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水乡,西湖美景”的美称,这里,有云雾缭绕的雁荡山,波光粼粼的杭州西湖,幽幻独特的普陀山.……这里,有着数不尽的江南美景。
走进浙江,人杰地灵,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人感受到,是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繁华。
其实,世间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美,而一个地方最深邃的美,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它们当地的美食之中,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浙江的八十八道美食,看看你喜欢的美食上榜了吗?
吃童子尿鸡蛋是浙江东阳当地的一个风俗习惯,个人认为存在即合理。
同事是东阳人,他说小时候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常总有人来接尿回去煮,究竟对身体有没有好处也没有科学研究表明。
在本地吃这东西的东阳人并不多,主力军是老人,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爱吃。
据说在2008年这种美食还被列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当地还有关于吃童子尿鸡蛋的礼仪,一上来就把鸡蛋吃了、或是把鸡蛋打碎融入汤的做法,立刻出局。
取童子尿的方法倒不必拘于用勺子还是用手,勺子难免有材质造成污染的可能性,用手捧着会更保险,而且可以感知尿液的温度。
我多年前到这里出差,东阳曾出过很多童子尿蛋指南,里面提到几种错误的食用方法,其中最恶劣的一条是把蛋和尿分开吃,简称一口尿一口蛋。
一位年长的美食专家怒言,“这是对尿蛋人最大的侮辱”。
后来专家邀请我到他家品尝这种美食,在他家吃尿蛋尤其严格,不许拍照、着装规整且必须穿裙子,每一口尿蛋都需要在口中含30秒钟,然后一口气咽下,整个过程如履薄冰。
出门后我才看见美食专家门口贴的对联,上联:沙滩一卧两年半,下联:今日浪打我翻身。
我一看这不是那什么吗。
浙江的青团不止有甜口的,还有咸口的,当地人常吃的是豆沙青团。
其特点是软糯但不黏,皮面油亮而不腻,豆沙绵软。
刚出炉的青团,豆沙的香气特别浓。
本地青团超级大个,青团皮上面有的还可以看到艾草。
也有以玫瑰为馅料,艾草的清香加上玫瑰的花香,非常地道。
还有南瓜豆沙,南瓜皮超级黏,包裹着绵密的豆沙。
总之当地的青团吃法多种多样。
好多北方食客唯一接受不了的就是艾草的味道,这就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吧。
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进巷广进祥腊味店。
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
经过摊晒、烘干而成。
呈圆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匀、脆香可口、食而不厌的特点。
练市红烧酱羊肉是一道菜品,由羊肉、黄酒等材料制作而成,制作难度一般。
鲜嫩可口,香而不腻,营养丰富。
练市红烧酱羊肉是浙江湖州南浔区练市镇传统的特色名菜。
以“其精而不油、酥而不腻、香而不膻,色泽红亮,鲜美无穷”的特色而成为农家喜宴、宾馆酒店餐桌之佳肴。
秋冬时节的练市镇,红烧酱羊肉的香气飘满街。
练市红烧酱羊肉的主材取成年湖羊(雄性为上品)。
活杀剥皮后,切成大块入锅加之黄酒、酱油、食糖、红枣、姜等佐料烹之。
“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
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补中益气,性甘,大热。”
因此,食用羊肉所产热量大大超过牛肉,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羊肉作为补阳御寒的最佳食品。
