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卫生检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同样要明确并承担其相应岗位、环节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各项措施,切实抓好学校食堂、饮用水设施、垃圾及污水处理等重点部位的卫生管理;切实抓好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出售以及食堂安全保卫等重要环节的管理;落实责任到人。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及采购记录、食品留样等制度,不采购《食品安全法》禁止经营的食品,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食堂卫生条件
四、加强日常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台帐
五、建立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学校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食品采购监督委员会,黄凤亮担任组长,董玉磊担任纪检委员,监督成员为:贾磊昌、李玲、贺兆军、何家珍。监督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每月月底召开一次监督委员会例会,审核供货商资质,查验进货证、票,依据当月时令采购物价,测算采购成本及盈亏状况,通报近期采购价格,接受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合理价格和质量安全。
六、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无隐患。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常委会在2012年开展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法检查、2013年开展跟踪检查的基础上,今年10月再次在全省范围开展了食品安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
一、食品安全工作主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推进机构改革。去年11月1日起,新组建的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始正式履行各项新职能。省政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意见》,要求各地整合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工商部门组建市场监管局。舟山市作为群岛新区创新模式,率先探索市、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三合一”,并于去年底全部到位。目前,除台州市以外10个设区市、82个县(市、区)都出台了“三定”方案。同时,各地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也由商务部门划转农业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基本形成了两段监管为主的模式。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强化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抓好食品安全的责任落实,并出台了《浙江省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三是健全基层网络。今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的意见》,目前,全省134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已全部成立食安委及其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干部,构建覆盖行政村(社区)的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绍兴市等地还明确了对协管员、信息员的补贴标准,以更好地稳定队伍。
(四)开展宣教活动,法制氛围日趋浓厚。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加强与媒体沟通,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公众安全消费,加强行业自律。温州市组建“食品安全监督团”,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目前全省已经广泛开展“我执法,你参与”、“我宣传,你传递”、“你点题,我检测”、“你举报,我查处”活动,深化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建设,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时采取的措施是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我省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状况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不少差距。从检查情况看,有些方面仍然没有得到较好整改,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中央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抓食品安全工作。为了更好地督促和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严格的问责制度。各级政府要全面负起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不留“死角、盲区”。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省食安委的组织架构及工作机制,并充分发挥其领导、统筹、协调的作用。二要建立健全横向、纵向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加强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与农业、卫生计生、质监等部门协作机制,对于职责交叉、职能不清的领域,要建立落实重点问题交办制度,切实做到全链式监管和无缝衔接。三要加强培训指导,完善乡镇(街道)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夯实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基层监管基础,切实发挥农村和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作用,提升基层责任网络监管质量。四要创新监管方式,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源头上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二)严格市场准入,切实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在食品标准制订、科学的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和实施安全可靠的生产加工技术上要加大监测力量,提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力。一要建立严谨的标准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倒逼机制来进一步促进监管工作。二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在加快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硬整合”的同时,要夯实基层,提升软实力,培养充实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分级检验检测计划和技术手段,增强综合监测能力,要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检测的范围,着力增加检测种类、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批次和频率,为市场准入提供技术保障。三要督促、指导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加强自身检验检测制度和条件建设,切实把好源头安全关。四要充分发挥监测平台预警作用,充分运用风险监测成果,实现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贮存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全覆盖,实现由事后查处向事前消除隐患转变,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三)加大惩处力度,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要继续保持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压态势,坚持历年来专项整治行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深挖行业共性问题。