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按照如下章节安排,从最基础系统性的给大家把蒸烤箱、微蒸烤等选购内容讲的明明白白:
选购微蒸烤箱前,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在什么场景下用的最多,有多少预算,有什么个性功能要求,需要什么类型的微蒸烤箱;明确需求及目的,才不容易盲目入手踩坑,梳理了以下几点事项;
在开篇咱们先简单梳理下购买微蒸烤的一些因素,调研了上千位以往的使用者,大多数人购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因此,个人来看,微蒸烤箱是属于一个享受型产品,源于自身对更高的生活品质需求所触发,是满足基础温饱后的主动追求,所以不建议大家购买时只看价格/品牌,要贴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
大家在选择微蒸烤的时候,往往看过很多产品,却还是不清楚怎么选择。各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建议首先想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再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定。
以下我罗列了八点功能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侧重面,针对性的挑选产品,才不容易盲目纠结。
这里主要是想强调这些功能的优先级,大家不要本末倒置,建议优先考虑以下三点:
微蒸烤箱对于不同预算的功能定位是不同,因此特地针对不同预算进行了一个总结定位,这个也是大家在选前需要了解的部分。
好处就是:能够让大家通过匹配自身期望,和不同预算微蒸烤箱的功能定位,明确自身的购买预算范围,很多人,买的时候觉得贵了,买到家又觉得买便宜了,多数品牌不包退回运费,又不忍心换,最后变成将就着用。
宜盾普—X1微蒸烤箱
推荐指数:
微蒸烤箱的腔内容量:25升,可上下层同时容纳多套碗碟,产品的控温性、以及复合微波+蒸+烤功能,也能够满足大家对于不同食物多样化的烹饪需求,制作西式糕点or中式美食能够完美契合;
并且采用四面蓝流琅陶瓷油材质内胆,易擦拭清洁,方便日常使用和维护打理;想要选微蒸烤一体的,个人建议优先考虑这款。
微波炉是最常见方便,且加热速度快的一种机器,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微波”进行加热,功率范围一般为500~1000瓦,在工作时由磁控管发射出微波,通过金属反射填充腔内空间,当微波穿透过食物,会引起水分子的高速震动,让水分子与周围分子摩擦、碰撞,从而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因其工作原理,微波炉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热一热饭菜,或者解冻肉类;但微波炉并不是万能加热的,微波加热是利用水分子“震动”加热,那么就会存在加热过程中食物水分被震动流失,从而导致食物口感变差。
微波炉可加热的食品也是有所限制,比如:没有水分的肉干,是无法加热的;以及带有金属容器的食品也没法加热,如:盒装牛奶(里面有铝箔),金属会把微波阻挡反射回去,从而加热了个寂寞。
选购建议:
微波炉是租房一族的厨房利器,价格实惠,适合懒人使用,图方便、快捷;其技术和供应链都已经非常成熟,产品基本没有迭代更新,市场价格大多在200~500左右,价格都不贵,需要的可以从专业品牌中挑选喜欢的即可,性能也大差不大。
也有一些售卖大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微波炉,但加热效果大同小异,溢价的差异大多体现在一些可有可无的智能化功能,性价比不高,不建议大家选择。
如果你有,或者自以为有更高的厨艺追求,想做烘焙料理的,那么烤箱往往是更好的选择,很多西式糕点只能用烤箱来做,利用它我们可以制作烤鸡、烤鸭、烘烤面包、糕点等。根据烘烤食品的不同需要,电烤箱的温度一般可在50-250℃范围内调节。
