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豆腐250克,虾仁50克,羊肉250克。
用法:先煮羊肉及虾,加姜片、葱段,盐调味,后入豆腐,肉熟后食用。
4.糯米鸡蛋(民间方)
主治:疲劳体倦,病后体虚。
配方:糯米500克,黄酒1000毫升,鸡蛋2只。
用法:将糯米、黄酒、鸡蛋隔水蒸熟,一天分多次食完。
按注:一方无黄酒,一方鸡蛋易红枣效同。
5.野猪肉大枣汤(民间方)
主治:气血不足。
配方:野猪肉500克,大枣30克。
用法:上述十味炖食。
6.驴肉大枣淮药汤(民间方)
用法:上述各品煮食用。
7.羊脂米酒枣(民间方)
主治:久病体虚,脾虚气弱。
配方:红枣250克,羊脂25克,糯米酒(或黄酒)250毫升。
用法:先将红枣加水煮软后,倒去水,加入羊脂、糯米酒煮沸后晾凉,然后倒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密闭贮存一周即可。每次吃枣3~5枚,每日2次。
8.鸡蛋甜豆奶(民间方)
配方:豆奶一袋,鸡蛋一只,砂糖适量。
用法:豆奶煮沸后加入鸡蛋、砂糖,每天服用1次。
9.肉馅饼(民间方)
主治:体虚无力。
配方:面粉500克,猪肉糜500克,肉皮冻250克。
用法:在肉糜里加少许白糖、盐、味精和麻油,拌匀。再加150克水,用力不停地搅拌,要搅上劲,然后倒入绞碎的肉皮冻,调匀成馅,把面粉做薄薄的皮子。每个皮子包35克馅儿,然后上笼蒸7分钟左右,即可出笼。
主治:体虚胃弱。
主治:老年体虚力弱。
12.荠菜黑豆粥《野菜美味大众食谱》
主治:老年体弱水肿。
配方:新鲜荠菜250克,黑豆60克,粳米15克。
用法:先将新鲜荠菜拾去杂质,清水洗净,取刀切成碎末,备用。把黑豆用温水浸泡约4小时,清水洗净,备用。将粳米淘洗净,与黑豆一同放入煮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共煮熟服之。
13.樱桃龙眼羹《药膳治病10分钟》
主治:体弱乏力,气血俱虚。
14.八宝饭《药膳治病10分钟》
主治:虚劳体弱。
15.山药奶肉羹《男科葆春食疗》
主治:体弱乏力,畏寒肢冷。
主治:体虚乏力。
用法:将鸡肉切成方丁,用料酒、蛋清、胡椒粉、白糖、食盐、味精、水生粉,调成芡汁待用;然后用武火将锅烧热,放猪油适量,待烧至五成熟时,倒入核桃仁,用温火炸透,再加枸杞子,翻炒片刻,起锅沥油;另将鸡丁入锅快速划散,即可盛起;锅内留余油,下姜、葱稍煸,再投入鸡丁,倒入芡汁速炒,并放入核桃仁、枸杞子,炒匀即可供佐餐食用。
18.泥鳅鸡蛋《健美与抗衰老菜谱》
配方:活泥鳅250克,鸡蛋3只。料酒、精盐、葱花、姜末、生油。
用法:在锅中注入适量水,加入料酒、盐、葱、姜、油烧沸。放入泥鳅于锅中,继续加热,煮沸后改小火炖烧至鳅鱼熟烂入味即成。
19.腰花木耳汤(民间方)
配方:猪腰子300克,水发木耳15克,笋花片50克,葱段5克,味精5克,精盐10克,胡椒粉1.5克,上汤1000克。
用法:将腰子一批为二,批去腰膻。洗净后切成兰花片,用清水泡一泡。木耳用清水洗净泥沙待用。将腰花、木耳、笋片一起下开水锅氽熟后,捞出放在汤碗内,加入葱段、味精、精盐、胡椒,再将烧沸的上汤倒入碗内即成。
20.烧素什锦(民间方)
主治:一般虚弱症。
配方:鲜蘑菇20克,水发香菇20克,荸荠50克,胡苏卜150克,冬笋50克,水发腐竹50克,黄瓜150克,水发木耳20克,料酒、精盐、味精、白糖、姜片、湿淀粉、麻油、鸡汤适量。
用法:将腐竹洗净煮透切成段,黄瓜切菱形片,荸荠去皮洗净切圆片,冬笋、胡萝卜去杂洗净切片,将水发木耳、木发香菇分别去杂洗净切成片。将以上各主料分别下沸水锅焯一下捞出码盘成形。锅内加入鸡汤,将码好的主料轻轻推入锅中,加入料酒、精盐、味精、白糖、姜片,烧沸后去浮沫,再用文火煨烧,入味收汁,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成。