一是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开展重点环节整治和整治督办,坚决清理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二是规范和加强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畅通投诉渠道,确保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反馈。三是省有关部门要抓紧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修改的启动准备工作,在监管执法中正确应用法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四是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完善案件移送、事先介入、信息互通等制度,不断提高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合力和威慑力,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四)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推进社会共治格局。各级政府要多途径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强大的合力。一要开展食品安全标识认证宣传和科普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安全标识的普及,支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规范舆论报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二要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加大举报奖励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要推进企业道德诚信体系建设,定期向社会企业信用情况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黑名单,坚决曝光危害群众食品安全的典型事件。四要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生产、诚信经营。五要发挥消费者协会、各类民间组织及志愿者队伍作用,帮助消费者维权。
[关键词]普速列车;餐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我国的普速列车是指时速不超过160km的列车,沈阳铁路局加挂餐车的普速列车运行里程数在700~4500km之间,普速列车一般运行线路长、停靠站点多、客流量大且旅客构成复杂,餐车供餐次数多、供餐多样化,这就导致在原料采购、地面加工配送、运行途中加工制作、现场销售等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点。而餐车作为运行的就餐场所,它的食品安全关乎到乘客及列车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旅途顺利。为了解沈阳铁路局管内普速餐车食品安全现状,汇总2013—2015年《旅客餐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表》查出问题情况,分析食品安全风险所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2015年沈阳铁路卫生监督所监管的普速餐车。该文2013—2015年沈阳铁路局普速餐车数量,2013年有57对216组、2014年有57.5对306组、2015年有51对291组。收集《旅客餐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表》数据进行资料。
1.2统计方法
2结果
2.1监督情况
统计学分析得出三年的餐车卫生监督合格率间不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6,P﹤0.005),用2分割法两两比较后得出2014与2015年餐车卫生监督合格率差无异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2014、2015年餐车卫生监督合格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9,P﹤0.005),
2.2食品安全风险点
3讨论
分析出现上述食品安全风险的原因:①责任心不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对查出的问题不重视,导致同一问题反复出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多数健全,但落实不到位。②卫生知识薄弱。这与餐车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关,餐车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不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有待改善[1]。③受条件制约。餐车空间有限、配餐量大、现有加工环节繁杂,给加工、洗消、配餐等操作及摆放、贮存带来难度;餐车冷冻冷藏设施性能不稳定,非列车运行期间供电无保障[2];食品用具、容器等标识多为不干胶贴,反复洗刷后易脱落;餐车经营处于列车运行中,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等。④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包括餐饮服务段自身管理体系以及卫生监督体系。即一方面普速餐车长期以来延续着既有管理模式,即餐车主管段自主经营,缺乏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从食品采购、配送、加工、销售、补料、贮存直至退乘余料处置等全过程缺少时时追踪的有效管理手段;另一方面,铁路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数量偏少,条款较为笼统,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接轨程度不高,已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3],监督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不能对餐车情况即时监控及随时查询。
4对策
[参考文献]
[1]查林,孙慧丽,王宏武.旅客列车餐车工作人员食品安全KAP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7):446-447.
[2]周捷.浅谈铁路餐车食品经营的安全管理与发展愿景[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5,5(1):28-30.
[3]李峰光.关于铁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成效及任务的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3,3(2):83-88.
[4]赵亮,张冀梅.铁路餐车卫生状况分析与监管对策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7):415-417.
【关键词】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1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开展方式
2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价值性作用
2.3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食品卫生质量的提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安全性,并且也是对食品质量、卫生教育的重要补充。食品卫生质量的好坏与食品从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是否掌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基本知识有着密切关系。
3总结
参考文献
[1]韩文霞.试论卫生知识培训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56-157.
关键词: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购买行为
1大学生食品安全现状及购买行为
2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大学生食品安全及购买行为现状,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购买环境,需要通过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努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其健康的购买行为,有助于改进学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构建良好的社会食品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包敏.武汉市学校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管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2011(5).
