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征服这个人的胃!
如何成为一个川菜大厨,
致胜秘籍告诉你,
拿走不谢!
手绘经典川菜菜谱奉上
鲁菜贵,苏菜雅,粤菜富,川菜则有布衣风范,平民气息。以下五道菜,是小编精挑细选易上手的川菜经典。由制图小编雪雪亲身肉测的做菜秘籍,步骤简单,让不会做菜的你分分钟变大师!
麻婆豆腐
名菜故事
麻婆豆腐是中国豆腐菜肴中最富地方风味特色菜之一,豆腐软嫩有光泽,其味麻、辣、酥、香、嫩、鲜、烫,豆腐表面盖有一层淡红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内的热度不使很快散失,趁热吃滋味更佳,花椒香味扑鼻。四川的麻婆豆腐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现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川菜名肴。
说起麻婆豆腐的历史,就不得不提起四川成都的“陈麻婆豆腐店”。1824年,闻名中外的四川陈麻婆豆腐饭店在万福桥头开业了。当时这只是一个经营素饭小菜的夫妻店,饭铺由刘氏掌灶,因为她夫家姓陈,脸上又有麻子,人们以背后都把她叫做陈麻婆。
做法:
回锅肉
回锅肉是四川民间的传统菜肴,也称熬锅肉。俗话说“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久居外乡的四川人,回川探亲访友,首先想到要吃的就是回锅肉。现在回锅肉的品类已经很多了,连山回锅肉、干豇豆回锅肉、红椒回锅肉、蕨菜回锅肉等等。
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久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久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水煮肉片
它的起源是由当年自贡盐工将淘汰役牛的肉,用盐和辣椒面、花椒面作佐料,加水煮成,虽然方法简单,但成菜后肉味鲜美。后经名厨师在烹调中长期实践,逐步成为麻辣烫风味很浓的代表性很强的四川名菜。
牛肉、瘦猪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汤煮,煮时火猛水宽,时不宜过长,见肉片翻白即可,起锅时加红油、辣椒面、花椒面、酱油、胡椒面、姜米、味精、水豆粉等。其色深味浓,肉片鲜嫩滑润,极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
宫保鸡丁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丁宝桢有关,有三种传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鱼香茄子
鱼香茄子是我国八大菜系中川菜的著名菜肴,主料为茄子,配以多种辅料加工烧制而成。有多种不同制法,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
有一天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让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谁知老公连连称赞其菜之美味。这款菜正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才会回味无穷,所以取名为鱼香炒,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