烤箱的加热原理主要是红外线热辐射,通过内部的发热管射出红外线,引发分子震动,实现加热,红外线对所有分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不管是鸡蛋、肉干、金属容器,都可以放进烤箱进行加热,适用的食物范围比微波炉更广。
还有一些烤箱是带热风功能,通过内部风扇吹出热风,在红外线之外,利用热对流再进行一轮加热,好处是可以让食物表面受热更均匀。
烤箱的加热原理主要是“加热管”和“加热风扇”,因其搭载配置的不同,细分下烤箱的命名也不同,包括侧重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如:空气炸锅(空气烤箱)、风炉烤箱、光波炉烤箱等,细分如下:
①空气炸锅:无加热烤管,只有顶部安置一个加热风扇的烤箱;该类型产品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市场价在100~400左右,无须放油就能实现油炸效果;缺点则是空间相对较小、可加热食物类型有限,不适合烤制大体积食物。
②不锈钢/石英管烤箱:腔体内顶部、底部布置多条直线型或M型加热管(加热管材质为:不锈钢or石英)的烤箱,市场价在300~700左右;该类型产品的优点是烘烤效果比空气炸锅好,可调节温度更高,可选择的容量规格更多。
③风炉烤箱:带有热风功能的烤箱,相当于①和②类型产品的结合体,在加热管红外线加持下,同时配合热风对流,均衡腔内温度,让烤制的食物受热均匀,并且可以同时烤制多层食物;通常好一点的风炉烤箱价格要去到上千元。
④光波炉烤箱:通常是指用卤素管作为发热管材料的烤箱,因为能同时发出强可见光和红外线,所以被称为光波炉,光波炉的优势是大多带有“微波”功能,能同时作为微波炉和烤箱使用;但受限于材料问题,一般尺寸较小,如果单论“烘烤效果”是不如常规的不锈钢烤箱,并且卤素发热管易碎,寿命较短,耐用性比较低。
如果你的烘焙需求很高,最优选择肯定是考虑风炉烤箱;但如果只是想热热菜、简单做点烘焙那么普通的烤箱也就足够使用了;而空气炸锅可操作限制大,把控性低,并不适合多人家庭使用,不建议作为首选考虑。
以上三种烤箱加热需要预热等待,加热速度比微波炉慢,如果平时更多的需要是热饭菜,或者用来解冻肉类的,那么可以考虑光波炉烤箱,微波+烘烤功能两者兼具,热菜速度快,偶尔也能用来制作烘焙料理。
不想把食物烤得干巴巴的,那么可以考虑选择蒸箱,“蒸”是最能保留食物原本营养和风味的加热方式,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蒸箱的加热原理很简单,就是靠水蒸气冷凝传递热量,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100%蒸汽烹饪,所以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让食物流失水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食物结构,不会烧焦。
家用蒸箱就分两种:“台式”、“嵌入式”,台式蒸箱的腔内容量一般比较小,一般在25L左右,蒸汽功率在1000W左右,单次使用只能蒸一条鱼;而嵌入式蒸箱腔内容量能达到40L,蒸汽功率在2000W以上,可以分上下层同时开蒸,可以满足做饭量大的家庭高效使用。
纯电蒸箱的价格都比较高,首先使用价值是否符合你的需要是第一考虑,目前市场价格台式入门款的蒸箱售价在1000元以上,而嵌入式蒸箱则要去到4000元左右,相比其它类型,蒸箱烹饪方式过于单一,厨艺可发挥空间不大,适用的食物范围比微波炉、烤箱要狭窄,家里空间有限的,更建议优先考虑蒸烤箱一体;
微蒸烤一体机是这几年非常热的一个新型小家电,最早其实是日本那边开始的,而且最早开始的时候是直接用了日本的翻译名叫“水波炉”,不过水波炉这个词只突出了水——蒸,波——微波,字面意思没有烤的概念。所以后来逐渐又有了微蒸烤一体机的概念,实际是一个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同时带了烤箱,蒸箱,微波炉功能三合一的产品。
微蒸烤一体机最大的优点其实是节约空间,现在国内城市化也越来越加速,大家都住进了“鸟笼”,厨房的空间不可能有二三十平,所以把三者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机器里,体积却没变大,对城市寸土寸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是这种产品最大的优势了