在当地,关于吃羊肉还有一首打油诗:
“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毛鸡蛋在当地也叫喜蛋,说到好吃,其实毛蛋本身很干净,小鸡完全由鸡蛋长成,营养由鸡蛋提供,全都没进过食,全身可吃。
通常的做法都是平底大锅油煎,非常香,能看出来小鸡的各个部位,四肢俱全,还有点绒绒的羽毛。
肉不多,就是油煎的口感。
骨头方面,除了股骨太硬要吐出来,其它骨头看成熟度,多数可吃。
成体系的包括头骨,胸腔之类,口感和味道都挺好的。
另外多数还配有一块蛋黄(没蛋黄就是成鸡了,太老不能做毛蛋),口感一般。
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湖中盛产河虾,当地人捕捉都会做成醉虾来食用。
鲜活的河虾在美酒中醉生梦死,肉质则会更加细嫩松软,酒也有去腥、提鲜的作用。
晶莹剔透的醉虾,酒香馥郁,肉质极为鲜嫩,做起来也很方便,一碟醉虾慢慢嘬,也很享受。
糖醋带鱼是以带鱼为主要食材,鸡蛋、食盐、白糖为辅料制作而成的家常菜,口感酥软,味道鲜美,富含钙、磷等矿物元素,营养丰富。
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功效。
忌用牛油、羊油煎炸,不可与甘草、荆芥同食。
风靡温州街头的美味小吃瘦肉丸(丽水地区也有这种很传统),也称瘦肉羹,细长的肉羹划入滚烫的水中,立即浮上来,洁白而略微红,味道鲜美,很有嚼劲,汤汁澄清美味,略带酸辣味。
放入紫菜、榨菜丝、虾皮、葱花、香菜粒,鲜香俱全、美味可口。
以新鲜鮸鱼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
食时边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
温州大街小巷高有许多鱼丸店摊。
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每逢春末夏初,梅雨细细,薄雾蒙蒙,来自浅海的凤尾鱼,溯江而上,雌雄群集于瓯江下游的江面上产卵繁殖,这便形成一年一度的瓯江凤尾鱼渔讯。
凤尾鱼营养丰富,肉质醇厚,细嫩鲜美,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富有猪牛中少有的磷酸。
自古就有“雁荡香茗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之誉。
凤尾鱼的食法,不要刮鳞剖肚,只要从中掏出内脏,洗净晾干,放在油锅里一炸,便香酥可口,连骨刺一块嘴嚼,其味无穷。
除油炸外,也可红烧、清真、糖醋,其味皆美。
如加工熏制成鱼干,作为馈赠亲朋的礼品,若精制成凤尾鱼罐头,更是供不应求。
金华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浙江省金华地区传统名点,也是闻名遐迩的馈赠亲朋好友传统特产。
其馅心用干菜为主料,故又名干菜酥饼。
金华酥饼历史悠久,有趣的是首创者竟是“混世魔王”程咬金。
位列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元勋之一的程咬金,早年在金华卖烧饼为生。
有一次,他的烧饼做得太多了,一整天也没卖完。
他便将饼保存起来,准备明天继续卖。可是,如果烧饼变坏,就不能卖了。
于是,为了防止烧饼变坏,程咬金将烧饼统统放在炉边上。
第二天,程咬金起床一看,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来了,饼皮更加油润酥脆,全成了酥饼。
口感更好,更多人买了。
在网上看到有卖,便买来尝尝,真是好吃,便打算自己也试试,由于不喜欢肥肉,便用猪油代替。
将小麦萌发为麦芽,晒干磨成粉,按比例拌入冷糯米粥内,发酵五至六个小时,舀个豆腐架苎巾中挤压,取其糖精,倒进大铁镬里用柴火熬煎。
当糖清煮到起大泡时,即将备好的熟黄豆倒入,搅匀舀入炒米粉中,每块100在左右,晾硬即成。
手剥龙井虾仁,源自浙江杭州地区,是以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为原料烹制而成的一道浙江地方菜。
如果去餐厅吃这道菜,一般还会配上一壶现泡的龙井茶。
