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炒菜火候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新浪财经

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四十二卷,为免费内容。

《君幸食》是畅销书《鱼翅与花椒》作者、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全新力作。书中每章均以一道经典中国菜肴为起点,探究中国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用餐习俗及烹饪理念,展现中国美食丰富多元的特色。本书以英国最常见的中餐外卖菜肴“糖醋肉球”作为开篇,介绍西方世界对中国菜的理解与误解。紧接着便会开启精彩愉悦而又内容丰富的中国美食之旅。

从“灶火”、“天地”、“庖厨”与“餐桌”四个维度,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将一段段津津有味的中餐故事娓娓道来。火焖鞭笋、东坡肉、醉蟹、麻婆豆腐、土步露脸、清蒸鲥鱼、刀削面、小笼包……贯穿华夏大地南北东西的丰富食材与烹饪方法,被扶霞以饱含深情而又严谨客观的文字呈现于东西方读者面前。

小厨房里已经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灶台上微火徐徐,一个巨大的陶罐里煨满了肉汤,飘散出鸡肉、鸭肉、鸽子肉、火腿、猪肘子和筒子骨的香味。开胃凉菜已经摆成了小盘:酱鸭、咸鸡、烤牛肉、拌肚丝、糖藕片、拍黄瓜、辣白菜和海蜇丝,中间是油爆虾。点心也装了盘:雅致的鱼味春卷、干菜馅儿的包子、酥松的玫瑰方糕……有的只待上锅蒸熟,有的只需再进热油滚一圈。现在,所有的食材已经切好,所有的调料已经备齐,两位厨师即将开始主要工作:炒菜。

我真是走了天大的好运,抵达苏州还不到几个小时,就被邀请到了一间厨房,两位已经正式退休的老师傅在为隔壁房间的一些当地大人物准备私人宴会。对我这样的烹饪研究者来说,退休的大师级厨师堪称“圣杯”:他们经历过漫长而艰苦的学徒期,是卓有成就的手工匠人,身上也保留着逐渐失传的烹饪秘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师父们,都是传统古法的践行者,不会图方便使用鸡精和味精,而是用高汤为菜肴调味。眼前这两位,孙福根和陆金才,都出自苏州最著名的“松鹤楼”。该餐厅创建于十八世纪乾隆年间,以经典苏州菜闻名。孙福根对我说,那里是“苏州厨师的黄埔军校”——中国人非常喜欢用二十世纪早期这所备受尊崇的军校作比。

如今,两位老师傅不再为普通大众烹饪,只服务通过私人关系介绍的“内部”客人。每周有几天,他们会在苏州古城中心这间不起眼的小厨房里,为一个单桌的幸运客人做一顿苏州佳肴。

我到达时正值午后,孙、陆两位师傅和我一起在厨师休息室坐了一会儿,喝茶抽烟。我们聊起苏帮菜,和蔼亲切的孙师傅向我介绍了他们已经做好的所有冷盘,事无巨细地解释了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厨艺和配料。六点整,客人们来了,两位厨师就像赛马听到发令枪,一鼓作气地忙活起来。

孙师傅负责统筹全局,给点心收尾,为菜品摆盘;而沉默寡言的陆师傅就在炒锅前掌勺。陆师傅倒了一锅油,大火加热,离火后用手将一碗剥壳腌制、指甲盖儿大小的河虾撒进油中。趁锅中物还在滋滋发响,他又回锅上灶,拿大勺迅速将小虾分开,然后立即倒入漏勺中,油则汇集到下面的锅中。接着,他把虾放入热锅里,溅上点儿料酒和调味料,颠锅翻炒一两下,盛入盘中。这一切就在须臾之间完成。接下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烹制了“塘鳢”鱼片。这种鱼的鱼鳍如扇,斑斑点点,是太湖名鱼。陆师傅将炸过的鱼片倒入炒锅,加了点葱蒜,再来少许高汤、调料和香醇的酒糟。虾和鱼片都提前挂了薄薄的淀粉糊,油温到位的情况下,短炸即可定型,但又不至于高温到将其变脆或上色;之后再用大火爆炒几秒,保持了内里的丝滑多汁、至上美味——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滑嫩”。

