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对话,是楚楚从幼儿园回家后,与外公外婆的互动。
吃完饭,楚楚几次三番端着碗去洗水池,要求自己洗碗,还说,我己经长大。早上煮熟的鸡蛋,她执拗地要自己剥壳。
这些变化,来自于幼儿园近来举办了“中华骄傲·国风美食”活动。
家长们兴致勃勃,孩子们意犹未尽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扇开启文化风景的窗。由于历史悠久、地域广阔,逐渐衍伸出许多不同的美食流派。中国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便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菜系分类。
安徽菜系,简称徽菜。特色是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其烹饪芡大、油重、色浓、朴素实惠。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
课堂上,孩子们学唱用餐礼仪儿歌,并在情境表演当中,强化对用餐礼仪的理解,注意日常的用餐习惯,争做一个文明用餐的宝宝。
老师还把自己家乡的美食带到幼儿园,孩子们边品尝边听介绍。老师用家乡的土菜来现场讲解徽州美食特点,引起孩子的强烈兴趣。
化身小神厨,做美食,更学知识
楚楚的小脚步,还加入到小伙伴们在杭州街头寻找徽州美味的队伍。城东一家叫“安庆府”的饭店,是一家典型的徽菜馆子,楚楚在那里品尝了几个经典徽菜后,第二天还到小伙伴当中去介绍,问她尝到了什么味道,她说:“有辣的,有咸的,还有的菜闻起来是臭臭的。”
酸甜苦辣,皆为美味。其实,每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生百味,儿童只是未知罢了。勇敢地面对、不断地尝试,并且挑战自我。这才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糖水里浸泡的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这个道理,相信是会有助于健康成长。
家长的热情参与,增添了活动的亲子色彩,孩子们备感亲切和温暖。
在“国风美食”展示的舞台上,学生和家长代表拿出了他们最拿手的美食。八大菜系的经典菜肴齐聚一堂,各展风采。孩子们穿上了厨师的衣帽,东奔西跑,尽享美食。
足不出户而尝到天下美味,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兴高采烈。
用全新的视角,打开知识的宝库
幼儿园的美食文化活动,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肌肉、关节等感觉器官,让孩子接触新鲜事物,感知美食文化带来的味蕾享受,了解除了幼儿园的饮食以外,还有一个未知的食美世界,有待他们去探索。
幼儿园孩子年龄在三至六岁之间。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许多方面都处于人生关键期。浙师大幼教集团国际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孩子心灵打开一扇知识的宝库——组织开展寻味中华美食活动,品到日常饮食之外的美味,感受丰富多彩、韵味久远的美食文化,收获是多方面的、立体的。这个载体的设计更显匠心独运,角度新颖,富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