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条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共鸣:
从5月份起珠海逐步取消学校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与教师同餐的学生人数达10万余人,师生同餐同食,饭菜同质同享,目前已有57所学校执行到位。
▲图源南方日报
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实施“同餐同菜同价”制度后,教师能直接、准确、高效掌握学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意见,对食堂原材料采购、每周食谱、菜品质量、饭菜价格等进行日常监督,提升学校食堂服务保障水平。
▲珠海市高新区全面取消教职工食堂,“师生同餐”共享佳肴。图源:珠海发布
此举措在网上引起网友共鸣,纷纷叫好:
举双手赞成不用试验,希望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全国推广公平共享,人人平等,建议全国推广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举措,而且希望是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和学生一起同锅同菜,也只有这样的饭菜才是可以让学生家长放心的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笑而不语,几十年的智齿都被我笑掉了。
教职工食堂“油水”知多少?
长期以来,中小学学生与教职员工不在同一食堂就餐,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则、一种习惯。
如果饭菜质量和价格没有什么差别,不在一个食堂就餐也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大锅菜”和“小锅菜”确实不一样,这种差别不仅会“引申”出师生关系的疏远,而且还会造成学生食堂就餐安全和饮食健康的忽视,进而损害学生利益。
上面这段文字说出自某媒体之手,同时他们认为珠海推出了“师生同吃一锅饭”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家长放心。
这种放心能够促进公众对教育的放心和对学校的信任。
甚至还有有网友说“为人师表不光是一句口号,更是行动”。
教师地位摆在那里,教工食堂有自知自明,不敢同三两块钱就能吃到几菜一汤还荤素搭配的机关食堂比较。
教工餐比学生餐要多一点,但并不是好。
教工食堂对老师最大的价值在于不要排队,就餐空间相对宽敞舒适点,以及一点可怜的,自以为是的面子。
但是在社会眼中,教师似乎占了天大的便宜,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学校教职工食堂还真不如学校食堂,餐费比学生贵,但是菜的分量都吃不饱,宁愿去吃学生的,起码分量够。坐标江苏某县城小学,我们学校班主任不仅要陪着学生吃,餐费还得自己掏,比学生的还贵,学生有政府给的餐费补贴,教师没有任何补贴。吃过饭还要接着义务看午休,两个多小时。小学生中低年级很多肠胃都没发育好,饭菜都是按照小孩子的标准来做的比较容易消化。大人吃小孩饭食,能撑得过下午六点半?大家都知道,一般小学食堂都不会为小学生提供鱼和辣味菜的,但是我们这又是一个普遍爱吃辣味的地区,所以一般都会另外为老师提供一个带有辣味菜的。但是现在不允许的,连自带都不行,因为必须跟学生同餐同菜。
我们学校有食堂也有教职工食堂,但是我很少带自己孩子去职工食堂吃饭,因为里面的饭菜都是大人的口味,辛辣重盐,价格还比学生食堂的贵,大部分时候我都是按照孩子的饮食爱好,给孩子做饭带学校中午加热。
取消教工食堂,这还真是专挑老实人欺负!
老师们也真是老实啊。
至于那些让教师陪餐后表示:
老师和学生一桌吃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的领导,我不做评价,果然,能到一定位子,良心和说话就可以没有下限。
▲北师大珠海附中师生共同用餐。图源:珠海发布
教师陪餐,只是陪餐而已
学生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不愿意自家孩子在学校的伙食质量能够好一点呢?
然而现实中,不少中小学生的在校伙食质量不尽如人意,学生有怨气不敢言,家长对此也无可奈何。
网友在得知这一举措后欢欣雀跃,认为师生同餐后,学生校园餐食的食品安全和品质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我想质疑的是,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是教工食堂引起的?
是老师能解决的?
我想中国的教师力量不至于如此强大,他们连自己都绩效工资都掌握不了,自己的权利利益都维护不了,还能管得了学校食堂的质量和价格?
在学校里开食堂餐饮店的,后台可能是普通教师吗?
学生食堂餐饮公司承包,后勤社会化,也许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实施的过程血泪并存,承包者不会真的是以质以优中标吧?
花出去的钱得赚回来,不降低质量抬高价格,怎么赚钱?
那些得了利益的人,会为学生说话?
他们只会把教师推出去当挡箭,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皇帝吃饭前会让一群太监先试毒,教师就是这群太监罢了。
学校食堂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跟学生同餐,而是在于某些领导有没有真正清廉。
业内人都清楚最需要纠错的到底是谁,但最后背锅的人却是最没有话语权,没有弄到“油水”却弄了一身“潲水”的基层教师。
在学校这一亩三分地,教课的老师除了好好干活和背锅,还有其他什么权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