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音乐治疗;年轻脑出血;研究进展
1年轻脑出血患者的概述
1.1定义年轻期脑出血(dementiaintheelderly)是指发生在年轻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脑外伤、脑肿瘤、颅脑感染、中毒或代谢障碍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以脑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由于其起病隐匿,故早期症状易被忽略。脑出血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
1.2我国脑出血现状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所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就成了提高年轻人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2音乐治疗的作用及意义
音乐疗法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所用乐曲的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达到排忧、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2,3]。
2.2音乐疗法对患者作用的数据分析我们在同一地区选择500名年龄差别不大的年轻病出血患者进行了调查,每位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的严重情况几乎相同,外部条件基本相似。
本组病例起病急,症状与首次出血相似,但病情更重,并发症多。伴有意识障碍者36例,其中深昏迷16例,浅昏迷9例,嗜睡11例,意识清楚1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其中偏瘫40例,双侧瘫痪12例。合并失语23例,肺部感染22例,上消化道出血13例,脑疝11例,褥疮3例,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例。
通过上图显示,音乐对患者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听音乐的患者中218位有了明显好转现象,而不听音乐的250位患者中,只有176位患者出现了好转,还有74位患者没有明显变化。可见音乐疗法对年轻脑出血患者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2.3音乐疗法的具体措施
2.3.2参与式音乐疗法患者通过参与音乐行为(如演奏、演唱等)来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再创造式音乐疗法是指患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音乐活动,包括歌唱和器乐演奏。学习如何用嗓音和乐器来演奏,演唱,模仿旋律,节奏,学习如何记忆旋律,根据乐谱演奏乐器,参与集体合唱,学习音乐课程,音乐表演,音乐戏剧等[5,6]。创作式音乐疗法是由患者创作音乐,例如歌曲的旋律,歌词,器乐音乐等。即兴式音乐疗法是由患者自发地演唱或演奏。演奏可以在治疗师设定的规则,形式,情绪等主题下进行。
3结论
对年轻人来说,音乐会带来力量和生命。音乐感受能大大地激发一个人的活力,使人振奋。具有应激与音乐的抗焦虑作用。
复发性出血后于首次出血相比症状更重,体征更明显,合并症更多,致残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本组病例3次或3次以上出血24例,死亡11例,病死率45.8%;2次出血病死率为21.4%。致残率67.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科学证实,人类的大脑细胞的衰亡是不可逆转的。但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同时也证实,掌握必要的知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能使年轻脑出血的发病率降低,能使年轻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缓解[7,8]。音乐疗法是治疗和延缓衰老的一种很有益的形式。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音乐治疗年轻脑出血的发展前途是远大的。
参考文献:
[1]金学菊,汪梅,黄月梅,等.50例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3:1755-1756.
[2]李贞顺.50例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J].中文健康文摘,2011,8(39):344-345.
[3]侯付梅.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4.
[4]李春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3.
[5]曾桂林,闫柏灵.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作用[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04.
[6]叶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8.
【关键词】崩漏;治崩三法;非药物疗法;社区康复
Studyonnon,drugtreatmentofcommunityrehabilitationbasedontheso,calledthreemethodstotreat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ZHANGCong,LILiu,ji,XIANGJian,min,etal.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BUCM,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isuss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of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frommanyangles.MethodsWithCNKInetworkasaplatform,searchthekeywordof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andcollect,sortout,analyseChinesemedicinedocumentsofnon,drugtreatmentof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Aroundtheso,calledthreemethodstotreat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choosearepresentative,community,operablenon,drugtherapytodevelopa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program.ResultsPlugflowperiodcouldfocusonacupunctureanddiettohelpstopthebleeding.Identifyingdiseasesourceperiodcouldfocusonacupuncture,dietandmusictherapytoremovethediseaserootcause.Retoreandrehabilitateperiodcouldfocusonearacupuncture,psychologyandphysicaltherapytohelprebuildthemenstrualcycle.ConclusionAtdifferentstagesinthetreatmentof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flexibleandintegrateduseofvariousnon,drugtherapy,alongwithdrugtreatment,givingpatientsa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helpfultoachievebetterresults.