经过龙井茶叶腌制的虾肉,甜嫩中带有几分茶叶的清香味。
整道菜的外观看上去清雅别致,口感也是清新爽口。
大家应该都听过或吃过“梅菜扣肉”,这道源自浙江绍兴地区的“干菜焖肉”,跟梅菜扣肉有几分相似之处,也有用到梅干菜这样的食材,不过它选用的肉,不是猪五花肉,而是猪肋条肉。
在做这道菜时,还会用到浙江绍兴特产绍兴黄酒。
出锅后的干菜焖肉,肉酥糯入味,咸鲜中略带甜味,非常下饭。
产自浙江杭州建德地区的里叶莲子,是当地非常出名的特产,具有色白粒大、易蒸易熟、香酥可口、汤色清澈等特点。
早在南宋时期,里叶莲子就曾被列入进贡给当时皇帝的朝廷贡品。
这道浙江地方菜,里叶莲子鸡,正是选用建德特产里叶莲子,和浙江当地的散养鸡为主材烹制而成。
浙江建德一带人素有莲子炖鸡的做法,里叶莲子鸡则将其改为蒸的烹饪技法,更能保留鸡肉的原汁原味。
蒸好的里叶莲子鸡,肉香嫩好吃,还带有莲子的清香味,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缙云烧饼是浙江丽水当地传统名小吃。
缙云烧饼是用面粉加入酵母,清水揉成面团发酵后,擀成薄片后,包入用鲜肉和梅干菜做的馅料,再做成饼胚,放入烤箱或是烧饼桶炭火里烤熟。
缙云烧饼香味扑鼻,口感非常酥脆香咸好吃。
缙云烧饼是非常值得品尝的美食小吃。
楠溪麦饼原出永嘉沙头。
沙头历来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脚候潮的埠头。
此地麦饼别有风味。
往来旅人常备为干粮。
一个麦饼的原配料是:半斤麦粉,一个鸡蛋,一汤匙菜油,搅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咸菜、鲜肉、炊虾、味精。
包拢后,用木槌捶成扁圆形,入在平底铁煎盘中两面白,再转到烤炉中焙硬。食之松脆弱,喷香,堪称美食。
用纯糯米炒熟磨粉,加上白糖,饴糖、桂花和香精,拌匀后,用模具压制成蝴蝶、连环、百子、以及福、禄、寿、喜等字,间有红、白两色,作为婚嫁喜庆馈赠的吉祥物。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和桂花。
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于2000摄氏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取山楂果汁,配以白糖、琼脂,冻结成板,切成棱形或扁方块出售。
其味甘冽微酸,具有消积,化滞、行瘀的食疗价值。
温州以五味和老店的山楂糕最为有名,该店为求新鲜,每批产量以一两天售完为度。
舟山海鲜面是浙江舟山的特色美食小吃。舟山海鲜面里有:
面条、活皮虾、虾、蛏子等食材加入骨头汤煮熟后食用的。
舟山海鲜面里的食材非常繁多,汤鲜味美,香味扑鼻,口感:鲜香软嫩,非常好吃。
舟山海鲜面是舟山当地人爱吃的小吃,也是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美食。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诗咏叹胡麻饼:“面脆油香新出炉”,制饼的工艺已经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小的衢州胡麻饼外表金黄,上面覆盖着一层密密的芝麻,烘烤过后让这香气发挥到极致,咬一口酥脆可口,直扑到人心里。
饺饼筒是浙江台州人的乡愁,每一个在外的游子,心里挂念的是这口家的味道。
在春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就少不了它。
薄而韧的面皮摊开,随自己心意包上各种自己喜欢的菜色,莴苣、笋丝、豆芽、蛋丝、豆腐干、豆面.....轻松满足不同人的口味。
宁波和绍兴的臭苋菜梗,是当地出了名的“三臭”之一,另外两个是臭冬瓜和臭豆腐。
在《舌尖上的中国》,两位大咖抬起杠,比论中国最臭的食物。
马未都说臭冬瓜,陈晓卿说臭苋菜梗,不知道他俩谁对。
臭冬瓜的味道估计好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美食往往都是两极化分明,喜欢吃的不吃不厌,不喜欢的避而远之。
说到绍兴臭豆腐,很多人说过:只有吃过绍兴臭豆腐,才算来过绍兴!
