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特色菜肴的菜谱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中国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苏菜、闽菜、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浙菜、徽菜。

中国人发明了

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学习了扒、涮等方式,用来制作各种菜肴。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除影响较大的鲁菜(山东)、川菜(四川)、苏菜(江苏)、粤菜(广东)、浙菜(浙江)、闽菜(福建)、湘菜(湖南)、徽菜(安徽)八大菜系外,还有东北菜(东北)、赣菜(江西)、京菜(北京)、冀菜(河北)、鄂菜(湖北)、本帮菜(上海)、客家菜、清真菜等地方特色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

>>>>烹饪历史

北甜南咸

早在宋代的时候,中国各地的饮食已经有了区别。《梦溪笔谈》卷二四中记录到:“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在当时,中国的口味主要有两种,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当时中国没有吃“麻辣”的,因为,当时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到了南宋的时候,北方人大量移民南方,因此,甜的口味逐渐传入南方。

明京苏广三式

南宋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逐渐地,北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南方。在南方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到了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清四大菜系

到了清代的时候,据杭州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记载“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清代中期的时候,川菜已经形成,到了清末就成为四大菜系之一了。鲁菜也属于京式菜系,因为鲁菜影响力大于北京菜系,所以往往用鲁菜代表京式菜系。苏式菜系绝大部分是在淮扬地区,所以苏式菜系也称为淮扬菜。粤菜大部分在广东。

于是就形成了京(鲁)、苏(淮扬)、广(粤)、川四大菜系。

民国八大菜系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因为川、鲁、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后来形成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川、粤、苏、闽、浙、湘、徽、鲁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

苏、浙和徽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菜犹如君临天下的北方帝王;粤、闽菜宛若风流儒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川菜

四川菜系。分为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的上河帮、川东重庆为中心的下河帮、川南自贡为核心的小河帮。四川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和湖北地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川菜馆。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间最大菜系。

川菜风味包括重庆、成都和乐山、内江,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

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鲁菜

即山东菜系,由齐鲁、胶辽、孔府三种风味组成。是宫廷最大菜系。以孔府风味为龙头。山东菜系对其他菜系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鲁菜为八大菜系之首。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丘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粤菜

即广东菜,由广府、客家、潮汕三种风味组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粤菜馆。在国内、海外影响极大。所以,也有不少人,特别是广东人认为粤菜乃八大菜系之首。不仅香港、澳门,而且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是国内民间第二大菜系,地位仅次

于川菜。在国外是中国的代表菜系。粤菜以广府风味为代表。

闽菜

闽菜是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以闽东和闽南风味为代表。闽南菜具有清鲜爽淡的特色,讲究佐料长于使用辣椒酱、沙菜酱、芥末酱等调料。闽南菜的代表有海鲜,药膳和南普陀素菜。闽南药膳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海鲜制作药膳,利用本地特殊的自然条件、根据时令的变化烹制出色、香、味、形俱全的食补佳肴。南普陀素菜出自千年名刹——南普陀寺,它是典型的传统寺庙素食,以米面、豆制品、蔬菜、蘑菇、木耳等为主料,出名的菜肴有40多种,每一道菜要么以色泽取名,如“彩花迎宾”,要么以主料取名,如“双菇争艳”,要么以形态取名,如“半月沉江”。闽南菜还包含了当地的风味小吃,无论是海鲜类的海蛎煎、鱼丸、葱花螺、汤血蛤等,还是肉食类的烧肉棕、酥鸽、牛腩、炸五香等,亦或是点心类的油葱果、韭菜盒、薄饼、面线糊等都令人垂涎欲滴,想要大块朵颐一番。

苏菜

即江苏菜系。江苏菜系在烹饪学术上一般称为“苏菜”,而在一般餐馆中,常常会被称为“淮扬菜”。由徐海、淮扬、南京和苏南四种风味江组成,是宫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国宴仍以淮扬菜系为主。