21.淮杞海椰煲乳鸽(中医验方)
主治:体质虚弱。
配方:淮山15克,杞子25克,海底椰30克,乳鸽1只,生姜丝5克,红枣10枚,精盐少许。
用法: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煲至水开,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文火继续煲3~4小时,点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22.海参肉(民间方)
主治:体虚。
配方:海参一条,或加瘦猪肉100~150克。
用法:将海参浸透切碎,炖服;或加瘦猪肉共炖服食之。
按注:一方用黄鱼一条与海参共煮。
23.桂鱼汤(民间方)
配方:桂鱼。
用法:将桂鱼煮熟即可,常服之。
24.鲥鱼笋菇火腿汤(民间方)
配方:鲥鱼1条,竹笋250克,香菇25克,火腿50克。
用法:鲥鱼加竹笋、香菇、火腿同煮,蒸者尤佳。
25.白果乌鸡汤(民间方)
用法:将鸡活杀,洗净,然后将各药及胡椒装入鸡腹内煮熟,空腹食之。
按注:还可治脾胃虚弱,带下量多,神疲倦怠。
26.莲子猪肚(民间方)
主治:人体虚弱。
配方:莲子30克(去心),猪肚500克。
用法:莲子浸软装猪肚内扎紧,炖熟饮汤食肉和莲子。
27.猪肉鸭蛋(民间方)
主治:身体虚弱。
配方:猪肉50克,鸭蛋2个。
用法:猪肉切片先煮,后打入鸭蛋煮熟,加入盐、调料食用。
按注:一方以红枣易鸭蛋也可。
主治:热病虚损。
29.生姜炖牛肚(民间方)
主治:五脏虚弱。
配方:牛肚1个,醋适量,姜5片。
用法:牛肚与生姜、醋共炖熟服食。
30.椰子汁炖鸡(民间方)
配方:母鸡1只,椰子1个。
用法:鸡活杀洗净切块,椰子取汁,椰肉切丝,用布裹榨汁,榨汁后的椰丝再加少量水榨汁,如此约三次,去椰丝,将汁液混合,与鸡块一起隔水炖约2~3小时,取出加调料食用。
31.怀杞炖牛肉(中医验方)
主治:体虚力弱。
32.肉末蒸蛋羹(民间方)
配方:鸡蛋半个25克,瘦猪肉25克,香油2.5克,酱油、香菜末,葱末、味精各少许。
用法:猪肉剁碎,拌上葱末、酱油等,搅成肉馅。鸡蛋打破,加入少量水或冷米汤(枵使蛋羹软、嫩)搅匀,蒸成型后再将已拌好的肉馅撒在上面,再蒸熟肉馅即成。吃时放上麻油及香菜末即成(也可先将肉馅炒熟,再放在蒸好的蛋羹上,放上麻油、味精等)。
33.萝卜羊肉汤(中医验方)
主治:体弱畏寒。
配方:白萝卜1000克,羊肉500克,盐少许。
用法:将羊肉去筋膜切块,先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捞出沥干水入锅内。把萝卜削去皮,冲洗干净,切成3厘米的菱角块。锅置旺火上,下羊肉、水,烧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放入萝卜块同煮至肉熟烂,加盐少许调和即成。
34.红枣炖兔肉(民间方)
配方:红枣25枚,兔肉250克。调味可根据各人口味甜、咸均可。
用法:选色红、肉质厚实的大红枣洗净备用。兔肉洗净切洗,与红枣一起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调味品适量,即可食用。
35.豆浆饴糖饮(民间方)
配方:豆浆1碗,饴糖100克。
用法:豆浆煮沸后,加饴糖煮化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
36.山药鱼片汤(民间方)
主治:虚弱症。
配方:鱼肉300克,萝卜120克,海带15克,山药15克。