绍兴臭豆腐的臭味来自霉苋菜梗卤水,豆腐浸泡后就有了这股奇异的臭味。
是不是想不到温婉的江南,居然也追捧这样重口味的美食!
外形上绍兴臭豆腐方方正正,像一个火柴盒,过油炸之后金黄酥脆。
臭香味穿透力强,相隔十几米都可以闻到。
前不久看到一篇关于臭豆腐报道,谁有不良商家用shi当做原料来加工臭豆腐,这样可以让臭豆腐更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龙游发糕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特色名小吃。
龙游发糕的颜色洁白,是用白糯米打成粉和清水,米酒发酵等食材制成,放入蒸笼蒸熟后就可以食用了。
龙游发糕的口味有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等多种口味,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
龙游发糕的口感:
软糯香甜,松软好吃。
龙游发糕是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的美食。
龙游发糕的过节必备的美食。
臭千张是绍兴特色小吃美食之一,夏天的时候,当地人把千张放在橱柜里,大概3天就臭了,然后加入调好的肉末上锅蒸熟即可。
同时绍兴人还喜爱把千张煮汤吃,这样汤的味道很鲜。
也可以把千张与红萝卜炒着吃。
吃火锅可以把它洗净切好放下去,也很好吃。
很少有外地食客吃得惯这东西,主要是味道太浓烈了。
宁波这边一直有吃醉食的传统,尤其是醉蟹、醉泥螺。
酒香四溢的醉蟹,掰下一只蟹脚,就能尝到蟹肉的细致,回味甘甜。
然后揭开盖子,深深的金色蟹黄,或是丰腴的蟹膏,看起来太诱人了,一口咬下去,丰满浓稠,超级过瘾。
海蟹或河蟹都可以做成醉蟹。
锅烧鳗是宁波的传统特色美食。
它的主要食材是用河鳗烹饪而成的名菜。
成菜后,汤汁浓郁,香气扑鼻,回味悠长,回甘持久,出了名的下饭菜,也是浙江最出名的一道经典菜。
中国有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上海八宝鸭等名鸭,温州有怀溪番鸭。
怀溪番鸭是温州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怀溪番鸭是主要用番鸭等食材烹饪而成的一道名菜。
成菜后,鸭肉酥烂,口感绝佳,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极高,是老幼皆宜的滋养佳品,深受当地人欢迎。
荷叶粉蒸肉是浙江嘉兴的经典名菜之一。
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用五花肉和荷叶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美味佳肴。
成菜后,鲜香可口,咸甜适中,口口留香,油而不腻,荷叶清凉解暑,特别适合夏天食用。
烂糊鳝丝是浙江湖州十大名菜之一。
它是用鳝鱼和火腿等食材烹饪而成的一道美味佳肴。
成菜后,清香爽口,味美香甜,肉质鲜美,是一道下饭的名菜。
清汤越鸡是绍兴的一道经典名菜。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它是用绍兴的特产越鸡烹制而成的一道美味佳肴。
成菜后,汤汁浓郁,肉质鲜美,油而不腻,口感醇香。
肉圆是金华的传统特色美食之一。
它是用萝卜和夹心肉等食材烹饪而成的菜品。
成菜后,颗粒饱满,低脂肪高营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金华肉圆已经成为餐桌上喜闻乐见的一道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矾海蜇是浙江舟山出了名的特色美食。
它是用海蜇和明矾腌制而成的美味佳肴,做工精细。
成菜后,晶莹剔透,色泽鲜亮,味道鲜美,深受外地食客们的喜爱,经常用来当做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
红糖麻糍是台州的经典特色小吃。
它是用糯米和红糖制作而成的一道美味佳肴。
