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建议大家不要吃自助小火锅”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原因是网友在小火锅店工作的时候,发现店里第二天保存的发臭食材换水后又上了餐桌,洗菜池也用来涮拖把等一系列乱象。
可是半个月前,“小火锅为什么不受欢迎”才登上微博热搜。
三国争霸的“小火锅”无疑是今年最亮的C位。凭借“性价比”和“丰富性”,在各大商场独占“高朋满座”的繁荣景象。
这样不仅吸引了一批大佬进入,也冲出了很多黑马品牌。
但是在狂潮之下,却隐藏着许多“隐患”,差评、低质量、食安问题接踵而至…
小火锅处于“草莽阶段”,餐饮人如何打破“逆势而上”的局面?
01
在小火锅的狂潮下,
一边是群英揭竿而起,一边是“差评”乱象丛生。
近两年来,餐饮业务越来越难做,品类结合,价格内卷,让许多餐厅陷入“生扛”。
1、半年新增1500家,小火锅成为“抢手货”
"工作日排队超过1小时"、“有品牌突破千店规模”、“超过10轮翻台”…
一批小火锅品牌也在全国各地涌现:河南的“围辣”、沈阳的“喜家”、长沙的“盛香亭转热卤”和专门做直销的“一围肥牛火锅”、山东“龙歌”、西安的“串士多”、北京的“苏小北”哈尔滨,“农小锅”、江苏的“红厌厌”…
甚至有许多品牌的商店超过百家,千家。
越来越多的火锅、快餐大佬也盯上了便宜的小火锅这一类,比如南城香、大斌家、夏夏夏夏。
而且许多企业家都渴望尝试“杀进”,毕竟,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波“风口”。
2、“低品质,破烂肉,脏”,杂牌军队遭受如潮差评。
虽然小火锅已经成为许多顾客的新宠儿,但是在风口之下,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破防了,食材不新鲜就算了,类型还特别少"
"全是破烂肉,合成肉,各种技术和狠活"
"根本没有服务,看着别人把公共夹子放进嘴里"
"太脏了,菜上粘着麻酱,乍一看是别人用筷子夹住放回去的"
……
无序的低价竞争也让小火锅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差评”。
因为差评潮,小火锅的口碑也急转直下。
02
“小火锅”在草莽阶段可能会迎来大洗牌,
餐饮企业靠什么留到牌桌?
一边是风口下的聚集进入,另一边是乱象下的差评如潮。
现在的小火锅,正处于其他品类都经历过的草莽阶段。
那么,这条赛道究竟还有机会吗?
1、卖得太高没人吃,卖得太低没有利润”,起源于低价,也困于低价。
依靠“性价比”搭上近两年“消费降级”的快车,小火锅顺势而为。
由于价格低廉,食物丰富,堪称一顿麻辣烫的钱吃一顿火锅,让很多食客爱上了这一类。
但是价格越低,成本控制越难。餐饮人仔细计算这个账户。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支撑,没有供应链的支撑,没有强大的运营,比如9.9元和19.9元的价格如何支撑,更别说那些价格低到地板的自助火锅了,成本就更不合适了。
为混过去,开始“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这也是近期小火锅差评如潮的症结所在。
俗话说,从低价开始,也被困在低价。
2、风口过后,低质量、食品安全、服务等问题将淘汰一批玩家。
而且,在风口之下,很多餐饮企业还是愿意投资的,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增加自己的规模,拓展疆域。
在早期认可自己赔钱的时候,也要保证好的品质,俘获一波忠诚的客户。
但是任何一个品类,都不会一直坐在风口上,保持着永恒的流量和热度。
伴随着小火锅风口退却,流量减少,一些品牌蓄气不足,一些乱象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类似于质量差的食材,如合成肉;菜品类别越来越少;跟不上或完全没有的服务;厨房和用餐空间面积降低,以控制成本;控制跟不上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所有这些都将成为一颗“炸弹”,随时让一个品牌付之东流。
3、拥有硬实力的品牌军队更具“机遇”,杂牌军队被困在“成本”和“质量”
小火锅的本质是低利润的生意,最终的竞争是品牌的“硬实力”!
看起来小火锅这一类在风口之上,很有“利润”。
但是事实上,现在我们正在观察这个市场,要走得长远,还要经历很长的挑战。
因为低利润的背后,就是要向组织提供最高的效率,向供应链提供最高的成本,向运营提供控制和保障。
没有这些保障,餐饮品牌很难在风口之后突破“一地鸡毛”,生存下来。
而且,低利润的业务不是个人“劣质品牌军”散户老板能做到的。它需要一个能经得起风暴考验的强大运营和控制的专业团队。
这意味着今天的小火锅“蓝海”,也许有实力的铁头军更容易有机会跑出去,杂牌军接下来要面对一场又一场的“硬仗”,慢慢被淘汰。
专业化餐饮网总结:
退潮后,方知谁在裸泳。
任何类别都会经历几个阶段,从风口收入下的草莽阶段,到诸侯割据的红海拼杀,再到浪潮退后的马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