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预防宫颈癌,女性朋友首先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有多种类型,其中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疣,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则引起生殖器癌和子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性传播途径:这也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或异性性行为中的黏膜接触均可造成感染。
母婴传播:常见于生殖道感染HP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传给新生儿。
皮肤黏膜接触:除子宫颈外,HPV也可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口腔、咽喉、皮肤和肛门等,并诱发相应的肿瘤。
因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安全的性行为。此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宫颈癌疫苗,早接种、早预防、早受益!
怎样选择宫颈癌疫苗?
什么时候接种疫苗效果最好
我国女性有17-24岁和40-44岁两个HPV感染高峰,因此只要在9-45岁内接种,宫颈癌疫苗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9-14岁及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为首要接种对象,并且青少年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因此为了达到最佳预防效果,更重要的是尽早接种,而不是一味追求“高价”疫苗而延误最佳保护时机。
接种过2价或者4价疫苗,可以再接种9价吗?
不建议女性朋友重复接种、反复接种,只要全程接种过其中一种疫苗,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根据最新的9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说明书(修订日期:2022年8月23日),目前尚无国内临床数据支持9价疫苗与其他HPV疫苗互换使用。如果完成3剂4价HPV疫苗接种后拟接种9价,则至少间隔12个月后才能开始接种,且接种剂次为3剂。
正在接种2价或者4价宫颈癌疫苗,可以换成9价宫颈癌疫苗吗?
感染过HPV,还可以接种疫苗吗?
女性朋友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因此,常规宫颈癌筛查仍然极为重要。此外,接种宫颈癌疫苗前,不需要做HPV检测。
少数特殊疾病人群使用免疫球蛋白,在接种宫颈癌疫苗时有哪些要求?
针对这类疾病的女性人群,在接种宫颈癌疫苗前3个月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宫颈癌疫苗有效果吗?
与其他疫苗一样,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接受免疫抑制药物(全身性多剂量的类固醇、抗代谢药、烷化剂、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人群,接种宫颈癌疫苗可能无法诱导正常的免疫应答。
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与正在使用的其他疫苗类似,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有:疼痛、瘙痒、肿胀、红斑、硬结;全身不良反应有:发热、头痛、疲劳、肌痛、腹泻、恶心等等;偶见有下腹痛、月经不规律、过敏性皮炎、冷汗、出汗不良性湿疹,等等。这些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能自行缓解,女性朋友不用担心。
最后,市疾控中心专家温馨提醒,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以预防的癌症,而预防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早”字。宫颈癌从感染到发病过程漫长,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对疾病的早期认识、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进而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才是对女性朋友健康的最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