【Keywords】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Threemethodstotreat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Non,drugtherapy;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JYBZZ,JS014);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研课题(项目编号:04)
崩漏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者,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本病是妇科常见病,对妇女健康影响较大。关于崩漏的治疗,文献报道较多集中在药物内服的治疗手段,非药物疗法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以“治崩三法”为纲,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药物疗法,结合中医康复技术中的饮食、心理、运动、音乐等康复手段,多角度探讨崩漏的社区康复,以期为社区医生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
1崩漏的治疗原则
塞流即是止血,属于急则治其标;澄源即是求因治本,是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复旧即是调理善后,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目前认为,复旧重要的是重建患者的月经周期。
2基于治崩三法的非药物疗法
崩漏的非药物疗法中,以针刺并艾灸疗法为主,兼有饮食、心理、音乐、运动疗法等。
2.1塞流为主的非药物疗法
2.1.1针灸疗法治疗经血暴下的崩中患者首重灸法以补气、升提、温中止血;治疗经血漏下的患者多用针刺或者针刺结合艾灸,塞流为主,兼以澄源。血热及阴虚患者忌灸。
常用于月经病止血的穴位有归来、隐白、三阴交、地机、血海、大包、膈俞、水泉、四满、大墩、曲泉、阴交等,以这些穴位为主,或针或灸,能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李逢春[1]按子午流注,每日上午7时至11时,于隐白穴隔紫皮蒜薄片行艾炷灸,每次灸3~7壮,3次为1疗程,间隔3d开始下1疗程,治疗崩漏取得显著效果。杨兴华[2]以艾炷轮换灸双侧大墩,治疗崩中血流如注,效果佳。断红穴是经外奇穴,位于手背第2、3掌指关节间前1寸,相当于八邪穴之上都穴,具有止血作用。杜巧琳[3]针刺断红穴配合艾灸隐白、大敦穴,治疗崩漏69例,总有效率91%。对于崩中不止而导致的脱证可重灸百会穴升提以救脱[4]。
2.1.2饮食疗法王集智[5]在“血见黑即止”理论指导下,依据“豆须分生熟,而治则有补泻之别耳,用补则须假以炒熟”(《本草求真》),“水豆腐渣炒黄,清茶调服,治大便下血”(《古今良方》)等记载,自制豆浆锅巴炭用于崩漏止血。取熬豆浆的锅巴,以糊者为佳,经烤炉烤焦成黑褐色为度。粉碎、过筛备用。脾肾不足,气血虚弱型崩漏患者每日服50g,3次/d。治疗崩漏40例,效果甚佳。
2.1.3心理疗法崩漏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的情绪。临床应给予患者心理康复,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讲述康复成功病例,告诫日常注意事项,安慰患者等。帮助患者解除不良情绪,打消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4其他疗法贺丰杰等[6]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崩漏的启发,建立了中药(组成:鸦胆子、莪术、元胡)直接外用于子宫局部的“中药子宫内膜剥脱法”的外治方法,治疗崩漏效果明显。
2.2澄源为主的非药物疗法澄源体现的是治病求本。针对崩漏的病因,针对性地给予补肾、健脾、清热、化瘀等疗法,使之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2.2.2饮食疗法王桂敏[9]取山楂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食用山楂膏来辅助治疗34例崩漏患者,效果较好。取新鲜山楂去核,加水煎煮、搅拌20min,加红糖适量,再熬5~10min成膏状,装容器备用。3~5次/d,2~4勺/次。刘奋忠[10]等用新鲜寒莓根100g炖鸡,佐以生姜、黄酒适量,服汤吃肉,隔日1剂。认为寒梅根与生姜配伍一凉一温,共凑清热、凉血、温经之效,佐以鸡肉食养食疗,治疗血热型、气血亏虚型崩漏15例,效果较好。亦有针对阴虚热盛型崩漏选用猪皮冻胶[11]治疗的记载。
2.2.3音乐疗法目前,音乐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如高血压、抑郁症、智残、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李学君[12]认为音乐疗法可做为各种气滞血瘀型妇科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中国传统音乐当中的五音指角、徽、宫、商、羽五个音阶,五音与五脏、五志、五行具有对应关系。根据崩漏澄源期治肾、治肝、治脾的不同,以及精神情绪对本病的影响,选择五行音乐[13]中不同的音阶做为澄源期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研究。
2.3复旧为主的非药物疗法复旧,需要重建月经周期,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即现代医学的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腺轴)的平衡。同时要消除病因,防止复发。
2.3.1针灸疗法钱拉拉[14]以耳穴毫针刺为主配合艾灸治疗崩漏。耳针主穴选子宫、丘脑、卵巢。脾虚型加耳穴心、脾,艾条悬灸隐白、气海;肾虚型加耳穴肾、肾上腺,艾条悬灸气海、关元;血热型加耳尖放血;血瘀型加耳穴皮质下、交感、膈,艾条悬灸关元。崩漏日久血虚者加耳穴脾、胃、三焦,艾灸隐白、百会。此法兼顾治崩三法,重在复旧。耳穴子宫、卵巢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位;丘脑是植物神经中枢,丘脑穴有调节内脏活动及体内生理活动的作用,常用于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疾病。三穴配合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平衡[15]。江有源[16]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是从止血后的第1次月经前7d开始,穴取足三里(补)、三阴交(泻)、中都(泻);停经后第1天开始,穴取足三里(补)、太溪(补)、关元(灸)。连续治疗3个月,所治患者3~5月后全部治愈。
2.3.2心理疗法复旧阶段要注意怒、忧、思对机体的影响。康复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患者情志的疏导,易怒者可通过呐喊、倾诉等方法进行心理发泄;忧愁、思虑过度者,可通过琴棋书画、种花养草、唱歌跳舞等方法移情易性;对围绝经期崩漏患者,医生要引导其家人关爱,发挥家庭成员在本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要让患者学会一种或几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消除长期情志刺激因素,使患者保持生理和心理的良好状态,从而消除病因,防止复发。
综上所述,在崩漏治疗塞流、澄源、复旧的不同阶段,根据其治疗侧重点的不同,灵活、综合地运用多种非药物疗法,与药物治疗一起,对患者进行综合的社区康复,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饮食、音乐、运动疗法尤其适用于社区康复,值得社区医生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逢春.定时取隐白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8例.内蒙古中医药,1989,13(3):12,13.
