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山药补中益气10个禁忌要记牢

秋季腹泻是常见病,有些是功能性的,与细菌、病毒感染无关,不必使用抗生素之类,这时山药就能发挥作用。而且对于霉菌性的腹泻也有明显作用,每天煮食山药500克,分二三次吃即可。如果能磨成山药粉,则每次吃15克。

4、涩精止尿

遗精、尿频都是肾虚所致,山药补脾的同时,还能补肾,提前吃点山药,可以防患于未然,对冬季易加重的上述疾病大有好处。吃法简单,不拘量,常服之。

冬季养生:山药补中益气10个禁忌要记牢1、秋季吃山药,到底好不好现在不少人感觉口干舌燥、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这是秋季最明显的气候特点——“燥”。作为白色食物之一的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尤其山药含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益肺止咳。而且,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食疗佳品。补脾养胃以铁棍山药最佳。

2、怎样烹制山药最好山药的种类多,各种山药的烹饪方式其实是看自己的喜好,没太大讲究。不过对于山药烹调怎样口感最好,网友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个小诀窍——圆山药脆爽,清炒可口;而佛手山药淀粉含量较高,口感软糯适合蒸着吃,铁棍山药介于二者之间,煲汤是不错的选择。

网友解释,山药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菜肴,能清炒、炖汤、拔丝等等,是个全能型食材。而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

从健康角度来说,山药最好的烹饪方法有两种:一是蒸山药。原汁原味,营养价值能很好地保存。二是木耳炒山药。木耳具有清肺、润肺、补血益气的作用,再配上山药,效果更好。

3、山药去皮有诀窍

山药削皮很麻烦,粘液中含植物碱和皂角素,沾在身上还会发痒,怎么去皮最方便呢

建议可戴塑胶或一次性手套,在水中削山药皮。这样不仅不会让粘液粘在手上,也可以防止山药在手中打滑。

4、山药治手过敏

如不慎粘液粘到手上怎么办用清水加少许醋洗可以解决。山药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刚削完山药的手不要乱碰,马上多洗几遍手,要不然就会抓哪儿哪儿痒。食用油涂于手上可有缓解。

5、大便燥结者、实邪者忌食山药

一般的进补食材,很多吃了易上火不说,真正身体十分虚弱的人还难以吸收,容易适得其反。而山药性温和,不寒不燥,易吸收,各种体质的人都可接受。但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如面赤、腹痛等)也要忌食。

6、注意保持热量平衡

山药含有16%左右的淀粉,如果吃的量大时需要适当减少主食数量,以保证热量平衡,一般125克山药相当于25克米或面粉的能量。

7、山药切片注意防氧化

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

8、不要丢弃山药汤汁

山药含有皂甙、黏蛋白、黏多糖、氨基酸、维生素C等保健物质。其中黏蛋白和黏多糖最为宝贵,因此不要把煮山药的汤汁弃去。

9、山药炖菜防褐变

山药含有多酚氧化酶,烹调中可能发生褐变,因此,用它炖菜时,最好在汤汁沸腾之后再加入,并大火快速煮开,以破坏此酶活性。

10、山药炒菜先放沸水里焯一下

山药用来炒菜,最重清脆口感,可以把山药放在沸水中焯一下,立刻捞出,可以保持脆爽的状态,再快速炒一下即可。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就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一、起居1.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3.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4.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2、按揉新设功适应病症:项肌痉挛,上肢运动障碍。适应病症: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颁向内微收。端坐头微低,颈部放松,用手指按揉颈部两侧之新设穴,按揉108下,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新设穴位于颈部,第四颈椎横突尖端斜方肌外缘,后发迹下一寸五分处。

3、曲池观想功适应病症:半身不遂、瘫痪、上肢麻痹、手臂肿痛等症。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意念观想两肘横纹外端凹陷处之曲池穴,可疏通手阳明大肠经,每次练功观想20分钟以上,每日早晚各练功1次。

4、照气中穴功适应病症:妇女血亏、气喘。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掌侧平上举,划弧至胸前,合掌当胸。两腿微屈,两腿注视两掌中指,站10分钟后,两掌分开,两劳宫对正小腹部气中穴,距离腹部约10厘米,每次站10-2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气中穴位置位于腹中部正中线,肚脐下一寸五分,再左右旁开各一寸五分,左右两穴。

《医宗金鉴》是由清朝乾隆下令修著的一部医学典籍,里面收录从汉朝开始到乾隆年间的各个古代医家的医学观点以及治病良方,是一部最全面最经典的医学典籍,也为现代中医学奠定了基础。冬季来临,我们能从这本医学经典中学习到什么冬季养生的知识呢?

