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科学家在洛杉矶海域海底发现大量“鲸落”遗骸。全球海洋科学家自1977年首次发现“鲸落”以来,仅记录了约50次“鲸落”事件。为何洛杉矶沿海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鲸落”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所有鲸鱼死亡后都会形成“鲸落”吗
洛杉矶海底发现数量惊人的“鲸落”遗骸
近来的一项科学考察,揭示了美国洛杉矶沿海海底的一项惊人发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水下800多米深处发现大量“鲸落”遗骸。
这些“鲸落”遗骸包括7具已经确认的骨骼,预计总数超过60具,揭示了“鲸落”在深海中的频繁现象,以及我们对深海生态系统认知的不足。
这项科学考察,覆盖了圣佩德罗盆地和部分圣莫尼卡盆地海底350平方公里区域。在这些地区,早期工业活动导致大量有毒废物倾倒,包括被禁止使用的DDT杀虫剂及其有毒副产品。
全球海洋科学家自1977年首次在圣卡塔利娜岛附近发现“鲸落”以来,仅记录了约50次“鲸落”事件。为何洛杉矶沿海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鲸落”
科学家分析,高分辨率的海底考察可能是关键因素之一。此外,频繁的航运活动,可能增加了鲸类与船只碰撞的风险。洛杉矶和长滩作为美国两大最繁忙的港口,每年吸引数千头灰鲸迁徙经过,同时蓝鲸也定期在此寻找食物。
研究人员还在海底发现了遗留的工业废料桶,其中含有大量杀虫剂DDT。这项调查表明,工业废料倾倒,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未来,研究人员计划通过远程操作车,进一步收集鲸落的照片和视频,并可能获取骨骼样本,以深入了解这些鲸类的生命周期和死亡原因。
一头鲸的死亡造就生命的绿洲
鲸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海洋中。在鲸的家族中,体型最大的蓝鲸体长超过33米、重达170吨以上。
在营养匮乏的深海,当一头大型鲸的尸体坠入深海,并永远在此长眠时,便能为荒芜的深海带来生命轮回的奇迹。这种在鲸鱼死亡后,沉入海底所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有个浪漫的名字——鲸落。
如果说能量是生物群落发展壮大的“资金”,那么为海底生物群落提供“第一桶金”的便是“鲸落”。鲸一直有着“海上霸主”的威名,它的死亡,也足以成为一场盛大的献祭。如果把深海的海底比作荒漠,与深海热液、冷泉一样,鲸落如同荒漠中的“绿洲”。
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000多个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其中一些是“鲸落”特有种类。这就是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一鲸落,万物生”,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这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
“鲸落”的每个阶段,都在演绎着生命奇迹
你知道鲸落是如何形成的吗即使最清澈的海水,200米以下也是漆黑一片,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幽暗神秘的世界,对于深海生物来说,却是繁衍生息的家园。
当预感死亡临近,鲸会寻找一片深海,孤独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随着生命渐渐消逝,鲸庞大的身躯沉入深海,下坠过程将经历数月之久,一个神奇的独立生态系统,就此拉开序幕。
“鲸落”会经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生命奇迹的演绎。从鲸死亡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第一个阶段——移动清道夫阶段。
随着庞大的鲸身逐渐沉入海底,盲鳗、睡鲨、石蟹、鼠尾鱼,以及数百万海洋甲壳动物,得到盛宴般的款待。它们以鲸尸中的柔软组织为食,是“鲸落”的第一批受益者。
40多个物种的清道夫一群一群地覆盖而上,“鲸落”每天可为食物匮乏的深海,提供40-60公斤的珍贵养分。5吨重的幼鲸,可让此阶段的生态维持4个月之久,35吨的巨兽,则可让“清道夫”们饱餐9个月,甚至多达2年。直到90%的组织分解,“清道夫”们才饱腹而去。
此时,20多种小型生物接踵而至。“鲸落”生态进入第二个阶段——机会主义者阶段。多毛纲、涟虫目,以及蜗牛等软体动物,会见缝插针,以机会主义者姿态,在鲸残骸上安家落户。
在这一阶段,“鲸落”甚至培养出属于自己独立生态系统的新物种——食骨蠕虫,人眼难以辨识的养分,可以为小家伙们提供4-5年的食粮,直到最后一丝血肉被蚕食殆尽。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恰恰相反,好戏才刚刚开始。机会主义者离开后,此时进入了第三阶段——化能自养阶段。
硫化过程极其漫长,需要50年甚至长达100年,等到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彻底消耗,“鲸落”会化为一堆礁石,再也见不到鲸优美而庞大的身躯,只能看到栖居着无数动物的礁岩。它会在海底沉眠更久,直到化成一粒粒白沙,一场悲壮而浪漫的“鲸落”,才画上圆满句号。
茫茫大海中寻找“鲸落”,就像大海捞针
每年,大约有70000头鲸在迁徙途中死亡,随机坠落,在茫茫海洋中寻找自然“鲸落”,如同大海捞针。
为研究“鲸落”生态系统,科学家发掘了“人造鲸落”的方法,他们把海滩上搁浅死亡的鲸鱼送回海底,追踪“鲸落”全过程。
自1977年人们第一次在深海中发现了鲸的骨架,随后直到1987年,一位美国科学家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鲸鱼尸体形成的生物群落。目前,人类所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数量也十分稀少。
生命消亡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人们发现的“鲸落”如此罕见专家分析,首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鲸被捕杀或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也会变得稀少。
科学家为了研究“鲸落”的奥秘,只能无奈地人造“鲸落”。2011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格雷格·劳斯和他的团队,将一头搁浅死亡的鲸绑到船上,将其沉入海底,这条搁浅而死的鲸重达数十吨。
格雷格为这座“人造鲸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花蕾”。2014年,当人们再次潜入深海探访“花蕾”时,透过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见,它身上真的覆着一群群白色、黄色、橙色的微生物群落,就像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它的椎骨在海底形成尖锐的海岬,虽然只有几十厘米高,但那是数千米内的最高点。毛茸茸的粉红色海葵在山峰上摇曳着,预示着这里将成为一个珊瑚礁——各种海洋生物生活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