一、组织高度重视和建立健全专业队伍
二、制定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
三、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四、强化日常监管机制和加强投诉举报
我乡把食品安全卫生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营性工作抓下去,专人负责,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分析评估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应急预警制度,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动态,提高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建立“群众参与、部门配合、多方协调、上下联动”的食品安全卫生监管机制,确保全乡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障全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我乡把集中整治与突击检查结合起来。对全乡所有食品药品经营主体进行整治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0引言
现阶段,随着物价的不断攀升,不法商贩想从物价上涨中谋取私利,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质量安全问题是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三聚氰胺的危害众人皆知,如何真正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就需要企业自身质量安全部门技术的提高和管理的准确到位,保证食品出厂的质量。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愈发重要。“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的好坏必将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综上所述,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质量安全控制的概述
质量安全控制顾名思义是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程序,进行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并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进行剔除。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从农产品的采购到食品出厂一系列的程序,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无危害居民身心健康的标准。
在世界上的大多发达的国家和组织已经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体系,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盟等。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发现其存在以下的共同点。
1.1各国普遍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法律法规
上述发达国家均制定了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最大程度地降低因为食源性疫病发生的危险;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强调食品质量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强调公众的广泛参与。
1.2各个国家建立了从农场的产品采购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各发达国家重视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卫生的控制问题,对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以减少因为食品的不安全问题带来的事故。
1.3对食品及其原料中农药残留及放射性污染的监控
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离不开技术,而且技术手段越先进,食品质量安全的程度就越高。通过对食品以及原料中农药和放射性物质的检测,最大程度的保障居民的所食用食品的安全。
1.4强制性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建立实施HACCP管理体系
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推动食品(包括水产品和畜产品)的HACCP体系,并逐渐的将其法律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法典委员会也推行HACCP体系为食品生产方面的世界性的指导纲要。
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食品事故屡禁不止,各种食品事故频频发生。从近年来食品监管部门对我国食品质量抽查情况统计看,常见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农产品中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禽、畜、水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重金属污染;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化工原料作为食品的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
食品生产加工是个连续的复杂过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能源自农作物,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以及消费者自己的加工环节,即“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流通环节构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基本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2.1食品生产企业缺失道德底线,缺乏社会责任感
有一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片面追求自身的利润而忽视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的控制,单方面的追求利润,不管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购买劣质的原材料,不重视产品生产设备的卫生条件,不购置质量稳定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忽视对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卫生培训等,造成后果就是:原材料质量差,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差,卫生质量控制水平低,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差;食品使用者可能因此而影响自身的健康。
2.2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不健全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多个部门多头管理,职能的多重交叉,权利和责任的不统一,地方政府管理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都依据各自不同的标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监管。
从食品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现存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在实施和运行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企业不注重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导致后续生产的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企业员工缺乏食品安全卫生的基本意识、生产过程中质检人员监督不到位等等。
2.3农业生产的环境受到企业生产的污染,造成农产品污染
3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构想
针对现在的国际情况,我国应尽快的建立起自己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只有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才能有效地遏制现存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食品卫生安全评估制度,食品市场的准入制度,统一、完善的食品检测、抽查制度,统一的信息制度以及各个方面统一协调制度。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主要从食品主体者的生产经营资格,食品的质量安全资格和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三个方面进行制度的规划,确保食品安全。
统一、完善的食品检测和抽查制度是指我国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测标准,便于食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高科技的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应重点对化学性、生物性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测和检验,将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方监督检查制度由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指定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以外的相对中立第三方对企业生产、部门颁证、监督抽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此作为企业诚信、公务员忠于职守的考核依据。
统一的信息制度指运用现代互联网的及时及时、准确、全面的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让人们真正了解存在的问题。对消费者举报次数较多,案件统计、分析质量安全差,监测、监督抽查和食品安全评估结果不好,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结论等实行统一信息。
上述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必将有利于维护我国各种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我国居民的饮食安全。但是在实际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还需要一些制度上的完善。
4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重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食品安全意识。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规,所以现在要对我国存在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主的法律和法规。
4.1对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地宣传
保护和宣传守法经营的企业;做好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管理工作,防止极少数新闻媒体通过对个别问题的不真实的报道误导消费者;健全群众性质的监督网,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
4.2加快在食品加工行业推行HACCP体系
4.3开展对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加大对新型检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对食品安全污染的问题开张治理,为摸清家底和评价控制措施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1]曹峰,赵荣兴.关于世界主要国家HACCP应用动态的概述[J].现代渔业信息,1997,12.