香甜可口,不粘牙,营养价值丰富,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食用佳品。
庆元香菇产自浙江丽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它是用香菇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美味佳肴。
香菇软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厚,吃起来更是朗朗上口,现在也是家常下饭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头一掌并不是一道菜,而是衢州颇受欢迎的风味小吃。
是以兔头、鸭头、鱼头和熊掌为主材,配以香叶、八角、陈皮、砂仁等十余种调料制作而成。
吃起来兔肉非常入味,鱼头非常嫩,也很入味,鸭掌胶质十足,一点都不干,辣、咸、鲜一体,让你吃起来口水直流,带上手套咬骨吸髓那叫一个大快朵颐。
这个不老神鸡不是说的哪个品牌,而是衢州的十大名菜之一。
它是采用衢州当地的土鸡为主材,配以28味中草药烹制而成。
吃起来酥而不烂,非常香浓,连骨头都是香的,是非常养生的一道菜。
咸肉蒸白蟹可以说是到舟山必吃的一道菜。
就像舌尖里面说的,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这道菜没有太复杂的工艺和佐料,偏偏能烹饪出滋味独特,鲜咸合一,鲜美异常的佳肴,吃完令人流连忘返。
蛋清羊尾,又叫蛋白夹沙、雪绵豆沙,是台州的一道经典名小吃。
看名字还以为是羊尾巴,其实是以鸡蛋清、猪油、豆沙、糯米、白糖、淀粉等为原料炸制而成。
炸出来的成品色、香、味俱佳,吃起来油而不腻,绵软甜香,深受当地人和外地旅游者的喜爱。
泥螺是一种壳薄而透明的迷之螺类,并且它也会分泌黏糊的黏液,给人的观感很像陆地上的蜗牛。
生腌泥螺并不会改变它的肉体质感,螺肉的滑和分泌物的迷之质感毫无保留地向你袭来,把它的肉体从壳中扯出来还可以发现它的尾部是一层既薄又软的组织兜着的黑色不明物。
舟山人往往认为泥螺个头较小为好,因为小的肉质更紧实,一口嘬一个,吐掉壳,肉咀嚼起来嘎吱嘎吱,鲜甜中带一点点黄酒味道,配泡饭或者白粥再好不过了。
当地做法是先用清水多洗几遍,清洗干净,清洗时候搅拌,让泥螺有晕车的感觉,晕了就会开始吐沙。
然后放在温水里,温水里面加入食盐,然后滴几滴香油,水浑浊了就换水,这样吐沙更干净。
这个方法适合螺类,不仅限于泥螺。
选用优质糯米浸透琼干炊熟。
加相当于糯米重量1/13的去皮白芋头,在石臼中乘热捣匀,做成条状,晒干,刨切片状,入锅油炸,拌以糖浆即成。
又称五色香糕,为温州传统名点,创于60年代后期。
以糯米粉和精白糖为主料,经糕盘加工成型后蒸炊而成。
一包五条,其色各异。
红色配以桂花香精,黄色配以香蕉香精,白色以五香(五香、八角、小茴、桔皮、花椒)为馅,黑色裹经黑芝麻粉,名具风味,老幼咸宜。
温州市五味和食品厂、县前食口厂生产的五味香糕。
曾被评为最佳温州货和浙江省优质产品。
包拢后,用木槌捶成扁圆形,入在平底铁煎盘中两面白,再转到烤炉中焙硬。
食之松脆弱,喷香,堪称美食。
用纯糯米炒熟磨粉,加上白糖,饴糖、桂花和香精,拌匀后,用模具压制成蝴蝶、连环、百子、以及福、禄、寿、喜等字,间有红、白两色,作为婚嫁喜庆馈赠的吉祥喜庆。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
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
温州市面包食品厂生产的麻巧,1983年获取浙江省商业传统最佳产品奖。
用野生石莲子制成,清凉爽口,为薄冻状冷饮。
东清大荆山民每年夏天都有上山采摘石莲子的习惯。
90年代初,大荆每年有数百人带石莲子进京,在北京街头开设石莲糊冷饮店摊,生意不错。
虹桥绿豆创始于清同年间乐清县虹桥镇,正式设店营业则在光绪中期,店名为“蔡日升南货糕烛店”。
绿豆糕是以绿豆粉、炒糯米粉、白糖、猪油、茶油等按比例配制而成。
质软味清,香甜可口。
面粉加熟猪油,分别搓成水油皮、干油酥,开成多层酥皮,包入豆沙馅,制成球形,用小刀在顶部锲成六个大瓣为止。
成品酥皮层层翻出如荷花花瓣,确酥香甜。