移民美国麻省的中国学者杨步伟,在其1945年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烹饪书《中国食谱》(HowtoCookandEatinChinese)中,首次将“炒”翻译成“stir-fry”。这个词巧妙地表达了中国厨师在大火煎炸食物的同时保持其不断运动的烹饪方式。然而,“stir-fry”往往被用作一系列炒菜方法的总称,但在中文里,这些方法都有着微妙而精确的区别。汉语中最常见的词是“炒”,这是个统称,有多种变体,比如“小炒”,就是将配料依次放入炒锅,简单直接;“软炒”,用于炒豆泥一类柔软、一体的配料;“炒香”,把香料放入油中,直到激发出美味的香气。还有其他在英语中同样翻译为“stir-fry”的词,比如川菜中的“干煸”,也是炒的变体,将切好的配料(比如竹笋或四季豆)在干锅中翻炒,直到部分失水,焦香四溢,之后再加入食用油、香料和其他调味料进行最后的翻炒。还有“爆”,指火开到最大,迅速翻炒,用于烹饪猪腰等过火会变柴、变老的娇嫩食材。

还有个更复杂的词,没法用单个英文词翻译,那就是“熘”,即小块食物在锅中油炸或水煮,之后再与单独在锅中调制的酱汁结合。“熘”也分好几种,比如挂不挂淀粉糊、挂哪种淀粉糊、成菜要求哪种口感、主要调什么味道。陆师傅快速制作的那些小河虾,方法就是“清熘”,因为烹制时没有加配料,也没有用酱油上色。在炒锅中的最后翻炒当然可以称为“stir-fry”,但那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英语根本没法简单直接地描述“干煸”、“爆”或“熘”,还有由此生发的多种变奏。所以,我们通常退而求其次,只要是在锅中快速烹饪的菜肴,统统称为“stir-fry”。

中国最早的烹饪器皿是大釜、蒸笼和一种有三条或四条腿的大锅,称为“鼎”,可以直接放在灶火上加热。商周时期,纹饰精美的青铜鼎被用于宴会和祭祀,并成为政治权威的象征。统治者拥有多少鼎,就象征着有多大权力,如果鼎被对手夺走,也意味着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中国各地的博物馆都能看到鼎,到如今仍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台湾一家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连锁品牌的小笼包专卖店,就叫“鼎泰丰”。

权贵阶级收藏青铜器,做仪式之用;但大多数人还是使用陶器烹饪,后来又用上了铁器。食物通常是煮或蒸,但有时也用火炙、用油脂浅炸或穿上扦子串烤。在汉唐之间的朝代,公元第一个千年,和现代炒锅形状相似的敞口大铁锅逐渐取代了古老的陶器。其实汉代就已经开始使用铁了,不过到后来才变得更为普遍,木炭也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木柴的烹饪燃料地位。木炭比木柴更能保持热量,所以更好实现高温快速烹饪。基础就此奠定,中餐烹饪技术即将迎来飞跃,形成现代中餐最为独特的烹饪方法之一。

“炒”是个古老的词,原本用于描述在锅中干烤谷物;到了宋朝,“炒”却成了一种新的烹饪方法,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炒菜。“炒”的确切起源无从考证,但应该是在唐朝变得势头强劲、蓬勃发展。“炒”的首次文字记载,出现在食谱《山家清供》中,作者是十三世纪隐居浙江深山的诗人林洪。在书中一处涉及干烤香料的食谱里,林洪似乎用了“炒”的原意,但也在好几个食谱中提到“新法”,即在油中“炒”的烹饪方法。