优点:功能多样化,有多种复合烹饪工艺,如:蒸+烤、微波+烤等(1+1+1>3);并且节约空间不占面积。
缺点:除了价格贵点,配置功能上无明显弊端。
除了节约空间外,一体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你不需要转换里面的食材,就可以同时使用3个功能中的任意2个,或者甚至部分产品,在做一个菜肴的过程中可以全部用到,微波,蒸,烤三种功能。其中我认为蒸汽+烤的模式更加实用和常见,有时候烤的食材不可避免的容易老,发柴,但是如果同时加入蒸汽,就可以同时兼具炙烤的香气和更多的汁水,美味加倍,
因为集成后加上现在的智能化菜谱,它的功能更加丰富,能够定义更多的全自动菜单,对制作美食和烘焙更轻易上手,轻轻松松变成美食、烘焙达人,所以如果是不考虑预算问题,从任何角度上都第一大家一步到位,直接选择微蒸烤一体。
综上,了解完微/蒸/烤箱各自的特征后,大家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即可,比如:预算有限的,不介意口感,只是需要热饭菜和解冻冷藏食品,那么只选择微波炉即可;如果是家庭长期自用,多方面都有需求的,那么建议一步到位,选择一台微蒸烤一体机;
微蒸烤一体虽然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的,但在我看来是市场需求细分升级后的产物,本质上还是一台加热电热箱,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新鲜物种,再加上市场营销炒作放大,因此比普通电热箱溢价更高一些,但也有一个范围的度,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选购的人异常重要,一般来讲台式微蒸烤一体2000~4000我觉得是合理的,而嵌入式根据产品及品牌的不同3000~8000都算是正常价格,再高的我觉得不划算,品牌营销溢价占比太高,买着会觉得自己吃了亏。
3.1.1、操作面板
蒸烤箱的操作面板各家有各家的风格,但要保证好用,下面这两点大家要记住:
下面给大家看两个操作面板的对比:
正面案例:
旋钮+触屏,并且每个程序表示啥含义一眼就能看出来,人机交互很不错;
反面案例:
下面这个就是反面案例,只有纯触屏按键,按键也不灵敏;并且程序没有中文标识,新手刚开始用这款蒸烤箱时,根本不知道每个图标对应哪个程序,只能对照纸质说明书看,如果是给父母用的,老人家完全操作不过来,人机交互体验就很差。
3.1.2、智能菜谱
大家在使用蒸烤箱时,如果你不是专业烘焙选手,那很多情况下会依赖智能菜谱,智能菜谱相当于把这款蒸烤箱最合适的程序给大家设置好了,大家只要一键就可以烹饪,方便很多。
目前常见的智能菜谱有下面这三种:
关于使用便利性,我主要说这两点,大家需要格外注意下。
3.1.3、腔内容量
大家很关心蒸烤箱容量的问题,我来分别说一下:
3.2.1、内腔的材质
选择烤箱内胆材质主要影响两个方面:耐用性能、易清洁性,目前蒸烤箱最常见的内腔材质有三种,从左到右依次是:陶瓷材质、搪瓷材质、不锈钢材质;
这三种材质对比来看,从耐用性和易清洁性比较,无疑是“陶瓷”最具有优势,价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陶瓷内胆的烤箱;而不锈钢和搪瓷则是各有优缺,不锈钢的通常最便宜,也耐用,但是难清洁;搪瓷的则稍贵一点,容易清洁,但是不耐用,存在鳞爆生锈的可能性。
3.2.2、加热管的搭配方案
衡量一款烤箱烘烤效果表现如何,温度控制是否精准,烤箱内部温度是否均匀,主要取决是两点,加热管的材质和数量,具体选择如下;
①发热管的材质;
②发热管的数量;
烤管的数量一直都是被阉割的重灾区,一般来说热管的数量更多,形状越曲折,覆盖面积越大,食物的受热就越均匀,目前可选择搭配最好的方案有两种:
