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教学内容的革新

随着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上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不断更新和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论文格式范文一成不变的,应随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在此基础上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革新。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结合食品加工工艺对各种食品添加剂介绍,如果冻加工过程中增稠剂和香精香料的使用,火腿肠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使用,冰淇淋生产过程中增稠剂、乳化剂等的使用,等等,使枯燥的添加剂特性和作用的介绍形象起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和正确的使用策略毕业论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对食品企业、食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到食品企业实习的机会,向技术人员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了解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适用范围等。并针对调研结果组织讨论,讨论该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该种食品添加剂,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食品市场进行调查,通过查看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在众多食品中的应用,对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有具体的了解。通过企业调查和市场调查,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到了实际,不仅增加了对本门课的感性认识及兴趣,而且提高了浅析硕士论文不足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教学策略毕业论文的革新

3.考查形式的革新

成绩考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运用得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教学要求。优化考核内容比例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平时成绩、食品调查、课程论文、期终考试等。

结合考勤和课堂表现考查平时成绩。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组织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的市场调查,并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增强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并锻炼学生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为撰写课程论准备,食品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10%。

本门课程在内容全部讲完之后进行期终考试,考试不是论文格式范文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试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借以改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期终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革新与实践,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国华.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郝利平,夏延斌.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孙保国.食品添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母亲怀孕时的营养条件直接关系到胎儿、婴幼儿乃至成人时期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成人,每一时到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生存的起码条件,所起的作用也是优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孕期保健中叶酸的作用做了分析。

【关键词】孕期保健叶酸畸形

叶酸是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参与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DNA甲基化,体内叶酸营养状况可影响许多基因的表达。由于DNA合成和其他甲级转移反应的需要,孕妇对叶酸需求量增加,因而孕妇患叶酸缺乏症的危险性增加。叶酸摄入不足和低血清叶酸浓度会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包括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和胎儿生长迟缓的危险性增加。作为体内的甲基供体,叶酸可使蛋氨酸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重新甲基化为蛋氨酸,从而减轻同型半胱氨酸的毒性作用。大量研究显示,补充叶酸能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而体内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会增加成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患病风险,也是引起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危险因剥。母体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使习惯性自发流产和妊娠并发症增加,后者会增加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的危险性。

除了原发性膳食叶酸摄入不足外,其他可影响叶酸代谢的因素也都可能增加NTD发生危险,包括药物、酒精以及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等。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抗惊厥、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和苯巴比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糖尿病治疗药物甲福明二甲双胍等,都被报道会损伤叶酸代谢。有不少的文献观察到,使用本文病例中提及的丙戊酸或丙戊酸钠进行抗癫瘸治疗时,会造成血清叶酸水平下降和NTD生育危险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也是损伤机体的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但其详细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阐明。

在面临妊娠的育龄妇女的癫痫治疗方案中,应充分考虑控制癫痫症状的重要性与药物带来的畸形风险之间的平衡;尽量选择单一药物治疗方案、在药物选择尚尽量避免使用丙戊酸治疗。如果治疗方案早已建立,丙戊酸是有效控制病情的最佳选择时,则应选择最低的有效剂量(最好

除了对妊娠期妇女的保护外,补充叶酸还是有效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有效方法,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具有意义。血营养因素对胎儿及优生的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人体所需要的蛋白、维生素等六种营养成份。营养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对于育龄妇女,营养不良会造成排卵不正常、月经不规律、流产机率高。对于成人男性来说,则可使和数量减少。即使怀孕了,也会因

孕期营养需求量的增大,相对摄入量不足,导致胎儿发育迟缓.体重不足、身材低矮,严重的营养不良还会引起早产、死胎、畸形等。因此,孕妇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加强营养,要保证让胎儿大脑在形成发育时期获得足量的氨基酸等。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以新鲜卫生,数量适当为主,保证母体与胎儿健康发育及成长的需要。综上所述,要做到优生,既要注意先天的遗传因素,又要防止外部因素对胎儿的损害,搞好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婚早育,这样才能做到优生,从而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1]汪之顼,叶酸营养与孕期保健.会议论.文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分论坛暨江苏省营养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2009

[2]单玉华,把住婚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三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会议论文.20全国围产医学与妇幼保健学术交流会

[3]蒋迪仙;石树中,妇婴保健与儿童发展.会议论文.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

[4]蒋丽芳等,河南省出生缺陷项目试点一级综合干预中期效果评估.会议论文.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2010