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
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
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
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
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
每碗8只,恰到好处。
有10多个品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
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
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以芝麻酱、白糖、饴糖调配成馅,然后在糯米粉上转动,滚成球形。
煮后外皮韧糯柔滑,馅心香甜油润。
由豆沙、白糖、熟猪油、肥肉丁、饴糖、桂花等原料作馅。
汤团纯白细韧,汤清味香,甜美可口。
以郑德大汤团店产品最著名,已有百余年制作历史。
永强寺前馄饨,创始于清道光年间。
采用上白面粉制成的馄饨皮薄如蝉翼;馅心用当天宰杀的猪后腿瘦肉剁成。
店主人能自己定下严格规矩,一锅汤只煮一碗馄饨,生意再好也不破例。
佐料有鸡蛋丝、丝菜、碎肉和葱花等。
温州市上的礼品大蛋糕,在造型艺术和图案设计上,力求迎合不同层次的喜爱。
少年儿童生日蛋糕,常用奶油堆上唐老鸭、米老鼠、十二生肖等生动的形象;老人做寿蛋糕有高至九层者,层层有不同的吉祥图案,最高层中央摆上米塑老寿星,色彩绚丽,造型美观。
温州著名礼品蛋糕店有集香居、吉米、桂香村、阿哆诺斯等。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干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
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有解酒之功效。
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
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
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清光绪年间,温州人陈大海,陈碎海兄弟俩,在东门陡门头卖灯盏糕。
他们讲质量,做牌子,用料考究。
所制灯盏糕,外皮脆松,肉馅爽口。
美味好吃,名声大振,称之谓陡门头灯盏糕。
抗日战争后期,温州人谷进芳在五马口经营松糕,边炊边卖,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口感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一年四季老小皆宜。
因其人个子矮,遂以矮人松糕出名。
已有几百年历史。
其制作方法是:将白面粉倒入面盆或木板上,慢慢加水,拌匀,再用双手反复揉至粘性成团。
已而切成1厘米宽,上盖湿毛巾防干燥。
约过15至20分钟,双手将其两端提起,边拉边抖,即可任意延长。
有些人拉至近一米长时,再合并重新拉细至棉纱一般,抛入滚汤中,稍煮即熟,捞起加入调味辅料,便可食用。
糯米粉团,以麻心或豆沙为馅,外蘸白芝麻,油炸,熟时呈老黄色。
状鸭蛋而略长,空心,叫油卵;也有以鲜猪肉和香菇等作馅,圆台乒乓球而稍大,叫麻球。
瑞安百年老店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条起家的。
温州人有端午呼薄饼的风俗。
制薄饼有一定难度,首先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搅匀后,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将面糊往铁煎盘中的轻拖一圈,便烙出一张直径约21厘米、薄如绢帛的面片来。