[2]杨兴华.单穴针灸治疗急症四则.中国民间疗法,2008,16(1):8.
[3]杜巧琳,韩丽琳.针灸治疗崩漏69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3):3143.
[4]陈同义.重灸百会抢救崩漏致脱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8(1):43.
[5]王集智.豆浆锅巴炭治疗崩漏40例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1998,40(2):11,12.
[6]贺丰杰,陈晓琴,朱虹丽.一种活血化瘀法替代手术靶向治疗“崩漏”的新思路.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114,117.
[7]张颖,张鸥.古今针灸治疗崩漏用穴浅析.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503,504.
[8]张颖.古今月经病及带下病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规律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王桂敏,赵会.山楂熬膏治疗崩漏体会.中医函授通讯,1998,17(1):21,22.
[10]刘奋忠,刘秀英.寒莓根炖鸡治疗崩漏15例.中国民间疗法,1999,7(8):45.
[11]翁维健.药膳食谱集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2]李学君.音乐治疗与中医妇科初探.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55,57.
[13]祝倩,韩先伦.论中医五行音乐治疗亚健康的优势和前景.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50,251.
[14]钱拉拉,张红,何乐中.耳针配合灸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7):33,34.
[15]张素英,张永兴.耳针及耳穴贴压法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275.
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治疗观;音乐治疗学
1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2音乐治疗在临床治疗的实际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音乐治疗开始起步的6年之后的1990年,我国台湾的首位音乐治疗师张初穗从美国回台湾,在台北新爱儿童发展中心任音乐治疗师,首次把音乐治疗带进台湾。此后先后有19名获音乐治疗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生回到台湾,在一些医院、老年福利机构和儿童特殊教育机构中工作。这些人大部分都具有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注册音乐治疗师的资格。1996年,台湾的“应用音乐推广会”(相当于音乐治疗协会)成立。该学会以这十几名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为骨千,不断举办各种讲习班,致力于在台湾推广音乐治疗的事业,取得相当的成绩。尽管台湾距离建立音乐治疗学科和职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对比海峡两岸的音乐治疗的发展水平,虽然较大陆起步晚,发展的模式也与大陆不同,音乐治疗的规模小,但专业水准相对较高,发展速度和专业水平显然都超过了大陆。
根据美国发展的经验来看,音乐治疗通常是先由医务人员开始探索,但是由于医务人员较为缺乏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不能摆脱简单聆听的模式,从而无法真正地使音乐治疗发展和成熟起来。由一音乐专业人士的介入,使得音乐治疗的方法从简单的聆听发展到后来复杂的聆听技术以及各种能动参与和即兴演奏等复杂的方法技术,才使音乐治疗得到发展和成熟。而音乐治疗作为一个学科,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和独立的理论和体系,其中包括十多种流派,一百种方法技术,因此必须依赖一大批经过系统训练的音乐治疗师才能建立,而不是简单地播放音乐,也不是简单地“音乐十医学”或“音乐十心理学”。纵观中国音乐治疗20年来的发展。问题主要在弓;缺少专业音乐人员的参与,而发展的关键又在于——专业音乐治疗帅的培养和教育。因此,进行专业的音乐治疗师的培训和教育,建立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队伍,是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关键。实际上台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十几名在国外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的合格音乐治疗师分散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工作,但日前尚没有一所大学建立音乐治疗专业来培养白己的音乐治疗,这也成为音乐治疗事业在台湾真正地获得较大发展的瓶颈。
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教育项目是1989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成亿的音乐治疗大专班。但是由于专业知识和师资准备不足,在招收两届学生后停办。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洽疗学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国际高标准进行设置,按照美国音乐治疗协会的要求标准开设课程,力图培养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格音乐治疗师。中国的音乐治疗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步地培养出经过严格训练的合格音乐治疗师,我国的音乐治疗的职业也初见端倪。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的理念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人文关怀的理念不断转化,很多医疗领域越来越多地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需要的重视。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从40年代起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1997年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中国,从1989年起就有了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会组织——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可以预见中国的音乐治疗也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音乐治疗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不久的将来也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高天.音乐治疗导论.中国心理学会推荐图书,世界图书出版.
满力.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现状.高明全中华护理杂志.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学科,涵盖了心理学、医学、社会文化学和音乐学等一些学科内容。这一学科现被正式列入为专业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很多所高校建立,而且正逐步应用于实际的疾病治疗中。本文结合该学科在美国的建立情况,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做出如下的论述。
