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吃得少、种类单一会不会营养不够?
的确,科学地添加辅食,是孩子体格生长、智力发育、免疫功能建立等的重要保障,也是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但也大可不必焦虑,家长只要能掌握辅食食材添加的原则及规律,小心尝试合理搭配,吃饭就绝不是一件有压力的事。
现辅食添加指南+辅食餐单,均限时开放免费领取!扫码加小助手入群,就能直接领到!福利名额有限,先领取先得。
扫码加小助手入群,免费领取「宝宝辅食食材添加指南」
宝宝辅食
该如何合理添加呢?
宝宝6月龄左右到2岁的阶段,是从喝奶到尝试辅食、再到融入家庭饮食的重要过渡期。
辅食什么时候添加合适?
一般建议6个月左右可以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但具体还是要结合宝宝的一些反应来看。比如最重要的就是宝宝的挺舌反射是否消失、是否可以独立地靠坐、头是不是已经稳定了等等。
辅食食材如何选择和添加?
辅食添加期间,有以下几类食材最为常见:奶粉和母乳、米粉、鸡蛋、肉类、鱼类、蔬菜、水果、油和调味料、水等。这里重点说说鸡蛋的添加和处理方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鸡蛋并不是宝宝早期辅食好选择」的说法,父母也会因为担心宝宝对鸡蛋过敏,因此迟迟不敢添加。其实呀,鸡蛋只是不适合作为第一口辅食。
宝宝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后,就应该尽快给他添加各种食材啦。不过前期首要目的是补铁。蛋黄中的铁元素含量虽然不低,但其中的卵黄高磷蛋白会影响铁的吸收,即使宝宝吃了蛋黄,也很难吸收其中的铁。
因此,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应该是富含铁元素的泥糊状食物,红肉泥、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而蛋黄、鸡蛋,并不适合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
蛋黄虽不能补铁,但营养价值却很高。它富含核黄素、卵磷脂及维生素A等,在宝宝接受了铁强化米粉、肉泥等辅食后,就可以尽快尝试添加蛋黄啦。
如果宝宝不拒绝且没有不良反应,就可以配合米粉等其他辅食一起吃了。一般来说,蛋白过敏风险会高一些,等孩子接受了蛋黄再吃蛋白会好一些。但如果宝宝爱吃蛋白,吃后也没有不舒服,蛋白、全蛋就都可以放心地安排啦。
同时,还按天整理了《6~24月每日辅食餐单》,精细到每日每餐的辅食喂养建议,跟着做就再也不用担心营养问题啦。
过敏体质如何加辅食?
牛奶、鸡蛋、大豆、小麦、坚果和水产品均属于易过敏物质。在辅食添加时,不少父母会担心宝宝过敏而推迟添加,同时呢又怕担心营养跟不上。
其实呀,就算延迟添加易过敏食物,也不会降低过敏发生的概率。所以,不需要很刻意回避。参考辅食添加原则,小心试味。
在添加新食物时,每次添加一种新食材,做好记录,少量尝试,连续喂养3天,如果没有过敏症状再继续加新的食材。
从少到多、从细到粗、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具体来说就是:从泥状-小颗粒状-大颗粒-小块-大块。
如果在试喂某种食物后,宝宝过敏了,比如皮肤上有小红点点、拉肚子、呕吐、不愿意喝奶,甚至一直烦躁不安,那就应该暂时回避这种食物。
但也不是一直回避不吃,因为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引起的,我们应该等症状消失后,再次少量尝试,如果还是出现同样的症状,才能确定是过敏。
过敏体质宝宝,要如何应对食物过敏呢?
应对关键就在于回避过敏食物。一般情况较轻者,可在过敏症状消失后再次尝试。要是中重度食物过敏,就要严格回避过敏食物,几个月之后再小心试一试。
比如对牛奶中重度过敏的话,就要严格回避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岁以内宝宝,如果对牛奶中重度过敏,还要严格回避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其中包括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含牛奶的米粉等。
当然,回避过敏食物后,为保障营养就需要用其他食物来代替补充。比如鸡蛋过敏,可以用肉类、大豆及豆制品、谷类替代补充。
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入群,直接免费领取。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不仅是辅食,还会遇到睡眠、母乳、营养、护理、喂养、疫苗、早教等多类问题。由于缺乏实战育儿经验,一不小心就会踩坑。费钱费时不说,宝宝和大人也一起跟着多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