综上,在加热管的材质上建议大家选择不锈钢的就可以了;而烤管数量上,不管是5+1还是4+2的组合,两种都是中高端产品常见的配置,具体哪种更好,还需要结合软件算法,比如PID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产品为了提高价格竞争力,把烤管数量上做了阉割,只有顶部加热管,底部是没有加热管的,这种会导致烤箱内部温度上下不均匀,烘焙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容易出现食物上熟下生的情况,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这点。
3.2.3、控温方式
目前烤箱最常见的有两种控温方式:统一控温、独立控温,具体作用如下讲解;
①独立控温:可以分别设置上层温度和下层温度,上下管立控温是一项专业的烘烤功能,可以根据烹饪食物的不同分别独立设置上下发热管的温度,已达到最好的烹饪效果。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上下独立控温的作用,更别谈重要性了。
举几个上下独立控温的例子,烤蛋挞需要上管温度高,快速烤熟蛋液,烤出焦糖色的效果,下管温度不能太高,以防烤焦蛋挞底;烤比萨同样的道理,需要下管温度高,上管温度低;所以对于真正有烘焙需求的人来说,独立控温是一种必要的选择,这种功能一般出现在中高端系列的产品配置中。
②统一控温:统一控温则是上下只能设置一个加热温度,烹饪出来的食物口感单一,可能会出现面上烤焦,而底部还没完全熟透的现象,对烹饪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经常需要在食物快熟的时候盖上锡纸,防止表面过焦,但是开门放锡纸会导致内腔温度下降,同样也是会影响整个烹饪效果,所以这种控温方式比较死板,大多出现在中低端的产品中。
购买烤箱,需要伸展烘焙料理的理想情况下,独立控温是有实际需求的,很多烹饪是要求上下不同温的,这样烤制的效果会更有针对性,也不需要烤制过程中手动去翻面食材,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选购的时候建议大家优先考虑有独立控温更好,反之,对烹饪的要求水平并没有那么高,那么选统一控温的就可以了。
3.3.1、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一般分为:直喷式、蒸腾式两种;
蒸腾式是蒸发器外置,在蒸烤箱底部,可以理解为一个加热盘,“蒸”的过程相当于直接把水导入到加热盘中,然后高温加热产生水蒸气,自下到上加热食物,所以跟传统的蒸锅原理很接近,这种方式蒸汽量不可控,并且冷凝水较多,后续清理也相对比较麻烦。
而直喷式则是蒸发器内置,“蒸”的过程中,先将水箱里的水导入到内置蒸发器中,然后加热变成水蒸气,从背部或左右侧的蒸气喷口导入到内腔,直喷式蒸汽相对来说蒸汽量更加可控,冷凝水也更少,所以直喷式蒸汽是目前的主流。然后直喷式蒸汽的话,蒸汽孔越多越好,分布空间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布满这整个空间,这样蒸汽量更均匀,可以做到多层同蒸。
我个人使用体验的感受是,直喷式蒸汽温度会更均匀,同蒸2层时,直喷式的熟成度基本一致;而蒸腾式由于蒸汽从底部蒸发盘往上升腾,下层更靠近热源熟得快一些,同蒸两层时很容易出现上下层的熟成度不一致;
蒸腾式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底盘容易积水,使用过后很麻烦,每次清洁都要用吸水海绵,吸水球清洁吸水,而直喷式在易清洁性方面则要好打理,所以综合建议大家优先考虑直喷式的蒸箱。
3.3.2、水箱
水箱方面主要是影响大家的使用体验,蒸箱的蓄水箱设计有两种模式:外置和内置;
大家选的时候一定要选外置水箱的,日常使用才方便,容量尽量600ml以上的,蒸鱼蒸海鲜足够使用了,不需要进行二次加水。
微波炉都是通过电磁控发射微波,利用金属反射不断震动水分子来加热的,原理和结构比较简单,前面也给大家讲解过了,选购的时候重点看两个方面;
3.4.1、转盘式or平板式;
传统的微波炉结构大多是转盘式的,也就是把食物放在转盘上自己转动,通过转动让微波四面受热;而平板式则是在产品的底部或者是顶部,装了一个不断旋转的搅拌片,改变微波的反射方向,从而让食物受热均匀;这两类产品的加热效果都差不多,只是平板式的内部空间一般会更大,更容易清理,只是价格一般更贵一点,大家看着选就可以了。
3.4.2、定频or变频