国家级名老中医武泽民武老在节目开场,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病例故事,老年男性因为探望重病的儿子受到刺激,突发心跳超过180次(每分钟),差点死亡的案例。武老讲述这就是因为心火旺,急火攻心导致的突发性心动过速。

中医讲,心有余便是火,心火旺除了会导致心动过速之外,还可能引起房颤、变异性心绞痛等危险的心脏事件。

专家强调,一年四季都可能会发生心火旺,与季节无关,与内在情绪有关。

面颊部易出现红血丝

容易干裂

皮肤相对粗糙

舌苔黄厚

舌尖发红

面红耳赤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口干舌苔

寐多噩梦

心烦气躁

针对心火旺引起的心脏疾病,武老在临床治疗时,往往会选择一个收录在《医宗金鉴》中的古方——瓜蒌薤白白酒汤,再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相加减一些药材。

另外,专家推荐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祛心火的代茶饮:

栀子莲子汤

栀子10克——清火

莲子(带芯)10克——养心

淡竹叶10克——清火

甘草5克——调味

【注意】胃寒以及没有心火的人慎服。

服用该代茶饮至少一个礼拜,轻度的心火1到2周就可以解决。如果1到2周没有调理好应及时去医院请教专业的医生开方子来调理。

心火旺导致的皮肤问题

武老曾有十年皮肤科治疗的经历,深感脏腑有问题也会在皮肤上有反应,心火旺也会导致各种皮肤的问题。

武老的弟子刘辉老师请了一位曾经医治过的牛皮癣患者祝颖阿姨,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因为心火旺引起牛皮癣发作生不如死的经历。而针对心火旺引起的各种皮肤问题,两位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了《医宗金鉴》里记录的一个外用方:

消风玉容散

绿豆面90克

白菊花30克

白附子30克

白芷30克

白食盐15克

冰片1.5克

【用法】以上药材研磨成粉,一平勺药粉加入5毫升牛奶,搅拌形成糊状,取代洗面奶洗脸用。

心阳虚

【心动过缓】心率每分钟60次以下

黑眼圈

舌质淡白

肤色晦暗

面色白

形体偏瘦

气短憋闷

头晕眼花

皮肤干燥瘙痒

畏寒肢冷

人参—益气

麻黄—通阳

仙灵脾—温肾阳

同时针对轻度的心阳虚和心气虚的症状,武老推荐了人参这一药材。

武老指出,补益心阳心气最好的药物就是人参,然而人参价格昂贵、功效较猛,日常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用量。

一般每天用量3克即可,不可超过6克。同时武老提出,人参一身是宝,它的花、梗、叶也能起到补气温阳的作用,而且价格便宜可以长期食用,但其用量也不能超过每天10克。

心阳虚除了容易引起很多心脏的重症疾病以外,还容易引起一种中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皮肤疾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针对这种情况,两位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适合在家使用的外用面膜。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灵芝10克

芦荟10克

铁皮石斛10克

共同研磨成细末

【用法】使用时加蛋清或蜂蜜调和,外敷15分钟。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日,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灵枢本神》日:“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此节气一般以晴为主。所以,要注意利用阳光来保养身体。

冬季寒冷易使人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而此节气的天气特点除了寒冷外,空气也比较干燥,白天的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低于50%,加之室内采暖,居室内的湿度常常只有30%左右,这种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2.食疗养生,补虚养阴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时节,气温很低,人们应固护精气,滋养阳气,将精气内蕴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生理功能。大寒时节的进补食谱如下:

鹿茸酒[原料]鹿茸3克,白酒500克。[制作]将鹿茸装入纱袋内,扎紧口,放入盛有白酒的瓶或罐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功效]补肾壮阳。[禁忌]素体阳盛者、阴虚阳亢者忌饮。

对虾酒[原料]对虾1~2对,白酒500克。[制作]将大对虾洗净,放人盛有白酒的瓶中,浸泡1星期即可。[功效]补肾壮阳。[禁忌]动风者、发疥疮者禁饮用。

乌鸡酒[原料]乌鸡1只,白酒2500克。[制作]将乌鸡宰杀干净,放水锅中与白酒同煮,待酒煮至剩一半,即将酒和乌鸡装入瓶或罐中即成。[功效]滋补肝肾。

海马酒[原料]海马1对,白酒500克。[制作]将海马洗净,放人盛有白酒的瓶中,浸泡半月即可。[功效]温肾壮阳,活血祛瘀,散结消肿。

菟丝子酒[原料]菟丝子3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制作]将菟丝子、五味子装布袋,置净器中,用白酒浸泡,7天后弃药渣饮用。[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板栗酒[原料]板栗500克,白酒1500毫升。[制作]洗净板栗,逐个切口,放人白酒中浸泡,7天后饮用。[功效]滋补心脾,补肾助阳。