置面片于平盘上,放进肉丝、香菇丝、绿豆芽、蛋丝、鳝丝和韭菜炒成的馅子,卷成圆柱状,蘸原馅心鲜卤进食。
上白糯米炊熟晒干,粒粒晶莹,爆成米,加入白糖、饴糖熬成的糖浆和猪油调制成型,撒上桂花,稍凉切成小长方块。
香甜桦脆,老少咸宜。
因炊晒糯米多选在阳光不强、气候干燥和冬季,故称“冬米糖”。
温州人嗜海鲜,有一种血蚶,是生着吃的,其味鲜美,但食者唇齿间避免不了血色斑斑,望上去不免有些恐怖。
红烧梭子蟹就无虞“杀生”之嫌,虽名为“梭子”,其肉却蟹把豆腐跟梭子蟹一起炖,豆腐里也渗入蟹的鲜美,真的很好吃哦。
把鱼肉去骨,用杵子敲碎,跟少量面粉混在一起,不停地捏,直到鱼肉很韧跟面粉的混合程度也很均匀,然后把面粉取出放在砧板上敲成薄薄的一片,切成宽面条状,跟香菇、肉丸等烧在一起,口感很韧。
始于1936年,城区五马街福寿糖果店广东师傅所制。
首次出售便门庭若市。
供不应求。
从此温州相继开起多家牛肉焙片作坊。
温州市食品公司职工经过多次革新生产工艺和配料,制成了有温州特色的牛肉焙片,畅销国内外。
1982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产品。
瑞安糕点名师李瑞庆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红糖拌匀过筛,撒上桂花,成型切块,经两番炊制而成。
其特点是:细、软、韧、香、甜、老少咸宜,是温州市名牌菜食。
公久牌香糕,系乐清县白象镇公久南北货商号所创,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
它以糯米粉为主料,芝麻、棉白糖、柑桔饼为辅料,经蒸炊而成,其特点是色白味甜、柔酥松。
平湖糟蛋,浙江省平湖市著名传统美食,采用优质糯米和酒糟糟渍而成,糟蛋浙江平湖、四川宜宾均有生产,以平湖所产最为著名。
一般的禽蛋都是硬壳的,而浙江平湖的糟蛋却是软壳的。
因为经过糟渍后,蛋壳脱落,只有一层薄膜包住蛋体,其蛋白呈乳白色,蛋黄为橘红色,味道鲜美,只要用筷或叉轻轻拨破软壳就可食用,如把它蒸来吃,那就失去糟蛋的风味。
清蒸鳜鱼,是浙江省地方传统名菜。鳜鱼,刺少,肉质细嫩肥美,是绍兴的名特产之一,历史上曾作贡品。
清诗有:“时值秋今级鱼肥,肩挑网箱入京级”之句。
此菜选用鉴湖产的鳜鱼清蒸,以著名的绍酒调味,色泽淡雅悦目,味似蟹肉,食后富有清新之感,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田园诗中赞它“别饶风味胜一筹”。
黄鱼海参羹是一道浙江美食,以黄鱼、海参(水浸)、鸡蛋等为原料,添加食盐、料酒、猪油、淀粉、胡椒粉调味,制作工艺是煮,口味咸鲜,营养丰富,具有益智补脑、防癌抗癌等功效。
糖饧(xíng):永康、义乌、东阳、磐安方言音叫糖洋、糖泱等,是浙江永康、义乌、东阳、磐安地方传统小吃,属于夏季甜品。
据《义乌市志》记载:七月半,糖饧、索粉当一顿。
做法:把大米浸胀,水磨成浆,加上红糖搅均匀,舀入炊馃帘中炊熟,开锅,待其冷却,再用刀划成菱形块状。
以前农人在地里割稻见有卖糖饧的,就畚湿谷换糖饧与索粉,顺手摘荷叶当碗,同时荷叶的清香更衬托了糖饧甜糯清香。
塘栖板鸭,又名熏鸭,是浙江省塘栖古镇特色传统名产。
用河鸭经过熏烤,烧煮而成,色泽红亮,造型美观、味鲜肉嫩,清香可口,是余杭独具风味的地方特产。
既是佐餐佳肴,又是馈赠亲友的珍品,销量以春节最盛。
销于海宁、桐乡及本县各地,颇受城乡人民的赞赏。
芥菜饭是浙江温州传统的地方小吃,饭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风味。
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同时芥菜饭也是永定客家正月二十必吃的一餐饭。
因为芥菜味苦,用来闷饭代表年已经过完了,大家过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新的一年奋斗的用意。
咸蛋肉饼是浙江台州特色小吃,具有香脆可口,肥而不腻特点。
烤菜年糕是一道制作方法简单的浙江宁波市特色传统美食,选用天菜心(或青菜、大头菜)、年糕煮制而成。
新年前后,宁波人的女儿或是媳妇都会做上一道烤菜年糕来应应景,预示着明年步步高。
烤菜年糕用料更加普通,酱油、糖、盐就可以搞定!