频率决定了微波功能的输出功率,大家可以理解为火力的大小;理论上讲,定频的微波炉只能提供一种火力,如果想把大火调节为中火、小火,只能通过频繁的通断电,间断性发射微波来实现,这样会比较费电,也影响加热的效果;而变频的微波则能够自主改变频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小火,加热会更均匀,速度更快。
微波的最高功率越高,烹饪效率就越高;分档越多,也就能针对不同食材进行更精细的调节。通常定频微波功率会小一点,在600~700W左右;而变频的则要大一点,在700W功率以上,当然变频的价格也会比定频的贵一点,像微蒸烤一体机上,基本都是用的变频微波。
综上,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平板式变频的微波更佳,变频能够进行精确的火力控制,减少温度波动,热效率更高,温场更稳定,加热更均匀,且工作时噪音更小。
“阉割”榜NO.1——下发热管
蒸烤箱的“烤”功能是所有功能中“阉割”最严重的,没有之一。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功能程序上,“烤”功能都被不同程度削弱或者直接取消。蒸烤箱全称应该是“蒸汽烤箱”,从名字可以看出,蒸烤箱是带有蒸汽功能的烤箱,其本质还是烤箱。蒸烤箱取消了发热管就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把最核心的硬件之一减少或者取消,对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是很不好的。
其中取消下发热管是最不能容忍的“阉割”行为,蒸烤箱之所以比蒸箱用途更广、更加实用,就是蒸烤箱可以提供230℃的高温,还可以提供如烤箱一样的专业烘烤能力。取消了下发热管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台电蒸箱,花蒸烤箱的价格去买一台电蒸箱,这个忽悠也是够大的。
即使商家宣传得再好,证明没有下发热管也可以达到如何如何的效果,那都是在忽悠,没有就是没有,没有一定会影响加热的均匀性、效果和速度。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用所谓的底部恒温发热盘取代取代下发热管也是一种“阉割”行为。你不能说没有发热管,它有,但是对整个加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恒温发热盘一般温度都不会太高,一般只是提供保温所需的热量,与发热管完全是两回事。
即使平时只是用蒸的功能,基本不做烘焙、不做烘烤类型的菜,也要选择有上下发热管的蒸烤箱。因为在“高温蒸”、“炖”、“炆”这些功能的时候同样是需要有发热管参与,上下发热管可以提供更充足的热量,稳定的温度;只有上发热管参与加热,升温慢,温度不达预期,无法做出需要的效果。
一定要了解清楚要买的蒸烤箱是否有上下发热管,一般含糊不清,没有说清楚的都是没有的下发热管的,没有下发热管无论是烤还是蒸的加热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谨慎购买。
“阉割”榜NO.2——上下管立控温
上下独立控温也是被“阉割”的重灾区了,主要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而把这个功能“阉割”了。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上下独立控温的作用,更别谈重要性了。在前面的内容中也有讲解上下管独立控温的重要性,上下管立控温是一项专业的烘烤功能,可以根据烹饪食物的不同分别独立设置上下发热管的温度,已达到最好的烹饪效果。
独立控温在实际使用中是有非常多面的必要的,比如烤蛋挞、披萨等,如果底面和正面同温,烤制出来的效果就会出现上熟下焦的问题,又或者是同时烤制两层不同的食材,需要设立的温度也是有所不同。
上下管独立控温真正使用过的人爱不惜手,没有用过的人这能隔着屏幕说没用,在同等条件预算足够的情况下,一定要选带独立控温功能的。
“阉割”榜NO.3——“一”字型发热管替代“M”型发热管
蒸烤箱的发热管普遍都是使用“M”型发热管,因为“M”型发热管可以更好的覆盖内腔,减少内腔中心与四周的温差,更有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