[5]徐军校,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提高人口素质.会议论文.2005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FoodQualityandSafety)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2]。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食品添加剂》[5]中涉及的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每一大类又有很多小类,每小类下又有许多品种,内容繁多、零散,讲述的内容看似都是拼凑起来的,学生学起来也往往不得要领,一般只能学到一些“零碎”的片断,而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很难把握课程整体结构,达不到教学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学内容需要按照知识点的掌握逐渐进行推进并做到主次详略得当。

1.1加大原理等理论讲授的力度,力求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基本按照功能进行分类,而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食品添加剂通常也具有相同的结构或者是相同的物质基础,因此,根据某一类添加剂的作用的原理,着重讲述食品添加剂作用的原理,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新型的添加剂的结构来判断是否可以起到相应的功能,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发现并创新新的食品添加剂,做到学以致用。

1.2根据企业生产实践,突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技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通常在食品加工中常常多种食品添加剂复合添加到食品中。这种情况在给学生教学讲授过程中,学生感觉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复配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类型。根据上述情况,通过笔者与企业的接触和了解,以具体企业的生产加工为例,给学生接受了食品企业生产中常用到的复配型食品添加剂,并结合该类型的食品企业生产工艺,进一步说明食品添加剂是如何与食品工业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使用和添加的。这样的举例不但有针对性,也能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对食品企业生产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课程内容不断增加,学时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适应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改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该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就能做到理论教学在先,实践教学在后,同时穿插图片、动画、视频等,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能从多角度了解和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功能。

2.1以老师教学为主,以学生课下自学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理论内容的讲授,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但如果仅以教师进行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即便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学生也会疲惫而感到厌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通过对于某一类食品添加剂的原理讲述完毕,这时可以简单对这类食品添加剂介绍,然后让学生下去自学这类食品添加剂的具体种类,它们的性质,功能和具体的应用情况,并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大家呈现。这样做不仅可以做到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动手动脑同时进行,更重要的是在搜集资料和整理的过程中强化了这方面的知识,做到了一举两得,因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加强电教化力度,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丰富,快速其全面,容易获得。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室一般都有无线网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连接网络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或者动画,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贴切。笔者在食品添加剂的理论教学之前,通常播放一些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道》中涉及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事件,以及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质量安全事件,以此为引子,让学生运用自己以及学到的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知识来分析该事件的起因,结果和处理办法,以及如何来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学生课堂讨论非常激烈,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3丰富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1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通常,高校教学中普遍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看书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不断的设定好问题,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来与大家一同探索。这样做不但可以及时的把那些低头看书的同学的思路从课本带到教师的教学环节中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引导式的课堂提问中,让学生能从回答问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这种引导下将教师的学术思想和理念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

3.2撰写课程论文,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学生到了大四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通常发现写作水平比较低,对自己研究的课题不知道从何谈起。因此,通过撰写自己感兴趣的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是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很好的一种方式。通常要求学生按照正规科技论文中综述型论文的格式进行写作。这样不仅做到了对本学科知识点的查找,整理和撰写整个过程得到了锻炼,也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1]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等.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食品学报,2004(4):109-112.

[2]纵伟,刘艳芳,郑坚强,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J].广西轻工业,2010(1):87-88.

[3]李雪琴.工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66-68.

论文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因素,分析

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各项能力的一个重要社会环境,同时学校也是学生长身体、发展体能素质的重要场所。在许多教育者和家长的观念里,对学校的前项功能很是看重,但对后者的认识却极为模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盛装知识能力的容器,身体是基础,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知识能力无所盛载,人生的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众多干大事业者都极其重视自身体能素质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当中的“强”字就包涵有身体素质强健的意思。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已越来越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个体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体”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校是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场所,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度过的,因而学校环境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极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当下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同时其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一些偏差也反映出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而造成如此状况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营养、锻炼、休息、心理。当下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出现也应与这几个方面有紧密关系cssci期刊目录。这几个因素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任一个因素的缺位都会对体质健康不利,而任一个因素作用过头了,对其体质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只有这几个方面和谐统一于人之身体,人的身体才会真正的健康。

人的身体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才会健康存续,因社会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当下的中小学学生营养供给也渐趋于科学合理,至少严重营养不良的学生已是极少数个案。产生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学生家庭极度贫困,以致营养需求得不到保障;二是学生本人患有重大疾病,致使学生本人体质严重衰弱,出现严重营养不良体征。