用法:将用料洗净,鱼肉切片,海带浸软切段,萝卜切丝。放适量水在锅中,先放海带,煮滚后捞出,跟着放入捣碎的山药,再放鱼肉片和萝卜丝,加盖煮片刻,至鱼肉片熟后,加盐调味即成。
37.鱿鱼炖猪脚(民间方)
配方:鱿鱼(干品)200克,猪脚1~2只,精盐、味精适量。
用法:将猪脚用开水烫过刮去老皮,拔去毛,洗净。并用刀将其从中间一剖为二。同鱿鱼共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炖至汤成稠状。加入精盐、味精适量调味,饮汤吃肉。
38.银鱼炒蛋(民间方)
配方:银鱼50~100克,鸡蛋5只,葱白头末25克,熟猪油100克,绍酒7.5克,精盐5克。
用法:银鱼洗净沥去水,用蛋清(约1只)、酒(2.5克)、盐(1.5克)、淀粉调浆拌好。蛋打散,加盐3.5克、酒2.5、葱白头末和匀。旺火热锅,放入熟猪油250克,烧至6成热倒入银鱼,拨散溜至半熟,倒入滤勺。原锅留热油少许,下鸡蛋搅动,待蛋渐渐将凝结时,倒下银鱼,并在四周烧油转动,翻身加酒(2.5克),再加些油,出锅。
主治:年老体弱力不从心。
40.绍兴鸡粥(民间方)
主治:年老体弱,久病虚衰。
配方:嫩鸡1只,粳米120克,精盐6克,淡色酱油10克,姜葱末适量,芝麻油10克,味精适量。
用法:宰杀小鸡,清洗干净。清水上锅烧开,将鸡浸入,待水再开,将锅移下,搁置20分钟,捞起熟鸡,置冷开水中浸泡冷却,洗去绒毛、黄衣,沥干水分,抹上芝麻油。再将粳米淘洗开净,入鸡汤锅中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煮成粥。酱油、味精、精盐加少许鸡汤上锅煮沸作调料,装入小碟中。将鸡粥盛碗中,鸡身切成小长条,整齐装盘,配以小碟调料蘸食。葱姜末可撒在粥内,也可撒在鸡肉上。
41.猪肾粥(民间方)
配方:猪肾一对,粳米100克,红枣50克,葱白3克,生姜5克,麻油少量。
用法:先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将上述猪肾、红枣,下粥内,莫搅动,文火久煮,最后下葱白、生姜、麻油。
42.泥鳅豆腐(民间方)
配方:活泥鳅250克,豆腐1000克。料酒、精盐、葱花、姜末、猪油。
用法:将豆腐、料酒、盐、葱、姜、猪油放锅中,将泥鳅放入锅中。因加热泥鳅就钻在豆腐中,注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炖至鳅鱼肉熟入味即成。
43.双冬扒鸡(民间方)
主治:体虚力不从心。
配方:母鸡1只(重约1500克),笋片100克,水发香菇50克,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段、姜片、白糖、温湿粉、生油、鸡汤适量。
用法: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瓜,洗净血水。锅内放生油烧至六成热,在鸡身上涂上些料酒,放油内炸至金黄色捞出。将笋片放漏勺内入油浸炸一下,沥油。取大砂锅,放入母鸡,鸡身上放笋片和洗净的冬菇。炒锅中放油烧热,投入葱姜煸至金黄色,烹入料酒、酱油、白糖,倒入砂锅。用小火煨烧至鸡肉熟烂,离火拣出葱、姜,滗出原汤(留用),将鸡脯朝上盛盆中。在锅内放入原汤、笋片、冬菇烧沸,撇去浮沫,用湿淀粉勾芡,淋浇在鸡上即成。
44.虾米炖豆腐主治:脾肾阳虚患者的调养。
配方:虾15克,豆腐三块。
用法:虾、豆腐、加葱、姜、盐炖熟食用。
45.益寿鸽蛋汤(中医验方)
主治:老年虚弱症。
配方:枸杞10克,龙眼肉10克,制黄糖10克,鸽蛋4枚,冰糖50克。
用法:洗净切碎枸杞、龙眼肉、制黄糖,入锅,加水750毫升,同煮至沸后15分钟,再将鸽蛋打破后逐个下入锅内,将敲碎的冰糖屑下入锅内,煮至蛋熟,即可食用。每天1次,每次食蛋2枚并饮汤。
