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封肉:+100点攻击获取地图(天地盟)
闽南同安区“封肉”。是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了“封肉”,并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间段的习惯,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说明筵席已经过半了。侨胞回乡探亲时,也一定要吃这道家乡风味菜。据说,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将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开。
松鼠桂鱼:获取地图(天地盟秋)
松鼠桂鱼是江苏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在海内外久享盛誉。
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声。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桂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来。
锦城担担面:获取地图(开封城)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制作原料:圆细面条500克,辣椒油、酱油、葱各50克,芝麻酱35克,味精2.5克,川东菜100克,化猪油、香油各20克。
烹饪方法:将川东菜稍洗,将其和葱分别切细末,分装5个碗内,再把其它调料分装在每个碗中待用;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下锅煮熟,分捞碗中即可食用。
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麻辣小龙虾:获取地图(未知)
麻辣小龙虾即口味虾。
湖南特色小吃,以小龙虾制成,口感麻辣鲜香,20世纪末开始传遍全国,成为人们夏夜街边啤酒摊的经典小吃。
京城烤鸭:+200点生命获取地图(京城)
早在南北朝时(420-589)《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元代的《饮膳正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这些皆为今日烤鸭之前身。北京的烤鸭店,一说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一说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
美味饺子:+100点攻击获取地图(天地盟春)
饺子是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在中国许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中国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明朝末年张自烈作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土笋冻,是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传统风味小吃。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esculenta),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
极品鱼丸:获取地图(天地盟春)
鱼丸传统名点,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一带经常烹制的传统食品。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帝王烧肉粽:+100点防御获取地图(大旗镇)
烧肉粽是福建的特有小吃,泉州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另外,还有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曲烧肉粽。
红烧狮子头:+200点生命获取地图(天地盟秋)
烧狮子头,汉族特色名菜。是中国逢年过节常吃的一道菜,也称四喜丸子,是取其吉祥之意。这是一道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狮子头要柔软好吃,肉最好自己剁,另一个重点是在容器上,要细火慢炖,以砂锅为最佳,己故国画大师张大千传授夫人的一道拿手好菜就是“红烧狮子头”,大千先生的作法是,七分瘦肉,三分肥肉,细切粗斩,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细,让肉质间保持缝隙,才能含汁。
麻婆豆腐:+200点生命获取地图(蛮荒据点)
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碎(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此菜大约在清代同治初年(1874年以后),由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名为“陈兴盛饭铺”的小饭店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为陈刘氏脸上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发明的烧豆腐就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回锅肉:+100点防御获取地图(开封城)
回锅肉是汉族特色菜肴。属中国八大菜系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作为一道传统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宫保鸡丁:获取地图(未知)
汉族特色名菜,属川菜系。选用净仔公鸡肉为主料,糍粑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据传,此菜创始人丁宝桢,贵州织金人,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常以家乡此菜宴请宾客,流传至今。1918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原贵阳市政协秘书长赵惠民曾将宫保鸡传到日本,深得日本人士赞扬。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水煮牛肉:获取地图(未知)
叫花鸡:+100点攻击获取地图(蛮荒据点)
叫花鸡,是江南著名的汉族菜肴,原产于中国江苏常熟。属于江浙菜。
历史悠久,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裹起好,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一道特色菜。其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板酥肉嫩,是家宴野餐,馈赠亲友之上品.
油爆河虾:获取地图(天地盟冬)
江南水乡,河道纵横,四季有虾,尤以春夏之交,河虾多而味特美,当地有“麦子黄,虾儿旺”之称。春末夏初虾体中的氨基酸最为丰富,口味最佳,且其时虾脑丰满。“虾脑”俗称“石榴子”,鲜香肥美,带子母虾,其虾子透鲜。河虾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磷、钙等含量丰富。按中药理论,它性温、味甘,具有补阴壮阳、益肾、强精、健脑之功效。
“油爆河虾”以上海山东中路、南京东路口的“老正兴菜馆”烹调的最具特色。成菜后河虾个大体圆,红润发亮,外脆里嫩,咸甜可口,入口壳肉分离,吃完虾,盘内不留卤汁。
“油爆河虾”是上海名菜中的代表品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香浓莲藕排骨汤:获取地图(天地盟冬)
莲藕排骨汤,汉族名菜,属鄂菜系。作为千湖之省、水乡泽国和莲藕之乡的湖北名菜。在湖北,素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举凡筵宴,压轴戏必然是一罐鲜醇香美的汤。湖北人爱喝汤,也很会做汤,莲藕排骨汤、瓦罐鸡汤、鱼圆汤均为汤中佳品,待客上选。尤其是用被誉为“水中之宝”的洪湖莲藕做出来的“莲藕排骨煨汤”,更是极具地域特色,浓缩了荆楚美食文化的精华。
冰糖甲鱼:+100点防御获取地图(江户城)
冰糖甲鱼是浙江宁波地区最著名汉族菜肴。冰糖甲鱼的另一别称为“独占鳌头”,则是从甬江状元楼首创的,是宁波十大名菜之一。口感鲜美肥腴,有入口甜、收味咸的特点。
鱼头豆腐汤:+100点攻击获取地图(江户城)
豆腐含钙量比较多,而鱼肉中含有维生素D,两者合吃,借助鱼体内维生素D作用,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这道汤特别适合中年人,青少年食用。鱼头和豆腐的结合:鱼头富含胶质蛋白,脂肪和热量都很低,食之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美容润肤之效;豆腐的蛋白质和钙含量丰富,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作用。将鱼头和豆腐炖成汤饮用,不仅可以暖身健脑,还可以使人皮肤润泽细腻。
锅烧河鳗:获取地图(大福船)
河鳗又叫鳗鲡,也叫白鳝、青鳗和鳗鱼,其体形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中等大,眼小,嘴尖而扁。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及犁骨,只有细牙。鳞小埋于皮下,呈席信状排列,背鳍起点在头后面,
头鳍尾鳍相连,胸鳍小而圆,无腹鳍。制作“锅烧河鳗”,选料较严格,以取用冬季背黑肚白、嘴水、头大,重约650克左右的河鳗为佳。此菜鳗肉酥烂,含有高蛋白、钙、磷及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
产地:宁波浙江
类别:菜
花雕蒸红蟹:+100点攻击获取地图(大福船)
采用陈年花雕酒秘制而成,可以中和蟹肉的寒性而不掩盖蟹的甘香。上桌时,花雕酒香中带动浓郁的肉香在空气中弥漫散播,有很浓厚的酒香却没有酒的苦涩味,让人垂涎三尺。红蟹垫着鸡蛋一起蒸熟,金黄色的汁液在碟中让红蟹浸润,仿佛与生俱来的相称。咀嚼着踏实的红蟹,陈年红酒味不经意间在唇齿之间飘逸开来。
茶叶蛋:+100点攻击获取地图(杂货商)据说集齐七枚茶叶蛋可以召唤神龙!
茶叶蛋,著名汉族小吃,中国的传统食物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该小吃。是煮制过程中加入茶叶的一种加味水煮蛋,因其做法简单,携带方便,多在车站、街头巷尾,游客行人较多之处等场所置小锅现煮现卖,物美价廉。可以做餐点,闲暇时又可当零食,实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因为茶叶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故在烫煮过程中加入少许茶叶,煮出来的蛋便色泽褐黄。然而,有专家指出,茶叶和鸡蛋的搭配对胃有刺激,是不恰当的食用鸡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