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过生日的轶闻趣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但拒绝别人为他做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得解放,人们想为毛泽东祝寿,但他坚持说:“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毛泽东步入老年以后,开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日,但从不接受别人的宴请。他有时在12月26日这一天,邀请一些人聚一聚。餐桌上没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套话,更没有寿星端坐,接受别人祝寿之类的旧俗,只摆几个简单的菜和一些红白酒,与人聊一聊。这种寿辰小聚往往像开会,充满了政治内容和时代特色。毛泽东的“生日”,时过时不过,过法各不同,一切由他自己决定,既有趣又耐人寻味。

五十岁生日:拒绝做寿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习俗,50岁是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同时宣传毛泽东思想。这年的4月间,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毛泽东,报告了这一计划。这是毛泽东1910年离开故乡以来,第一次遇到“生日问题”。

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开始着手准备。任弼时郑重嘱咐毛泽东的好友、诗人萧三:写一本毛泽东传,以庆祝他的五十大寿。毛的秘书胡乔木也极力赞成此事,为使萧三集中精力写成这本书,免除了他的一些会议活动,力争12月下旬写成。为此,萧三访问了延安的许多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素材。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在与他聊天时,也零星地谈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根据这些材料和萧三自己做学生时与毛泽东的接触,准备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公开发表。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

毛泽东看了凯丰的信,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能做这类事,何况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经过认真考虑,他在4月22日给凯丰回函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在这封信中,针对凯丰所言“宣传毛泽东思想”问题,他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尚没有成熟。”这番话,表达了毛泽东对自己思想理论的冷静评价和高标准要求。

既然毛泽东对做寿之事明确拒绝,所以到了12月26日,延安各界都没有什么祝寿之类的举动。萧三为毛泽东作传的计划也就放缓,他那篇长文延至1944年7月初才在《解放日报》上刊出,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毛泽东看了,几次传话给萧三,让其停止写他个人,后来还当面劝萧三多写群众。萧三争辩说:“我这是自己补课,并且写你和写党的斗争是不可分的,这有重大教育意义……”

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的寿辰为何日,这就引出一个关于毛泽东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宴请五六名高级干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饭后漫谈时,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问毛泽东多大岁数,毛说是光绪十九年癸巳生人。续又问月日,毛说是阴历十一月十九。续范亭这才知道,毛泽东比他小一个月,去年十一月十九是毛泽东50岁整寿。他当场赋诗一首:“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大家听了鼓掌说好,毛泽东笑着点头致谢。

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拒绝为自己做寿,“怕生出不良影响”,但他对许多老同志的生辰却记挂在心,如对吴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书信、题词或其它形式热情祝寿,他还邀请住地枣园村24位年过60的老人赴宴,为他们集体祝寿。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他人第一”的高风亮节。

五十一岁生日:接受集体祝寿

延安时期,毛泽东拒绝为他自己祝寿,但也接受过集体祝寿。1944年12月16日,中央办公厅为杨家岭党中央机关的56位50岁以上的老同志,举办了一次集体祝寿活动。第二天,《解放日报》作了如下报道:

五十九岁生日:请来一个人,同吃清汤面

1952年12月26日上午,毛泽东醒来后,吩咐卫士叫来他的保健医生和行政秘书王鹤滨,陪他吃饭。

紫云轩的过厅是毛泽东用餐的地方。王鹤滨到时,八仙桌上已摆了几碟小菜,有酱菜、辣椒、腐乳和酱牛肉,都是厨师廖炳福按照湖南口味制作的。桌上没有毛泽东经常吃的米饭和炒菜,但却多了一盆刚煮好的清汤白面条。两只中号高脚玻璃杯里,已斟好了多半杯葡萄酒。这种吃法,王鹤滨很少见,不免有些诧异。

毛泽东从卧室走出,招呼王鹤滨入座。他举起酒杯微笑着说:“王医生,来,干杯!今天是我的生日。”说完,与王鹤滨碰杯而饮。

王鹤滨这时才知道毛泽东请他陪吃饭的原由,心中十分激动,赶紧说:“祝主席身体健康!长寿!”说完,一饮而尽。

1952年,毛泽东留影。

毛泽东喝了一口酒,说:“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是可以吃清汤面,是吧!”说着,就要拿碗给王鹤滨盛面条。王急忙先给毛泽东盛了一碗面条。毛泽东拌着小菜吃得很香,高兴地对王说:“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人活百岁就不得了喽!”这话是针对一位工作人员前几天的话说的。当时,毛泽东听了“祝您万寿无疆!”后说:“这是屁话,哪有活一万岁的?”稍停,又说,“哪里有什么万寿呀!人是不会活到万岁的!”

