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育员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意活动器具的安全,幼儿衣服不宜穿得过多,照顾幼儿按顺序玩,不要拥挤和推打;
3、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保教人员要全神贯注,不得随意离开幼儿,也不要聚在一起聊天;
4、注意户外场地的安全;
5、做操时,保育员要关心幼儿的衣服和情绪;
6、保育负责做好活动后的整理和安全防护工作。
保育员指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及其他保育机构中,从事儿童基本生活照料、保健、自理能力培养和辅助教育工作的人员。其在幼儿的发展中扮演着照顾者、教育者等多种角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以及个性、情感等各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阳光、空气和水是自然界的恩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户外活动不仅川‘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大自然,而且机体不断受到阳光、空气和风的刺激,可以增强体温调节功能及对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可以达到促进生长及预防佝偻病的目的。
因此,不要把婴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应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充分利刚自然条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一般来说,健康的新生儿满月后,即可抱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而在夏季出生的可提前至生后。
每日1--2次,每次从15分钟逐渐增加到1小时n随月龄的增加,逐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问,6个月以内的婴儿逐渐增加到2小时,6个月至1周岁可延长到3小时,分2次进行。再大些的婴儿在户外的时问可以更长,次数也可增加,只要风和日丽,室外温度在0℃以上就可以让孩子经常在户外活动。
幼儿园护理知识
幼儿园护理知识,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比较小的宝宝就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对于成长问题更有利于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看完幼儿园护理知识,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发烧、咳嗽、流涕等现象,各位家长一定很着急。其实,这是每个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想利用家园栏目的形式,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所了解,家园相互配合预防疾病。
一、幼儿在园的日常保健护理
1、晨间清洁卫生、晨接、户外活动、饮水、餐前餐后管理、大小便、幼儿睡眠、午点安排、幼儿卫生、幼儿离园、物品管理、
2、班级教师对幼儿全面护理,并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饮食的习惯;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及天气有变化的情况下,园保健室或老师都会给家长发信息。
二、周末在家如何护理好孩子
1、周末一般不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空气污浊的场所。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足睡眠、多运动、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室内保持通风等。
3、幼儿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是适量运动,及时穿脱衣服,补水。
三、如何给孩子正确用药
不要给孩子“进补”: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补品”就是正常科学的日常饮食。
四、孩子患病后的科学护理
1、注意休息,多喝白开水。“若要小儿安,须予三分饥与寒”注意饮食清淡,吃七八分饱。
2、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没有特殊情况,不要穿得过多
五、幼儿园如何制定带量食谱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儿童每日膳食中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表”,按照幼儿生理需要摄入热能和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制定幼儿园带量食谱。做好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彩搭配。
六、家长配合
1、早晨不要让孩子空腹喝冷饮食品、牛奶、豆浆;排队晨检时嘴巴不要有食物。
3、有疑问可及时咨询园医。
秋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衣
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化纤衣服容易起静电,透气性差,会让孩子的皮肤更加干燥,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为孩子准备纯棉、麻质的衣服,这样的衣物吸汗性和透气性好,不刺激皮肤。
食
秋高气爽,幼儿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幼儿体内水分平衡。上火、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幼儿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多食含维生素A、C的食物,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如鱼肝油、蛋类、牛奶、梨、苹果、枣、苦瓜、芦笋、白菜等。多给幼儿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
住
行
皮肤护理
妈妈在给幼儿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清洗完毕后,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尽量选一些成分比较简单、不含香料、酒精、无刺激、能很好保护皮肤水分平衡的产品。
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疾病预防
秋季感冒
秋季天气变化大,幼儿容易受凉感冒,甚至诱发哮喘。建议给幼儿灵活增减衣物,热水泡脚冷水洗脸,增加户外运动,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秋季腹泻
造成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轮状病毒感染,另外,细菌感染和消化不良也有可能引起腹泻。建议让幼儿保证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玩具定期消毒,防止腹部受凉,以预防腹泻。
皮肤过敏
秋季天气干燥,幼儿皮肤细嫩,容易出现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等。建议尽量不要幼儿接触花粉,宠物等容易引发过敏的东西;被褥和衣物经常换洗,清理室内卫生死角;少吃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注意皮肤保湿,以预防过敏。
过敏性鼻炎
秋季干燥,天气忽冷忽热,幼儿鼻粘膜收到刺激,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建议多给幼儿补充水分,少接触花粉、灰尘、宠物等。
一、家长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的心胸
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记住在幼儿园的时候不要推挤踩踏,在有水坑的地方要注意防滑,注意桌脚等尖锐的东西,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起来吃,也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陌生人问家里的情况时不告诉他,更不能跟他走哦!从小给孩子灌输这些安全常识是因为现在的坏人无孔不入,从小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
二、健康护理
2、幼儿园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发现有小朋友感染了流感或者一些易传染的皮肤病、呼吸性疾病等,应该让这个孩子回家休养,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哦!
3、家长们应该多陪伴孩子锻炼身体,去游泳、跑步,去公园散步,去爬山等,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耐力,从小有个健康的体魄!
4、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卫生的好习惯,不用手揉眼睛,更不把手和其他东西随便往嘴里塞,吃饭之前、上厕所之后必须洗手!
5、给孩子穿戴的衣物尽量是透气舒适的纯棉材质,因为孩子运动量大,所以应该在幼儿园内准备一套换洗的内衣以及一件保暖的外套。孩子的被子、枕头等也要经常清洗,晒太阳杀菌哦!
三、儿童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出第一步的动力,如果孩子过于害羞、自卑,只会拥有蜷缩在父母的臂膀之下,永远不敢自己去实践尝试。因此家长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鼓励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感知这个世界!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期的孩子更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弱,常常发生一些意外。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上提到了“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是天,保教质量是地,如果用“100”表示的话,100中的1指的是安全,00指的是工作成绩,在没有安全这个1的前提下,所有的工作成绩都是零。这充分说明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深知:在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保教工作的其中一项内容。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近年来各地幼儿园事故的不断发生,还有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擦碰现象,也会让一些家长产生不理解甚至是对老师的工作及爱心产生怀疑,这些现象的不断发生,给幼儿园的工作带来了很被动的局面,于是家长和老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这些伤害,往往对幼儿管头管脚、束缚幼儿的行为。使孩子成为捆住手脚的机器人。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的安全与我们教育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1、活动前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如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很大,分为很多区域,球类区、跳跃区、大型玩沙区、攀登平衡区等,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到了活动区域,我们应该先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应该怎样玩玩具,不应怎样玩,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将各种安全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例如:户外活动游戏前,告诉幼儿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子更方便、更安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如:活动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等。
二、设计安全标志,强化安全意识
1.发现危险情况,设计安全标志。在活动中老师要做有心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幼儿,并引导幼儿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引导幼儿自己制作安全标志。如我们在设计安全标志的过程中经过商量,决定用“红色圆形”代表“禁止”,用“**三角”表示“警告”,用“绿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结合户外发现的危险情况,我指导幼儿制作了多种安全标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标志,不要拥挤的标志,不要头朝下滑,不准攀爬等的标志。
2.张贴标志。制作好安全标志后,引导幼儿讨论张贴在什么位置最好最能引起幼儿的注意通过讨论,我们把“不要拥挤”的标志张贴在走廊和楼梯口,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些标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的作用。
三、对幼儿园的玩具、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可以通过座谈会、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目标,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如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时,要求教师必须安排一个户外活动,让家长进行观摩,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立定跳、能跨栏、能走平衡了,就会从中领悟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家长就会配合幼儿园在放学的路上或在家里,随处引导、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从而为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总之,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