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需要做一点简单介绍,也能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使用Trello这类工具。
Trello的主要优点如下:
Trello满足了我们三大主要需求:可协作、可跟踪、简单纯粹。
Trello看板有且只有四个关键组件,下面这幅图来自官网,可以很好的进行说明:
A看板:看板代表一个项目或是一个信息跟踪的平台,可以用来组织任务并与他人进行合作。
B列表:列表可用于创建工作流,列表中的卡片可随着工作流从开始到完成在列表之间移动,可在看板中添加的列表的数量没有限制,并可随心所欲进行组织。它可以保持卡片(C)在进度的各个阶段有序组织。
D菜单:在Trello看板的右侧是菜单,也就是看板的任务控制中心。该菜单用于管理成员、控制设置、过滤卡片和启用Power-Ups支持的第三方功能。还可以在菜单的动态订阅源中查看看板上发生的所有动态。
使用Trello创建团队和看板都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新建完成。
针对「学习素材共享协作小组」,我们会把所有参加的同学添加到一个团队中,只要加入这个团队就可以查看编辑和修改团队内的所有看板内容,同时你也可以选择加入「写作学习资源共享」这个具体的看板。因此,目前暂时不需要自行创建看板和列表,日常使用最多的操作是创建卡片。接下来介绍创建卡片的若干种方法:
在应用内部创建卡片
在列表右上角有三个点,点击后再选择「添加卡」即可添加卡片内容;在列表最下方点击「添加另一张卡片」即可直接添加内容
Chrome插件
移动端
Trello可能在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其具有无穷的内在功能。每一张卡片在点击打开后都会进入「卡片背面」,展示具体内容。
协作是Trello的主打功能之一,Trello的列表和卡片设计非常利于引导人们围绕正在进行的工作展开讨论,当看板中增加一个素材之后,大家可以很方便的跟进交流。下面是几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Trello本身不具有太强的云盘属性,但也可以进行轻量存储。一些常规文档都可以直接拖入附件。另外,有很多第三方应用如GoogleDrive、Dropbox和OneDrive等可以通过Power-Up于Trello进行关联,方便组织各种文件。
Trello中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快捷键来完成,单击问号可查看全部快键键设置。
有几个高频快捷键推荐一定要记住:
当把看板当作素材库或者用作归档使用时,随着卡片越来越多,后期想要找到卡片最快捷的方式是使用系统提供的快速查找功能。Trello页眉中的搜索框内支持的搜索粒度非常细,在我看来并不逊色于印象笔记。
为了不错过Trello中的更新或者不接收提醒,可以在个人设置中修改邮件提醒的频率。
Trello目前有两种付费模式:TrelloGold(个人版)和BusinessClass(企业版)。其中个人版按年支付每月3.75刀,企业版按年支付每人每月9.99刀。以「学习素材共享协作小组」为例,我们55人的小组如果要使用付费版本的话每年需要6,359.47刀,这个价格只能让我说一句打扰了。
企业版的亮点附加功能如下,其中我个人感觉最实用的就是「管理员功能」。
如果你使用的是免费版团队,那么所有成员针对团队看板的操作权限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新手在没怎么学习的情况下贸然上手,很可能出现把整个看板删除或者所有卡片归档的操作,这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一定要做好使用前的培训!
这里还是以我们的「学习素材共享协作小组」为例,为了规范大家的新建卡片格式,我们建立了一些规则,供大家参考。
免费版本的看板仅仅支持json格式的数据导出,虽然市面上有些第三方的插件但是测试下来效果均不理想。
我早期使用过的方案是下载json格式文本,再通过转换工具将json格式转换为csv进行后续处理,整体效果也是聊胜于无。
2019年6月份,我开始使用飞书,并逐渐从最初的「个人单机版用法」转向用飞书进行协作。借助飞书提供的Trellobot和飞书精灵,目前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Trello数据同步实时导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