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渔业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百姓,特别是上班族们因为饮食习惯不规律或工作压力等原因,再加之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人们目前已或多或少地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伴有慢性疾病。而健康的饮食搭配以及规律的习惯,有助于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防御慢性疾病。

那么,什么样的膳食才是健康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内容,对于一般人群(2岁以上)笔者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食物应在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应在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提倡餐餐有蔬菜,每天应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0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每天摄入液态奶300克。

经常吃豆制品,每天应摄入豆制品25克以上,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平均每天应摄入鱼、禽、蛋、瘦肉总量120-200克,以水产为主。

五、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每天食盐不超过该6克,烹调油25-30克,糖不超过过50克,成人男性摄入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15克。

成人每天应喝1500-1700cc水。

美国心血管科学家研究表明,w-3脂肪酸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可以减少甘油三酸脂的产生(造成血栓的有害脂肪酸),并有逐渐降低血压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速度的神奇作用。而w-3脂肪酸中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对儿童脑神经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亦具有提高大脑的功能,增强记忆力,防止大脑衰老等功能。EPA与DHA属于w-3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海洋鱼类含量丰富,日本人之所以普遍长寿,其秘诀也在于长期食用了富含EPA与DHA的新鲜海鱼。市面上鱼肝油产品的主要功效成份也是EPA与DHA,其价格也与EPA与DHA的含量有关。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非蛋白质氨基酸,化学名为2﹣氨基乙磺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研究表明,牛磺酸有增加细胞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及抗病毒侵害的能力。同时它也是良好的护肝剂,具有增加视力、促进大脑发育、解除疲劳、降低胆固醇、消炎、镇痛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牛磺酸广泛添加于婴幼儿和老年人食品。

水产品的贝类以及头足类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尤其是牡蛎、花蛤、章鱼等。因此,酒会应酬时,预先喝些花蛤汤有很好的护肝效果。当然,最好的护肝方法是不要喝酒。

众多水产品之中,小龙虾一直以来都站在风口浪尖,其安全事故频发使人们对小龙虾一些传闻听风则是雨。随着科普知识以及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一些小龙虾的谣言,诸如“小龙虾的日本入侵阴谋”、“外国人从不吃小龙虾”等传言均被证实是虚假谣言。而“小龙虾与洗虾粉以及横纹肌溶解症”还是引起不少人的担忧。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其实,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有一下特点:一是鱼体表变坚硬,表面较有光泽,变的更清凉;一些有鳞鱼的鳞片会变灰暗;二是眼睛一般会变比较浑浊;三是整体表现比较新鲜,但鱼肛门处有流脓状,仔细嗅闻则能闻到腐臭味;四是甲醛浓度较高时具有甲醛所特有的异味。对于水发水产品,一是看,比如鱿鱼、虾仁的外观虽然鲜亮悦目,但色泽偏红;二是闻,会嗅出一股刺激性的异味;三是摸,甲醛泡过的海参手感较硬,而且质地较脆,易碎;四是口尝,吃在嘴里会感到生涩感且无鲜味。

社会上所谓“食物相克”的理由,一是认为食物含有大量草酸、鞣酸,与钙结合影响营养吸收。但事实上,大部分植物性食物均含有草酸,以“菠菜与豆腐”为例,虽然草酸能与部分钙结合,但其影响小,没有被结合的钙仍然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二是认为与食物见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以“虾和水果相克”为例,认为虾中的五价砷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会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而引起中毒。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海产品中砷有限量规定,而砒霜的中毒剂量是50mg,根据计算,即便虾中含有最高限量的砷,并且有足够的维生素C转化,那么一个成人也要吃下40kg以上的虾,才可能会中毒。