当下的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提供的生活费在每学期已很不少,然而学生中还是会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不佳的状况,这种情况在寄宿制学生中发生的情况较多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公寓或学校附近的小餐馆提供的饭菜质量不达标。如果食堂或小餐馆的饭菜价格不菲,但质量欠佳,就会让寄宿制学生虽花了钱,但营养却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学生的食欲会越来越差,体质也会因营养不良而衰弱;二是学生把家长给的生活费用花到了吃零食或上网打游戏等非正常生活消费上,迫使生活费被削减,从而一日三餐得不到保障,长此下去造成营养不良;三是部分学生偏好吃方便面等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多了,以致消化功能不良,从而变成营养不良体质。而走读生由于大多是在家中吃饭,饭菜口味和营养应有保证,但有些学生由于偏爱吃零食,如小摊上常卖的麻辣串等,以致吃坏了自己的肠胃,造成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差,消化吸收功能差,从而造成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让学生体质欠佳,但同时营养过盛也会让学生体质不良。中小学生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各部分器官代谢较快,对物质营养的需求也就较多,有些学生就会出现食欲特别旺盛的现象。此类学生如果在饮食上不加节制,大饮大食,以图吃得痛快,而自身如果又属于懒于运动的一族,那么过盛的营养就会在身体里堆积,出现肥胖症状,而我们都知道过度肥胖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时下的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肥胖症状不是少数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城里学生比乡下学生多,营养过盛与缺少体育锻炼是主要的罪魁祸首。

身体在于运动。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阶段,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必须的,但当代的中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舒适,不爱运动或运动量较小就极为普通。出门就坐车,上下楼梯乘电梯,体力活不干,平时无事就在床上卷成团,是当代中小学生真实的写照。学生的家长及教师中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认为只要学习好,身体锻炼不锻炼无所谓。没想到正是这无所谓让营养过盛的学生无法消耗代谢,让懒于运动的学生体质日渐下降。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健康的大敌。学校在教学期间设置了一定课时的体育课,但有些学校体育课活动单一,运动量小,学生兴趣不大,以致体育课质量不高,也有体育课形同虚设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学生体质更差。锻炼需有一种意识观念,当代人往往富于营养观念,却缺乏锻炼观念。没有科学适度的体育锻炼,人的身体也同样不会健康强壮。缺少锻炼除了会让学生体质下降外,一些疾病如颈椎腰椎病、近视眼、神经衰弱、精力差等也与缺少锻炼有关。同时锻炼还需要有强度的观念,并不是简单的走一走、跳一跳就是锻炼了,而是在锻炼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体力透支,以实现肌肉骨骼、呼吸循环等器官功能的锻炼。

“少年强则国强cssci期刊目录。”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要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重视学校食堂的管理,提高食堂饭菜质量,做到饭菜价格适中,切不能让食堂以营利为目的。饭菜要尽量做到种类丰富、鲜美可口、卫生安全,从而保证学生的饮食营养。各个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政策,不能将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最好由学校集体经营,以便于学校管理食堂。学校超市是学生在校购物的主要场所,方便面等食品不要大量购进。要在学生中宣传科学的营养观念,学校要开展科学饮食的课,指导学生合理地饮食、合理的生活开支。

第四要开展好心理健康课,要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压力过大现象要及时排查,及时疏导,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要多向学生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比如宣传预防流感的知识,预防乙肝的知识,预防近视眼的知识。当代的很多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我们除了要求学生保护环境外,还应要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污染,比如不用一次性碗筷,不用一次性纸杯,警惕手机电脑的辐射等。要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如勤剪指甲等。要向学生宣传一些养身保健的知识,比如不要暴饮暴食、饭后走一走、早睡早起、每天要睡子午觉、穴位按摩、年青人不要过早过性生活、运动后不要冷浴、月经期注意保暖、要善于宁心调息等。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ExplorationAboutPhysicsTeachingReformin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SunFang

(ChifengIndustrial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ChifengInnerMongolia,China024005)

Abstract:Accordingtotheemploymenttrendofoccupationcollegestudentsandtheexistenceof“foodnutritionandhealth”teaching,theauthorexploredfrom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s,practiceteachingandevaluationmethods,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andlevelofthecourse.