1音乐治疗
11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发现给战争中伤员听音乐具有很好的精神调节效果,之后被迅速的推广。直到今天,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有很大数量关于音乐疗法的医学著作,同时不少的高等院校还和一些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了音乐治疗的特殊专业,目前美国有大约4000多个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
12音乐治疗的用法
音乐治疗现如今主要被应用于辅助治疗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一些病患,主要的用法如下:
通过播放一些轻快、活泼的音乐来振奋和鼓舞人的精神;教患者演奏一些乐器或者鼓励患者参与一些歌曲的合唱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安排可以使患者找回原有的平衡感和自信心,同时通过乐器的演奏也能使患者逐渐恢复机体的意识,积极参与一些集体的活动;通过播放一些优美柔和的音乐,可以安抚患者压抑和烦躁不安的情绪;在公共场合播放音乐,也可以提升不同场合工作人员本身的工作效率等。
2美国的音乐治疗发展情况
美国人HelenBonny于1970年开始在美国马里兰一家精神病研究所工作,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将音乐治疗这种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于1975年提出了引导想象性的音乐治疗――GIM。
美国的音乐治疗发展情况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之间。19―20世纪之初,英国的一场变革运动涉及了当时的舞蹈、音乐、艺术体操、矫正教育、艺术教育、哲学和戏剧等很多学科。其中音乐和舞蹈等节奏运动的发展对于早期的音乐治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运动的参与者开始发现人的身体和节奏之间存在的关系:人可以通过音乐对自身的情感从内向外地进行表达并和外界取得沟通和交流。
22复苏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之间。此时音乐治疗学的研究者们不再仅限于从事一些理论的研究,开始将音乐治疗这种方应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研究者们通过鼓励患者进行即兴的演奏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并从中获取了大量有用的实验信息。美国人HelenBonny于1970年开始在美国马里兰一家精神病研究所工作,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将音乐治疗这种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于1975年提出了引导想象性的音乐治疗――GIM。紧接着,许多专业的院校也成立了具体的研究音乐治疗学的专业和学科。从这一时期开始,音乐治疗学科在美国开始朝着多专业的方向进行发展。
23正式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今。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治疗这种手段逐渐被包装成一种媒介。这种媒介事实上是一种交流和表达的媒介,他帮助患者在别人和自身建立起一种联系。此时的理论治疗学主要有两个理论基础:人文主义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音乐在治疗学这一层面主要表现为一种连接患者和他人的桥梁,每个人都有演奏音乐的权利,每个人也都可以通过音乐的演奏和倾听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情感。
3中国的音乐治疗发展情况
中国的音乐治疗发展情况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音乐治疗的典籍也不少,《群经音辨》中的“乐,治也”;“五脏相音”学说;《乐论》等。但是现代的音乐治疗体系还是在一个学习摸索的阶段。
31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中国的音乐治疗学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的刘邦瑞教授于中国音乐学院进行了以音乐治疗为内容的一次演讲,自那时起,音乐治疗学这门新的学科体系逐渐在中国得到发展。
1987年,我国北京的回龙观医院成立了第一个音乐治疗室,主要的治疗对象是一些慢性的精神病人。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正式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专业,成为第一家拥有培训音乐治疗师学科的学校。1989年,北京的回龙观医院正式成立了音乐治疗学的专门学会,这也是我国在音乐治疗学领域的第一家权威组织。1997年,美国学成的高天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音乐治疗学研究的机构,同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高天教授又在之后的第三年创建了专门的治疗中心,为一些病患提供正式的临床治疗服务。
32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音乐治疗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至今,我国已经开展了10多次有关音乐治疗学的交流会议,并多次邀请外国的一些专家到国内进行专业的讲座,同时还翻译了大量来自于美国的音乐治疗师的著作,这些都为我国的音乐治疗专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从2004年至今,已经有多所院校如:四川音乐学院、江西中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长治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等先后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学的本科学士学位。比起美国的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来说,我们还需更大的努力。
4音乐治疗学科在中国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
音乐治疗学从20世纪晚期开始,在我国流行至今已三十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十分广泛,而且人们对于音乐治疗学领域和一些其他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严重阻碍了音乐治疗学在我国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发展的方向。现如今,对于音乐治疗学和其他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四个方向:音乐治疗和特殊教育;音乐治疗和心理治疗;音乐治疗和音乐教育;音乐治疗和音乐养生。这些方面还都有很大的空缺需要我们完善填补。
5针对中国的音乐治疗学学科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音乐治疗学的四个大方向,研究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要正确并清晰地理解音乐治疗学这门学科的真正定义。