山药羊肉汤[原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制作]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他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制作]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人适量清水,将羊肉下人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黑芝麻粥[原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制作]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人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

牛奶粥:[原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制作]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倒人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人牛奶,继续煮至成粥。[功效]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白果萝卜粥[原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制作]萝卜洗净切丝,放人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人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百枣莲子银杏粥[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作]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人冰糖稍炖即成。[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冰糖麻雀[原料]麻雀1~2只,冰糖适量。[制作]将麻雀宰杀干净,与冰糖放人大碗内,,隔水炖2~3小时即可。[功效]补中益气,温阳补肾。[禁忌]因雀肉性热,阳盛之体,有内热之人忌食。雀不与李、酱、白术同食。

虫草炖鹌鹑[原料]冬虫夏草8条,鹌鹑4只,姜、葱、盐、胡椒粉等调味品适量。[制作]先将鹌鹑宰杀干净,然后分别将冬虫夏草放入4只鹌鹑的肚内,再放入姜、葱及调味品,用线扎紧,隔水炖30分钟左右,用筷子易插透鹌鹑即可。[功效]补肾滋肺,强壮身体。

姜桂炖猪肚[原料]猪肚1个,生姜10~15克,肉桂3~5克,盐等调味品适量。[制作]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加入生姜片、肉桂及调味品,隔水炖至猪肚软熟即可。[功效]健脾养胃,温中散寒。[禁忌]素体热盛之人忌食用。

花生煲猪爪[原料]猪爪500克,花生米适量,盐、南腐乳等调味品适量。[制作]先将猪爪洗净开边,油锅烧热后将生姜爆香,放人猪爪,加入南腐乳,炒匀,然后加适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调味品,慢火煲2小时左右,待猪爪软熟即可。[功效]滋补阴液,补益气血。[禁忌]腹泻者少食用。

归参炖乌鸡[原料]当归20克,党参30~50克,乌鸡1只,生姜、葱、盐、料酒等调味品适量。[制作]先将乌鸡宰杀干净,然后与当归、党参及适量调味品同放人炖盅内,隔水炖1~2小时即可。[功效]滋补肝肾,补益脾肺,补血生津。

红杞三七鸡[原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制作]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人鸡腹内,把鸡放人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功效]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月经、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萝卜丝[原料]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制作]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萝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胡萝卜中含有“琥珀酸钾盐”,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高血压患者也可榨汁饮之。

抱膝导引功

适应病症:迎风流泪、耳聋、下肢麻木。

具体方法:坐在硬板床上,两腿八字式分开,两膝微外撇,两手放在两膝上,两眼轻闭,自然呼吸36次,左膝回曲,两手抱住左膝盖,右腿伸直、右脚外展,右足外侧贴着床面,用鼻子做深长匀细之吸气,吸到最大限度再慢慢吐出。作7次深吸。再用两手抱住右膝,左退伸直、左脚外展、左足外侧贴住床面。用鼻子做深长匀细之吸气,再慢慢吐出,作7次,然后两腿恢复原来坐式、自然呼吸3~5分钟收功。

盘腿握脚功

适应病症:痔疮、膝冷痛。

具体方法:端坐于床上,两膝弯曲外展,两脚足心相对,两手握住两脚,向臂部靠拢,两手搬两膝向上,两脚掌不得离开,然后放松使两膝自然下落,回复原位,如此向上搬动两膝24次。两手抓住两脚,上身做顺时针方向旋转24圈,再做逆时针方向旋转24圈。

搓耳回春功

适应病症:肾气虚、耳鸣、耳痛。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自然放松,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用手掌握揉耳朵及耳朵四周之皮肤,促使耳朵四周气血充分流动,搓揉耳朵发热为止。然后两手食指伸直,插入两耳孔,将外耳道完全堵塞,突然往外拔出为1次,共插拔6次。

