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在网上疯狂玩梗的热度,肯德基屡屡出圈。和肯德基一波又一波的热潮相呼应的是,其母公司百胜中国在2023年也成功实现复苏。
就在前不久,百胜中国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百胜中国总收入为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8.27亿美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87%。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百胜中国还创下了门店新增纪录,全年净新增1697家门店。截止到2023年底,百胜中国线下门店数量高达14644家,覆盖全球超过2000个城市。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属于百胜中国的春天似乎又重新到来了。
01
疯狂星期四,带火百胜中国?
发现了吗?肯德基给每一个人都送了一张“开工吃堡堡”的优惠券,从2月18号到22号每天都能用一次,新的一年刚开工就有不少网友在社媒平台如此表示。
而这只是肯德基吸引消费者的活动之一,更常规的莫过于众人皆知的肯德基“疯狂星期四”。
据了解,早在2018年肯德基就掀起了一个名为“疯狂星期四”的营销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每周四选择部分特定单品,并以较低价格出售。
例如9块9的盐酥鸡、19块9就可以买到二十个的鸡块、以及四块吮指原味鸡只需要29块9等等,和平时相比基本只需要4折就可以拿下,因此肯德基在周四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也是喜闻乐见。
随着“疯四文学”的爆火,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的活动的确做得出彩。与之对应的是,母公司百胜中国的业绩也在2023年实现了全面复苏。
2月7日,百胜中国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根据财报显示,2023全年营收为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8.2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了87%。
不仅如此,门店数量上在2023年更是净新增了1697家,其中肯德基新增1202家,创下历史新高。包括在门店布局方面,百胜中国也一直在通过灵活门店和加盟商的形式向下沉市场扩张。
02
肯德基,在低线城市狂飙
越来越多的一线餐饮品牌,都在低线城市开店,来分市场的一杯羹。
在2023年四季度财报发布会上,百胜中国CEO屈翠容特别提到了百胜中国在低线城市的机遇,她指出受益于较低的房租和劳动力成本,这些低线城市的门店效益不逊于高线城市,同时客单价与高线城市也相差无几。
2023年百胜中国超过一半的新店布局在低线城市,以满足这些地区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截至2023年底,肯德基的门店总数为10296家,低线城市的门店占比也已经达到56%。
以肯德基为例,在其持续加大下沉市场力度的背后,是灵活开店的能力以及不断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能力。
开店模式上,肯德基会根据所选点址所在商圈情况,灵活组合标准店、futurestore、mini店及下沉市场餐厅四种模式与ToGo、肩并肩、咖啡车、小站等多种功能模块,能够根据商圈和城市属性灵活配置适合当地的新店形式。
邹城的第一家肯德基,就是结合了下沉市场餐厅模式与肩并肩模块,将咖啡厅和餐厅中间设有一门之隔,并专门设计了隔音设计,既能将咖啡厅的年轻消费者带动到餐厅消费,又能避免餐厅嘈杂的声音与食物的气味影响咖啡厅消费者体验,保证餐厅和咖啡厅的氛围差异,才能满足低线城市年轻人的差异化需求。
产品创新上,肯德基也在每年都保持着数百款上新的超高频率。2023年推出20元以下的套餐,拓宽了价格带,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到店;2022年推出了黄金SPA鸡排堡,短短一年就跻身“1亿美金俱乐部”;2021年推出秘汁全鸡和区域菜单——即根据地域特色推出12款地域美食,如在武汉开卖热干面,在杭州售卖小笼包,在北京推出炸酱面等,激发了消费者的地域情感共鸣。
扎根中国36年,肯德基已经在中国覆盖了超过2000个城镇,且正在密切追踪另外1000个有可能开设肯德基门店的城镇。
在低线城市的下沉之路上,肯德基正在一路狂飙。
03
相比,肯德基“本土化”优势
肯德基是国内第一个提供中式早餐的西式快餐品牌,也是消费者感知中菜单本地化程度最强的西快。肯德基依托供应链进行西快菜单本土化改造能力较强。
1)改良产品,让产品更加符合“中国胃”
90年代中期,肯德基在中国就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不断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在中国,鸡肉是更普遍的饮食选择,相比于竞争对手麦当劳在一开始以牛肉为主的产品结构(1998年才推出麦辣鸡等系列),以鸡肉为主同时加以偏辣的口味的肯德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其次,2002年肯德基在墨西哥鸡肉卷的基础上稍作改良,除了包裹相同的炸鸡肉外,肯德基把酱料和配菜换成了甜面酱和黄瓜、京葱,通过借鉴北京烤鸭的吃法创造出老北京鸡肉卷。该产品既结合了快餐“边走边吃”的方便性,又结合了“中国化”口味,是肯德基在其本土化创新进程中所创造出的经久不衰的大单品。再者,针对中国餐饮所具有的特色辣味,近些年肯德基更是开发出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的藤椒风味的汉堡以及系列产品。肯德基不断致力于将产品创新本土化,以此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口味。