这时,王鹤滨想起前几天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来请示:“主席,兄弟党和外国首脑发来(给你)的祝寿电报怎么办?”毛泽东当即明确表示:“收下来,都不见报!”还补充说,“如果人家要问,为什么没有在报上发表他们的电文,就说这是我们国家的习惯。”

毛泽东的59岁寿辰,就这样与身边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吃了一顿清汤面度过了。

六十岁生日:在京刚过完,江青又安排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花甲”大寿。党中央收到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情祝贺毛泽东六十大寿。毛泽东决定,对于这些贺电、贺信,一律不准公开发表。

可是,警卫人员们抑制不住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想给他祝寿。这天,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申虎成很早就来到值班室,走到毛泽东床前,把大家的心意报告给他,并祝他健康长寿。

毛泽东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同志们!”稍停,又对申虎成说,“你去备点酒,让老廖师傅做四个菜,一个汤,请大家一起吃顿饭。”毛泽东还特别叮嘱说,别忘了告诉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们,请他们一起来。

毛泽东在杭州刘庄。

这次简朴的“寿宴”只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参加,没有他的亲属。当天毛泽东就启程赴杭州,晚上到达,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

毛泽东这次来杭州,一住就是两个半月,第二年3月14日才回北京。主要工作是亲自主持起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行人员有中办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长罗瑞卿,秘书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以及叶子龙、江青。

毛泽东住下后,江青找到负责接待的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王芳说:主席不愿意人家向他祝寿,但我们得有个表示。1954年元旦快到了,是否请浙江省委以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饭,并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寿。但不要说“祝寿”“长寿”什么的,意到话不到,免得主席不高兴。浙江省委完全同意这个方案。12月30日晚,毛泽东高兴地赴宴。餐桌上除了酒菜外,还摆放了花生、红枣和面条,意为庆祝华诞、祝愿长寿。席间气氛热烈愉快,大家轮流向毛泽东祝酒,他高兴地一一作答。他平时很少喝酒,但那晚却喝了不少,对杭州菜也很喜欢。末了,毛泽东面前还有四杯茅台酒,他冲王芳说:你喝了吧,别浪费。王芳遵命,一扫而光。几年后,毛泽东还传话给王芳,要他少喝点酒。

毛泽东与王芳在钱塘江出海口。

这年毛泽东60周岁,两鬓已有一些白发。吃完饭后,他的兴致依然很高,没有离席之意。大家高兴地围着他说话。罗瑞卿开玩笑说:“王芳厅长,你一个山东大汉,怎么起了个女人名字,应该改一下,去掉‘芳’字的草字头。”王芳表示同意改,并当场请主席批准。毛泽东红光满面,谈笑风生,笑着说:“我可不同意,你们山东绿化搞得不好,到处都是荒山秃岭,连草都不长。你王芳头上刚长了一颗草,就要除掉它,我不同意。什么时候山东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这番话,引起大家一阵笑声。

事后,王芳问江青:主席领会我们设宴的用意吗?江青笑而不答。稍停又说:这不重要,反正我们的心意到了。似乎对于她自己的这次巧妙设计很得意。

六十六岁生日:人在杭州读书忙

1959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6岁生辰,他在杭州读书中度过了这一天。

1958年,“大跃进”中发生了一些违背经济规律的问题,干部中由于缺乏经济学知识出现一些混乱思想。毛泽东自己也深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以便指导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于是,他点名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这几位秘书和党内理论家,与他一起去杭州,从1959年12月10日起,历时25天,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

毛泽东与读书组成员在杭州刘庄丁家山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右二起:邓力群、胡绳、陈伯达、田家英。

