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开体检报告,看到总胆固醇指标还是偏高,于是内心又一次收紧,告诉自己一定要控饮食。于是下一顿饭开始,你基本不吃肉了,肥肉更是提都别提,早餐吃鸡蛋时,不再吃蛋黄。尽管有时也会听人说不要丢弃蛋黄,但你会想:保险起见,不吃总不会有太大损失吧,于是继续这种似乎成为主流的吃蛋方式。在宾馆吃早餐时,如果看到对面小伙子吃了三个鸡蛋,你还会善意提醒:小心你的血管……
你看,这个像不像现实中的你。那这种认识到底对不对呢?
1、胆固醇是什么?
胆固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健康都依赖胆固醇,每一个细胞都离不开它。
第一,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组成部分,这里不仅仅指细胞外面的膜,还包括细胞里面细胞器的膜,比如线粒体、细胞核里面有DHA等等。如果把人体中所有的膜结构收拢在一起,里面主要有三种成分:蛋白质、磷脂和胆固醇。其中,蛋白质占了20%左右,磷脂占的比例高,在50%~70%,胆固醇的比例占20%~30%。
第二,胆固醇可以转化为人体的激素,如果没有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就会降低,导致许多健康问题。人体中有两种激素,一种是蛋白质类激素,比如甲状腺素、胰岛素,还有一种是类固醇激素。包括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是把胆固醇的分子结构作为骨架,进行局部修改,便成为对人体特别有用的激素。所以我们把胆固醇叫作激素的前体。
一般来讲,一个人一天需要1300~1500毫克胆固醇,这是一天的总量,其中一部分从白天吃的食物中来,我们称为外源性胆固醇;另外一部分是肝脏造的胆固醇,我们称之为内源性胆固醇,这部分主要在晚上合成。
外源性胆固醇和内源性胆固醇之间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讲内源性胆固醇每天要造出1000毫克,外源性胆固醇每天需要吃进去300~500毫克,这样里应外合,互相配合。
如果今天白天吃得少了些,晚上肝脏就会加班加点地工作,多制造一些。如果白天摄入多了呢?一方面肠道自己会减少吸收率,同时肝脏在晚上正好休息休息,少合成一些胆固醇。
3、体检时显示的胆固醇指标LDL-ch、HDL-ch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是内源性胆固醇,由肝脏合成。LDL-ch里面有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磷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通过血液循环移动到血管的内皮细胞和皮肤,成为细胞成分或者能量。每一天LDL-ch都从肝脏出发,走到全身血管和皮肤上,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大部分是肝脏造的,少部分是由肠道合成的,肠道合成的部分与食物中的胆固醇有关。HDL-ch负责把血液中游离的胆固醇带回肝脏,也算是节约资源。
4、对胆固醇的误解
在过去的30年中,美国出了很多膳食指南,都是建议每天摄入胆固醇最好不超过300毫克,认为吃高胆固醇食物会促进心脏病的发生。但是近些年经过大量科学验证,美国政府终于认识到,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是错误的。因此,2015年最新颁布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对以前的说法进行了纠正:“对于胆固醇这一营养物质,人们没有必要担心食入过量的问题。”
(1)体检中的显示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h)由肝脏合成的,不是吃进去的胆固醇。大家以为LDL-ch是吃进去的,而且以为吃越多动物胆固醇,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就会越多,实在是大错特错。
(2)我们都是清晨空腹抽血化验血脂,化验出来的血脂反映的是半夜里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而不能查到昨天晚上或者昨天一天吃进去的胆固醇。
(3)肝脏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原料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每天吃的主食。吃的主食越多,肝脏合成LDL-ch就越多。
(4)摄入动物身上的胆固醇可以抑制肝脏合成的胆固醇。也就是说,吃进去的胆固醇越多,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越少;吃进去的胆固醇越少,肝脏需要合成的胆固醇就越多。所以你会看到一天吃两个鸡蛋的人血脂很正常,而不吃鸡蛋的人反而血脂高。外源性胆固醇摄入增高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抑制能力就会停止,此时,化验出来的LDL-ch低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再往下降,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的最低值。
(5)肝脏合成的LDL-ch也是好东西,它负责把肝脏合成的磷脂、胆固醇、脂肪、蛋白质送到血管内膜、皮肤组织,帮助细胞修复。由于LDL-ch到达的港口是血管内皮细胞,所以临床上会发现,血管问题与LDL-ch增高有关。
(6)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后造成高胰岛素状态,会刺激肝脏不断去制造胆固醇。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LDL-ch都比较高。
(7)关于类固醇激素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摄入进来的外源性胆固醇才可以到达卵巢、睾丸、肾上腺,成为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这些类固醇激素与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无关。
(8)反式脂肪酸的大量应用是造成LDL-ch增高,引发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必须予以重视。
5、动脉粥样硬化与氧化型LDL-ch有关,而非食入进的胆固醇
心血管疾病和LDL-ch有关系是事实,以前只看到血管堵塞与LDL-ch升高有关,于是把胆固醇骂得狗血喷头,认为吃进去的胆固醇就是血里化验出来的胆固醇,而且简单地认为吃得越多,LDL-ch就会越高。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表面化,思维也过于直线化,但把食物中的胆固醇与肝脏造的胆固醇搞混,居然就这样错了30年。
在这里再次澄清一下,动脉粥样硬化与肝脏造的胆固醇有关,而且近些年的研究证实与氧化型LDL-ch有关。前面我们说了,你密度脂蛋白(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h)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兄弟二人相互团结、密切配合,为身体提供细胞需要的营养素。