46.什景水果羹《家常药膳》
主治:体虚早衰力弱。
配方:银耳10克,鸽蛋4只,白果25克,蜜枣2只,青蕉苹果1只,香蕉1只,大西米25克,白糖150克。
用法:先发大西米,后把银耳放入清水中漂清,然后倒进正在沸腾的水里,加白果和蜜枣,一同煮20分钟左右。再放入苹果丁,加盖,煮1分钟左右。然后打进4只鸽蛋,盖上锅盖,煮2分钟,撇去白沫。最后放进发好的大西米和白糖,大约再煮1分钟,加60克水淀粉勾芡,即成。
47.蜜三果《健美与抗衰老菜谱》/P>
48.山药桂圆炖甲鱼《药膳治病10分钟》
主治:虚劳。
用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桂圆肉清炖,至炖熟。吃肉喝汤,分次食完,可常服。
49.石耳炖鸡《野菜美味大众食谱》
主治:虚弱劳嗽。
配方:净鸡肉400克,石耳20克,鸡蛋清2只,精盐、味精、料酒、胡椒粉、淀粉各适量。
用法:倒入适量清水,把鸡肉放下去,置于武火上煮,待鸡肉四成熟时,再加入石耳,盖锅盖,用文火煮4小时,放入味精、精盐、胡椒粉,即成。
50.冬瓜羊肉汤《健美与抗衰老菜谱》
主治:肾阳不足,畏寒尿少。
配方:熟羊肉250克,冬瓜20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花椒水、葱花、芫荽、羊肉汤适量。
用法:先把羊肉切成小薄片。锅中加羊肉汤、精盐、葱花、花椒水、胡椒粉烧沸。放入羊肉片、冬瓜片烧沸,捞入碗内。撇去锅中浮沫,加味精,撒芫荽末,浇在羊肉即成。作菜肴食用。
51.麻雀肉粥(民间方)
主治:老人赢瘦,阳气乏弱。小便多,暖腰寒,阳事不振。
配方:麻雀数只。
用法:杀麻雀数只,洗净,炒熟,先加酒略煮,再加入适量清水,加葱和米作粥,粥成后加盐少许,候温食用。
52.红烧麻雀(民间方)
主治:阳虚体弱。
配方:麻雀12只,去皮栗子250克,白糖10克,蒜瓣50克,酱油20克,绍酒25克,湿淀粉5克,熟猪油500克,猪骨汤250克,味精1克。
用法:麻雀洗净,剁掉头和脚,从背部剖开取出内脏,洗净后晾干。油烧至八成热时,麻雀和栗子一并下锅,炸至半熟时起锅。将过油麻雀和栗子放入锅内,加上蒜瓣、绍酒、白糖、酱油,旺火翻炒片刻,倒入猪骨汤,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焖半小时,起锅前滗出汤汁,扣入汤盘。大火烧锅热,倒入汤汁,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芡汁淋于麻雀和栗子上即成。
53.羊肉西红柿汤《健美与抗衰老菜谱》
主治:体虚早老。
酌方:熟羊肉250克,西红柿25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羊肉汤、葱花。
用法:先将羊肉切成小薄片。将西红柿洗净,切成橘瓣状。在锅中加羊肉汤(或清水),放入羊肉片、精盐烧沸,加入西红柿,烧开撇去浮沫,点味精,撒葱花即成。
54.山药汤饼(中医验方)
主治:各种虚弱症。
配方:羊骨1000克,萝卜1个,葱白1根,草果3个,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5克,山药500克,面粉500克。
用法:羊骨、萝卜(切片)、葱白、草果、陈皮、良姜、胡椒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汤,去渣留汁。山药、面粉用汁煮熟,然后研泥做饼,空腹食用。
55.四色粥《中国食品》
56.清蒸鲤蒜(民间方)
主治:劳倦乏力。
配方:鲤鱼1条约500克,蒜头1个。
用法:鲤鱼不除鳞而除净内脏,蒜头去皮打碎,打入鱼肚内,加油、盐调味,蒸熟即可。