做烤菜的时候,顺带就可以做出这道美味年糕!
喷香扑鼻,年糕软糯,吃上一次,你一定就会爱上它!
百果糕属浙江宁式初夏季节的传统风味时令糕点之一,采用糯为粉、白糖粉及多种果仁制成,味香甜滋润。
由藕粉、藕粉桂花糖糕,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浙江杭州地区的著名传统小吃,所以这是一道江南风味的精美糕点。
藕粉桂花糖糕烹饪简单,营养丰富。
材料主要有鲜藕、袋装藕粉、面粉、酵母、干桂花等。
以韭菜等为主材的浙江美食银芽韭菜花是浙江省传统的名菜,属于浙菜系。
金华兔头煲,浙江小吃,兔肉性凉味甘,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葱包烩儿是浙江杭州市民间的一种著名的特色传统小吃,早点食品。
制作方法就是将油条和小葱裹在面饼内,在铁锅上压烤或油炸至春饼脆黄,配上甜面酱和辣酱。
浙江嵊州传统的特色名菜嵊州糟肉是浙江嵊州传统的特色名菜。
嵊州当地的糟肉是干糟法,跟杭州南京的湿糟不一样。
干糟的猪肉又香又糯,不油不腻,可当冷菜食用,也可蒸后食用,都很好吃。
除了糟猪肉,还可以糟鸭掌、糟鸡胗、糟鸭胗、糟鸡肉、糟鸭肉、糟牛肝等等。
浙江省著名传统小吃乌饭糕又称黑饭,是浙江省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立夏节食品。
用糯米饭加山楂粉、红糖、白糖轧成饭块,经煎制而成。
糕黑而有光泽,再缀以红丝、瓜子仁,有红、白、黑三色。
口味香甜,软糯。
可冷食,多为夏令小吃,又可煎熟后热吃,至今流行。
嵊州榨面,历史悠久,制作精细,是赠送亲朋之礼品。
前清时已驰名,是浙江嵊州地方传统名吃之一。
嵊州榨面主要分布于崇仁、中南、黄泽、临城等区,其中以崇仁区为主要产区。
湖荫、溪滩榨面,享有盛名。
线体很细,最适合用来炒米线(比我们平时吃的还要细一点),水煮也很好吃,稍微加点盐,我就能吃一大碗,嘻嘻。
这种米线跟肉类一起煮很能吸收肉的鲜美。
桐乡槜[zuì]李,浙江省桐乡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携李为李中珍品,古代常作进贡帝王之“贡果”,原产于古槜李城附近。
《春秋》杜预注曰:“吴郡嘉兴县西南有槜李城,其地产佳李故名。”
据说,古槜李城就在桐乡百桃乡境内。
携李单果重50克,果皮易剥离,有暗紫红彩色,密布大小不等之黄褐色果点,披白色果粉。
果肉淡橙色,肉质致密,鲜甜清香,熟后化浆,浆液盈溢,蜜甜酒香,风味独特。
携李有自花不孕和早期落果特性,常采用配置授粉树和人工辅助授粉,6月下旬成熟,避雨栽培和铺设反光膜提高品质,采后气调冷藏保鲜。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桐乡槜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温州特产之一,很甜,可以降火,皮有点厚,不过我跟喜欢吃橘子。
多见于苍南等靠近福建省的温州地区,成熟的血柑用刀切开有血色,血色分布的范围越大,血柑也越甜。
以上就是本次给大家推荐的浙江的八十八道美食,道道皆独特,道道皆美味。
浙江美景配上浙江美食,真是应了这“人间天堂”的美称。
朋友,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看看,赏美景,品美食,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