类似已被证实不成立的所谓食物相克的组合还有:大葱+蜂蜜,红薯+香蕉,绿豆+狗肉,松花蛋+糖,花生+黄瓜,青豆+饴糖,海带+猪血,柿子+螃蟹,猪肉+百合,鸡肉+芝麻,牛肉+土豆,土豆+西红柿,韭菜+菠菜等。(内容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煎焦的鱼不能吃,咸鱼最好少吃。鱼煎焦后会产生较多的苯并芘,它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其毒性胜过黄曲毒素。而咸鱼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幼儿吃咸鱼比成年人吃咸鱼更具有致癌风险。因为鱼在研制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分解出有致癌作用的胺类物质。(内容摘自《水产品营养与健康》宣传手册)

痛风病人不宜吃鱼。人的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其表现为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从而使人的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部分发生一系列症状。而鱼、虾贝类等海鲜中嘌呤类物质含量颇高,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进一步提高原本过高的尿酸水平,进一步加剧病情。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恐高症”,视高胆固醇饮食为洪水猛兽,一提到高胆固醇,就认为它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症的代名词,于是转而求“低”。那么,胆固醇究竟是何物?

虽然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海鲜等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因素之一,但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明确的因果关系。由于一直缺少明确的科学证明,以及人体产生的胆固醇往往比饮食中蕴含的多得多这一事实。美国人在最新发布的《居民膳食指南》(2015)中将原本限制的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在300毫克以下的标准建议删除,这也意味对于正常人而言,食物中的胆固醇不再值得顾虑。而恰恰相反的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内胆固醇过低易衰老,易患癌症、抑郁症等疾病。因此,适当的摄入胆固醇,反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然而,尽管食物中的胆固醇不被被列为危害因素,对于50岁以上的人而言,摄入过量饱和脂肪如胆固醇,仍然对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THE END
1.搭配不对,营养全废!冬天常见14种食材的搭配禁忌蔬菜营养丰富,多吃对身体有好处,但每种食材的性、味、色又决定了各自独特的食用方法。各种食物所属五行不同,也存在一定的生克关系。因此,有些食物不建议一起食用。有些食物搭配在一起吃虽然对身体没有伤害,但是也无法发挥它的营养功效,营养成分会相互抵消。下面一起来看看冬天常见食物哪些不能一起吃。芋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951995678860194&wfr=spider&for=pc
2.学习中医食疗必备:食物寒热属性表1.如果是寒性体质,比如脾胃虚寒,一吃生冷的食物就发生腹泻,或者胞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手足冰冷,则上述寒性的食物不应食用,凉性的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不可多食,相反,温热性的食物则可以适当多食。 2.如果是火热体质,一吃点热的食物就上火,口疮,牙龈肿痛等,则上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QxNDA1OA==&mid=2649115333&idx=1&sn=117cc392985865cfb3e6cfbd1afb83ce&chksm=82661be858222f803271e2753c943c278aba2ad2aeea26d15707fea5c567938dc37b7a081ad9&scene=27
3.食物相生相克表图解,很全面值得收藏生活百科食物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搭配不当,极容易导致生病或中毒,今天我们把食物相生相克表图文对比图分享给大家。 食物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http://www.jucanw.com/mszx/jfff/4034.html
4.食物相生相克一览表.docx食物相生相克一览表.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食物相生相克一览表食物相生相克一览表,建议你一定收藏,千百万人都在寻找这张表!日常生活中,这些 下载文档 收藏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10/7155145043003113.shtm
5.常见食物相克大全(1000多种)常见食物相克大全(1000多种) 一、日常食物相克 1.生葱与蜂蜜 2. 蜜糖与豆腐 3.皮蛋与红糖 4. 胡萝卜汁与酒 5. 烧酒与桃子6.烧酒与柿子 7.烧酒与玉米 8.甜酒与味精 9. 鸡蛋与糖精 10. 鸡蛋与消炎片11.鸡蛋与树薯 12.鸡蛋与豆浆 13.白藤与川连 14.西药片与烧酒 二、肉类与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986188.html