然而,当LDL-ch被氧化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噩梦也跟着来了。这与血液中的自由基增多有关。一般来说,每天的生理代谢都会有一些自由基产生,好在体内有与之对抗的抗氧化剂,那就是平时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虾青素、角黄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硒、锌、铜、锰等),还有一些黄酮类抗氧化剂。当体内储存的抗氧化成分多于体内自由基时,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但现在这个年代,人体被氧化的机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多。压力过大、用脑过多、空气污染、吸烟、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及各种辐射(电辐射、光辐射),等等,都给我们的身体增加了负担,让人不堪重负;此外,过度运动,对氧的摄取和消耗大量增加,也会增加氧自由基。
但是,人们摄入的抗氧化食物却在减少,很多人不吃水果,不吃肝脏,不吃坚果,整天靠着面包、面条、米饭、方便面、甜食等没有任何维生素的食物把自己塞饱。血液中的氧自由基增多了,会肆无忌惮地到处乱窜。自由基最容易攻击的是含有脂类物质的组织,比如大脑,所以现在得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很多,未来甚至会更多。血液中流动的脂类,那就是LDL-ch中的磷脂和胆固醇,也是自由基首先攻击的对象。
LDL-ch被氧自由基包围后,它的形态和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我们都知道人体中有免疫系统,血常规化验单上大家可以看到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其中白细胞便是免疫细胞。白细胞分许多种,有多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很像部队,一部分是对外作战,另一部分稳定内部。
在免疫系统中稳定内部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又叫作吞噬细胞,这个大大的细胞在血液中流动、巡逻,监测到哪里有不好的组织或者物质就张开大嘴把它们吞噬掉。现在来说LDL-ch,它以前一直和单核细胞是好朋友,一起在血液中流动,互相认识,互不干扰。但是现在出问题了,LDL-ch被氧自由基改变了形态和空间结构,单核细胞不认识这位老朋友了,于是张开大嘴,吞噬了LDL-ch,然后进入血管内皮细胞下面慢慢咀嚼消化。
此时的细胞里面充满了脂类物质,看起来像泡泡一样,在医学上叫作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就这样产生了。如果机体长期处于氧化损伤环境中,抗自由基的能力总处于弱势状态,那么这种自我内战的现象(炎性反应)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于是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来越大,最后就会堵塞血管。
所以,各位,别再与胆固醇较劲,真正的敌人不是胆固醇,而是氧自由基太多,把辛辛苦苦工作的LDL-ch变成了氧化型LDL-ch。我们必须做的事是增加抗氧化能力,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仅仅用点药降一降胆固醇这么简单。
6、鸡蛋怎么吃?
一个普通大小的鸡蛋,重量是50~60克。每100克鸡蛋里面含有585毫克的胆固醇,算下来,一个鸡蛋大约含有300毫克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食物中的那部分)每天需要吃进去300~500毫克。对于一个身高1.6米的女性来说,每天应该吃1个鸡蛋+300毫升牛奶+100克瘦肉,那么从中获得了多少胆固醇呢?我们来算一下,牛奶里基本上没有胆固醇,每100克猪里脊肉里大约含有55毫克胆固醇,三者加起来是355毫克胆固醇,刚刚够。
那么,每天吃多少鸡蛋比较合适呢?一般来说,中国人吃1~2个比较合适。在加拿大、美国,早餐通常都是3个鸡蛋。总的来说,对于中国的普通人来讲,每天必须吃1个鸡蛋;男性、体力劳动者或健身的人群则应该吃2个或更多;产妇或者术后虚弱的患者,一天吃4个鸡蛋也是可以的。
也许有人还会担心,吃这么多鸡蛋真的没问题吗?需要讲清楚的是,如果鸡蛋吃少了,人体所需的卵磷脂、胆固醇则不够。如果吃多了呢?由于肠道黏膜具有调节能力,胆固醇的吸收率会降低,从而保证人体的营养平衡。
那么,怎么做鸡蛋更有营养呢?俗话说,大厨帽子300褶,鸡蛋吃法300种。鸡蛋有很多种做法,煎、炒、烹、炸,可以做出很多花样,比如鸡蛋饼、鸡蛋汤、鸡蛋炒米饭、鸡蛋炒黄瓜等。不同的烹饪方式也让鸡蛋呈现出了不同的美味,带来不同的享受。那么,不同的烹饪方式会不会对营养的吸收带来影响呢?网上有一份鸡蛋蛋白质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摊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为98%。
第三名:炒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为97%。
第四名:蒸鸡蛋。蛋白质消化率92.5%。
第五名:生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仅为30%~50%。
7、吃煎蛋的好处
在鸡蛋的众多做法中,煎鸡蛋是有其独特优势的。推荐煎鸡蛋不是因为蛋白质吸收率的问题,而是因为煎鸡蛋混合了油脂,也附带了很多好处:
(2)早上空腹的时候吃一点儿有油的食物,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肝脏合成胆汁,然后在后半夜储存在胆囊中。胆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帮助食物中的脂肪分解。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吃早餐,很容易出现胆结石,因为经过一夜的贮存,到了第二天早上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会比较高,不吃早餐,胆囊不收缩,胆囊中的胆汁没有排泄出去,胆汁便会在胆囊中浓缩,就可能形成胆固醇结石。
想让胆囊收缩,除了按时吃早餐之外,还要接收到摄入脂肪的信号,当你吃了含有油脂的食物,胆囊便会开始收缩,把胆汁排到肠道中,胆汁就像洗洁精一样乳化脂肪,让脂肪变成更小的颗粒,促进脂肪吸收。因此,早餐最好吃一个煎鸡蛋。
大家留心看一下西方人是怎么吃鸡蛋的,大多是吃稍微油煎一下的溏心蛋,这样做一方面能通过油脂让胆囊收缩,把胆汁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溏心蛋可以避免卵磷脂遭到破坏,因为卵磷脂不耐高温,一般来说超过50摄氏度就容易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