KeyWords:FoodNutritionandHealth;TeachingMethods;CurriculumReform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点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与食品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该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应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它是一门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本文探讨和总结了我院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

1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2]。我们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许多职业院校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而且以理论为主,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动手能力。鉴于此,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我们就《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革。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主题制作成Powerpoint,可实现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将大量信息简便、直观、生动、有效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深化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食品卫生基本知识时,可将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的图片、资料加入到课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专业实验室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

在教学中,鼓励学有余力及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师的科研,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如给定一种常见食品原料,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其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最后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设计性试验可由教师设定题目,指导学生围绕题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如讲解完膳食营养与健康后,可安排学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一份食谱,然后针对食谱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讨论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制定科学考核方式

当前,《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考核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标;考试方法重在教室考试;考试形式常采用理论考试,考核内容主要依附于教材,难以真正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中的鉴定、指导和调控作用。

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应当从考查基本知识转化为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并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并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注重过程考核。在保证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考试题目应具有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特点,这样可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计算自己一天的能量消耗;对某食谱进行营养评价”等应用性强的试题类型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核成绩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20%)、平时作业考核(20%)、阶段性测验(20%)和期末成绩(40%)四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客观性,提高了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传统《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上述改革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认为本课程教学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与考试内容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系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协同工作精神。但是,课程改革工作仍很艰巨,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1]贾晓丽,葛秀涛,孙艳辉,等.《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2):133-134.

[2]徐安书.关于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26-28.

关键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实践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疾病和死亡谱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形式下,我国进行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急需大量应急型、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而当前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院通过改革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方法对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能够适应疾控体系改革需要的新型公共卫生人才。

一、确立新的专业培养目标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一级学科,其与临床医学的最大区别是研究对象。临床医学是个体医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疾病诊断、治疗等;而预防医学是群体医学,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既有已发病的病人,也包括健康者、亚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这使得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面向基层,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除考研升学外,很多会进入基层单位,如二级医院、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健康教育中心、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但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校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从单纯的卫生防疫技术人员培养转变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和卫生管理并举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培养。控制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处理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预防医学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也主要强调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过于单一,以经典实验为主,如环境卫生学实验,主要为大气和水体环境中有害物质检测;职业卫生学实验,主要为职业环境有害物质检测和人体生物材料检测;营养学实验主要为常见营养素的含量测定。这些实验多年不变,主要为验证性实验,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我校在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调整后,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改革。对部分实验方法、原理相近的实验课进行了整合,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从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的具体实施、指标测定、数据统计处理、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行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既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全日制本科生)

毕业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带头人:

二级学院:

撰写日期:

评阅人:

教务处制

化学与人体的健康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这一说法,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贵族,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还是丰衣足食的现代人,在人类的进化的各个阶段,食品都是不可缺少的头等重要的生活原料。在维持生命和健康时,人们需要从外界摄取足够的食物以获得营养和能量。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要使自己吃得饱,而且还要让自己吃得好,要从营养角度进食,要从健康角度合理调配食品。而化学不仅能给人类提供增加食物的手段,还能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等有关知识。

关键词:营养、健康、化学、微元素、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吃什么?怎么吃?色香味如何权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从何处摄入更好?有何作用?等。这一类关乎到身体健康的问题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部分问题进行一些阐述。

人们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营养成分被称为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无机盐,它们被称为六大生命要素,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为人们生命和活动提供热能,又称产热营养素。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不仅常常溶解一些可溶性物质,例如糖类和盐类,形成液体,还与蛋白质、糖类分子的亲水基因结合成不能自由运动的结合水。水作为一种溶剂,有利于消化作用,水可帮助咀嚼,使食物变软,在消化道内顺利移动;另外,水可以将营养素转化为溶液状态,人体吸收后经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水是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是生活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水是生物体不能缺少的物质,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人体组织蛋白质不断分解为氨基酸,又不断从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中合成补充,因此,每天必须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以保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

油脂在生命运动中十分重要,是人类饮食中发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它具有提供能量、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根据我国的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建议脂肪的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15%~25%,相当于每天每人摄入30~50克脂肪(包括烹调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为了防止必需脂肪酸的不足,膳食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应占总热量的1%~2%,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在300毫克以下。另外,由于脂肪过高会引起肥胖、高血压及冠心病,因此生活水平较高、活动少的中老年人,其脂肪摄入量应适当减少。

但糖和甜食都不宜吃得太多,尤其是对糖尿病人,有可能会起反效果。平时饮食中糖类摄取过多,容易导致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及高血压。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应合理膳食,适量摄取。