[2]王滨.GMP和HACCP在我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1999,15.
[3]张志宽.构建食品安全控制体系[J].中外企业文化,2005,04.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责任重于泰山。我校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好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现根据牛埠中心校安全工作部署并结合实际,制定临湖小学2018年安全卫生工作计划。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坚持学校领导“一岗双责”,增强学校领导在安全工作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领导要齐抓共管,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领导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徐平喜
副组长:徐方平
成员:徐旭东黄翠芬黄照仙许颖梅玲邢玉瑶徐菊珍
2、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层落实,采取具体有力的保障措施。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及分管领导,防止工作上的相互推诿。形成校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分工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工齐心协力共同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3、实行安全管理的网络化。安排专人负责安全信息的网报管理,建立学校安全电子档案,健全并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台账,保证安全工作扎实稳定地开展。
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安全工作管理
1、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教师与班主任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学校每学期与全体教师及各班主任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学校把教职工履行安全工作职责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相结合,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
2、实行安全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布置一周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并指定专人去检查落实安全工作。形成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3、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制度。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公共卫生及食物中毒事故、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理提出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每个月进行一次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三、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自我防护及防范能力。
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大型活动的安全,防溺水事故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范安全教育等。开展“安全教育周”、“交通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宣传月”等主题教育。进行“食品卫生”、“消防”、“禁毒”、防“”、防“意外伤害”等专项宣传教育活动。
四、加强综合管理,实行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要积极与公安、卫生及综治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与社会环境治理,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法治及安全教育活动,并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安全告知书等方式,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群防群治的局面。
五、加强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学校要把安全工作自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落实到每学期的行事历中。每学期学校定期开展安全工作检查,进行道路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警示、消防设施、学校周边环境及校园建筑物等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并及时进行整改;平时还将配合政府部门进行专项的安全检查。
2018年,我校将严格执行各级安全卫生工作文件精神及上级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力争把安全卫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临湖小学
2018年2月24日
临湖小学2018年安全卫生工作安排
一月份:
上报上年度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总结。
二月份:
1、开展第一次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自查;
2、制定2018年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计划;
3、布置开展安全教育周(开学第一周)、交通安全教育周等活动;发放开学《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三月份:
1、加强全国“两会”期间的学校安全工作;
2、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四月份:
1、开展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
2、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工作。