57.乌鸡汤(中医验方)
主治:虚弱劳伤。
配方:乌骨鸡1只,陈皮3克(去白),良姜3克,胡椒6克,草果2个,葱、醋、酱适量。
用法: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并切成块,加陈皮,良姜、胡椒、草果、以葱、醋、酱拌和,入罐内加水适量封口,隔水炖至熟,空腹食肉喝汤。
58.芝麻淮药肉丸《家常药膳》
配方:黑芝麻10克,精猪肉400克,淮山药粉50克。
用法:先将猪肉切成丁,再斩成肉糜,依次加入15克黄酒、5克味精、3克盐、1只鸡蛋、40克淮山药粉,适量水,拌匀,做成一颗颗肉丸,备用。后将黑芝麻倒入锅中翻炒,炒到有香即可。把油烧到5成热,将肉丸放进去炸,炸到呈金黄色时,出锅。在100克鲜汤里,加15克黄酒、少许盐和味精,烧开。将余下的10克淮山药粉加少许水,调成薄糊,倒进锅内的滚汤里,炒匀。再把已经炸过的肉丸倒进去,翻炒几个,即可。
59.面丈鱼炒蛋(民间方)
主治:气血虚弱。
配方:鸡蛋3只,面丈鱼100克,韭菜25克,笋片15克,黑木耳10克。黄酒、味精、盐、酱油清汤适量,猪油75克。
用法:将面丈鱼用手指拉牢头,抽出内脏,用水洗干净。蛋敲入碗中,加盐打匀,炒锅洗净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放入猪油35克烧热,推入面丈鱼,煸熟、摊平,淋入打匀的蛋,随即用手勺拌和(使蛋和面丈鱼粘在一起),摊成饼形,沿锅边淋入猪油15克旋锅一下,使两面煎熟、略黄,烧滚略焖,放入韭芽、猪油,端锅颠翻一下,出锅装盆。
60.米仁猪排《家常药膳》
配方:米仁10克,草果3克,花椒5克,猪排骨500克。
用法:把猪排切块,把米仁、草果和花椒3种中药装入小纱布袋里,扎紧袋口。油烧热后,倒入排骨煸炒,再加15克黄酒、30克酱油、适量的盐和葱姜,放入药袋,兑入500克鲜汤,加盖煮20分钟左右,把排骨煮酥。拿把葱姜和药袋,锅内加少许味精,炒拌均匀,即可出锅,装盘。
61.红枣炖兔肉(民间方)
配方:红枣10~15枚,精兔肉25~40克,调味品可用也可不用。
用法:拣上好红枣,最好是小红枣,洗净后浸泡1夜。兔肉切成小块同红枣一起放入砂锅内隔水炖至兔肉熟时即可服用。也可根据各人自己的口味调味服食。
62.鲫鱼糯米粥(民间方)
主治:病后体弱。
配方:鲫鱼1~2条,糯米50~75克,精盐、味精适量。
用法:鲫鱼,却鳞、去内脏、去骨与糯米共煮成粥。加适量精盐、味精调味服食。
63.干贝松(民间方)
主治:久病体虚,咳血。
配方:干贝200克,葱段10克,食盐2克,料酒70克,姜5克,麻油1000克(耗75克)。
用法:干贝加食盐、料酒、葱段(拍松)、清水150克,上笼蒸熟,取出后用干净的白纱布将干贝包好,挤去水分,搓散。锅置火上,放入麻油烧至五成热时,投入搓散的干贝,炸脆时捞出沥油即成。
64.生姜米醋炖木瓜(中医验方)
主治:产后体虚。
配方:木瓜500克,生姜50克,火醋500克。
用法:将木瓜、生姜、米醋一同放入锅内用文火炖熟,分次服食。
65.猪肚莲子(中医验方)
主治:体虚,记忆力差。
配方:莲子适量,猪肚1只。
用法:莲子去心,用米酒浸1夜,然后放入洗净的猪肚内,加水炖熟,取出莲子晒干。食用猪肚及汤后,每天取莲子15粒细嚼。
66.鸡蛋豆浆(民间方)
主治:病后,产后体虚。
配方:豆浆适量,鸡蛋一只。
用法:豆浆中加入鸡蛋同煮食之。
67.煮猪脚(民间方)
主治:产后补养。
配方:生姜500克去皮切块,猪脚2只切开,甜醋1000毫升。
用法:同煮熟,分数日食完(冬季煮后如能放置阴凉处1~2周再食,效果更好)。
68.米粥衣(民间方)
主治:久病或产后身体虚弱。
配方:粳米750克。
用法:将粳米煮饭,当米烂熟而尚未烘干前,取其面上的浓米汤饮之。
用法:上述各品加适量水,揉成面团蒸熟,分顿随量煮食。