江苏菜系由原江浙菜系分出。原江浙菜系可分为淮扬风味、南京风味、苏南风味、浙江风味和徽州风味。后来浙菜、徽菜以其选料讲究,刀工精细,咸甜适中,讲究造型,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

THE END
1.家常菜菜谱100道.doc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家常菜谱100道简单 1.麻婆豆腐 2.鸡蛋炒年糕 3.毛血旺 4.虾仁西兰花 5.孜然羊肉 6.青椒花菜 7.凉拌土豆丝 8.私房小炒圆白菜 9.盐水鸡 10.杏鲍菇炒肉片 11.鱿鱼炒洋葱 12.砂锅豆腐煲 家常菜谱100道简单 13.酱烧带鱼 14.凉拌金针菇 15.农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26/8034051046005024.shtm
2.徽菜家常菜谱100道1、徽菜 奶汁肥王鱼词条创建者:阿里美食创建时间:09-24 14:17标签: 奶汁 肥王鱼摘要:奶汁肥王鱼【菜名】奶汁肥王鱼【菜系】徽菜 【特点】汤浓似奶,鱼肉肥嫩细腻,味道极鲜【原料】肥王鱼1条(100克左右)、猪瘦肉50克、大葱白段10克、姜片10克、香菜5克、精盐5克、白胡椒1、5克阅读全文:编辑:0次| 浏览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26582.html
3.新手小白的100道家常菜!(009/100)?希望能做会100道家常菜!不定期更新! ps:俺菜谱里的勺都是中勺,不素大勺也不素小勺,这样做出来的菜或者炒出来的肉都不会都是生抽调味的重口味,也可以吃出食材本来的鲜味。 #1青椒鸡蛋 #2蒜油生菜 #3可乐鸡翅 #4青椒土豆 #5土豆焖豆角 #6素炒山药+白象挂面(内有调料包)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411310/
4.www.ycylyy.com/nodenews88094454.shtml白萝家常做法大全菜谱 47.81MB 0124好评 日本成人电影一区二区 17c在线观看视频完整版免费 苍井空 公主 884.00MB 2311好评 岳 好紧好爽再浪一点一丝不挡隐私100张 49.01MB 701好评 免费看一级a女人自慰aⅴ 欧美一级A一级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38.86MB 034好评 一一本之道东京热加勒比大桥http://www.ycylyy.com/nodenews88094454.shtml
5.将家常做得更上一层楼汤100种菜谱是您的不二选择吗那么,在"汤100种菜谱"中,您最期待尝试哪一道特色清炖呢?也许是那款以鸡蛋白为主体、搭配新鲜蔬菜和香料制成的小份量健康清炖;或许更倾向于那款用红枣、桂圆等干果与肉类共同熬制出的滋补养生的浓郁大碗羊肉红枣汤。在这里,每一种都是精心设计,用意良好的,是对传统美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一次尝试,也是对饮食习惯进行https://www.0f26bcqhc.cn/xiu-xian-shi-pin/848704.html
6.(安徽人吃的家常菜谱)十大好吃的徽菜家常菜安徽最受欢迎的家常菜在安徽家常菜菜谱中,不少徽菜家常菜因做法简单味道又好,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大家熟知的臭鳜鱼、包公鱼、银鱼煎蛋、蒸香菇盒、腐乳鸡、花菇田鸡等,这些皖菜都很美味。下文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下安徽最受欢迎10道家常菜,一起来看看吧。 1、臭鳜鱼 说起徽菜十大招牌菜,肯定有不少人想到了腌鲜鳜鱼。腌鲜鳜鱼是安徽特色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58280.html
7.十大好吃的徽菜家常菜安徽最受欢迎的家常菜安徽人吃的家常菜谱安徽菜即皖菜,也称作徽菜系,为八大菜系之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安徽家常菜菜谱中,不少徽菜家常菜因做法简单味道又好,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大家熟知的臭鳜鱼、包公鱼、银鱼煎蛋、蒸香菇盒、腐乳鸡、花菇田鸡等,这些皖菜都很美味。下文MaiGoo美食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下安徽最受欢迎10道家常菜,一起来看看吧。 十大好吃https://www.maigoo.com/top/421267.html
