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是春节的序幕过了腊八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一件事——准备过年所以在民间还有“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的说法等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就完全进入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
“民以食为天”
每逢过节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随之而来的
南北方网友
关于
“过节要吃什么”
的争论也是逢节必有
一直有句话叫做:北方饮食的谱系主要是围绕
“吃饱”
展开的而南方饮食谱系则是围绕
“吃好”
展开的
在这里当家的不禁又要提起
南北方之间的“甜咸大战”
最早是由一碗豆腐脑开始的
后来随着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
月饼、粽子、汤圆等
各种节日美食
都加入了“战争”
到底是吃甜的还是吃咸的?
是的
腊八节也不能幸免
当家的喝过的腊八粥
一般都是甜的
而南方小伙伴的腊八粥呢
是咸的!
咸!的!
据说里面还加入了
大肉丁、葱花什么的哟
北方娃娃们是不是
也很想体验一把
咸味儿的腊八粥呢?
网友们有话说
@柯雪
腊八粥,据说是南咸北甜。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腊八粥就是在常州,记得里面有猪肉海带什么的,咸的,味道好极了。
@Amy亢
我家吃的从来都是甜的腊八粥,从没吃过咸的~
@王先生
腊八粥该是甜的,每次家里长辈都放了桂圆、红豆、花生、红枣…后来为了家人健康考虑,不再加红糖。
@麦兜
感觉上腊八粥就是八宝粥啊,有桂圆红枣那些,应该是甜的。
@响当当
我家吃的腊八粥是甜的,有黑米红豆等等冰糖熬制,我邻居吃的腊八粥却是咸的,有白菜和腊肉。其实不用太纠结甜咸的问题,自己吃得惯就行。
那么
全国各地的腊八粥
究竟都有什么不同呢?
当家的也给大家网罗来了
最全的各地腊八饮食风俗
赶快跟着学起来吧!
各地腊八的饮食风俗
山东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
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的喝的。
天津
天津人煮腊八粥,讲究些的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
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
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
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菜庄稼地里杂草多。
甘肃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等地,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
宁夏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江苏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咸排。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四川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
白天不懂夜的黑就像你不懂我的特别~
是不是惊呆了小小一碗腊八粥竟吃出这么多花样不得不感叹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啊!今天别忘了与家人一同喝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噢~
今日话题:
你记忆中的腊八,是什么味道的?
好消息!
已经正式成立啦
免费电影票、各大餐厅代金券、
花生油、新春年历
……
你能想到的第一手福利
都在这里噢~
还能不定时的在群里
偶遇主持人王子、启迪小哥哥
陪你聊天噢~
即刻拿起手机
扫描当家的二维码添加好友
当家的拉你进群啦~
济南影视·快乐的味道
周一至周五17:30《土豆吐逗》
每晚20:30《说一不二》21:00《有一说一》21:40《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