维生素与蛋白质、脂肪和糖不同,它在人体中既不能产生热量,又不参与人体细胞、组织的构成,但是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祛除某些疾病,并能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人体缺少维生素,新陈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就会发生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比如说,缺乏维生素A,就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其典型缺乏症为干眼病和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有神经炎、脚气病,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还会使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D时,儿童会患上佝偻病,成人则会患上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女性不育、流产,导致肌肉性萎缩等。维生素既是营养品又是药品,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除维生素D外),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各类食物的维生素的种类数量差异很大,而且有的维生素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在食物加工、储存和烹调中受到破坏,因此合理地选择食物、正确的储存、加工和烹调,对人类获得必要的维生素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人体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不大,只要注意平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人体内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除此之外,其余各种元素都统称为无机盐。体内无机盐仅占人体体重的4%~5%,但却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无机盐的含量随人的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胎儿每千克体重含无机盐21.95g/k,而成人的则为42.67g/k。无机盐分布在各个组织中,以骨骼和牙齿为最多。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磷、硫、氯七种,称为常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铁、铜、碘、锌、锰、钴、钼、硒、铬、镍、硅、氟、钒等元素由于存在量极少,故而称为微量元素。

无机盐是人体的重要的营养元素,但无机盐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靠从食物、饮用水和食盐中摄取。由于新陈代谢,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无机盐丢失,所以人类必须从食物和饮料中获取足量的无机盐,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如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可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如:动物的肝脏、肾脏、鱼子酱、瘦肉、马铃薯、麦麸、大枣等。再者,在摄取无机盐时一定要注意量,摄入量不足会引起缺乏症,摄入量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特别是微量元素。

有人说“健康是吃出来的”,也有人说“病从口入”,这些都可以总结为,我们要多加注意日常饮食习惯。特别是在现在食物品种繁杂、农药和食品添加剂泛滥的市场,对于吃我们更加不能懈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吃得到和吃得起的东西日渐丰富,但是,会出现经常偏爱于某一种食物,而对于其他有益的食物却碰都不碰的情况;还有一餐吃得多,一餐却又一点都不吃的状况,不注意合理用餐、饮食均衡,从而导致健康指数下降。很多的的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膳食体系。

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类的合理膳食结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等,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400~500克;倒数第三层为鱼、肉、禽、蛋类食品,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就吃奶类及奶制品在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最顶层为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总而言之,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参与;而这些化学物质又与营养密不可分;营养物质又摄取于五谷杂粮.动物肉类;蔬菜水果。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人体才能健康成长,益寿延年。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自1986年首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召开至今,特殊营养分会已经召开了8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每一届会议都有众多的学术论文和专题报告,每一届会议都对当时特殊营养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中2006年8月20日至23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的第六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提出了修订1991年出版的《特殊营养学》专著的意见,以反映我国特殊营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我国特殊营养工作的发展。

而3年后在吉林延吉市召开的第七届特殊营养学术会议上,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营养学报》名誉主编顾景范教授受邀作了题为《特殊营养学的发展与展望》的专题报告,同时程义勇教授也作了题为《改善军人应激适应能力的营养措施研究》的专题报告,两篇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这次学术氛围浓厚的会议上,《特殊营养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第二版《特殊营养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由顾景范教授、郭长江教授主编,经过20多位从事特殊营养学研究的专家共同修订完成,并由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亲自作序。该书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特殊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于我国今后特殊营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近的一次特殊营养学术会议是2012年8月16日至17日在贵阳召开的第八届会议,这次会议上众多特殊营养学专家作了研究报告。

同时,李可基研究员通过文献调研,提出了科学补钙的新理念,即除了补钙外,还应考虑其他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如运动等,以针对性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而杜松明博士则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我国四城市成年居民夏季饮水量,并提出了我国成年人每日饮水推荐量。

特殊营养研究成果丰厚

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是中国营养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团结全国特殊营养工作者、共同交流特殊环境与特殊作业营养研究和营养保障工作经验、培养特殊营养人才。

如今,特殊营养分会在郭长江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分会以上述目的与任务为指导,不断开拓进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郭长江教授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营养科研基金课题等研究任务。在他所主要从事的特殊人群营养代谢、营养需要量与食物天然成分保健功效等研究领域,20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专著10部,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中国营养学会优秀青年人才奖、美国农业部研究成果证书等多个奖项。郭长江教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他在特殊营养分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未来,他将继续从事特殊人群的营养代谢研究,并针对特殊人群存在的营养问题,研究制定特殊的营养干预措施,以改善或提高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与作业效能。

