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煮粥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很多人都是使用电饭锅进行煮饭的,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去使用电饭锅进行煮粥,那么这时应该如何掌握好电饭锅煮粥的方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电饭锅煮粥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

b、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

c、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3、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

4、点油:煮粥还要放油煮粥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1、猪油

猪油也叫荤油,是猪肉中提炼出来的,猪肉有补虚、润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状。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煮饭时,加入一点盐,少许猪油,煮出来的米饭香气四溢。

2、醋

醋是家庭常备的调料,醋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促使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成体能消耗,还可达到减肥的效果。其次就是蒸米饭时,加几滴醋,煮出来的米饭香味会更浓,还丝毫没有醋味,最好的是防馊。

3、啤酒

4、花生油

花生油是由花生经过榨油加工制成,味道香浓。煮灿米时,将一小勺盐和几滴花生油加在水里一起搅拌均匀后,倒入籼米中,煮出来的米饭其口感与粳米难以平分秋色。

5、食盐

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血液、唾液、眼泪、汗液、胃液和胆汁都有她的成分。还有一点不为人知的功效就是,在煮剩饭时,在电饭煲里加点盐。不仅能除异味,而且吃起来口感细腻。

6、米酒、白酒或黄酒

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炒饭时,在米饭里滴几滴酒,炒出来的米饭又香又松,入口绝杀。如果碰到饭夹生,可将米饭铲散后,加入2汤匙米酒、白酒或黄酒,用文火略煮一会儿即可。

7、开水

开水是煮沸后的水,开水不仅解渴,而且最容易透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煮米饭时,用开水煮,米中的维生素B1不会流失会牢牢地锁住。

8、葱

米饭烧糊了,怎么办可以在米饭中插一根葱,盖好焖一会就OK了!

9、茶叶

将泡好的茶叶水,倒入米中,按正常的煮饭方式即可。这样煮出来的糙米饭,营养又色、香、味俱全。

10、橄榄油

煮米饭时,加点橄榄油在米饭里,可以延缓米饭的升糖速度,又不会对胃造成伤害。

防触电以及绝缘问题

防触电保护:该项目是指电饭锅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通常我们可以理解为类似手指的试验指,不能通过电饭锅外壳所开的孔而触及到带电部件,即使拿掉内锅也如此。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是考核电饭锅绝缘系统功能的指标。在工作温度下经防水试验后,电饭锅泄漏电流不能过大,不能超过0.75毫安,并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以保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过热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着火危险

机械危险和机械强度

电饭锅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标准中要求放在一个与水平面成10°角的倾斜平面上,电饭锅不能翻倒,当倾斜度达到15°角翻倒时,电饭锅各部位的温升点不能超过规定要求。IEC标准还要求,当电饭锅内锅的容积大于3升时,在25°角倾斜面上会翻倒时,其内锅水泄出的速率应小于16L/min。

电饭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经受住正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野蛮搬运。标准规定,对电饭锅外壳,每一个可能的薄弱点上用0.5J±0.04J的冲击能量冲击3次,然后还必须要能正常工作。

同时标准还规定,在离木地板地面700mm的高处,让电饭锅自由跌落一次,然后检查带电部件不能外露,通电时不应短路等。

电饭锅的使用性能主要是指控制煮饭功能的限温温度,保持饭温的控制温度,以及电饭锅的外观和耐用性要求等指标。它们考核电饭锅能不能正常煮饭和保温以及应具有一定的年限能正常使用。另一使用性能的项目是热效率和保温时电耗。热效率是指当电饭锅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转化成有用的热量的一个百分比,它通常最少应大于70%,保温时电耗是指电饭锅在保温状态下保温4小时所消耗的耗电能量。