五月份:
1、开展5月12日“安全教育演练日”活动(重点开展防震、防踩踏、校园暴恐袭击事件活动)并上报活动材料;
2、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以交通安全、预防溺水为重点)。
六月份:
1、召开预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2、发放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七月份:
1、对校舍安全、物防、技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登记造册;
2、全面家访,加强学生监护人对子女在暑期安全监督管理。
八月份:
1、迎接各级领导暑期防溺水专项工作检查;
2、做好新学期校舍修缮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并做好台账资料建设。
九月份:
1、开展新学期“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
2、布置校方责任保险投保工作;
3、开展校园安全工作自查活动(以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食堂卫生及食品安全等为重点);
3、布置中秋、国庆节期间学校安全工作。
十月份:
1、开展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
2、布置开展以防电、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暴恐袭击等安全专项演练活动并上报活动材料。
十一月份:
1、冬季安全教育(重点防火、防冻、防中毒)及开展消防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
2、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以学生防火、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等为重点)。
十二月份:
1、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2、开展消防及校舍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3、做好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安排。
2006年2月9日下午1时起,某水电开发公司职工食堂发生一起77人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监督部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判定该事件是因食用混有有毒黄粉野生牛肝菌(大脚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表现
1.2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无发热症状,个别因腹泻,呕吐症状较重而出现昏迷。77名发病者中,潜伏期最短1h,最长5h,平均3h,主要表现为恶心72例,腹泻61例,呕吐54例,头晕63例,病程5~60h,无续发病例发生,无人与人之间传染,经医院对症治疗后痊愈,病程短,预后良好。
2现场卫生学调查
2.1对患者的调查及采样在接到报告后卫生监督机构即派出监督员到医院和食堂调查,对每个患者和未发病的就餐者进行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并在医院采集到患者呕吐物6份,粪便5份,血样21份。
2.2加工场所的现场调查该食堂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较差,沙门、沙窗等防尘防蝇防鼠设施不齐,工具、容器无生熟标识,生熟冷储相混,加工场所面积狭小,食堂的卫生布局和加工流程不合理。在食堂采集到中餐留样食品10份及食堂剩下的食品原料牛肝菌(大脚菇)。
3实验室检查
对食堂留样食品10份及采集患者呕吐物6份,粪便5份,血样21份送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检验样品未检出致病菌、亚硝酸盐、氰化物,未检出农药。对食堂剩下的牛肝菌(大脚菇)送贵阳市农产品检验中心检验,证实为有毒黄粉野生牛肝菌(大脚菇)。
4讨论与建议
4.2预防措施
4.2.1加大监管力度职工及学校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危行业,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职工及学校食堂等餐饮业单位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力度,监督时应着重检查食堂的自身管理能力与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
4.2.2加强卫生知识培训及自身管理宣传预防食物中毒知识,重点抓好食堂从业人员和食堂管理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保证上岗从业人员掌握与食品安全卫生有关问题的环节与控制办法。在监督管理上要扭转重体检轻培训的观念。
【关键词】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效果评价
[ABSTRACT]ObjectiveDuringOlympicsailingwasholdinginQingdao,thefoodsupplyandtraceabilitysystem(FSTS)implemented.Thepresentstudywastoanalyzeandevaluatetheresultsoftheenforcementofthesystemfromtheangleofhygiology.MethodsAcomparisonwasmadeintermsofthefoodanditsrawmaterialeligibleratesbetweenadoptingtraditionalfoodsafetypatternofthefirst(i.e.2006internationalregatta)andthesecondtrailmatchFSTS(i.e.2007internationalregatta);aswellasbetweenthesecondtrailmatchand2008regatta.ResultsThedifferencesoffoodanditsrawmaterialeligibilitybetweenthefirstandsecondtrailmatchwasdramatically(χ2=4.06-8.66,P0.05).ConclusionTheFSTSadoptsthemeasuresofwholecoursequalitycontrol,subsectionresponsibilitiesandstepbysteptraceability,whicheffectivelyimprovesthequalityandsafetyoffoodanditsrawmaterials.ThegeneralizationofFSTSisofgreatsignificanceinQingdaosailingandwillbeinsimilargrandactivitiesaswell.