71.清蒸鳗鱼《奉化方食》
配方:鳗鱼一条。
用法:鳗鱼中放入适量葱、姜、盐、黄酒,隔水蒸熟佐膳。
72.藕蒸米粉肉(民间方)
主治:产后、病后及年老体虚者。
配方:五花肉400克,藕300克,米粉100克,姜末、葱末、料酒、食盐、白糖、酱油适量。
用法:五花肉洗净、沥水,切成3厘米长,0.5厘米厚的骨牌块。藕切成条状。猪肉块、藕条装入碗内,放入葱末、姜末、料酒、食盐、白糖、酱油、腌约30分钟,放入米粉拌匀。肉块放在藕条上面,上笼蒸约1小时即可。
73.牛肉粥(民间方)
配方:牛肉250克,大米500克。
用法:牛肉洗净切丝,与大米煮粥,调味进服。
74.羊肉粥(民间方)
主治:骨蒸久冷,寒疝。
配方:黑羊肉、粳米适量,山药30克。
用法:黑羊之羊肉适量。洗净、切碎备用。用山药30克,蒸熟后将山药研入泥,再同切碎之羊肉和米作粥,候温服。
按注:若加入杏仁10克同煮,则羊肉易糜,入三五个核桃煮,则味不膻,勿用铜器煮。
75.羊脂牛髓膏(民间方)
配方:羊脂60克,牛骨髓60克,蜂蜜300克。
用法:1.将羊脂与牛骨髓拌匀,煮熬至稠,加入蜂蜜,继续煎熬成膏。
2.将膏装入罐中,服时取出食之。
76.糖醋藕片(民间方)
主治:衰老虚劳。
配方:生藕500克,白糖10克,食油15克,酱油5克,醋10克,花椒少许,淀粉适量。
用法:藕去皮,洗净,通眼心切细丝。油锅烧热,放入花椒,炸焦捞出,藕丝下锅煸炒,加糖、醋、酱油,调入湿淀粉勾芡既成。
77.淡菜狗肉汤(民间方)
主治:虚劳赢瘦。
配方:淡菜50克,狗肉50克。
用法:淡菜、狗肉炖熟后服之。
78.火腿炖鸡(民间方)
配方:火腿500克,鸡1只。
用法:鸡去毛及内脏,与火腿、姜、葱、花椒共炖熟服食。
79.羊腿汤(民间方)
主治:劳伤虚冷。
配方:肥羊腿一只。
用法:将把羊腿洗净放于锅中,加水盖上锅盖,煮烂后饮汤食肉。
80.煮鹅汤(民间方)
主治:虚损。
配方:鹅一只。
用法:将鹅宰杀去毛,洗去内脏等杂物,加盐腌渍,然后加水烧煮,待熟后取出,切成块食之。
81.鱼翅蒸鸡(民间方)
主治:虚痨。
配方:光嫩母鸡1只(约1000克),鱼翅300克,火腿丝6克。
用法:先将鱼翅入锅内滚烧二次,沥干,抽去翅骨。同腿丝共装入鸡肚内,将开口扎牢,再配佐料上笼蒸半小时取出即成。
按注:一方无鱼翅也可。
82.燕窝汤《内经类编试效方》
配方:燕窝3克,冰糖30克。
用法:用50℃的温水将燕窝浸泡至松软时,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撕成细条待用。锅中加入清水约250克,下冰糖,置文火上烧开溶化,用纱布滤除杂质,倒入净锅中,下燕窝,再置文火上加热至沸后即可。
83.牛肉牛粥(民间方)
配方:牛肉适量,大米少许。
用法:牛加大米共煮粥,调料进服。
84.鳗鲡山药汤(民间方)
配方:鳗鲡鱼500克,淮山药30克。
用法:上述各品共煮汤食。
85.鳗鱼肉(民间方)
配方:鳗鱼适量。
用法:将鳗鱼蒸熟后食之。
86.山药馄饨(中医验方)
配方:山药粉30克,猪肉60克,面粉250克,精盐、素油、豆粉、酱油各适量。
用法:将猪肉剁成细末,待用。把山药粉与面粉混合,兑少许清水,揉成面团,切成馄饨皮,然后按包馄饨的常规作法,包成一个个馄饨,下锅烧熟后食用。
87.雪蛤鸡茸粟米羹(中医验方)
配方:雪蛤膏10克,粟米90克,瘦猪肉120克,鲜虾肉60克,冬菇4只,鸡蛋2个,精盐、白糖、生粉各适量。
用法: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沸,放入雪蛤膏、瘦肉粒、冬菇粒,改用中火继续煲30分钟左右,再放入刚刚洗净的杰米、虾肉、再煲1小时,即倒入鸡蛋浆,拌匀成鸡蛋花,点入精盐调味,即可食用。
按注:一方单用糖炒栗子也可。