最终,炒锅本身也成为华夏各地家家户户的主要炊具,“炒”成为大众烹饪方式。米饭通常都用深锅或蒸笼来做,羹汤和炖菜要用到砂锅,也有多种菜肴用到蒸笼。不过,很多家常菜都是将食物切成小块,在热锅中翻炒制成。过去,砖砌的灶台上只有大釜和蒸笼,现在又多了一个或多个大铁锅,正正好地放入火膛的凹陷处——如今,中国几乎所有的老农舍还都保有这种制式的灶台和铁锅。与轻巧灵活的现代炒锅不同,农家炒锅通常有六十到九十厘米的直径,没有锅柄,所以没法通过颠锅的方式来翻炒食物,而是用大勺“赶”着食材在滚烫的锅面上跑动蹦跳。等食物装了盘,会有人对大锅进行就地冲洗和晾干。

炒锅最著名的功能是炒菜,但其实几乎可以用于任何烹饪:可以利用锅底的弧度来煎制食物,也可以油炸(比圆柱形的锅更经济省油);可以在炒锅里放上盐和沙子,再加入坚果,慢慢翻搅,慢慢烘烤(即“盐炒”和“沙炒”,有点回归“炒”这个词最古老的用法)。锅底放点水,顶上盖锅盖,炒锅就变成了蒸笼——你甚至都不需要单独的蒸屉,只要把盘子放在金属三脚架上即可,连这个架子也可以是木筷子或竹筷子横亘在锅底水面之上做成的简易版。还有种用法,就是在锅底铺上铝箔纸,加入面粉、糖和烟熏料,炒锅具就变成了简易的“热熏房”。如果是为很多人做饭,可以用炒锅来做“锅巴”饭,金黄韧脆,特别好吃。当然,也可以用炒锅来做汤、炖菜和烩菜,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用法。

我们提起“stir-fry”这个英文单词,语气总是轻描淡写,好像只要把配料一股脑儿倒入炒锅就万事大吉了。不过,虽然看起来好像简单易行,但在高温下快速烹饪,尤其是在专业中式炉灶那火山一般的高温下快速烹饪,其实是所有中餐烹饪方法中最磨人、最具挑战性的,说不定放眼全球也无出其右。炒锅当然是普通家常烹饪的主要工具,但在专业厨房的老师傅们手中,这就是一把武人利剑,毫末微妙之间,自有千钧之力。

一道炒菜里要是再增加一种主料,复杂程度就更甚一层。比如,典型的家常菜韭菜炒肉丝。猪肉丝当然必须切得均匀纤细才能很快熟透,同时又保持鲜嫩多汁。下锅之前还必须要恰到好处地进行腌制,裹一层薄薄的淀粉水,形成丝滑的口感。韭菜的长度要和肉丝相当,达到美观和谐的效果。合格的成菜,肉丝不能太老,也不能太生;韭菜则应该在火气热烈的亲吻之下保持生机勃勃的翠绿色,不能太生(会有刺鼻的味道),也不能软塌塌的毫无活力。肉丝和韭菜都得“熟”:这个词既代表烹饪上的“熟”,也代表瓜果“成熟”。如果烹饪得当,菜肴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处在生与老的绝对平衡点上,正如一个成熟得恰到好处的桃子,少一分则生而未熟,多一分则走向腐烂变质。

在专业厨房的老师傅们手中,这就是一把武人利剑,

毫末微妙之间,自有千钧之力

举个更复杂的例子。我常常回想在东京一家小小的中餐私厨房“勇”(Yung’s)享用的一道菜。那道菜包含在我们当天的套餐中,是一道小炒,配料有新鲜扇贝、茭白、韭黄、小南瓜、金针菜、萝卜和白菜,每样都是几块,最后在盘子里堆成一个小丘。这道菜也许看似简单——只是把扇贝和各种蔬菜混合起来炒——实则是一项惊人的精细工程。每样配料——柔嫩的扇贝、多汁的茭白、紧实的小南瓜、柔软的韭菜、脆嫩的萝卜等等——都必须烹饪得恰到好处。考虑到每样东西不同的特性与软硬度,这简直就是个奇迹。饭后,我向厨师询问其中玄妙。他告诉我,先将比较紧实的食材单独分煮,过一次热油,再过一次热水,完全去除油腻感;最后,在热锅里放入生韭菜,和所有其他东西一起翻炒。一道小小的炒菜,要花费很多功夫,但成菜确实美妙无比,色、香、味、口感都无可挑剔,堪称完美无瑕的技艺佳作。