12月26日是星期六,他们下午照常读书。但毛泽东因为这些日子读书有得,或偶尔爬山赏景,心情非常好,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生日。下午读书结束后,他从椅子上缓缓站起来,高兴地说:“大家留下来,在这里吃饭吧,今天是我的生日。”另外,他还邀请了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及其夫人吴仲廉作陪。江华井冈山时期就和毛泽东在一起,是老朋友。人在生日这一天,很容易想到过去,想到朋友。饭菜并不复杂,只是多了一碗面条,几盘小菜里多放了一点油和一些盐,一盘干炒辣椒、一盘豆丝、一盘盐水萝卜皮和一盘干竹笋片。毛泽东打趣说:“各位都是大才,今日这顿饭菜实在是不成敬意,还望各位海涵!”

饭后,毛泽东乘兴赠给每人一册文物出版社刚出版的线装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和他当时写的两首诗作为纪念。这两首诗是《七律·读报》和《七律·读报有感》,内容都是“反修”的。

六十七岁生日:大讲调查研究

196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7岁生辰。他不主张做寿,但每逢这天,身边工作人员总是要提醒他一下,擀碗长寿面条给他吃。有时,毛泽东还把他身边工作同志请来,一起相聚,吃顿便饭,和大家拉拉家常。

这一天,毛泽东原打算在晚饭时同大家聚一聚。可是,他一早上床,直到下午怎么也不能入睡。他让李银桥告诉机要秘书高智:决定和大家一起坐坐,吃了饭再休息。于是,叶子龙、汪东兴、王敬先、林克、李银桥、封耀松和高智七人,便到毛泽东办公室那个只能摆一张圆桌的过道里,同他一起吃饭。平时,毛泽东吃饭就很简单,这顿生日便饭,因在国家困难时期,所以更简单。没有肉,没有酒,只有几个素菜,一盘辣子,一个汤,主食是米饭,李师傅特地又擀了一点面条。

毛泽东在饭桌上与大家亲切交谈。他语气沉重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67岁了。今天请你们来,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吃顿饭。可是现在老百姓遭了灾,衣食无着,受冻挨饿,我心里难受啊!……”他还谈到早年革命斗争的一些事,要求他们认真读马列著作。接着,毛泽东话题陡转,说:“不能老浮在上面,老浮在上面就会空虚。”又说,“现在,咱们搞社会主义建设,还缺少经验,要想法常下基层,多深入实际,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不然,老在屋里看文件是会死人的。”忽然,毛泽东睁大眼睛,把大伙儿一扫,提高声音说,“你们谁愿意下去?”高智紧坐在毛泽东的右边,抢先说:“我愿意下去。”“好!”毛泽东伸出大姆指,接着又问,“你们谁还愿意下去?”大家争着一个接一个地报了名。

这时,毛泽东精神大振,高兴地说:“好!你们明天就下去!”高智说:“主席,明天就下去不行,还得学习学习,准备一下才行。”“那好,你们去北京参加两个星期的训练班,准备一下再下去。”又说,“以后要轮流下去,其他同志,等你们回来再下去。”

第二天清早7时许,毛泽东按电铃把高智叫去拿夜里批阅过的文件等,同时交给他用铅笔写的一封信,指示他去交给汪东兴办。信是连夜给准备下去的几个人写的:

林克、高智、子龙、李银桥、王敬先、小封、汪东兴七同志认真一阅。

除汪东兴外,你们六人都下去,不去山东,改去信阳(河南省)专区,那里开始好转,又有救济粮吃,对你们身体会要好些。我给你们每人备一份药包,让我的护士长给你们讲一次如何用药法。淮河流域气候暖些,比山东好。一月二日去北京训练班上课两星期,使你们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请汪东兴同志作准备。你们如果很饥饿,我给你们送牛羊肉去。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六日,我的生辰,明年我就有67岁了,老了,你们大有可为。

信阳报告一件,认真一阅。

1961年1月15日晚上,毛泽东在颐年堂又接见他们。经过两周准备的他们都穿着下乡的衣服,毛泽东“检阅”后很满意,并同大家一起合了影。下乡的同志,除原定的6人,机要室和警卫局又抽出局、处级干部4人,共10人。