郭长江教授说:“特殊环境条件下,人体对于营养的需求也会与正常条件下有所差异,特殊营养分会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的对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研究。研究发现,营养干预可提高人的耐缺氧能力,机制与改善能量代谢有关。进而,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高原人群营养素推荐供给量,有关研究成果已被纳入国家军用标准《军人营养素供给量》。”

“吃辣更长寿”有何根据?食用辣椒对身体是否具有特殊功效?是否所有人都适合常吃辣椒?记者就此采访多位食品与营养专家,揭开辣椒不为人知的秘密。

最新研究:吃辣降低死亡率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8月4日报道,《吃辣有助长寿》研究论文的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齐潞介绍,“科学界已经对辛辣食品的好处有了一些了解,此前主要依据的是动物研究和非常小范围的人体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周食用辛辣食品不足1次的人群相比,如果每周吃上1~2次,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0%。大量增加摄入量则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如果每周有3~7天食用辛辣食品,死亡风险只比不吃辣的人低14%。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很有价值,但目前仍需通过更多实验才能搞清楚辣椒这种保护作用的原理,另外“现在还不能完全证明死亡风险降低就是辛辣食品造成的”,因此“后续仍将研究吃辣对改善健康、降低死亡率是否有直接关系”。英国开放大学应用统计学教授凯文麦康威表示,吃辣可能与中国人的烹调、饮食习惯有关。

正确吃法:吃辣椒时减少油脂摄入

辣椒也讲究正确吃法。专家表示,辣椒的保健效果离不开正确的食用方式,建议在食用辣椒时减少油脂的摄入,将更有利于辣椒发挥保健作用。

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告诉记者,“新鲜辣椒是个好东西,富含维C,但配合什么吃很关键。建议吃新鲜辣椒,尽量不要添加过多的添加剂和油、盐等。”

辣椒食用时也要注意所在环境。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说,一些干燥的地区并不太适合大量食用辣椒。辣椒如果搭配油炸熏烤,很难达到调血脂和抗肥胖的作用。多位专家还建议,鉴于“辣椒助长寿”尚无定论,消费者不要盲目改变饮食习惯。

并非每人都适合吃辣

当然,辣椒虽有益健康,但专家也表示,食用辣椒因人而异,“有些人吃辣椒会长痘,有些人吃辣椒会上火,有些人味觉承受不了太过辛辣,有慢性咽炎和痔疮的人吃了会不舒服,这些人的体质便不适合吃辣椒。但即使喜欢吃辣的人也要注意节制,适可而止。另外,人是否长寿要看基因和环境。别指望一个辣椒就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此外,产妇、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胃溃疡、胃出血、痔疮、慢性胃肠病等胃肠功能消化不好的人群在食用辣椒时应谨慎。患热性病、皮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或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大量食用辣椒。

关键词:大蒜精油萃取方法应用前景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有白、萦皮两种,全国各地均产[1],早已成为我国人民膳食中常用的食品,作为药用在我国亦有上千年的历史。

1.大蒜精油的提取方法

大蒜精油的提取的方法有多种方法而本论文主要是介绍有机溶剂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2]。

1.1大蒜有机溶剂萃取法

1.1.1原理

1.1.2工艺

将新鲜的大蒜,剥去外皮放入研钵捣碎成泥状,再称取捣碎的大蒜酱泥400g,放于2000ml大烧杯中,以1:2的比例加入有机溶剂进行常温萃取,为加快萃取,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1h。萃取完后将萃取液进行抽虑,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渣重复以上操作,共萃取三次,合并滤液。将所得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在40℃进行旋蒸,无液滴滴下后再旋蒸1h。收集大蒜精油,称重,观察。

萃取剂的选择非常关键,既要对大蒜精油的溶解度大,而且要与大蒜精油的沸点有显著差异,同时无毒无不良气味,溶剂残留度低。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醇、乙醚、石油醚、乙酸乙酯等。

1.2大蒜水蒸气蒸馏法

1.2.1原理

水蒸气蒸馏法是以水作为萃取溶剂,在常压或加压下将水蒸气通入难溶于水且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该有机物有效成分蒸馏出来。

