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力如何?会否二次感染?如何预防?
张伯礼院士解读XBB毒株热点问题
张伯礼:目前,国内有境外输入XBB.1.5毒株的报道,但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从国外研究数据看,相较于BQ.1毒株和先前的BA.5毒株,XBB.1.5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纽约的一项研究显示,从发现毒株到达到30%的毒株感染比例,BQ.1毒株用了26天,而XBB.1.5毒株仅用了17天。
XBB.1.5与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由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较高,在今后还可能会变异。
张伯礼: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XBB毒株的致病力与其他亚系相当。新加坡去年10月至11月的XBB疫情高峰,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死亡人数高峰。根据新加坡政府2022年10月14日发布的信息,没有证据表明XBB比以前的变异株更具有致病力。甚至与BA.5毒株相比,XBB的住院风险降低了30%。
张伯礼:部分感染了新冠的患者确实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从国外的报道来看,XBB毒株也同样可能造成腹泻,但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出现更常见或更严重的迹象。XBB毒株还是以侵犯呼吸道为主,因而“XBB主要攻击肠道”的说法并不准确。
感染新冠后出现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肠道,引起了病毒性肠炎;也有可能是病毒产生的毒素诱发了胃肠功能紊乱;还有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腹泻。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通常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短期内就能自行缓解。如果腹泻严重,则应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通常口服补液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而不是盲目服用止泻药、抗菌药。
张伯礼: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因此,囤药不如囤“好身体”。调整好身体状态,注意休息,适量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新冠康复者,疫情期间预防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阳转阴”患者,应当保暖、尽量少聚集、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营养饮食,增强免疫力,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感染新冠病毒后,康复者出现的一些持续性症状还需要积极干预,近三年来的诊疗经验表明,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传统功法等,能够促进患者愈后,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促进治愈者的身心恢复到较好的状态也有助于预防二次感染。
张伯礼:如果出现再次感染,一定要首先分清“复阳”与二次感染。“复阳”发生在转阴后2至3周内,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体内残留病毒片段在排出过程中被检测出的阳性,一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一般发生在首次感染后数月至一年内,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一般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病毒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复阳”患者无须再治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而二次感染的患者则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我隔离,注意对家人、同事的保护,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阳康”复工后
不少人感觉自己变“笨”了
“脑雾”是新冠后遗症吗?
“找到手机之后,我突然忘记为什么要找手机。”“我想跟人打招呼,怎么也想不起来对方的名字。”“白天突然犯困,半夜又突然精神起来是怎么回事?”最近,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阳康”后复工发现自己变“笨”了,学习或工作时整日昏昏沉沉注意力难以集中,有人猜测,这是新冠后遗症之一的“脑雾”。
“脑雾”是一种疾病吗?并非专业术语,康复过程中出现比例较高
“‘脑雾’这个词虽然被普遍使用,但并不是专业严谨的医学术语,它称不上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普遍感觉,就像是大脑里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迷雾,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殷聪国解释,这种感觉类似大家平时说的“懵”,仿佛自己“降了智”,以前工作时能轻松做到的事,如今心有余而力不足。
“脑雾”症状需要多久恢复?不会一直持续,平均康复期大约3个月
门诊中,不少人咨询,出现“脑雾”症状后多久才能恢复。
“奥密克戎病毒导致的发烧、咳嗽等症状,大部分都会在两周之内消退。但是患者反映的疲劳感、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更久。”殷聪国介绍,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能够明确新冠和“脑雾”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可以推测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身心疲乏虚弱,会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脑雾”的症状。
如何驱散“脑雾”?三招帮助恢复,呵护好免疫力
殷聪国表示,如果只是在“阳康”过程中出现“脑雾”症状,那么考虑与此次新冠病毒感染有关,可以从三方面积极干预——