接见时,毛泽东又谈到下乡的意义。他说:“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人民生活很困难,我很不放心。你们下去搞些调查研究,看看那里的生产和生活到底有什么问题?集体吃食堂到底行不行?群众有什么意见,如实反映上来。不要隐瞒,一定要讲真话。”还说,“你们下去以后,既要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也要向群众学习一些生产知识。”

他们按毛泽东的指示,去河南、江西搞调查研究,实行“三同”一年,带回许多真实情况,向毛泽东如实作了汇报。毛泽东表扬了他们。此间,周恩来也仿照毛泽东的办法,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下基层搞调查研究。这些做法,对于制定和调整党的政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十九岁生日:作诗设家宴

196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9岁(虚岁70岁)生日,他比较看重这个生日,过得也很充实。

这首诗名为咏赞梅花,实则咏人达志。“梅”就是坚持斗争、力挽狂澜,不怕任何攻击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化身,也是作者人格的写照。“寒流”“虎豹”“熊罴”“苍蝇”等对反华反中共势力的喻指,很贴切。“英雄”“豪杰”与“虎豹”“熊罴”的对比,“梅花”与“苍蝇”的对比,加深了诗的主题。我们可以想象,当毛泽东写完这首诗时,一定是壮怀激烈,豪情满怀,心情极为欢畅!

其实,这一天毛泽东是当作70岁(虚岁)生日过的,这是中国旧时计岁的习惯。他向来对自己的生日漠然,但这次却不同。也许是想到了这是“古稀之年”,是大寿,所以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家庭寿宴,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天,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备了两桌便饭。参加寿宴的除了毛泽东的亲属之外,他还邀请了四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三位是他的湖南老乡:章士钊(81岁,湖南长沙人,1919年就与毛泽东相识,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程潜(81岁,湖南醴陵人,1949年响应中共号召率部起义,使湖南和平解放,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季范(毛的姨表兄,湖南一师读书时的老师)。另外一位是叶恭绰(广东番禺人,时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82岁)。毛泽东考虑到这些朋友年事已高,所以发请柬时关照,每位来客可以带一位子女来。章士钊带了女儿章含之,程潜带了长女,王季范带了孙女王海容。毛泽东同四位老人同席,晚辈则与毛的亲属一桌。

饭前,毛泽东同四位老人谈笑风生,说古道今,气氛欢快。他还问到客人晚辈的生活、工作情况。当他听说章含之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时,风趣地说:“年纪不大,硬是老师哩!”接着说,“你来教我英语行不行?”章含之忙说:“我的英语水平低,不敢教主席。”毛泽东哈哈大笑说:“怕什么,我的水平很低。”一个多星期后,章含之就去教毛泽东学英语,每周一次。

七十岁生日:自费办了一次“像样”的家庭寿宴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大寿。古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加上此时全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中苏论战初获胜利,毛泽东心中充满喜悦。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自己出钱办酒席,设家宴请大家,一起过这个生日。

12月25日下午,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顾作良与厨师们一起,讨论制定菜谱。他们决定不搞什么山珍海味,也不上什么名贵酒水,大多是毛泽东平时爱吃的普通菜肴,再增加几道有祝寿意义的菜而已,是一次既普通又有庆祝意义的宴席。他们把这个方案报上去后,得到了批准。12月26日,毛泽东厨房的两位厨师,加上从服务科请来的一位厨师,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70岁生日与大家在中南海住地合影。左起:毛远志(前为毛远志之女)、王海容、毛泽东、李敏、孔令华。

晚7时,寿宴正式开始,有30多人参加。厅内灯光明亮,洋溢着喜庆气氛。毛泽东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同席,他的亲属们坐另一桌。大家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同祝毛泽东健康长寿。毛泽东站起来笑着举杯答道:“谢谢,大家健康长寿!”然后喝下一口酒,大家鼓掌欢笑。