8.zhijijia.net/zjjv93836467.htm国产精品100%美女无遮挡网站 日本老熟妇HD 成人免费看片? 亚洲二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波多野结A√一夲道DVD 正在播放梁婖婷8分59秒 06.00MB 31好评 wwwwxxxx视频下载 欧亚一卡二卡白萝家常做法大全菜谱 124.62MB 310好评 黄色在线观看网站2区 情深深网吧网站三级片在线观看 美女https://zhijijia.net/zjjv93836467.htm
9.中国美食百态家常菜谱精选100道经典家常菜中国美食百态家常菜谱精选100道经典家常菜 一、什么是中国家常菜? 在众多的国际美食中,中国家常菜以其丰富的烹饪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这些简单而不失味道十足的菜肴,是中华民族千年的饮食文化积淀所得,它们以普通家庭日常餐桌上最为熟悉、最为亲切的一些佳肴为代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其中的一百道经典https://www.yoocw.cn/gan-xian-diao-wei/785688.html
10.美食家常菜100美食家常菜100道简单炒菜:家常菜谱推荐100道1. 亲爱的,试试我家的青椒肉丝,简单又美味,每次做都让家人赞不绝口呢!2. 哈哈,红烧茄子真是我的心头好,每次做都能让整个家都香喷喷的。3. 好友推荐的糖醋排骨,酸甜适中,每次做都让人停不下筷子。4. 忘不了那道蒜蓉西兰花,简单又健康,每天都要来一盘。5. 做了一桌https://m.wuxinghui.com/news/show-406005.html
11.家常素菜100道菜谱大全与做法整合菜谱大全家常素菜100道这个专题是专门给现代养生喜欢吃素有朋友们而定制的,这里每一道菜都讲究菜的原汁原味,利用最少的调料做出最好吃有家常素菜大合集,素菜看似很简单做法上讲究切是最多的,从原料的选取、调料的搭配、还烹饪手法等等,如何把素菜炒的好吃,而且颜色鲜亮才是最http://www.jucanw.com/zt/27857.html
12.春节“待客”篇,100道家常菜菜谱,供大家参考!六道十五道春节“待客”篇,100道家常菜菜谱,供大家参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走亲访友,让友情,亲情在春节最浓,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一桌好菜招待客人!今天给大家介绍100道家常菜菜谱,供大家参考!都是平常吃的菜,食材也简单,做法也简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道《水煮肉片》https://chihe.sohu.com/a/558418177_120890584
13.{餐饮管理}家里必备的家常菜谱瞬间变厨师{餐饮管理}家里必备的家 常菜谱瞬间变厨师 菌也有药用价值,而有的药用真菌也是很好的食品。因此,也明代的藩之恒撰写了《广菌谱》一书,记述了 119种食用菌,涉 及的产地有云南、安徽、广西、湖南、目前日本市场上还有一种叫“茸源“的食品,实际上是香菇的浸提液, 100毫升的有效营养相当于 1~2https://doc.mbalib.com/view/94a9a72f96b534dd86a9e1d5026c18e3.html
14.步骤图100道家常菜的做法100道家常菜的做法步骤菜谱100道家常菜的做法步骤 步骤1 白灼草虾(有详细做法) 步骤2 魔芋面剁椒鱼头(有详细做法) 步骤3 糖醋素鸡(有详细做法) 步骤4 臭鳜鱼(有详细做法) 步骤5 红烧鸭肉(有详细做法) 展开全部 步骤6 步骤6 卤牛腱(有详细做法) 步骤7 上汤菠菜(有详细做法) http://mip.xiachufang.com/recipe/106330027/
15.《100道营养料理轻松做——破壁机美味食谱》(茶苏苏)简介100道简单快手营养餐,搞定你的一日三餐!海量实拍步骤图,一学就会!属于厨房小白的美食指导书! 作者:茶苏苏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所属分类:图书>烹饪/美食>家常菜谱>家常菜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2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