第二,做好音乐治疗师培训体系的完善工作,在现有教学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音乐治疗的专业课程。
柏林艺术大学成立于1696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以及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大学之一,现有4个学院(音乐、美术、设计、表演)以及1个继续教育研究中心。柏林艺术大学的教学特色体现在“跨专业思考”和“跨学科工作”上。这种打破传统架构的现代教学模式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又能够开启学生全新的艺术创造思维。
柏林艺术大学的音乐学院从成立之初便是德国领先的音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其他知名音乐学院陆续并入了这所音乐学院。作曲家MaxBruch,EngelbertHumperdinck和PaulHindemit,知名演员ArturSchnabel,WandaLandowska和EmanuelFeuermann,以及学者PhilippSpitta,CurtSachs和KurtSinger等都曾在这里任教。现在音乐学院大约有250多名教授、博士、讲师,拥有包括器乐和声乐在内的多个专业。①
一、丰富的专业设置与跨学科合作
与其他音乐学院一样,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设有乐器、声乐、作曲、指挥等专业。秉承德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该学院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多,从乐器演奏到教会音乐,从音乐史到音响工程,从爵士乐到音效组织作曲等。学院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年限不限,但必须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而这些考核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论文、口试、笔试、现场演奏、音乐会表演、资格考试、音乐会水平考试等。②特别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主干课程包括艺术实践教学、音乐学与音乐理论、音乐教育三大类;其中群奏指挥方向就有舞蹈、韵律、合唱及其指挥等课程。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3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在初、中级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③
音响工程也是音乐学院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的设置糅合了音乐艺术与科技的课程。该专业的本科生必修的课程包括钢琴、视唱练耳、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理论等,还需要在柏林科技大学学习相应的声学、数学、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理工课程。通常学生都专攻严肃音乐或轻音乐,但是他们在音响工程方面的能力却毫不含糊,学院提供5个录音室、两套编辑系统以及两套可移动便携音响设备,便于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实践活动。④这些课程和实践使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其就业面较为广泛。
二、开放的办学思想促进多层次的交流
在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可以感受到艺术的传播与交流。这种艺术的交流是在多个方面、多种层次上的。
音乐学院的课程与实践包括校内小型音乐会、演奏会,这些活动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广泛交流的机会。因为这些音乐会可能是由学生或教师表演,或者师生共同演出,而听众包括校内的师生,甚至很多感兴趣的普通市民。
正因为柏林艺术大学不是单一的音乐学院,学生有很多与其他学院交流合作的机会。例如柏林艺术大学有表演艺术学院,而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也需选修一些音乐方面的课程,与音乐学院的学生一起上课。而表演学院或其他学院举办的一些公开活动,例如音乐秀、表演剧等,也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参与其中提供了相当大的舞台。
音乐学院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也是广泛而深入的。学校除了聘请客座教授讲课外,学生还可以到其他学校学习和实践。例如作曲专业的学生除了接受本校教师一对一的辅导之外,还可以在3个电子工作室进行实践,包括本院的、柏林科技大学的以及柏林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的。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还与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共同建立了柏林爵士乐研究中心(JIB),以便两所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展艺术工作。这是一个崭新的先锋的音乐中心,它有权授予音乐学士(爵士)、音乐硕士(爵士)、爵士乐教育硕士以及爵士乐声乐硕士学位。⑤
三、与我国音乐教育界的交流活动
柏林艺术大学本身的开放精神促进其与世界各地的艺术交流,而我国与德国的各方面的合作加深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特别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为期3年的“德中同行”活动,都使中德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近年来,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与我国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多。
2004年10月,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派代表ManfredSirevritts教授参加上海首届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介绍了德国音乐教育特点及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⑥2009年,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在我国参加了一系列活动。9月25至27日,中德现代合唱指挥教学与实践培训/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召开。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合唱指挥、艺术总监Betzner及柏林艺术大学“美妙星期五”合唱团参加了中-德联谊合唱音乐会、培训与教学观摩。9月27日晚,“美妙星期五”合唱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萌”女声合唱团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联合举办的音乐会在苏州大学音乐厅举行。这些活动在展现中德音乐个性的同时又凸显出音乐无国界的特点,促进了中德两国的音乐文化交流。
