妈需要从月子餐中汲取充足的营养,多喝汤汤水水更是重中之重,月子汤方可以融合食材内所有的营养素释出,让妈妈充分摄取,从而促进泌乳。如加入专用月子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