庆寿家宴结束后,毛泽东提出要与每个人照一张相留念。人们鼓掌欢迎。

这天晚上,毛泽东没有讲更多政治性的话,但始终微笑,流露出少有的轻松愉快;人们也没有许多祝寿词,但从心底真诚地祝主席健康长寿。

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侄女毛远志和丈夫曹全夫及他们的女儿曹立亚、毛泽东的表侄孙女王海容,都来看他,他显得很高兴。饭后,毛泽东特意穿了他那身浅灰色的中山装,与孩子们一起照了几张纪念相。

七十一岁生日:自费请了几十人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这次生日过得很特别,是应大区书记们的要求,他自掏腰包,不让子女参加,在人民大会堂的小餐厅请了30多人吃饭,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在12月2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与刘少奇就“四清”的性质:是四清四不清、党内外矛盾交叉,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发生了面对面的冲突。几天后,是毛泽东71岁生日。几位大区书记想通过某种方式,缓解会上的紧张气氛,就鼓动陶铸劝毛泽东在生日那天请客。毛泽东说:以前有规定,中央领导人不做寿。陶铸说:不是做寿,就是要你拿稿费请客。毛泽东只好说:你们都要我请客,那我就请吧。

参加12月26日晚宴的名单是毛泽东亲自定的,有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各大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少数部长、劳模,劳模有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王进喜等,他们刚参加完人代会。科学家有钱学森等。三张大桌子按品字形摆放着。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意思,安排几位科学家和劳动模范与毛泽东同坐主桌。

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71岁生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第三届人大代表,他和钱学森亲切握手,中间为陈永贵。

据参加这次宴请的薄一波说:毛泽东批评把“社教”运动的性质说成是四清与四不清和党内外矛盾的交叉的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还谈到党内产生修主主义的危险,“席间鸦雀无声”。

八十一岁生日:在长沙放了鞭炮

1974年12月26日毛泽东81岁生日,是在湖南长沙过的。毛泽东从武汉乘火车,于1974年10月13日,抵达长沙养病休息,住在湖南省委宾馆九所。院落不大,平房前桂树枝叶繁茂,花坛里腊梅、茶花飘香,是一个幽静的处所。

但毛泽东不可能专门养病,他在长沙接见了几批外宾,还要操心筹备中的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以及设法扼制“四人帮”的阴谋活动,自己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所以,他的心情并不轻松。26日这天清晨,宾馆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将一束鲜花摆在毛泽东的会客厅内,又把盛有几种湖南风味小吃的果盘,悄悄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

毛泽东来到客厅时,发现这里有了新的“变化”,朝着工作人员会意地点头微笑。

过去,毛泽东一直反对别人为他祝寿。这次是在他的故乡,所送“礼品”又都是家乡的土特产,他破例领受了大家这种盛情。中午,厨房特意为毛泽东做了寿面,并准备了一瓶深红色的芙蓉酒。当晚,宾馆工作人员在院子里燃放了几挂鞭炮,向毛泽东表达家乡人民对他81岁寿辰的祝福。

这次生日,金日成特地送来贺礼——朝鲜苹果。毛泽东得知金日成也患有眼病时,立即派出身边最好的眼科专家唐由之,赴朝为金日成治病,并亲自审阅有关治疗的电报。1975年4月14日,金日成访华,两位战友最后一次在北京亲切会面。

最后一个生日:面条全碎在锅里

1975年12月26日,毛泽东82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个生日。这天,毛泽东特地请来了以前在自己身边工作过的几位同志。一早,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和护士长吴旭君、秘书张玉凤等来到毛泽东的居室,居室里立刻传出了欢声笑语。

1975年,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合影。

毛泽东最后一个生日时,金日成又送来了朝鲜的大苹果,表示祝贺。这些苹果,装在竹制的圆形果篮里。篮子的把上缀着两个红色缎带,上面有金日成用朝文亲笔写的:“祝毛泽东主席长寿”几个字。毛泽东见了老朋友送的礼物,自然高兴。他拿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端详片刻,然后对身边的人员说:“这苹果,留下两个,其它的你们分着吃吧。”他时刻想着别人!