6.100种食物相克大全(100种食物相克大全一表)会东网八、请问所谓的食物相克是真的还是假的? 央视3.15晚会上,针对“食物相克”进行辟谣,并以“科学试验的方式”让人们明白,“流传在民间”或者写在“伪养生书籍”上的“食物相克”,其实都是谣言。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流传的“食物相克”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 https://www.huidongwang.cn/32098.html
7.常见的相克食物有哪些?食物中毒常见的相克食物有哪些? 常见的相克食物有豆制品和牛奶类食品、鸡蛋和甘蔗、瘦肉和芹菜、螃蟹和柿子、芒果和虾等。 1.豆制品和牛奶类食品:豆腐、豆浆、大豆和牛奶、奶酪、酸奶等相互搭配时会影响钙的吸收和消化,导致腹部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在一次餐食中只吃其中一种。https://tag.120ask.com/jibing/swzd/251923.html
8.食物相克表大全降经验快速问医生食物相克表大全 概述:说到食物相克很多人还是有所了解的,也有一些朋友能准确的说出一些食物不能同食,吃了以后可能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摄取,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等的伤害,甚至是食物中毒。今天我们就接着这篇文章来和大家聊聊食物之间相克的那些事。这对于一些喜欢吃的朋友显然特别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文章中https://m.120.net/jingyan/8lzqu53qmhwmu580mh/step/
9.食物相宜相克大全食物相克相宜饮食禁忌了解食物相宜相克知识,还能学到都市常见病中应该注意的饮食宜忌,药物与相关食物或药物的相克,烹调禁忌以及饮食习惯禁忌等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知识。 快节奏,高效率是现代人生活的关键词,他们不但很少有时间来自己下厨,更缺乏对食物与食物相宜相克的了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常饮食相宜相克的学问吧! https://xiangyixiangke.51240.com/
10.生活常见食物相克和搭配表realkate1【生活】常见食物相克和搭配表 1.燕麦 相克: 燕麦--桔子:导致腹痛恶心 燕麦--菠菜: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燕麦--咖啡:破坏燕麦中的营养素 相宜: 燕麦--黄豆:预防贫血 燕麦--冬菇:防癌、抗衰老 2.红豆(赤小豆) 相克 羊肝与红豆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https://www.cnblogs.com/realkate1/p/5306798.html
11.水果不能和哪些食物一起吃?水果相生相克一览表→MAIGOO知识我们日常健康饮食离不开水果,多吃水果,健康你我。但是很多水果是不能与一些食物同吃,如果与水果相克的食物一起吃,不但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相对的,不同水果和一些相宜食物同吃就会相辅相成。我们常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葡萄、西瓜、柿子……等,看看这些水果和什么不能一起吃,和什么一起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9604.html
12.食物相克对照表(必看)第1/2页生活降食物相克对照表(必看)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1 猪肉+菱角 肚子疼 ; 2 猪肚+莲子 (用白茄枝烧) 中毒必死 ; 3 牛肉+栗子 引起呕吐 4 牛肉+红糖 胀死人 ; 5 牛肉+盐菜 会中毒 ; 6 牛肉+鲶鱼 会中毒 7 牛肉+田螺 会中毒 https://www.jb51.net/article/13506.htm
13.相生相克的食物4、柠檬+橘子,橘子和柠檬的果酸要高于一般水果,大量食用会促进胃酸分泌导致,出现胃酸的症状,两者同时吃还会引起消化道溃疡。 日常生活中肠胃、消化系统有疾病的人群,在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相克的食物一起吃,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qxL6eko64qR2KNwg.html
14.食物禁忌搭配大全饮食禁忌食物相克表食物相克大全,食物相克表,相克食物及饮食禁忌,食物禁忌为你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健康饮食知识,常见食物相克大全,食疗养生及饮食营养。https://www.freesns.com/ysjj/list_29_2.html
15.不能在一起吃的食物,最全食物相克表,一定要收藏!在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食物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相生的话会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搭配不当,相克的话极容易导致生病或中毒。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那些食物是不能同食的: 1、海带+猪血: 同食会便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0KMJ72S0525CS8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