柏林艺术大学是全球著名艺术和音乐高校合作交流网络(NICA)的发起者,至今已与世界上13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目前共有800多名外国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20%左右。而其音乐学院同样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求学者,我国每年都有众多报考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的青少年。国内有不少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的音乐教师曾在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进修,或者从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回到国内任教。高比例的外国留学生也反映了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在世界范围的国际声誉,而其面向世界的教育与交流又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
注释:
①④⑤参见柏林艺术大学官方网站udk-berlin.de.
②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③薛艺兵.世界各国音乐院校名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发展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发挥音乐在人的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要改变恶的本性,去恶扬善,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教育。他提出:“夫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事故起成也怿。”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化民也着。”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发”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美”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形式是美的,它有美的音色、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结构;音乐的内容是美的,它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心灵;音乐所创造的意境是美的,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艳艳山花,飘飘落叶,甜甜笑脸,喳喳山鸟,啾啾鸣蝉……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发现美的东西,便进行审美创造和表现,欣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创造进行欣赏、理解、感悟,美的心灵、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就在这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发展起来。正像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可以说,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自然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也一定可以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即使是独唱、独奏这样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谐的伴奏或伴唱来完成。尤为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的是人的心灵上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培养的是人的合作精神和共处意识。
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五、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人类智慧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钢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的学习,其技巧性主要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敏感性、平衡性、分寸感等的严格训练上,随着乐器学习的程度的提高,手指的灵活性、灵敏性也不断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会不断提高。人的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的加工对象,一般不是现成的东西,它需要通过大脑中的想象使其具体化,这种想象便是形象思维。
世界着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
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创作者在理性(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较多地运用感性(形象)思维进行的“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演奏、演唱)被称为“二度创作”,表演者是在音乐原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把原作创造性地再现出来,这当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果。音乐欣赏则被称作“三度创作”,是欣赏者通过对表演者二度创作的作品的感知,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在音乐的作用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艺术画面,独特的情感体验的结果。
六、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提高人体机能、人的体质。经常练习唱歌如同是在做口腔体操,使面部肌肉经常运动,也能锻炼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学习各种乐器时,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准确性、敏锐性,锻炼人的感觉能力。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更加敏锐、协调的发展。音乐与体操、舞蹈、武术、太极等运动项目配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达到健与美的结合。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娱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
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育成长。胎教音乐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罗斯有家产科医院,发明了一种胎儿保健新方法——定期组织孕妇进行大合唱训练,而对出生婴儿的测验表明: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均超过出生前未进行过音乐胎教的新生儿。日本一个幼儿开发协会进行的实验表明,经常进行音乐熏陶的幼儿,他们总是笑眯眯的,不怕生人,说话比别的孩子早些,眼睛也特别有神,长大以后,智商和情商水平较高,创造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