做得如此出色的复杂炒菜实属罕见,真是令人惊叹。在专业炉灶上进行这种水平的烹饪,需要经验丰富和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局面不可收拾。一切都发生得太快,没有深思熟虑的余地,因此需要无懈可击的准确直觉。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当好中餐炒锅前的厨师,就像古典音乐家和舞蹈家,需要不断练习才能保持巅峰状态。不过,厨师又与古典音乐家不同,不是在高雅可敬的音乐厅舞台上每次表演两个小时,而是日复一日地在餐厅厨房的滚滚热浪与喧嚷吵闹中连轴转。(中国的厨师朋友们告诉我,年长的行政总厨们尽管拥有数十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却通常不愿意亲自掌勺做炒菜,都怕因为没有每天练习,已经手生了。)

要熟练使用炒锅,厨师必须对火的大小及其在食材上产生的作用有敏锐的感知力。他必须控制热源的温度,要么是调节控制器(在现代灶具上),要么将炒锅离远或靠近热源(在柴火火灶或煤炉上);有时候也会将一些食材滑到锅边,在锅底上烹饪其他配料。厨师必须判断使用多少油;在加入食材之前,油要加热多久;还必须知道哪样配料什么时候加、加进去要炒多久。在炒锅前,眼睛和鼻子都要灵敏,要观察油烧到了几成热、锅边升起的烟油多浓、油的颜色和炒香料时散发的香味,以及每种食材受热后“苏醒”时不断变化的气味。

要当好中餐炒锅前的厨师,就像古典音乐家和舞蹈家,

需要不断练习才能保持巅峰状态。

中国厨师常说,西方的同行们以“克”和“升”之类的单位来准确地度量一切,他们却是凭肉眼和感觉来判断用量。和大多数的刻板印象一样,这并不完全正确。西式烘焙可能的确是厨房里的精确科学,要严格把控比例和过程的标准化;但大部分人在家做饭,或甚至是餐厅厨师日常烹饪,也更多地依靠感觉:加一点这个,加一点那个(意大利语所谓“quantobasta”,就和中餐食谱中的“适量”是一个意思)。然而,我不太确定西餐烹饪中有任何东西能与炒菜相提并论,因为后者要兼顾速度和复杂性,对厨师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即便是书面甚至正式出版的中餐菜谱,都往往不会具体写出一道菜或某个步骤需要几分几秒,因为也不可能说清楚,但其中对火候的说明却极尽详细,比如某鲁菜谱中详细解释了如何“油爆”或“爆炒”:“油爆和爆炒时,要用猛火快速烹制,眨眼之间要完成一串连贯划一的动作。成菜的汁水要覆盖一层油光,酱汁要均匀包裹食物,做到虽然湿润多汁,却看不到酱汁单独聚集。吃的时候,盘面光洁,没有汤汤水水之感。”

高级餐厅的客人往往十分挑剔,在这样的后厨,炒锅前掌勺厨师的压力之大,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是为嘴刁的中国食客做菜,他知道客人们希望他的每一道出菜都能“色、香、味、形俱全”,每一个因素都取决于他对火候的把控。要是油色不够红亮,蒜味过于浓重,醋没能断生或因为太熟而没了那股酸香,鱼肉老了,收汁不够稠……客人们都会注意到。每道菜都有单独的标准:清熘大玉(stir-fried“jade”shrimps)要细腻嫩滑、干煸鸡要焦香上色、青菜要圆润爽口。哪怕是开一瞬间的小差,就可能失之千里,毁掉一盘菜。有些菜肴对火候的要求过高,已经到了让人捧腹的地步,比如宁波名菜“锅烧河鳗”:老饕们说,成菜要整条河鳗完完整整地放在盘子上,但又得软烂柔嫩,只需吹弹一个音符,就形销肉脱了!