THE END
1.生日家宴菜谱及做法4.2017过年吃什么蒸菜 5.鸭蛋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6.春节年夜饭菜谱及做法 7.春节家常年夜饭菜谱 篇5:生日家宴菜谱及做法 2016年除夕夜已经进入最后几天的倒计时了,不知道2016年的春节团圆饭,你准备了哪些好吃又有吉祥寓意的美味佳肴呢?小编这里特地为你们整理了春节家宴菜谱及做法,赶紧过来参考一下这十道必备的春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25p4z4y.html
2.生日酒席菜谱18个菜适合家宴的菜谱接亲网生日酒席的菜谱,18个菜一般都是什么呢?还有就是一些适合家宴的一些菜,究竟有哪些呢?其实小编觉得一般生日酒席和家宴的话,都是跟亲戚朋友一起吃,所以说做的一些温馨小菜或者是比较有地方特色的菜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你有一些特别拿手的,或者是比较有特殊意义的,拿出来也是极好的。如果你们也有兴趣想了解的话,那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89246
3.生日宴菜谱八个菜菜谱3.做这道菜,只用生抽调味,不用加老抽,猪脚的色是用糖色上的。否则做出来的色泽就会太深了。 4.不喜欢吃花椒的人,可以先炒花椒,等到油里有花椒的味了,就把花椒捡出来。如果混在猪脚里就会吃。 生日宴会上使用这几盘菜一定会很好吃的,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生日宴菜谱八个菜,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https://h5.izhaowo.com/gonglue/v6_1367.html
4.奶香红薯饼的做法山西奶香红薯饼(给年夜饭家宴加一道甜点)“奶奶经常做红薯饼,可是没放过奶油,这次我在里面加了奶油,奶香四溢,简直好吃到哭!!!小伙伴们可以试一试,给年夜饭、生日宴等等各类家宴来一道甜品吧!绝对惊艳四座!” 食材明细 1 首先是把红薯烤熟(可以用烤的、微波炉叮的,也可以是蒸的,蒸的最好哈,湿度适中,烤的要加点水) https://home.meishichina.com/recipe-308538.html
5.正文第45章特色家宴菜谱巧克力蘸糖除此之外,最让他期待的就是那份特色家宴菜谱。 出乎付宇的意料,特色家宴菜谱并不是他想像中的以书本的形式呈现。 而是一段段的对话框。 【特色家宴菜谱:包括所有家庭宴会的菜谱、朋友聚餐的菜谱、恋人小聚的菜谱、节庆佳肴的菜谱,2人套餐菜谱、3~4人套餐菜谱9~10人套餐菜谱、生日祝寿菜谱、结婚纪念菜谱..https://m.ikshu8.com/book/g15266597/1324394.html
6.您有一份红楼家宴菜单(红楼梦)书评您有一份红楼家宴菜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某日突发奇想,从红楼梦中甄选菜品,拼凑出一张菜单——下面依次看看每款菜品——- 主菜 -1. 蒸螃蟹此螃蟹出自皇商薛家。一般成年蟹重1.5-2.5两,而薛家螃蟹大,一斤只有两三个,即每只蟹3-5两。这道菜特供海棠诗社,也曾用来宴请贾府女眷,老太太吃得很开心。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524395/
7.一个厨子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最新章节目录无错字无弹窗第618章 母亲生日 第617章 试制新菜 第616章 用人不疑 第615章 张丽上班 第614章 福州考察 第613章 赵姐回去 第612章 要做火锅 第611章 逛街 《一个厨子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第1-50章 第1章 ——第6章 第7章——第11章 第12章——第16章 第17章——第19章 第20章 水案 第21章 大开眼界 http://www.hunandiaocha.com/hunansijiazhentan/25337441.html
8.老饭骨家宴的微博老饭骨家宴 10月1日 12:49 来自微博视频号 我想说:我会好好吃饭,让身体健健康康!祖国妈妈,祝您生日快乐!#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 L老饭骨家宴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收藏 52 26 ?357 c +关注 老饭骨家宴 9月30日 21:10 来自老饭骨超话 小羊这么好看,不做顿全羊宴太可惜了https://weibo.com/n/%E8%80%81%E9%A3%AF%E9%AA%A8%E5%AE%B6%E5%AE%B4
9.生日菜谱生日菜谱 快手蒸蛋糕(微波炉也OK的老式蛋蜂糕)https://m.douguo.com/caidan/286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