[KEYWORDS]Olympicsailing;Foodsafety;Traceabilitysystem;Resultevaluation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承办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青岛市承办了此次奥运会帆船比赛(奥帆赛)项目。为确保奥帆赛期间各国运动员和各类客户群的食品安全,青岛市卫生监督以及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奥帆赛及其测试赛期间,实施了奥运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从赛事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运行情况看,这种追溯体系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文从卫生学角度对该体系实施情况和奥帆赛卫生保障效果进行了科学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方法
1.1管理组织架构
奥帆赛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工作由青岛市奥帆委和“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共同领导,下设奥运食品工程工作办公室、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会等负责具体工作。奥帆赛食品安全专家工作组由市奥帆委、经贸委、卫生局、工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监局等部门专家组成,下设安全保障组、供应调度组、综合监督组。
1.2奥帆赛食品备案基地和供应企业的遴选与基本要求
1.3奥帆赛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实施流程
奥帆赛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共包括3个环节:生产环节,由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农委、畜牧、海洋渔业部门负责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流通环节,由质检、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消费环节,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奥帆中心以及各签约酒店的现场食品加工、和供餐环节卫生安全监管。
图1奥帆赛食品供应流程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示意图
2资料采集与研究方法
同时,在2007年测试赛和2008年奥帆赛期间还采用了ATP快检方法即三磷酸腺苷荧光微生物检测法,对食品加工和供餐环节餐具、工具、手等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ATP法是利用所有活细胞都含有ATP,采用荧光法,对被检测样品中酵母、真菌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的数量进行快速定量分析[1]。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快捷直观,可有效减少现场加工的食品及工具容器微生物污染危险性。2006年因为经验、技术和设备条件以及人力不足等因素,现场ATP检测工作未开展。收集2007年测试赛、2008年奥帆赛ATP监测次数、合格率,对两次赛事的ATP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结果
3.1奥帆赛及其两次测试赛食品原材料采样检验合格率比较
本文3次比赛期间主要食品和食品原料检验情况见表1、2。从表1、2可以看出,2007年测试赛实施可追溯体系后,主要食品原料检验合格率较未实施该体系的2006年测试赛有明显提高(χ2=4.06~8.66,P0.05)。说明该体系按照全程监控、分段监管、逐级追溯的保障模式,有效提高了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合格率,提高了奥帆赛期间运动员及各类客户群食品安全性。
3.2奥帆赛及其第二次测试赛ATP检测合格率比较
2007年测试赛共计开展现场ATP检测336次,检测合格率61.94%。2008年奥帆赛前卫生监督部门补充购置了ATP现场检测仪器,奥帆赛期间在场馆及签约酒店内广泛使用,赛时共检测样品597份,合格率86.6%,较2007年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χ2=56.04,P
表22007年测试赛与2008年奥帆赛主要食品原料检验情况对照表食物类别2007年测试赛总份数合格不合格2008年奥帆赛总份数合格不合格χ2P乳类16151651-0.42熟食503416171521.710.19糕点927121615382.250.13调味品30300330--豆制品1055660-0.06酱腌菜1110114140-0.44蛋类1512318180-0.08果蔬64217152-0.23
4讨论
4.1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控,有效提高食品供应的安全性
4.3节省人力资源,做到重点环节重点监控
4.4存在问题及建议
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我市在政府干预下,首次成功地实施食品保障可追溯体系。从赛事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运行情况及保障效果看,该体系的实施确保了奥帆赛期间的食品安全,是可追溯体系的成功运行案例。但在运行中尚有以下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4.4.1体系信息化程度较低因技术方面原因,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尚未能使用统一电子标签。实施食品安全的可追溯,需要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进行标识,建立可追溯的标签,但这无疑会给参与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也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不利的影响[4]。提示提供可追溯技术支持的企业和机构,要加强技术研究,提供更加便利、成本更低的可追溯技术支持,才能推动其广泛应用。
4.4.2食品花样受限开幕式、闭幕式就餐人员多,食品加工量大,往往需要在食谱之外增加新品种,因该食品或原料不属于备案基地企业生产品种,有时造成食品花样受限。提示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大规模规范化建设。
4.5展望
奥帆赛食品供应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由市政府干预,各部门相互合作的成功案例,该体系的运行不仅保障了奥帆赛食品安全,同时,其成功运行无疑也为我市企业实施可追溯以及今后我市类似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本着“着眼奥运,惠及百姓”的原则,城市食品安全功能将更加完善,广大市民也将受益无穷。
[1]赵冬云.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方法的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7,16(8):257.
[2]潘志,徐顺清,杨明亮.我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卫生监督保障的现状和分级管理的初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18(11):6061.
[3]那娜,徐沛龙,刘颖,等.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食品卫生保障工作回顾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256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