清朝诗人和食谱作家袁枚曾写过“火候须知”:“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

炒菜就像写书法,必须在第一次就做到完美:一旦食材下锅或是墨迹上纸,

就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而关于中餐烹饪整体的精妙,有段非常优美的描述,出自公元前三世纪商人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言者为传奇厨师伊尹:

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尽管伊尹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青铜器时代,远在现代炒锅发明之前,这番话却完全可以用来形容巫术般奇妙的炒菜。

“火候”一词起源于中国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炼丹术,而这位历史人物伊尹,不仅是位厨师,还有可能是个懂得巫术的萨满,两者似乎很是相通。

如今,资深厨师们最大的苦恼之一,就是年轻人因为害怕吃苦,不愿意认真学习烹饪技艺。我认识一些成就极高的中餐厨师,要是在欧洲或美国,肯定会被希望拜师学艺的年轻人“围攻”,但他们在中国却收不到合适的徒弟。话说回来,很多资深厨师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步这个后尘,不希望他们跟着师父唯唯诺诺地度过艰苦甚至残酷的岁月,在后厨和灶台上卖苦力。

那么,炒菜技术将何去何从?你可能和我一样,已经注意到,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提供火锅、面条和饺子的餐厅数量激增——我称之为中餐的“火锅化”。在伦敦唐人街,曾有一代人辛苦经营一家家粤菜馆,提供美味的传统炒菜,但现在大多让位于点心和亚洲快餐。在中国,火锅店和大型加盟连锁店也是成倍增加,那里的厨师们只需要做有限的菜肴,不用从原料到成菜地系统学习整体的中餐烹饪艺术。原因不难理解:要开一家火锅店,只需要有好的底汤,可以量产,按需加热即可;之后,只需要非技术工种来切切菜,煮食物的工作都可以交给客人自己完成!即便包点心这样的活,看上去可能像烹饪小鱼一样,需要细心和技术,但和清熘小河虾一比,还不是简单得像过家家。点心师傅稍微歇歇手,天也不会塌下来。要是炒菜师傅也这样,那可就是塌天大祸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机器人厨师的出现,是否预示着伊尹口中那古老的“鼎中之变”和精妙优美的火候技艺即将灭亡?我希望不是。观看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炒菜时,我眼前出现的是一位魔术师、一位奇迹创造者。厨师也许身经百战伤痕累累、也许喜欢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也许完全不善言谈,但他在炉灶前的动作一定优雅美丽,那非凡的头脑与身体都无比灵活,每每让我叹为观止。暂且不提武术的魅力,不提那些身披金光袈裟横空跃起的武僧,因为就在此处,在厨房的烟火缭绕与锅碗瓢盆的奏鸣之中,真正的功夫正在上演。

在苏州那个小厨房里,孙、陆两位大厨以惊人的速度快马加鞭地创作着这一顿盛宴。九道开胃冷盘之后是八道热菜和三道点心。河虾和塘鳢之后是爆炒下水,配清淡酱汁的鱼肚,浸润在红肉汁中的肉块,枸杞芽垫底的炒鸡丝、火腿炒竹笋,完美的糖醋汁松鼠鱼,炒芥菜配蘑菇,还有在砂锅里小火煨了一整天的浓汤。整顿饭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并上桌。两位师傅可谓身怀绝技、举重若轻。我看着他们在狭小的厨房中变魔术一般地烹制出一道又一道菜肴,一时仿佛有“伊尹之光”加身——这是燃烧了两千多年,依然熊熊如初的火光。接着,一切都戛然而止。最后一道菜端出去了,他们放下十八般厨房兵器,点燃香烟,用朴实的苏州方言你来我往地开起玩笑,又变回了两个凡人。