1.2.2工艺

称取大蒜150g,加入少量水用榨汁机打浆粉碎后,装入干燥10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进行2h的酶解。酶解结束后,接好试验装置,从油水分离器上端添加蒸馏水直至蒸馏水流入烧瓶为止,并检查气密性。用电热套加热烧瓶至沸腾,并在常压下保持微沸蒸馏数小时。当萃取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待系统冷却至室温后,开启油水分离器下端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下降至0刻度后静置片刻,收集上层的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大蒜精油)并称重,计算精油萃取率。

1.3大蒜超临界CO2萃取法

1.3.1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一区域内,与待分离的溶质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溶解程度随着压力、温度变化在具有一定宽度的范围内变动的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出来的一项技术。

1.3.2工艺

将大蒜去皮、清洗、粉碎至2~3mm粒度后,称取定量大蒜装入物料筒,置于萃取釜中启动萃取装置,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的工作过程:钢瓶中的CO2经过压力调节阀进人热交换器,预热后经过滤器过滤,再被泵入热交换器加热至工作温度,然后进入萃取釜萃取大蒜精油,萃取出的大蒜精油与CO2一起进入分离釜,改变温度和压力,实现CO2和油的分离。计算得率,得率表示为:得率(%)=提取物质量(g)×100/原料质量(g)。

总之,影响大蒜风味成分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综合作用,所以,掌握各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规律,是确定萃取大蒜风味成分工艺的基础。

2.大蒜精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综上所述,发现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出油率高于溶剂浸提法,且在营养成分、风味及外观上都优于溶剂浸提法萃取的精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大蒜深加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其具有生产周期短、出油率高且安全可靠特点,相信此法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发展前景

3.1微胶囊技术

大蒜精油具有易挥发、不稳定及刺激人体黏膜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4-5]。本研究利用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微胶囊技术将大蒜精油制成微胶囊化产品,可避免挥发损失和外界因素引起的氧化变质,提高储存、运输和应用的方便性。

3.2近年来的发展近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复合调味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市场上复合调味料数量不多,风味也较单调,高档调味品市场缺口较大,急待开发[3]。若将大蒜和其它有关的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天然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工成各种复合大蒜调味料,则可改善我国前调味品花色品种少,风味较单调的状况。无臭大蒜原汁可与柠檬汁、胡萝卜汁、拘祀汁、人参、生姜等复合,制成无臭大蒜天然营养保健饮料,这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功能性饮品的新的探索,符合现代饮料向营养、保健与天然方向转化的趋势。随着对大蒜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还可制成果茶、口服液等大蒜系列保健饮目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大敌,而大蒜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与治疗的作用。因此,对于渐人老龄化的社会,利用我国丰富的大蒜资源,可开发大蒜系列老年营养保健食品。而国外例如英国Holland&Barrett大蒜精油则是选用天然的新鲜大蒜,以先进的的冷冻干燥工艺萃取高含量大蒜素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作用。我们应该通过研究开发更先进的技术研造更有用的大蒜精油成分,为人们的健康来带更多的希望。■

[1]徐国钧,主编.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2]臧志清,周端美,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蒜油的实验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8,13(3):21-24

[3]魏金凤,刘立新,陈光辉.大蒜精油的萃取及提高出油率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11(3):285~286