但是也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品牌,为了减少成本,用“一”字型发热管代替“M”型发热管,导致食材在烘烤过程中热量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靠近热管的地方烤焦,而四周熟不透的情况。
建议选择顺序:“M”型发热管>“回型”发热管>“一”字型发热感
“阉割”榜NO.4——多孔蒸汽
蒸汽功能很多厂家都是比较重视的,毕竟中国人经常使用蒸功能,所以在蒸方面没有明显的“阉割”情况,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会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出现,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对比很难发现当中的猫腻。
在蒸食物的时候,首先需要内腔达到一定的蒸汽浓度才能有效的蒸煮食物,所以多孔同时喷出蒸汽,能快速、均匀的使内腔达到最佳蒸汽工作浓度。多孔蒸汽不是随便开两个孔就完事了,需要蒸发器产生蒸汽后分成两条蒸汽管,底部的左右喷出蒸汽,做多孔成本肯定上升,所以这里就是做猫腻的地方,减少蒸汽孔,节约成本。
蒸汽产生慢,且不均匀,特别影响蒸的效果。打个比方,如果只有单孔,在蒸包子的时候越靠近蒸汽孔的包子熟的越快,也吸收越多的水分,最终可能会导致接近蒸汽孔的包子因为水多而出现塌陷。多孔结构则可以保证在蒸煮的过程中,腔内蒸汽量分布更均匀,食材蒸煮的效果更好。
选择蒸烤箱最好选择有多个蒸汽孔的,蒸汽可以快速、均匀的充满内腔,蒸食物的速度大大加快。
微蒸烤箱的品牌和型号实在太多,推荐产品重点在于好用,可以解决需求,所以不会给大家放一大堆产品型号,所推荐的品牌型号微蒸烤箱,大部分自己用过,或因研究需要买来体验过,才会给大家安利。
特征讲解:
开头先说下宜盾普的这款代表作X1微蒸烤箱,宜盾普的台式蒸烤箱在整体的市场份额中,占了比较大的优势,在早期就有不少爆款,市场反馈也是不错的。
X1这款区别于同级别90%以上的微蒸烤箱,采用的是逆向对流双驱双风机、直喷式多孔蒸发,以及搭配独立控温方式,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控温,可以把温差控制在2%左右(单风机波动在10%左右),温控这点对于烹饪来说是最重要的,避免出现食物上糊下焦、局部生熟等问题,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热量更均匀,穿透力更强,大幅度提高烹饪的效率。
而微波功率是100-900W每100W可调节,多档选择热菜或食材解冻都很方便,同时支持微波+蒸烤等复合烹饪模式;如:微波+蒸汽、微波+烘烤等;并且自带40道智能菜谱,新手烹饪使用非常方便,一键自动烹饪。
最后说下这款的材质用的是蓝流琅陶瓷油内胆,功能界面是彩膜触屏和旋钮按键,水箱(700ml)也是外置设计,基础的配置都是顶配,在使用操控和易清洁性上表现都不错,方便日常使用和维护打理。
不足:
小结:
目前绝大部分蒸烤箱在“烤”方面下了比较大的功夫,但在“蒸”方面表现不是很好,又或者是阉割了微波的功能,宜盾普这款X1微蒸烤从配置来看,微波、蒸煮、烘烤3个功能都比较平衡,没有明显短缺。
大宇这款产品和宜盾普X1产品参数配置上基本是一样的,综合性能表现都不错,下面说下主要的差异点;
从“烤”性能来看,这款采用的是三面热管+单风机结构,是中高端微蒸烤箱默认配置;加上2000W的烘烤功率,升温速度会比宜盾普X1要快上一些;但因为是单风机设计,加热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腔内热量均匀性不如X1双风机搅拌效果。
从“蒸”性能来看,2100W超大蒸汽输出功率,配合33个蒸汽喷孔,蒸煮效率不仅高,并且蒸汽从四面八方喷射而出,蒸汽的均匀性更好(大部分蒸烤箱都是单孔or双孔结构),蒸煮烹饪效果高于同级别大部分品牌。
至于“微波”功能两者都是900W功率、9档可调,也支持微波+蒸/烤的复合功能,性能都是一样的。
大宇这款在易清洁性方面相对普通,内胆材质只是304不锈钢,没有陶瓷涂层;但操作界面则是会方便一点,面板多了常用烹饪菜谱的代码,需要哪个一键选取即可。
