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五畜为益”的后面还有两句话,叫做“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在过去闹饥荒、没有粮食更没有肉吃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吃草根、咽树皮,拿野菜来充饥。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饥荒,但是很多人为了减肥节食,自己主动不吃主食、不吃肉,光吃水果蔬菜,人倒是瘦了,但结果可能是全身功能衰退,出现厌食和抑郁,甚至有的以自杀的悲剧收场。
所以学习古人的饮食养生之道,一定要分清主次,切不可喧宾夺主。
总的来说,五谷是基础、五畜是补益,而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消化五谷和五畜的积滞。蔬菜蔬菜,蔬就是疏通的意思,特别是疏通胃肠消化道的阻塞和深部血脉内的凝滞。
虽然蔬菜有这样的作用,但也不能乱吃。吃菜也是有讲究的,要分季节和地域。总的原则是吃应季的蔬莱,吃方圆百里之内自然出产的蔬菜。
现在人们都说吃绿色蔬菜,这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在北方冬季还吃绿色蔬菜是最蠢的做法。
道法自然,冰天雪地里哪有绿色蔬菜?除非人为搭起大棚,在温室里面种菜。那个菜倒是绿的,可是好吃吗?有味道吗?它少了一股气,一股自然之气。
还有人为了吃绿色蔬菜,就吃从海南空运过来的菜。可是要知道水土不服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人到外地去,吃得上吐下泻;
另一种是:人在本地却在吃外地的东西,同样会吃得腹胀嗳气、上吐下泻。
冬天吃绿色蔬菜,也就是所谓的反季节菜,就会给心神和身体一个错误的信号,它们以为开春了,要咬春了,要升腾,升发了,结果生机提前启动,腠理一开,碰到的却是严寒冰雪、风刀霜剑,于是乎就吃病了。
过去穷困的时候,我们活得倒是挺自然,别人家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家一人秋就会腌咸菜、腌酸菜,两大缸,一家五口人一冬天都不够吃。
那时候能吃上冬储大白菜都是奢侈品。经过腌制的菜一方面能提高消化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遏制了蔬菜的升发功能,保存保持在冬天的闭藏本性,符合冬季养藏的规律。
另外,冬天吃宿根、块茎类植物,这也是冬天能在地里刨出的东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苤蓝、萝卜、土豆、红薯等等。所以老百姓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夏天人的阳气散布在体表,相对腹内显得阴寒潮湿,所以夏天容易闹胃肠疾病,这时候吃点热性的生姜,能温胃、散寒、化湿,降逆止呕。
冬天人的阳气收敛闭藏在腹内,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可以吃补益的食物。胡萝卜是穷人的人参,在冬季吃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包子是最香的。
当然,如果您肉吃多了,补大发了的话,可以吃白萝卜,生吃、炖着吃都行,白萝卜有消积化痰的作用。
冬天里最好吃、也最有益处的菜,还得说是菜干或者是干菜。
夏秋的时候,把茄子剪开挂起来晒干,把葫芦旋成条晒干,豆角直接晒干或者切成丝晒干,到了冬天用干菜炖上一锅肉,再加点豆腐和粉条,吃起来又香、又健康。
适合冬天吃的菜
臣菜:红烧肉焖干豆角
食材
五花肉250~500g,干豆角50~100g。
配料
菜籽油、葱、姜、料酒、冰糖(或白糖)、花椒、大料(八角)、桂皮、香叶、生抽、老抽、盐。
参考做法
1、先做红烧肉:起锅(铁锅),正常火候,不放油,锅热后五花肉放到铁锅里,把肉皮烫一下,把肉皮表面烫出一层黑,然后刮一下,目的是可以把残余的猪毛什么的都去掉,如果洗的很干净就省了这道工序。然后切成麻将大小的肉块,冷水下锅,中火,放入葱段、姜片、适量料酒或黄酒,然后煮,去浮沫,去腥味,煮三五分钟,打完浮沫后,把五花肉捞出、控水或放凉后用棉布吸干表面水分备用。
2、准备两个锅,第一个锅炒糖色,目的是加点苦味儿。起锅,润锅,热锅凉油,小火,加入50ml左右的草本植物油(也可不加或用水),加入约100g的冰糖或白糖,翻炒,慢慢融化了以后,微微泛起小泡,变成红色还稍微有点冒烟,这糖色就炒好了。
3、这时把控干或擦干表面水分的五花肉块放进去翻炒,让每块肉都均匀的裹上糖色,变成了黄褐色,然后关火另起锅。
4、另起锅,大火,倒入适量菜籽油或花生油,油温七成热,把葱姜末、花椒、大料、桂皮、香叶放进去翻炒,炒出香味以后,把刚刚上了色的五花肉放进去,然后烹入料酒或黄酒,继续翻炒,翻炒至出油,再烹入一勺料酒,然后加入开水没过肉,大火烧开,这时,再放适量生抽、老抽、盐,再把准备好的海参放到猪肉里面一块炖,小火慢炖30~40分钟。
5、炖30~40分钟后,收汤汁了,这时候可以把海参取出来,再舀出一勺五花肉的肉汁备用。
6、提前两个小时泡好的干豆角,切成段,放到红烧肉的锅里面,慢慢轻轻翻炒均匀,让肉和豆角均匀的搅拌在一起,再小火焖上10分钟,红烧肉焖干豆角就可以出锅了。
菜籽油或花生油、葱、姜、盐。
可以不放盐,用豆豉来调咸淡味儿。
1、先把这个白菜帮子切丝,均匀粗细,然后把白菜里面薄的叶子切成片。
2、起锅,葱、姜炝一下锅,然后先把白菜帮子丝放进去翻炒,火不要大,炒出微微见水了,再把那个白菜叶子也放进去,翻炒一下,再放入开水,没过白菜大火把它烧开,烧开以后就把细粉条放进去,转成中火,十分钟以后,加点盐搅拌一下就可以出锅了,也可以稍微放点虾米皮进去。
3、绿豆偏苦、豆豉偏咸,可清心泻火、清热,预防嗓子疼。
使菜:酱汤萝卜
白萝卜半个
黄豆酱适量
1、白萝卜切块,划上个十字刀,不太喜欢吃辣的人,可提前把萝卜皮削去。
2、起锅,大火,热锅凉油,倒入适量的菜籽油或花生油,油温七成热,放入葱段和姜片炝一下锅。
3、然后加一勺酱(黄豆酱或用黄酒澥好的干黄酱),翻炒几下,炒出香味,加入适量开水,把萝卜块放进去,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炖,根据自家气灶的火候和自己喜好的软硬度,炖15~3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