补肾固虚功

适应病症:强肾,补虚。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自然放松,两手心向下侧平至肩平,掌心转向前,两手由侧平向前合至身前向下45度,两掌相合摩擦36次。然后两手转向背后,两内劳宫贴肾命穴上,两手同时上下摩擦36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掌心翻转向外,半握拳,指尖不接触掌心,外劳宫贴肾命穴,站20分钟。

4.支气管炎的预防与治疗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声音嘶哑、咽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黏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特别是早晚咳嗽加重。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热、怕冷、咳脓痰。

治疗:

正常的痰液主要是支气管分泌的黏液,呈白色或灰白色,无异味,因痰液里所含物质的不同,使它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性状。如痰呈黄色或黄绿色,很黏稠,这种痰称为脓性痰,痰中含大量脓细胞,是应当使用抗生素的标志。

护理:

(1)对鼻塞、咽痛、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护理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3)注意大量的饮水,水是痰液的最好的生理稀释剂,每日最少饮水Z升。如有发热,在此基础上还需增加。

(4)保持居室的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避免呼吸道的理化性刺激(如冷空气、灰尘、刺激性气味等)。

(5)咳嗽可服用必嗽平、咳必清、可待因等镇咳药物,如有痰且咳出的为白色黏痰,可加用化痰药物,如竹沥油、氯棕合剂等,而不必服用抗兰素,当病人咳出痰为黄色脓性时,表明有细菌性感染,此时应加用抗生素,但不可盲目乱用,那种认为“抗生素越高级、价格越昂贵越能治病”的想法并不科学。有条件者最好留痰作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无条件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

(6)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病人发热常于3~5日褪尽,咳嗽常延续至数周甚至一两个月。对明确为急性炎症引起的咳嗽,药物止咳效果不好时,可到医院理疗科(有条件的在家中)行超短波胸部理疗,一般一次15~30分钟,7~10次为一疗程,对刺激性咳嗽无痰效果尤好,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病人咳嗽痰多且有支气管痉孪引起的胸闷、气急症状可用超声雾化吸人,雾化液中酌情加入支气管解痉剂,抗生素、化痰药物,对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控制感染较为有效。有些病人不间断服用止咳、化痰药物,可症状总是控制不了,咳嗽、咳痰迁延不愈达1个月以上、此时按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而言,外感咳嗽已转为内伤咳嗽,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诊治,分清是肺阴亏损、肺气不足、脾虚失运、肝气郁结、肾虚哪种原因导致的咳嗽,以便辨症施治,以中药治其本,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或者采用灸法治疗,如对夜间咳嗽的病人,在睡前灸背俞穴,10次为一疗程,往往效果确实。

(7)支气管炎病人排痰十分重要,如果痰液排出不通畅,会阻碍炎症的消退,甚至痰液在体内成为细菌繁殖的培养基,引发继发感染,加重病情。除了增加饮水量、药物化痰等措施外,叩背排痰是重要的排痰措施之一,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及身体十分虚弱者尤其重要。叩打时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杯状,以这种手形在背部自肋骨最下缘向上顺序叩打,如此反复至叩打遍整个背部,注意脊柱不可叩打,叩打最好隔一层内衣,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用力要恰到好处,不可使病人感觉疼痛。能配合的病人自己可以同样方法叩打前胸,一般叩打30~60分钟,目的是使肺内分泌物松脱,以便咳出。

(8)有痰的病人要学会做有效咳嗽:尽力做深吸气,深吸未屏住呼吸,调动腹肌、胸肌一起用力咳嗽,咳嗽应尽量有力,一声一声进行,中间可略有停顿,让病人感到气流一股一股冲出咽喉部,在呼气过程中就可将较深部的痰一点点咳到咽喉部,再轻轻咳出。如能在叩背排痰后结合深呼吸做有效咳嗽,则排痰效果更佳。

(9)支气管炎常并发支气管肺炎,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症状多较严重,如有气急、嘴唇和指甲轻度发紫,是缺氧的表现,有条件的可先在家中进行氧疗,无条件的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预防:

①搞好个人卫生,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

②改善居住条件,做好防尘、防烟、防寒等工作;

③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耐寒能力。

5.中年人的房事养生更重要

中年人的房事养生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更重要。因为中年夫妻共同生活了多年,已经有了丰富的性经验,但缺乏新婚时的激情和热情,错误认为性生活不过是“例行公事”。并且人到中年,正是应当开始注意养生保健的时期,所以正确的房事生活对中年以后的健康很有帮助。

步人中年后,虽然精力仍然充沛,但是'肾中精气已日渐衰弱。《黄帝内经》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中年人肾气开始衰弱,容易发生各种性功能障碍。所以中年人更应该节制性生活,固护肾精,提高每次性生活质量。