THE END
1.烹饪app排行榜前十名偏玩手游盒子分享十大烹饪app排行榜前十名手机应用,编辑为您推荐手机烹饪app排行榜第一名到前5名到前十名的应用。找烹饪app有哪些、烹饪app哪个好用,上偏玩手游盒子https://m.pianwan.com/s/zj-850158
2.家常菜点餐基于小程序的家庭大厨家常菜点餐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四、数据库设计 五、核心代码 六、论文参考 七、最新计算机毕设选题推荐 八、源码获取: 博主介绍:大厂码农|毕设布道师,阿里云开发社区乘风者计划专家博主,CSDN平台Java领域优质创作者,专注于大学生项目实战开发、讲解和毕业答疑辅导。 主要项目:小程序、SpringBoot、SSM、Vue、Html、Jsp、Nodejs等设计与https://blog.csdn.net/m0_66468899/article/details/144337136
3.沉浸式体验:一口气开发一个外卖平台系统小程序#软件开发手机软件电00:10 现代牛马是怎样叫的#小程序开发 #APP开发 #软件开发 00:28 沉浸式体验:挑战快速搭建一个外卖平台系统小程序#app开发 00:15 外卖平台骑手APP全新版本适用更多场景#软件开发 #APP开发 00:38 7500元给广西客户开发了一套同城外卖平台APP#软件开发 #APP开发 00:22 沉浸式体验:一口气开发一个外卖平台系https://www.163.com/v/video/VNHQEIFKB.html
4.食堂一周菜谱明细表制作软件食堂一周莱谱为了方便食堂工作人员制作一周菜谱,并为就餐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选择,我们开发了一款名为“食堂一周菜谱明细表制作软件”的软件,该软件能够根据预设条件和要求,快速生成一周菜谱明细表,方便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参考和修改。 功能特点 1、自动生成一周菜谱:软件可以根据预设条件和要求,自动生成一周菜谱明细表,包括每天的菜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378174.html
5.一种便捷式的智能菜谱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综上所述,便携式智能菜谱系统基本实现了传统菜谱App的主要功能,并向用戶展示了比较良好的功能界面。而且该系统利用大数据统计提供给用户不同地区、不同时节、不同年龄人群所喜爱的菜谱,并且会通过用户的数据为用户智能地推荐菜谱。此外该系统拥有语音功能,通过语音交流方便用户了解菜谱,简易方便,可操作性强,是一款安全实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31/10339908.shtml
6.app软件设计制作手机app商城开发app封装定制公司海拔网络海拔网络为科创板挂牌企业(61206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移动动互联网应用方案服务商,面向全国提供APP开发业务,成立十年,迄今为止已经服务过全国数万家企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http://www.haibagroup.cn/
7.小红书菜谱大全app免费版下载小红书菜谱大全免费版特色 1、小红书菜谱大全app页面设计简易直接、主题明确,实际操作简易,发帖子也十分的快; 2、小红书菜谱大全app能够分享大家的买东西感受和体会心得,结识大量的朋友; 3、购物无需自己做攻略,有全球的小伙伴们一起帮助强烈推荐; 4、需要的菜谱都可以已在这里寻找,非常清晰的做法课堂教学,特别适合懒http://www.zhaodanji.com/shoujiruanjian/xiaohongshucaipu_196790.html
8.菜谱app软件排行榜多特手游网【菜谱app软件排行榜】榜单为玩家们带来好玩的 菜谱app软件排行榜游戏 ,里面有菜谱宝典、餐色秀菜谱、FJ电子菜谱、好运菜谱、等菜谱app软件排行榜 游戏,喜欢的玩家赶紧来看看多特手游网小编带来的2021超好玩的 菜谱app软件排行榜 游戏推荐大全吧!总有一款适合https://www.duote.com/top/rjtop4300/
9.美食菜谱类APP界面设计6、详情页设计 7、购物页面 8、产品详情页 这款美食菜谱类不仅有各种菜谱的制作方法,而且内部还增加了购物商城功能。整个APP界面设计非常干净简洁。 上海艾艺是一家专业的APP开发设计公司,提供APP开发、UI设计、微信开发等服务,如果您需要对APP进行UI设计,欢迎咨询。https://www.adinnet.cn/bloginfo/2018_05/blog_3721.html
10.设计素材国外优秀的app设计网站是什么?传单上的地图是怎么国外优秀的app设计网站是什么? 10个国外优秀的UI设计网站。作为设计师,不仅要有庞大的素材库,还要保持高行业的敏锐度,得到第一手行业的信息,不断学习充电。通过它们,您可以每天收到设计行业最新的相关信息,关于网站建设制作,包括行业动态、设计作品、创造性灵感、材料等。1、UIparade:灵感UI设计目录网,UIparade:灵感UIhttps://jz.fkw.com/wzjs/51370.html
