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个是衣着光鲜的阳春白雪,天天看展、听脱口秀、攻占一切大型商圈,讲究逼格和档次;
一个是灰头土脸的下里巴人,爱刷快手、喝劣质啤酒、只知辛巴不知李诞。
但最近,我却发现了一个隐秘的角落,可能是两帮人交融得最和谐、也最紧密的地方——工地食堂。
via@鱼头星星
一位大学生前几天发帖,喊话校旁边的工地:
“工人叔叔们当心啦,你们实惠又好吃的盒饭已经被大学生盯上了!”
果不其然,镜头下,无论是穿着亮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还是潮牌卫衣的学生,都在路边摊上大排长队。
大家齐刷刷坐在红彤彤的露天大帐篷里,你吃你的蚂蚁上树、我喝我的紫菜蛋汤。
这一刻,没有什么“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四川一所公办本科院校边的工地食堂,成大学生打卡点@千里眼
他们把头埋入一次性碗具,忍不住发出啧啧惊叹。
“13块钱的自助餐,碗碗香,主打的就是让学校食堂反思一下。”
正是这条发自肺腑的视频,把“工地盒饭”送上了美食界鄙视链的顶端。
工地盒饭复兴,10元30个菜把人馋哭了
两份20、一份10块,via@挑食女孩希瑞
一二线城市白领吃一顿工作餐,要花多少钱?
国贸实习的00后社畜小张的回答是:一荤一素加一碗饭,一共36.6元。
不是小张吃太奢侈,而是北京偌大的写字楼里,除了排队巨长、还抢不上热乎饭的便利店。
就只剩30块以上的预制菜,和70块以上的定食餐厅。
小张这一顿,在北京得花近40
饥肠辘辘地扒拉着这个月第N份昂贵外卖时,小张划了划手机里的十元午饭,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在挑食博主希瑞的试吃视频里,一份净重416克的红烧肉咸鸭蛋饭,只要10块钱。
“比便利蜂还便宜”,因为它出自工地。
同上
工地盒饭是这两年被最多年轻网友捧上神坛的“美食之光”。
就像一个平行宇宙,便宜大碗、还现做现卖是它的最大特征。
短视频镜头下,那些工地旁固定摊位的盒饭,会像下图这样,各式菜色一字排开,冒着热腾腾的香气,看起来就和所有食堂无异。
然而,大块大块的溜肉段、溜丸子、锅包肉、地三鲜……30多个菜要价才14块。
via@大咯嚓日记
这还算是贵的,流动摊位的盒饭更实惠。
没有了店租,10块钱一份溜达盒饭,肉沫茄子软烂绵密、木耳炒回锅肉里全是肉。
米饭塑料盒里装一碗,还能免费再拿一碗。
via@小曹和辉哥
见你是东北客人就塞一把蒜,袋子里再装一小咸菜。
赶上来叫卖的摊贩多,为了成功拿下客源,还送一瓶冰镇饮料。
虽然多是纸盒包装的临期批发软饮,但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换作学校食堂,起码还得卖个两块五。
via@我是孙少奇
而如今迎来了解封,部分大学生终于率先夺门而出,他们走出学校、走向工地,难掩激动地奔赴工地食堂的怀抱——
“好吃又便宜才是吃饭终极的奥义,谁敢说工地盒饭不好,那就是跟我们过不去!”
跟风网红摆摊卖盒饭,一出手血亏一百
工地盒饭成了在校大学生们向往的终极彼岸、美食鄙视链的顶端。
为此还捧红了一批短视频平台上的“盒饭西施”,我愿称之为工地大锅饭流派。
via@丽莎L
当实惠成了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岁月静好的小资下厨视频也会被这届饿狼抛弃。
只有“工地食堂炒大锅饭流派”,俘获了干饭人那颗永远饥饿、永远流哈喇子的心。
via@涅槃重生
在那里,你总能找到最让人快乐的碳水油脂。
试问,当你躺着午夜11点的宿舍木板床上,划到一位工地食堂师傅仿佛开了光般手脚麻利地在做大锅饭的一刻。
什么轻食沙拉、减脂杂粮是否都化作了萤火,焉能与日月争辉。
via@樊小慧
至于广东盒饭界的顶流@晚霖妈妈,她的特点则是喜欢做鱼、蟹、虾,甚至会去买23一斤的活虾做油焖,拿到龙岗的一处工地卖。
一份只卖十元,让人担心“这种实惠程度真不会赔本吗?”
然而,她已经就这样更新了出摊日记280多天。
这些看起来和大学生生活毫无交集的摊主,多为年轻宝妈,因为做起盒饭来用料良心、打饭速度又吊打食堂阿姨,在网上收获无数好评。
“能来我们寝室楼下买吗,保准每顿都在你这买!”
via@晚霖妈妈
via@王derful
真实的工地食堂,不过是蓝领们果腹的工具
via@康哟喂
“食不饱,力不足。”
via@陈半仙儿
对于他们来说,工地食堂上好不好吃、会不会腻、甚至健不健康,也许真的没那么重要。
午休太累直接睡地上、辗转好几趟车涌入城里、住在锤子电钻叮叮咣咣响的铁皮房,忍受厂区太阳落山后就进入黑暗的荒凉……他们不会为一顿盒饭花费太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