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忧”,故中年人平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处理好家庭事务和人际关系,善于从“万事忧”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维持阴阳平衡,气血流畅。在情绪波动,情志异常,体力疲劳时避免房事,要增强肾气,平时可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服一些生精补肾的药膳,并进行补肾固精的气功锻炼。

受访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乾构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全国师带徒名中医、中央军委保健局专家陈宝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周迎春广东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罗仁

冬季天气寒冷,万物封藏,生机衰退,人体脏腑随之“消沉”,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多个领域的名中医,他们均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结合冬季干燥、寒冷的天气特点,给出了自己常在冬天饮用的茶饮配方,提供给大家养生使用。

护眼:银菊百合茶

雾霾天常在冬日来袭,除了呼吸不通畅,眼睛也会感到难受,比如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的藏血功能正常,眼睛就有神,但由于干冷的天气容易导致外寒内热、内火攻心,致使肝火旺盛,就会出现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等症状。此外,天气突然变冷,会造成人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特别是免疫力很差的人,容易发生青光眼,或使原本的青光眼症状加重。

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推荐了一款冬日护眼茶:银菊百合茶。取菊花、金银花、百合、薄荷、枸杞各5克,用开水冲泡,先用热蒸汽熏眼睛,稍凉后饮用。其中,菊花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有治疗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的功效;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平肝凉血,有助于排毒,加强身体的防御功能;薄荷是一味主升发的药材,能清利头目,缓解眼疲劳;枸杞补益肝肾;百合养阴明目。这款茶特别适合因冬季雾霾引起的干眼症,还对麦粒肿、视疲劳等有好处。

护心脑:消脂降压茶

冬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个“可怕”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会使血液流动滞缓,血管也更脆弱。同时,冬季人们不爱出门,活动量小,加上火锅、炖菜等各种油腻食物吃得多,很容易让血脂、血压双双升高。因此,冬季要格外注意护好心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周迎春推荐:消脂降压茶。取山楂、决明子、荷叶、菊花、绞股蓝各5克,冲泡代茶饮。其中,山楂是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药材,能治疗高脂血症。决明子润肠通便,菊花能平降肝阳,两者都可缓解因高血压造成的头晕目眩等症状。绞股蓝是一味清热解毒、益气扶正的药材,对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都有好处。

护肠胃:生姜枣杞茶

很多人一到冬季就开始腹泻,这是脾胃虚弱、脾不运化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脾若不能运化水湿,就会有痰湿、腹泻等症状;嘴唇、口角出现脱皮、干裂、出血等症状,也是脾胃不适的常见表现。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脾气虚,则唇色浅淡,甚至萎黄。因此,要想避免冬季腹泻、嘴唇干裂,需要健脾、化湿、补气。

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乾构推荐:生姜枣杞茶。取大枣4个,生姜1片,枸杞10粒,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在这款健脾茶中,生姜芳香而通,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生姜与大枣搭配,不至于过散而耗气。大枣黏腻甘守,与生姜的辛散配合又不至于过守而碍脾。二药相互配合,刚柔相济,能调补脾胃,开胃进食,提高滋补功效。枸杞作为点缀,可养阴补血,滋补肝肾。

护肾:一周养肾茶

中医认为,冬属水对应肾,肾脏的生理功能是“藏精”。肾是人体主收藏的最大功臣,它既要为冬季储备能量,又要为来年春季积蓄力量。因此,冬季一定要加强对肾的保养,宜服食温肾益精之品以补益精气,但同时要注意不可过服温热,应适当给予滋补阴精之品。

广东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罗仁推荐:一周养肾茶(汤)。周一:枸杞子20克;周二:核桃10克;周三:黑芝麻10克;周四:杜仲15克;周五:鹿茸3克;周六:高丽参5克。以上中药每日一味,再加少许茶叶(红茶、黑茶等),冲泡代茶饮;或每日一味中药,加少量肉类炖汤,可做药膳。其中,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核桃温补肺肾,润肠通便;黑芝麻补肝肾,润肠燥;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高丽参大补元气,滋补强壮。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最好每周按时服用,以更好地固本补肾,敛阴护阳。

安神:健脑怡情茶

冬季万物萧条,没有生机,心情会大受影响,还有的人因此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也就是冬季抑郁症。此外,由于天冷,家里开窗通风少,人们起居时容易觉得憋闷、心烦意乱、头脑不清醒。