THE END
1.论坛回顾第十四届"特殊营养食品及特殊膳食"论坛核心提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特殊营养食品及特殊膳食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合规管理,推动特殊营养食品及特殊膳食产业,11月21日NHNE第十四届“特殊营养食品及特殊膳食”论坛,旨在探讨特殊营养食品及特殊膳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TLQ4N0514EAHV.html
2.饮食营养降论文(饮食营养与降论文)育儿无忧网营养与健康论文2000字篇1 摘要: 于康教授说:“病从口入”,也就是说人在吃上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会导致疾病。不管何时健康对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面对着社会上各种食物不断涌现而诱发的新疾病,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 合理营养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与学习的有相当重大的作用,因此,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促http://www.yuer51.com/524874.html
3.《降厨房》:主食与蛋白质饮食知识有感三餐都吃粗粮可能因膳食纤维过高引发不适。加工肉如午餐肉因脂肪、淀粉、钠含量高且含添加剂应少吃。红肉虽有补铁优势但不能单一过量摄入,应与白肉搭配食用。这些提醒让我在今后选购食品时更加谨慎,我定会仔细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避免陷入商家的营销陷阱。总之,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饮食并非仅仅满足口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116562275321162&wfr=spider&for=pc
4.现代饮食营养与降论文3000字有问必答现代饮食营养与健康论文3000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世平 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乡镇卫生院 问题分析:您好,您的情况不好判断,建议您最好是到医院先做个检查在对症治疗。 祝你健康。 相关推荐6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回事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六岁的儿童语言能力发育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8714597.htm
5.膳食平衡与人体降营养学论文(通用12篇)篇1:膳食平衡与人体健康 营养学论文 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 --郭鑫磊 自古以来,“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为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膳食调配遵循的原则。中华民族传统用膳原则提示要想保证健康,首先应该坚持平衡膳食,最好在中年以前就养成注意膳食平衡、合理运动、日常生活有规律和不吸烟等好习惯,以保证有足够的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z8cf66l.html
6.膳食营养与降类毕业论文文献都有哪些?本文列举了10篇关于膳食营养与健康主题的毕业论文,涵盖幼儿膳食营养、运动员健康、老年人健康等多个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膳食营养与健康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膳食营养与健康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009785/article/details/122742024
7.均衡饮食营养与降小论文11篇(全文)现在的健康观念认为,在制作膳食的历程中应做到荤素、粗细配搭。多食用含维他命多的蔬菜、瓜果。多食用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铁等元素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牛羊肉、牛奶、豆成品,此乃蛋白质的来源。少吃盐腌、油炸及熏制的食物。健康的人体需要多种营养食品营养与健康素,纯一种食物难于全数餍足,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v522auy.html
8.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9.论文:饮食营养和人类降的关系3. 结合日常饮食习惯,谈谈你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理解” 4. 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采用小四号字 都市文明病 文明人吞进了“文明病”,用自己的牙齿在制造坟墓 。现今社会文明高度发展,就连食物也跟着文明了。有人说想要健康就要吃真正的食物,什么是真正的食物还要好好请教你的祖https://www.jianshu.com/p/b24b64507762
10.江苏省老年人群膳食营养降状况及其膳食模式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摘要】: 目的:分析2002-2014年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了解膳食营养水平及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不同的膳食模式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江苏省营养与健康调查以及以此为基础,在相同地区开展的2007年、2014年江苏省营养与健康追踪调查数据。以2002-2014年调查数据中60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6-1021581711.htm
11.柿叶及其产品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防治方面的新进展来源会议 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2008年论文一键智能排版 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 立即查看 > 精选好书 查看更多好书 > 无师自通心理学效应 本书从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职场生活和净化心灵方面,分别论述存在于这些领 三月的邀请函 一日,蒲生充留和北https://read.cnki.net/web/Conference/Article/DNZX200811001024.html
12.营养饮食与降论文营养饮食是指通过摄取均衡、多样性的食物,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维持身体健康的饮食方式。本论文旨在探讨营养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同时,缺乏某种重要营养素也会导致特定健康问题的发生。因此,了解营养饮食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2/18/81723323_1118025346.shtml
13.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3年第47期)8.加强营养健康干预措施。强化各级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推动营养健康纳入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和健康单位、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建设,营造各方参与的营养健康社会氛围。组织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推广营养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动员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加强健康四川合理膳食行动指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3242
14.医生个人年度考核工作总结(15篇免费下载)三、营养与膳食工作: 1、制定并公布食谱,在制定幼儿营养食谱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市场供应情况制订适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食谱。本学期每月召开膳食小组会议,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改进幼儿食谱,让食谱天天不重复、周周有创新。督促伙食费专款专用,伙食费盈亏不超过2%,每月张贴公布账目。每月用计算软件对幼儿食谱进行营养计http://www.liumishu.cn/zongjie/135628.html
15.降饮食:营养降与生活的关键关于降饮食的论文题目健康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关乎营养的摄入,也与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原则和实践,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促进健康。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体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护身体的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并促进身心发展,合理的饮食http://coffee.cn/xican/post/343223.html
16.我校精准营养与代谢团队揭示黑米饮食对结直肠癌发展的降效用及2024年1月15日,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精准营养与代谢团队陈振夏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iMeta在线发表题为“Black rice diet alleviates colorectal cancer development through modulating tryptophan metabolism and activating AHR pathway”的论文。结https://yjs.hzau.edu.cn/info/1185/9807.htm
17.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9年学会在紧张有序开展工作的同时,也梳理和认识到加强与地方学会联系,是促进学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2019年首次设立的地方“实践论坛”,学会邀请了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作为省级代表,邀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河北省唐山市作为地市级代表,在本次大会上做经验交流,介绍本地的老龄健康、http://www.cagg.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785/ci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