2019年3月,百胜中国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创新中心,占地面积超2500平方米,配备世界顶级设备,开发新食谱、烹饪方法和菜单构思,快速推新迎合本地口味。
2)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度造早餐和午餐系列
2002年,肯德基率先布局早餐市场,推出海鲜蛋花粥和香菇鸡肉粥两款粥品。其先用中国消费者所习惯的粥品成功打开早餐赛道,随后继续推出芝士蛋堡帕尼尼、经典的法风烧饼、豆浆及安心油条等早餐产品,不断丰富菜单捕获更多消费者,抢占市场。而竞争对手麦当劳在2016年也不得不“屈服”,正式开始卖起粥和豆浆。而对于午餐,由于中国消费者喜欢吃饭加汤类,2011年肯德基也推出中式午餐,在莱单中加入饭类产品,并将鸡胸肉换成中国消费者更喜欢的鸡腿肉。该系列一经推出,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购买。2023年公司进一步提高了早餐服务的便利性,深圳肯德基与深铁商业与合作,在地铁中引入了肯德基地铁早餐车项目。通过在地铁口设置肯德基早餐车,肯德基进一步将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以及将销售空间拓展到门店之外。
3)针对不同地域,因地制宣开发新品
2021年,肯德基创新推出“早安城市味道”的推广计划,针对不同地域的特色早餐推出餐品,旨在让各地的早餐美食不再受限于地域。例如,肯德基在武汉推出来热干面并在店里提供筷子,该产品既融入了武汉独特的“过早”地域文化,又包含了肯德基通过美食对疫后重生的武汉表达深厚的敬意。又例如,肯德基在湖南推出牛肉粉,该产品既迎合了湖南当地“嗦粉”的独特生活习惯,也打造出独属于湖南人的早餐消费场景。除此之外,胡辣汤、小笼包、福州肉燕、菠萝包等产品也会轮番上线。根据当地特色,肯德基因地制宜推出符合用户饮食习惯的单品,为其消费场景赋予了更多本土化创新的内涵。
和麦当劳相比,肯德基上新频率明显更快,菜单更本地化,也更能适应中国餐饮市场快迭代变化。近三年肯德基平均每月都有上新,麦当劳和汉堡王上新较为随机,菜单相对经典,无法做到每月上新。
04
肯德基和必胜客,谁更吸金?
发展到现在这两大品牌显然已经成为了餐饮圈的巨头,顺带把百胜中国推向了国内最大连锁餐饮企业的宝座。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肯德基全年营收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必胜客营收2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6%。两者在百胜中国的整体营收中占比高达95%以上。
不过就这两个品牌而言,虽说必胜客是百胜中国的第二大增长引擎,仅次于肯德基,但对母公司的贡献度仍然极不协调。
据了解,百胜中国的全年业绩当中,单靠肯德基这一个品牌营收占比就超过了70%,而必胜客则只有20%出头,其他诸如小肥羊、黄记煌等在营收中的占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百胜中国的营业利润就主要来自于肯德基的贡献。近13000家门店中,肯德基餐厅也超过了9000家之多。
不管是从营收占比还是门店数量上,肯德基都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这也难怪作为一个综合餐饮集团,百胜中国2020年刚于港交所上市股价就出现了破发,甚至被投资者调侃为“1个肯德基带6个拖油瓶”。
“以前觉得吃西餐去必胜客很高级,但现在西餐厅太多了,请人吃西餐再去必胜客就会显得有些掉价”,对于必胜客最近几年平平的表现,有网友如此说道。
05
百胜中国仍然需要新曲线
曾经,肯德基和必胜客是很多人出去改善生活的优先选择,但现在这一光环已基本消退。尽管如此,百胜中国仍然对未来保有积极的态度,表示接下来将会不断优化门店模式并下沉至低线城市。
只不过需要提出的疑问是,难道靠疯狂的开店就能焕发第二春吗?
业内人士认为,百胜中国之所以在2022年以及刚过去的2023年都选择积极扩张的态度,应该是想要锁定更低的租金,同时公司也有灵活的调整空间。
毕竟从过往开店计划来看,不管是肯德基还是必胜客,新店大多位于三线城市及以下的下沉市场。
但百胜中国在下沉市场重点打造的卫星店模式,可能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毕竟以性价比见长的“华莱士们”早已完成布局,肯德基和必胜客不见得能够很快提高当地消费者对于快餐的底线。
当然百胜中国除了开店外,多年以来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尝试孵化出更多的中式快餐品牌就是其动作之一。
例如在2020年百胜中国成立了中餐事业部,并推出全新品牌东方既白,同时还先后完成了对小肥羊和黄记煌的收购。
除此之外,面对咖啡市场规模的扩大,百胜中国还官宣要在2024年底前将肯德基咖啡的门店数量增加到300家,试图把这个作为肯德基餐厅的附加服务变成一门真正赚钱的生意。
事实上,从2023年初开始KCOFFEE独立门店便相继开业,2023年11月还有了自己的中文名“肯悦咖啡”。
只是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发力下沉市场还是做新品牌,在肯德基和必胜客之外,百胜中国的新曲线或许都不会那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