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计划。“阳康”期间,要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声音和外界干扰;可以给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保持动力;常备记录工具记录重要事项;尽可能一次只做一件事,每完成一项工作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喝一杯茶,听几首音乐;尝试做一些认知训练提升大脑活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感染新冠病毒前就有类似‘脑雾’的症状,要积极寻找原因,通过治疗原发疾病帮助改善症状。”殷聪国提醒,如果存在明显的情绪困扰,还需要在心理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新冠康复期身体最怕的十件事
最好一个都别犯
对很多“阳康”的人来说,看到抗原测试结果为“一条杠”的时候会大大舒一口气,以为平安渡劫、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新冠转阴并不意味着我们和病毒的战斗结束了。
刚刚转阴后,身体其实是进入一个相对的脆弱期。如果在康复期不小心犯了以下错误,很可能会导致病情重新反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以下十个要点就是康复期尤其要注意的:
运动切勿“累”
每位确诊者的病状不尽相同,专家建议至少在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再开始运动,且前两周应采取低运动强度的项目包括:家务、散步、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利于气血经络运行通畅,正气恢复。
接着,可依照确诊前的运动习惯与能力,慢慢加入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且维持7天相同的运动强度,观察身体适应状况,确保过程中不会感到过于费力。最后,开始加入复杂的运动。
饮食莫贪“多”
很多人觉得历经了这么痛苦的病程,我失去太多了,该好好补一补。殊不知,康复期最忌讳的就是大吃大喝。中医还有个说法叫食复,就是指饮食不当导致症状反复。在进入恢复期后,人体的脾胃功能没完全恢复。此时暴饮暴食很容易伤害脾胃,导致周身气血不调,继而引起症状反复。
身体勿受“寒”
所以,康复期身体的保暖是很重要的。首先室内环境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最佳;其次,身体的保暖要讲究“外紧内松”,外围包严实,温度要守住,靠近身体皮肤1cm以内的部分空间要松一点,给排汗流出空间。此外,洗澡也要慎重,保证在保暖性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心情平静莫长“悲”
抑郁、焦虑、紧张、暴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康复。
补身忌肥“腻”
康复期不要吃油腻和肥甘厚味的食物,总体上要保持清淡饮食,从具体的饮食角度而言,有三样东西是必须要保证的:
要保证能量摄入,一天三餐每餐都得有一点主食。
要有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先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
补充一些微量营养素,特别是来自于蔬菜水果中的。
愈后调整不要“急”
病后返工勿太“忙”
“阳康”后上班的朋友也要悠着点。转阴后还存在低热以及乏力、心悸、胸闷、活动耐受力明显下降等表现的患者,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能忍着不适强行复工,容易出现风险。即便是无症状人士复工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安排工作,平时走路的时候速度要放慢60%-70%,避免爬楼,当然最关键的是不可熬夜加班。
还有咳嗽不要“憋”
阳康后心态切勿太放“松”
很多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后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已经“阳”过了,我不怕了,可以不防护,不戴口罩了。这种心态比较危险,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未知的风险中,这种风险包括二次感染和流感等其他病毒感染。
睡眠护体别太“晚”
1岁孩子新冠退烧5天后咳嗽
被诊断为急性喉炎
2022年12月26日,抗原检测呈阳性的鱼鱼开始发高烧,一天一夜后,鱼鱼的烧退了。“他恢复得跟平常一样,能吃、能喝、能玩,我们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鱼鱼爸说。12月31日下午,鱼鱼开始出现偶尔咳嗽。同期感染新冠病毒的鱼鱼爸妈,以为鱼鱼和大人的情况一样,感染之后嗓子不舒服,喉咙有痰,是正常的症状。
晚上入睡后,鱼鱼发出了严重的打呼噜声,甚至声音更为尖锐。“他不舒服,一直扭来扭去的。”鱼鱼爸妈担心孩子睡着以后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连忙换好衣服将孩子送去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急诊就诊,这时鱼鱼咳得声嘶力竭。
鱼鱼到了医院后,被医生诊断为典型的急性喉炎。间隔一小时一次的雾化要做3次,一次雾化10分钟左右,刚满1岁的鱼鱼不习惯有异物罩在自己脸上,“最开始做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鱼鱼爸说得心疼,“虽然他哭得很难受,但也是没办法,只有做了才会好。”
三次雾化治疗做完,鱼鱼的症状没有好转,医生建议入院治疗,这时已是1月1日凌晨了。当天晚上,鱼鱼爸妈守着鱼鱼没有睡觉,“医生说更严重的喉梗阻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这让鱼鱼爸妈很是紧张。
鱼鱼爸爸观察到,儿科住院部里因喉炎入院的孩子不在少数,主要是3岁以下的幼儿。入院治疗采取输液和继续做雾化的方式。鱼鱼爸爸说,“鱼鱼每天输一到两组液。”在入院治疗的第二天,鱼鱼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终于有了明显改善。
1月3日晚上8点,鱼鱼从住院部返回家中,“还有一点咳嗽,但精神状态已经恢复如常。”鱼鱼爸庆幸自己及时将孩子带往医院进行救治,也对孩子新冠后患急性喉炎很是后怕,“确实是之前了解得不够多,没有想到新冠过后还有患急性喉炎的风险。”鱼鱼爸将鱼鱼得急性喉炎的经历记录下来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用我们的真实经历提醒每个家长,孩子阳过之后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对话儿科医生:
警惕婴幼儿阳后咳嗽
急性喉炎不及时送诊有危险
记者:什么是急性喉炎?急性喉炎和普通的感冒有什么区别?