全国师带徒名中医、中央军委保健局专家陈宝田推荐:健脑怡情茶。取菊花、枸杞、桂圆、红枣各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枸杞能让人轻身耐劳、肌肤润泽,对须发早白、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都有益处;桂圆能宁神益智,主治失眠健忘。再配上红枣、菊花,可以养血平肝,安神明目。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需要,搭配饮用,让冬天不再失眠、心烦。▲(本报记者张杰)

THE END
1.春季,保护扁桃体,要多吃这个菜,杀菌消炎,抗感冒,好吃还下饭春天,细菌滋生,多吃这道菜,杀菌消炎,抗感冒,好吃还下饭! 十养人生 懂点儿健康养生知识,轻松活到99岁 关注— — 最新经典菜谱查询 1. 进入公众号「每天教您一道菜」 2. 点击屏幕左下角小键盘 3. 回复以下内容如“早餐""炖菜" 早餐/午餐/晚餐/夜宵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9N3EQC10522CA6C.html
2.冬季保护宝宝肠胃预防感冒幼儿食谱儿童食谱冬季保护宝宝肠胃 预防感冒幼儿食谱幼教网 2016-11-16 14:13:3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宝宝的肠胃功能本身就弱,更容易受到季节的影响,妈妈除了日常注意添加衣物,还应该从饮食下手,适当调整宝宝的饮食,这样才能让全面保护宝宝的身体健康。 冬天里,因为气候寒冷,为了增强抗寒能力,我们的身体会自动增加甲状腺素、http://m.youjiao.com/e/20161116/582bf9122e3ff.shtml
3.@新兴街坊,冬季感冒高发,中医推荐6条缓解感冒的食疗方!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可以采取适当的食疗方来帮助缓解症状。下面推荐6款有助于缓解感冒咳嗽症状的食疗方。在使用这些食疗方的同时,还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如果症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QyMzQ4Mw==&mid=2685792840&idx=2&sn=980fbdd8c80159daba7c2330015254da&chksm=b2321c07363cffbcf0d54f6de4405d234c8c3b6fa1475a769f78fc50319d9f6a5fd9be860374&scene=27
4.治感冒陈皮大概价格服务为先「江门市新会区柏年陈皮贸易供应新会陈皮的菜谱和技巧五 : 一、陈皮炖猪蹄 材料: 猪蹄2个,新会陈皮20克,生姜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 做法步骤: 1.将猪蹄洗净后焯水去血水,切成小块备用。 2.将新会陈皮用温水浸泡15分钟,去除杂质备用。 3.取一锅加水,放入猪蹄、生姜和料酒,大火烧开。 4.放入陈皮,调至中小火煮2小时左右,直至猪蹄炖烂,加入https://qiye.8684.cn/u5swozkn1d-15905975.html
5.老爸牙疼胖妞感冒,老妈蒸盆鸡蛋糕,家常大炖菜,小病不耽误吃饭老爸牙疼胖妞感冒,老妈蒸盆鸡蛋糕,家常大炖菜,小病不耽误吃饭,于2024年1月3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https://m.ixigua.com/video/7319734823420232204
6.冯雪老师的·《家庭降管理100讲》重点笔记总结(已更新完)(4)预防感冒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是接种疫苗,推荐每年10月流感流行季开始之前接种;疫苗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每年接种。 47 油烟:远离你家厨房的一级致癌物 (1)选购排风机时需要参考的3项硬指标:风量、风压、油脂分离度。 (2)正确使用油烟机的方法:开火前3min打开,关火后5min关闭;炖菜煲汤也要开油烟机;定期清洗油https://blog.csdn.net/smith_chai/article/details/134997091
7.全国各地“怪”的顺口溜!伤风感冒拔火罐; 女儿哭嫁富得快; 木构古建都不坏; 云冈神佛笑颜开; 戏剧化石耍孩儿; 九转黄河人爽快; 山曲民歌汇成海; 木塔长到云天外; 五台山上吃素斋; 五顶朝拜争投胎; 男人挠痒婆姨摔; 提桶买醋把队排; 长寿头脑冬春麦; 铁棍背棍颤着抬; https://www.meipian.cn/24r8xwik
8.慢性支气管炎日常护理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室内空气流通, 清洁整齐, 避免可能的过敏原。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慢支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特征, 使患者学会适应环境变化, 要向病人强调自身防护的重要性, 提醒他们注意保暖防寒, 避免感冒, 预防感染, 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减少疾病复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y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