大宇这款产品综上来看,微蒸烤3个方面都表现不错,但在蒸煮方面性能会相对优越一点,如果烘烤方面的功能用的少一点;如沿海地区家庭,日常经常吃海鲜,又或者北方家庭经常蒸发糕、包子等,那么可以考虑这款,两者的价格也相差不大。
美的主攻市场是嵌入式微蒸烤,爆款多,销量也高;而台式微蒸烤比较少,G21这款算是比较经典的代表,寻味系列定位是中高端性价比款,在该品牌中选择的人最多。
先说下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发热管用的是首创的石墨烯材质,石墨烯主要的优势是加热快,对比常见的不锈钢管、石英管、卤素管能效高出30~50%以上,并且在耐用性、耐腐蚀性也要比卤素管和石英管更好,一般石墨烯寿命可以使用3~5年。
至于蒸、烤性能方面,相对前面两款比较中规中矩,输出功率都是1500W,下烤管是一字型,覆盖面少;蒸汽孔也只有一个;不过G21这款的腔内容量是20L的,相对较小一点,如果日常烹饪的食物数量不多、单个食材体积也不大,也足够使用了,毕竟小空间热能填充也更容易饱和。
另外这款G21是支持WIF功能(大部分台式微蒸烤是不能联网的),可以连接美的美居APP智能交互,远程操控,实时掌控炉内状态。
微蒸烤箱最早是叫“水波炉”,始于日本,由夏普发布了第一台水波炉AX-HC1,也是因此,其他日系品牌也逐渐开始研发了自家的水波炉,不过只有东芝将水波炉发扬光大了,尤其在国内一提到水波炉,就等于在说东芝的水波炉。
东芝产品最大的亮点是“过热水蒸气”,市面上大部分的机器都只有最高100°C,而它则可以轻松达到250°C,只需要调节水蒸气的温度,或者过热水蒸气与微烤的组合烹饪就可以轻松实现蒸、煮、烤、炒、煎、炸等多种烹饪效果;这种加热方式、烹饪效率和烹饪多样性是普通微蒸烤一体机无法比拟的。
下图是很常见的日式料理天妇罗,很多朋友都被它外表所欺骗,以为是炸的,其实是利用“过热水蒸气”将它“烤”熟的,我觉得过热水蒸气的原理已经不是单纯的蒸了,更接近烤的效果,可以炸或者焗。
这也就是东芝微蒸烤的优势,可以使食物的外表被炸得金黄酥脆,同时还能锁住食物本身的水分,起到又酥又脆的口感效果,像这种蒸烤原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微蒸烤一体机所做不到的。
同时东芝这款产品的微波性能也比其它介绍几款的要优越,最大微波输出功率在1000w,解冻冷冻食品也更快。
这款产品比较讲究用的人对美食的烹饪爱好,看了不少评价留言,对于产品褒贬分歧很大,归咎原因是选购前没有认真了解清楚产品的使用途径,最后被归纳成“智商税”;比如拿去蒸包子,会发现蒸完包子都干焦了,比石头还硬、干巴巴的。
但如果拿来蒸煮有一定含水量的食材,如:生蚝,效果会十分不错,产品开发源于日本,比较偏日式料理的烹饪使用,目前国内买的大多是泰国产的,而不是日本产,是否选购大家需要斟酌考虑。
松下这款虽然是日系品牌,配置也是只有上下烤管(无风机),但是烹饪方式上和东芝产品有一定区别。
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在于“广域温度”,在“纯蒸”功能中,温域范围可选30℃-150℃,有低温蒸煮,水箱容量800ML,蒸包子、蒸鸡蛋羹、蒸蔬菜等这类美食是没啥问题的,蒸的功能更符合国内饮食文化所需。
“纯烤”模式下,温域范围可选是30℃-230℃,大部分蒸烤箱,在烘烤方面都是100℃起,并没有低温烘焙,烘培是去掉物理水分,低温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营养流失,像烤制坚果果仁这样的五谷杂粮,营养成分丢失是很少的。
操控界面方面则是只有LED按键,并且屏幕比较小,不支持WIF互联功能,人机交互的体验感会比较差,这方面是不如东芝的ER-SD80CNW操控设计。
松下这款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相比其它日系产品,功能设定会更契合国内的饮食文化所需,温域可选范围也是推荐的几款中,温度可调控度最广,日常有需要给小孩制作辅食,烘烤坚果果仁、蒸煮水果/蔬菜等,对特定食材制作需求多的家庭,可以考虑选购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