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中医传统医学一般将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其中实秘又可细分为热秘和气秘,虚秘可细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等。
1、便秘的形成因素:
①.一是偏食:不爱吃青菜,缺少膳食纤维,大便形成少。
②.二是久坐久卧少动:由于久坐久卧少动,致肠蠕动少。
④.四是饮水不足:平时不爱喝水,体内缺乏水分。
⑤.五是年老体虚:由于年老体虚,体内津液枯竭,再加上大肠蠕动缓慢。
2、便秘的辨证与食疗、宜忌:
①热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口干、口臭,腹满胀痛,舌红苔黄。此型病人应忌食辛辣厚味,如辣椒、姜、羊肉、狗肉、鸡、鱼、酒等,因为此类食物多“助火邪”、“耗真阴”,使津液亏少、大便燥结。但应该多吃清凉润滑的食物,如梨、黄瓜、苦瓜、萝卜、芹菜、莴苣等。
②气秘:表现为排便困难,腹部胀气甚至胀痛,这类患者应少吃白果、莲子、芡实、栗子、石榴等具有收敛作用的食物,多吃能行气、软坚、润肠的食物,如橘子、香蕉、海带、竹笋等。《食医金鉴》中的郁李仁粥,就适于气秘者,颇有效果。可用郁李仁10-15克,粳米100克,将郁李仁捣碎,同粳米煮粥,代早餐服食。气虚秘者多吃山药、扁豆;
③虚秘辨中气、阳气虚:在虚秘中,中气虚便秘的特点是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使劲用力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阳虚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腹中冷痛。这两类人应少吃有顺气作用的食物,如佛手、萝卜、杏仁、芥菜、橘子等;宜多吃健脾、益气、润肠的食物,如山药、扁豆、无花果、胡桃、芋头等。用胡萝卜、白术、甘薯煮粥,既是香甜可口之饭食,又是益气润肠之佳品。
④血虚便秘:血虚秘的特点是大便干燥,面色无华,心悸眩晕;阴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少眠、盗汗等症状。血虚、阴虚的患者,应忌辣椒、羊肉、五香调料等,以免加重便秘;宜用滋阴养血,润燥之物,如桑葚、蜂蜜、芝麻、花生等。将黑芝麻、花生捣碎,与小米做粥服食,既增加了稀粥之香味,又达到了养血润燥的目的。还可将等份黑芝麻、松子仁、核桃仁研细,稍加白蜜冲服。
一、痉挛型便秘的食疗方法1、无粗纤维低渣饮食。先食低渣半流质饮食,禁食蔬菜及水果,后改为低渣软食。
2、适当增加脂肪。脂肪润肠,脂肪酸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但不宜过多。3、多饮水。饮水及饮料,保持肠道粪便中水分,以利于通便,如早晨饮蜂蜜水等。
4、进食洋粉制品。洋粉在肠道吸收水分,使粪便软滑,有利排泄。5、禁食刺激食物。禁止食用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二、梗阻型便秘的食疗方法若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应首先治疗疾病,去除病因;如直肠癌、结肠癌等。若为不完全性梗阻,可考虑给予清流质。饮食仅限于提供部分热能,并最低限度控制食物残渣,以胃肠外营养作为供给热能的主要方式。三、无力型便秘的食疗方法1、多吃含粗纤维饮食。多供给含粗纤维食物,刺激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排便能力。如粗粮、带皮水果、新鲜蔬菜等。2、多饮水。多饮水及饮料,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利粪便排出。3、供给B族维生素。多食用含B族维生素丰富食物,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如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4、多食产气食物。多食易产气食物,促进肠蠕动加快,有利于排便;如洋葱、萝卜、蒜苗等。5、增加高脂肪。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润肠,且分解产物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作用。如花生、芝麻、核桃及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每天脂肪总量可达lOOg。供给润肠通便食物,如洋粉及其制品、银耳羹等。6、饮食禁忌。禁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等,因这些食物对通便不利。
一、蜂蜜香油汤
原料:蜂蜜30克,香油5克,白开水100毫升。
做法:将蜂蜜、香油倒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温开水即可。
用法:每日晨起服食。
功效:益气润肠,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便秘。
二、苏麻粥
原料:苏子、麻仁各15克,糯米适量。
做法:上述三种原料共煮粥。
用法:早晚各服食一小碗。
功效:理气、通便,可用于气滞引起的便秘。
三、松子仁糖
原料:白砂糖500克,松子仁200克。
做法:先将白砂糖放入锅中加少许水,用文火煎熬至粘稠,再加入松子仁,调匀。然后继续煎熬,直至用铲子挑起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涂有食用油的盘中,待稍凉,将糖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用法:每次适量,每日2次。
功效: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四、土豆蜜膏
原料:土豆10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先将土豆用榨汁机榨出汁液,再把土豆汁放入锅中煎熬至粘稠,然后放入一倍于土豆汁的蜂蜜,再煎熬至粘稠,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健脾益气,可用于气虚引起的便秘。
五、猪油蜜膏
原料:猪油、蜂蜜各100克。
做法:先将猪油、蜂蜜分别用文火煮沸,晾凉,然后将二者混合均匀即可。
用法:每次服用5-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血、润肠,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便秘。
六、桑椹糖
原料:白砂糖500克,干桑椹末200克。
做法:先将白砂糖放入锅中加少许水,用文火煎熬至粘稠,再加入干桑椹末,调匀。然后继续煎熬,直至用铲子挑起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涂有食用油的盘中,待稍凉,将糖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便秘。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此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或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使脾胃气机阻滞,不得宣通,而成痢疾。辨证宜分清寒热虚实,一般说来,暴痢多实、久痢多虚。【宜】(1)痢疾初起,宜用清淡流质饮食,待大便次数减少、腹痛缓解,才可吃半流质素食,但应无渣少油,点心可加饼干。恢复阶段,应用少油少渣的软饭素菜。(2)实证急性湿热痢,宜用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导滞作用的食物。如茶、银花、大蒜、田螺、马齿苋、柴苋菜、葡萄、山楂等。
(3)虚证慢性期宜餐具有健脾益胃作用食物,兼清余热。如鲫鱼、海参、山药、各种粳米粥等。【忌】(1)切忌油腻、荤腥、生冷、坚硬食物。(2)忌饮食过饱,以免有伤脾胃。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肾阳不足。【宜】
(1)饮食宜以清淡、稀软、容易消化吸收、少渣、少油为原则,以减轻脾胃负担。
(2)泄泻早期,如泻下过剧,宜进淡米汤、淡果汁、面汤、茶水等,病情好转,宜转为少油、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如细挂面、稀粥、面片为佳。腹泻停止后,可逐渐加一些蛋羹、瘦嫩肉末、菜泥、软饭等。后期脾胃虚弱,宜食健脾补益食物,如籼米、山药、扁豆、肝类、蛋类、瘦肉、猪肚等。
【忌】
(1)忌油腻厚味、生冷瓜果及坚硬难消化之食物,如肥肉、海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