THE END
1.快速煮粥法的做法快速煮粥法怎么做菜谱1.如果第二天早上想要喝粥,那么可以在前一晚把米淘洗干净后控去水分,放在保鲜盒中置于冰箱冷冻柜中;2.第二天把冰起来的米倒入煮锅中(我用的就是普通的不锈钢锅);3.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5分钟(期间可以……https://home.meishichina.com/recipe-55604.html
2.用电饭煲煮粥怎么操作权威文章用电饭煲煮粥怎么操作 在生活中电饭煲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方便快捷的一种厨具,而用电饭煲不仅可以煲饭也是可以用来煮粥的,用电饭煲煮粥也是非常的简单,而且操作也是非常的简单,而用电饭煲煮粥的比例一般是1碗水和1碗米的比例,水不要太少。 电饭煲煮粥放多少水合适https://www.cndzys.com/yinshi/changshi/1933320.html
3.怎么用电炖盅煮粥用电炖盅煮粥要多久→MAIGOO知识喝粥可以调养脾胃,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养分。电炖盅是一种用来炖汤、煮粥的厨具,有不少人还会用来制作BB粥。用电炖盅煮粥时,首先应将米浸泡好,然后开水下锅,在煮的过程中,不断搅拌,添加辅材。需要注意的是,用电炖锅煮粥的时间比较长,要把肉炖烂需要6个小时左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2337.html
4.熟米怎么煮粥2、再往锅里添水,水的多少可以自己控制,喜欢吃稀粥就可以放的多些,喜欢吃稠粥就可以放的少些;加入https://iask.sina.com.cn/jx/sh/tYYDBC9uE47.html
5.怎么煮粥更有营养?问答频道问题描述:(女,29岁)原先在家喝妈妈煮的粥时,感觉非常好喝,可是总是觉得自己煮的粥差一点,平时应该怎么煮粥才能更好喝,更有营养? 医生回答(1) 胡小翠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指导意见:在煮粥的时候注意以下三点,粥就会更好喝,也更有营养。1、生米煮粥口感味香,比直接用米饭做成粥会更好;2、用圆滚滚https://m.bohe.cn/ask/mip/103573478.html
6.步骤图电饭煲煮粥的做法电饭煲煮粥的做法步骤菜谱【电饭煲煮粥】01.先将干香菇用温水泡一会,待有点软的时候洗干净再用更热一点的水泡发。把虾去黑线洗干净备用。猪肉用里脊或者猪后腿,洗净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备用。,11.电饭煲里倒入剩饭,加入肉和虾,再把香菇用手撕成几瓣儿加入,然后加入泡香菇的水,刚好没过锅里材料http://mip.xiachufang.com/recipe/101783646/
7.视频:没有炖锅怎么煮粥?懒人方法看这里!电饭锅版十倍粥做法视频:没有炖锅怎么煮粥?懒人方法看这里!电饭锅版十倍粥做法 有些妈妈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煮粥,孩子月龄如果调整粥的稀稠度呢?今天来一个精确的比例告诉你。有些人家里没有炖锅,一般家庭都有电饭锅吧 今天就是教你怎么用电饭锅煮粥 我这个米用的是胚芽粥米,本身米已经一分为三,所以煮好以后可以直接给宝宝吃哦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F2H1C9530522TG7B.html
8.超简单电饭锅煮白粥怎么做超简单电饭锅煮白粥的做法超简单电饭锅煮白粥的做法,超简单电饭锅煮白粥怎么做请看步骤:1.取小半碗大米,一人量2.放入电饭锅内胆简单淘洗即可3.用盛米碗放入三碗水,米:水比例接近1:6即可,可根据个人喜好微调4.放入电饭锅,调至煮粥功能,时间30分钟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3135746
9.2分钟教你怎么煮粥最好喝,讲解得很详细,先收藏起来粥要怎么煮才最好喝,看完这几点你还觉得自己会煮粥吗?https://www.56.com/u43/v_MTUwMTE5OTM2.html
10.青?生活小米粥原来应该这样煮!很多人不知道平时喝一些小米粥,不仅对我们的皮肤特别好,还有着安神助眠的作用。大家平时在做小米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有时候做出来的小米粥不仅不浓稠,而且出油也很少,不怎么好喝?为什么呢?这篇文章为您解答。 小米粥为什么煮出来清汤寡水,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煮的时候,没有掌握到技巧。很多人直接将小米放入水中就https://shehui.synu.edu.cn/2022/0120/c2345a79475/page.htm
11.煮小米粥用凉水还是热水?掌握窍门,煮出的粥粘稠好喝不粘锅煮粥,无论是小米粥,还是其他粥,最好是水开后下锅,即热水下锅。原因如下: 1、【不容易粘锅底】水开后下入小米,沸腾的水花会使小米在水中翻腾,不容易沉入锅底发生粘连;而冷水下锅,小米沉入锅底,随着水温的升高会使小米粘在锅底,发生糊锅的现象,影响小米粥的口味和美观。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6850281103445
12.煮粥的做法菜谱煮粥的详细做法步骤:1、将所有的食材随意搭配,用量根据自己的喜好即可。 2、倒入盆中浸泡三小时。 3、三小时后食材都鼓鼓胀胀的,清洗几遍,直至水清。 4、倒入https://www.xiangha.com/caipu/84095315.html
13.你煮的粥不粘不软不滑?看看这6个窍门!你煮的粥不粘不软不滑?看看这6个窍门! 粥,看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一道餐食,用大米加水煮一煮便是,不过,想要将粥煮得绵、软、滑,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的6种方法能让你把粥煮开花。 1、煮粥前先将米冷冻一晚。把米洗净打湿,放在冰箱冷冻层冻一夜,再拿出来熬粥,十几分钟后就很稠了。平时可多冻一些米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1/05/c23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