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注意规律吃饭、营养均衡、用餐卫生,胃就不会有大问题。
10大养胃食物大盘点。
-1-大米粥
大米粥中主要是充分熬到糊化了的淀粉,蛋白含量低,几乎没脂肪,又是流食,消化速度很快,在消化功能不好时喝,胃也不会有负担。
所以,在觉得「吃不动饭时」或者连续「大鱼大肉后」,喝点清淡的大米粥,对于胃是有好处的。
//养胃建议:
①不要常年把粥当主食
胃不舒服时,喝粥能养养;但胃没有什么问题时,不要长期把粥当主食。
胃是「用进废退」的:如果一直吃特别好消化的粥、软饭,胃消化其它食物的能力会退化变差。
②不是所有胃不舒服都能喝粥
粥是流质,容易导致反流。对于容易反酸、烧心的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说,喝粥可能会「雪上加霜」。
-2-小米粥
小米粥也是很多人「养胃」之选。
的确,相比大米,小米中的淀粉更少,而且水溶性多糖要高一些,会好消化一点。
//养胃建议:多吃杂粮谷物。
一天的主食中,最好有1/3是粗粮杂粮。
没有胃不适的时候,经常吃一些小米、糙米、燕麦这类纤维更高、消化速度更慢的杂粮,促进胃功能提高,是不错的选择。
-3-面条
要说面条养胃,道理和粥相似,而且越是磨得精细的面粉、煮得软烂的面条,越好消化。
①清汤煮面
尽量避免油腻,如果用油汤煮面,或者是炒面、拌面就太油腻了。
②南北有差异
南北方人民,对于吃米还是吃面,常常争执不下。
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遗传基因和从小的饮食习惯不同,会让你对米或面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差异。所以,自己吃了以后更舒服的,最养胃。
-4-馒头
馒头比起粥,不容易刺激胃酸过多分泌。而且做馒头需要发酵,发酵可以使部分淀粉转化成小分子糖,还能去掉一些干扰营养消化吸收的植酸。
①不能多吃
吃太多主食,容易引起胃胀和反酸。
②试试烤馒头片
烤制的高温有助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糊化,变成分子更小、更容易吸收的糊精。但要注意不能烤焦。
-5-面包
少油少糖的吐司、欧式面包,和馒头相似。
但是,很多酥皮、夹馅的面包油脂太多,高糖高盐,对胃没有益处。
-6-饼干
苏打饼干、消化饼干、养胃饼干的叫法都有,但不见得真的养胃。
①苏打饼干
是添加了苏打粉(碳酸氢钠)做的,因为苏打是碱性可以中和胃酸,又经过了发酵工艺比较好消化,常被推荐给胃病患者。
但是,苏打饼干中油脂含量不低,差不多10%~30%,并不那么健康。作为加餐吃一点无妨,吃多了反而是负担。
②消化饼干
所以,不要对它有期待。
③养胃饼干
//养胃建议:尽量不吃。
-7-山药
山药富含多糖,而多糖对胃黏膜会有保护作用。所以,说山药养胃,可能有点道理。
只是通过食物吃到的多糖的量,不见得达到了临床上的有效剂量。
//养胃建议:挑对山药。
选择多糖丰富的山药,比如那种口感绵密、糯而面、黏而粉的淮山药,也包括细细的铁棍山药。
而另一类爽脆口感的、粗壮点的菜山药,适合炒菜,多糖含量少很多。
其它像枸杞、裙带菜、银耳、黑木耳、香菇等等,常被当作养胃食物,都和多糖含量高有关。
-8-猪肚
以形补形、吃啥补啥?吃个猪胃来补胃?非常不靠谱。
猪肚和猪肉牛肉类似,就是一普通的动物性食物,脂肪含量还比较高。对于任何人,都要适量吃。
//养胃建议:以形补形不靠谱。
-9-姜
还有人说,姜长得像胃。这种想象力,简直太强大。
不过,吃姜丝、含姜片、喝姜汁的民间养胃小偏方,倒也算略微有据可循的。生姜、干姜特有的姜辣素,具有抑菌抗氧化、减少幽门胃黏膜损伤、抑制过多胃酸分泌的作用。
如果仅仅拿姜当佐料入菜,姜不吃下去、或者姜的量不够,意义都不大。
//养胃建议:喜欢吃姜的同学,可以试试吃姜丝、含姜片,但也别太期待养胃作用啦。
-10-红茶
「绿茶伤胃,红茶养胃」的说法,其实并不妥。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相比不发酵的绿茶,茶多酚含量要少很多,对胃的刺激就小一些,但也并不能养胃。
//养胃建议:没有养胃的茶,只有相对不伤胃的。如何喜欢喝,别喝太多太浓就好。
其实,要想胃好、胃舒服,最重要的还是整体饮食和生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