罗征秀:“急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症,常常由感染(如病毒、细菌)导致。急性感染性喉炎可能出现三种症状,一是声音嘶哑;二是犬吠状的咳嗽,就像小狗一样那种“空空空”的咳嗽;三是出现吸气性喉鸣、吸性呼吸困难。
急性感染性喉炎比普通的感冒更重。它容易引起喉梗阻,喉梗阻一旦发生,就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导致呼吸增快、缺氧,心率增快,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记者:婴幼儿是否比成年人更容易患急性感染性喉炎?
罗征秀:是的。成年人的喉腔已经发育完全,患喉炎的很少。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喉部发育不完全,喉腔较狭小,喉部发炎后充血水肿,让儿童本来就很狭小的喉腔就变得更小,这时候急性感染性喉炎容易引起喉梗阻。各种原因的感染都可导致多见的急性喉炎,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等,像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也是其中一种原因。在新冠流行期间,婴幼儿患这种喉炎的情况还是不少。
记者: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否属于新冠的并发症?
罗征秀:不叫并发症,它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表现。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以表现为喉炎,可以理解为有人感染新冠后没有症状,有人会有轻型的发烧,还有的就是喉炎。
记者:急性感染性喉炎应该如何治疗?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罗征秀:要看导致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病因,如果是细菌性的感染就要用抗菌药物(抗生素),做抗感染治疗。由于目前多数病毒都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就只能对症了。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喉梗阻。
急性感染性喉炎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家长主要是观察小孩有没有喉梗阻的情况,出现喉梗阻是很危险的。当小孩的脸色不好,出现喘不过气,呼吸困难(的情况),发出“喉鸣”的声音,这种时候出现喉梗阻的概率大,可能会导致有生命危险,要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浙江多家医院开设针对新冠治疗的中医康复门诊
记者了解到,最近我省多家医院开设了针对新冠治疗的中医康复门诊,通过个性化的中医药康复调理,帮助“阳康”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那么,中医药在新冠治疗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中医专家。
“偏方”功效因人而异
中医防治疫病已有数千年历史,新冠病毒感染便属于中医“疫病”范围。
对年老体弱人群,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中医范永升建议,可以用玉屏风散加银花、藿香等煎汤服5至7天,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室内可用艾叶、薄荷、桑叶、石菖蒲等芳香的中药加水烧开,熏蒸;也可以用中药香囊挂于室内、车内或随身佩戴,达到辟秽祛邪的效果。不过,这两种方法孕妇及有药物过敏者不建议使用。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许多预防新冠的民间药方,比如,红糖、生姜、大葱白等熬水喝,这些方法靠谱吗?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名中医林胜友提醒,不要盲目相信网络“偏方”,就算“偏方”有用,也因人而异。“生姜红糖葱白水这张方子虽然很好,但是需要注意时机与服用的对象。预防期间可以尝试服用,如果已经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处于攀升阶段,以怕冷为主,这个阶段也可以用,但如果人处于高热、口干、出汗的状态或本身容易‘上火’的人,就不太适合用这个偏方了。”他说。
风寒风热如何区分施治
许多人关心,感染新冠病毒居家期间,中医有哪些简便方法可以改善症状?