88.生姜炖牛肚《中医脏器食疗学》
主治:元气不足之虚劳。
配方:牛肚1个,生姜30克。
用法:将牛肚洗净,生姜切片,加水同炖至牛肚熟后,取出切片,放回汤中,调入料酒、味精、精盐、猪脂少许,煮开后服食。
89.春盘面(民间方)
主治:脾胃气虚,营养不良。
配方:白面粉1000克,羊肉300克,羊肚100克,鸡蛋2个,蘑菇70克,韭黄50克,白菜苔200克,生姜末6克,精盐3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醋1克。
用法:把白面粉用水适量发透,加入鸡蛋菜苔、韭黄末、精盐,反复揉至成面团,擀成薄面片,切成面条。将羊肉、羊肚放入煮锅内,加适量清水,置于旺火上烧开,加入生姜、蘑菇,再煮一二沸,将面条下入,烧开,放入精盐、料酒、醋、胡椒粉即成。一日3餐,均可食用。
90.桂圆山药炖甲鱼(中医验方)
配方:桂圆肉、山药各15~25克,甲鱼1只。
用法:甲鱼杀后洗净去杂,连壳同山药、桂圆肉放入碗内加适量水,隔水炖服。
91.姜虾羊肉豆腐(民间方)
主治:虚证。
配方:豆腐、羊肉、鲜虾、生姜各适量。
用法:将此些共同煮熟服用。
92.八宝全鸭《男科葆春食疗》
主治:虚劳之属脾肾二虚者。
配方:莲子90克,鲜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猪瘦肉150克,大枣15克,海米25克,糯米100克,香菇25克,肥鸭1只,花生油1000克,料酒、食盐、五香面适量。
用法:海米用开水浸泡发好,香菇水发将山药、糯米、薏苡仁、猪肉、大枣、莲子等八味放入蒸碗内,加佐料蒸熟,即成八宝馅;肥鸭杀之去杂,剔去鸭骨,将馅装入鸭腹,用棉线扎紧,放入沸水锅内略氽,捞出后,调匀佐料,涂遍鸭身,上笼蒸熟,下笼后,放油锅内炸至金黄色,装盆即可食用。
93.山药鱼片《男科葆克食疗》
主治:体弱乏力,纳少神疲。
配方:鱼肉片500克,山药50克,生姜适量,大葱、胡椒粉食盐、味精适量。
用法:山药洗净,压为细末;鱼肉片,加淀粉适量,食盐,打入鸡蛋1~2枚,浸渍30分钟,投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烹入葱花、姜丝,加水烧沸,放入山药末和炸鱼片。食盐、味精适量,用文火炖15分钟,再加胡椒粉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94.脂酒红枣《千金方》
主治:久病虚劳,低热。
配方:红枣250克,羊脂25克,糯米酒或黄酒250毫升。
用法:将红枣水煮后,倒去水,加入羊脂,糯米酒或黄酒煮一沸后,倒入瓶罐,密闭保存7日即可。
95.牛酥粥(民间方)
配方:牛酥30克,蜂蜜15克,大米60克。
用法:先将大米淘净,煮为稀弱,待熟时调入牛酥,蜂蜜,再煮一、二沸后即可服食。
用法:捣烂后绞取汁,用文火煎熬成膏,再加等量蜂蜜调匀,冷却后备用。每次1汤匙,沸水冲服,每日2次。
97.樱桃蜂蜜膏(民间方)
主治:病后体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配方:新鲜樱桃1000克,蜂蜜500克。
用法:洗净、绞汁,煮沸后用文火煎熬半小时,再加入蜂蜜搅匀冷却即可食用。每次1汤匙,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
98.糖草莓(民间方)
主治:久病体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
配方:鲜草莓1000克,白糖250克。
用法:洗净加适量清水,煎至浓稠,再加入白糖搅匀,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