11.菜谱app哪个好用?菜谱大全下载安装菜谱软件排行榜2024菜谱app,主要代指菜谱制作的记录软件,该类软件通过给用户提供各菜品的所需食材、烹饪道具、烹饪方法、烹饪技巧、烹饪时间等详细介绍,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让用户掌握这些美食菜品的制作,在家或者办公的时候都能够用上,所谓“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能够制作http://www.xfdown.com/k/caipuapp
12.基于android的菜谱app的设计与实现菜谱应用基于android的菜谱app的设计与实现 菜谱应用 想要开发出一款靠谱好用的美食菜谱APP小程序系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能呢? 1、视频教学。对于美食的教学教学方法最直接受用的就是视频教学,用户浏览起来更加方便而且可以直接跟着视频操作,效果更佳。用户也可以自己拍摄制作美食的视频上传到平台,分享给其他用户浏览查看,既提高https://blog.51cto.com/u_12205/9416648
13.没有任]可一方向新式的琢砚风格靠拢,其仿造的主要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 乾隆款绛州澄泥砚的设计非常单一,没有任]可一方向新式的琢砚风格靠拢,其仿造的主要是文化昌隆的汉、唐、宋泥质砚的标准款式。而同期乾隆朝内务府制造的大量松花砚则几乎抛弃了这种仿https://www.shuashuati.com/ti/1e44260ec3ed4b2d97cbb3f730ff118f.html?fm=bd98cbefd79746f600f5554bea5c523d1e
14.午餐食谱大全家常菜菜谱舌尖上的温馨午后四、简易烹饪技巧——提高厨艺水平 想要让自己的厨房成为每天都值得期待的地方,就必须不断提升烹饪技巧。不论是炒制蔬菜还是烤制肉类,都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技能,如火候控制、大火小火转换以及不同调味品搭配等。这些基本技能对于制作出色彩斑斓且香气扑鼻的佳肴至关重要。 https://www.smfnh865.cn/te-chan/903331.html
15.降食谱app合集推荐降食谱app大全健康食谱APP合集精选了健康食谱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做、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这些食谱由专业的营养师和厨师团队精心设计,涵盖了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饮食需求,包括素食、低脂、高蛋白、糖尿病饮食等。在这些APP中,用户可以找到各种健康菜谱,如地中海饮食、亚洲美https://www.52pk.com/zt/jkspapp/
16.App接口的设计App 与服务器的通信接口如何设计得好,需要考虑的地方挺多的,在此根据我的一些经验做一些总结分享,旨在抛砖引玉。 一、安全机制的设计 现在,大部分 App 的接口都采用 RESTful 架构,RESTFul 最重要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在请求之间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当涉及到用户状态时,每次请求都要带上身https://hacpai.com/article/1499133191121
17.771771威尼斯.cmApp官网下载6分钟前771771威尼斯.cmApp支持:64/128bit统类型:771771威尼斯.cmAppAPP下载安装(官方)网站入口IOS/安卓通用版V.59.2.9.26(安全平台)【下载次数775336】步骤1:访问“771771威尼斯.cmApp”首先,打开您的浏览器,输入《771771威尼斯.cmApp》的官方网http://tleb.minimumapi.com/
18.口袋足球彩票app下载正式版有了求职最美证件照的加持,求职者可以轻松制作符合行业规范、提升职业感的专业证件照,助力他们自信应聘,成就求职之路。 6.【口袋足球彩票app下载】(注册,登录,官方网)是一款全能型照片修复工具,它拥有强大的修复功能、智能的修复算法和便捷的操作体验。无论是新手还是专业摄影师,这款软件都可以帮助您修复受损或模糊的http://www.philipsrespironics.cn/post/341613.html
19.app图标设计app图标素材app图标图片第3页觅知网为您找到406个原创app图标设计图片,包括app图标图片,app图标素材,app图标海报,app图标背景,app图标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app图标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https://www.51miz.com/so-sucai/251816/p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