“从目前我省情况看,奥密克戎感染起初多为风寒湿毒在表,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鼻涕、无汗、全身肌肉酸痛等。”范永升说,中医治病,重视辨证施治。如症状不严重,可选生姜、葱白、苏叶等,水煮沸后代茶饮,通过发汗,祛邪外出。如症状明显,可选用中成药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如果属于风热邪毒在表,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干咽痛剧烈、口渴等,可选用桑叶、菊花、金银花、生甘草等,水煮沸后代茶饮。如果症状比较重,可选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桑菊感冒片、芙朴感冒颗粒等。有寒热往来,可用小柴胡颗粒;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用藿香正气颗粒。
范永升提醒,这些方法最好得到专业医师的指导,并且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若使用3天后,病情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文,要求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在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杨珺超看来,中药汤剂具有原料丰富、品种较多、工艺简捷、适用性强的特点,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和用药习惯,因地制宜、辨证施治。
杨珺超告诉记者,当人体感染病毒的时候,会启动自身免疫系统,此过程产生一系列症状,中医药可以有效缓解某些不适症状。
在我省,浙江省中医院牵头先后完成了5版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的修订工作,形成了浙江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体系。杨珺超在临床上发现,新冠感染初期,每个人症状都非常相似,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但感染一两周以后,因为个人体质及基础疾病的不同,症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就像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有的人感觉没有胃口,有的人激烈咳嗽,有的人身体乏力等。”杨珺超说,这个时候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发挥作用。这些症状,中医称之为余邪未清,就是指体内仍残留痰湿等邪毒,持续存在并影响身体正常机能的运转。临床治疗也从这个角度着手,一方面是祛邪化痰,另一方面是扶正,就是益气润肺。到了康复阶段,则不建议再大剂量地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而是宜适当服用一些健脾、化湿的药物。
“阳康”后不要受凉
董雷表示,这是由新冠病毒的特性决定的。“治疗新冠病毒引起的咳嗽咳痰,中西医结合优势非常明显。”董雷说,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往往肺脾功能低下,因而即使“阳康”了也会时常感到疲倦、动则气短;还有部分病人的脾胃功能失调导致食欲下降。治疗时,既要注重病人个体差别,又要从整体辨证论治,予以宣肺止咳的同时应兼顾脾胃之气。针对咳黄痰、舌质较红且黄腻的病人,要以清肺化痰为主;脾胃虚弱的病人,注重健脾理气;舌质淡白的胃寒病人,则重在温肺散寒。
“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热、咳嗽等症状实际上是一个消耗体能的过程,全阶段处于高耗能状态。”林胜友介绍,整体膳食原则需要遵循三点:即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需要额外增加高于平时的能量,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注意优化营养结构,根据疾病的阶段和症状的特点也可以考虑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食疗。
范永升则表示,从中医来看,首先要注意休息,热病初愈,不可操之过急,过度劳累。其次要慎风寒,注意添衣保暖,不要受凉。三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情志不遂,引起疾病反复。四是注意适当运动。
“中医食疗在促进康复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范永升说,《素问·热论》讲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提示我们发热刚退时,饮食不可大鱼大肉,吃得过饱,应该饮食清淡,易于消化,逐渐恢复食量。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选用食物。譬如对一些身体疲倦、口咽干燥、手足心热的人,中医认为气阴不足,可以多服一些藕、荸荠、梨、甘蔗等,也可以适当服西洋参、铁皮枫斗等保健品,益气养阴。
而对一些短气乏力、胃纳不佳、口腻的人,中医认为是肺脾气虚,可以多服山药、薏苡仁等,也可以选用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益气健脾化湿。
此外,中医针灸、穴位按摩等方法也能较好地帮助患者康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
就春节返乡发出倡议
为科学高效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推进农村地区疫情平稳压峰过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5日发布致广大农民朋友的倡议书。
倡议书指出,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广大外出务工农民和大中专学生陆续返乡,农村地区人员流动加大,新冠疫情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为科学高效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推进农村地区疫情平稳压峰过峰,最大限度保护大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发出如下倡议:
二、注意返乡防护。返乡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返乡后要主动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尽量少聚集、少聚餐,看望老人时戴好口罩,保持适当距离。倡导感染期间暂缓返乡。
三、保持卫生习惯。在走亲访友和外出参加活动时,戴好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规律生活、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家里经常通风换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生产生活垃圾。
五、主动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减少重症风险,请自觉服从所在乡村安排,主动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