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厌食症?关注饮食失调暴饮暴食神经科学厌食症贪食症体重心理因素

没有预防饮食失调的最优方法,但是根据研究,一个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其患病风险:了解体征,症状和风险;避免节食和不健康的减肥行为;避免负面的自我交谈并学会欣赏身体,行为出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饮食失调即使在古罗马时期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但直到如今,我们仍然对它知之甚少。

当前,这种疾病有多流行?现代有“瘦之审美”,畸形观念之泛滥,催生出大批饮食失调人群。

著名演员加布里·西迪贝患有饮食失调(因《珍爱》与《美国恐怖故事:启示录》获得奥斯卡提名),在其回忆录《这就是我的脸:试着不凝视》中生动地描述了她如何用贪食症来应对抑郁。

她写道:

“我的情绪失控了,我只能哭好几个小时。”

“有一天,我哭了很久很辛苦,以至于我开始呕吐。吐完后,我不再哭了。我甚至都没有想过让我哭泣的原因。我感到空虚,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此之前,我感觉太过情绪激动了。”

...

《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范围内饮食失调患者总人数已达5550万左右。相比男性,女性患者的占比明显更高。正因如此,饮食失调的临床科研多以女性为主,对男性患病情况缺乏了解。我国饮食失调的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当,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01

什么是正常的饮食,什么是饮食失调?

虽然有很多关于饮食失调的信息,但是大部分人把这些症状误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饮食失调,学名“进食障碍”,是以不健康,不正常,强迫性的饮食习惯或异常紊乱的进食行为为主的精神心理障碍,属于轻性精神病。饮食失调通常伴随着情绪和身体症状。

节食、暴饮暴食等现代生活中很常见,媒体也常报道有明星为控制体重连续3天只喝水不吃饭,还有人几十年没碰过米。其实不吃、贪吃、猛吃都可能是饮食失调。

普通人只是偶尔节食,还算不上疾病。

临床上关于此诊断通常有三个维度:

1频度,异常饮食行为是否持续3个月以上,或每周至少一次。

2进食习惯表现,比如,是否过度限制饮食等;

3影响,是否对生活、工作、学业等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三项全部为“是”,且排除垂体肿瘤等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即可认定为饮食失调。

其实饮食失调是导致不健康饮食习惯养成的一系列心理状况,更偏向轻性心理疾病,可能是从对食物、体重或体型的某类思想执迷开始的,比如说“非瘦不可”,“体重超过3位数没有未来”等言论,疯狂追求“A4腰”,“巴掌脸”......

然而,在严重的情况下,饮食失调对身体的破坏力超出你想象。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02

常见的饮食失调类型有哪些?症状如何?

饮食失调包括以下六种:

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是最常见的饮食失调,但暴饮暴食症有时也包括在内。尽管它们三个有相似的根本原因,但受害者行为却是不同的。

厌食症

厌食症:这种疾病的特征是对卡路里摄入量的极端控制,对体重增加的强烈恐惧以及对身体胖瘦和形态的不切实际的看法。

其实部分厌食症患者仍保持有正常的食欲,只是她们为了保持徧低的体重而过分地节制饮食。或因本身身体因素,对食物有排斥心理,导致身体对饮食搭配的失衡。

厌食症的特点是不断自我饥饿造成体重急剧减轻,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伴随剧烈运动。

神经性厌食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神经性厌食症主要出现在成年初期,追求苗条身材的心理达到了极致的状态,有一种心理障碍,总觉得自己臃肿,想要把自己饿到很瘦为止。这种病的症状就是把不合适的身材印象强加在自己身上,看周围肥胖的朋友不觉得他们胖,却对自己极为严格,总觉得自己很胖。

这类人群情绪不稳定,带有攻击性,又时常忧郁,试图把自己隔离在家人和朋友之外,最后会出现体重剧减、体温和脉搏下降、缺铁性贫血、白血球数减少、毛发损伤、便秘,以及月经中断等症状。

在模特和演员中也时常出现这种病症。如果无条件地认为瘦就是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之所以要减肥,是因为我们需要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而不是放弃生活。

贪食症

贪食症:贪食症的特征是频繁进食,暴饮暴食,随后进行清除以免体重增加。清除可能包括催吐,强迫运动以及滥用泻药和利尿剂。

这样的患者为了减肥只吃热量很低的食物(单一食谱法、丹麦式减肥法、800卡以内减肥法等),但实际上从早到晚都有想吃东西的欲望,结果名义上虽吃低热量食品,实际上却能一次吃光15000卡的食物,相当于正常人一周的食量。意识到之后又觉得很惭愧,身体也感到不适,于是又常常进行人为催吐或服用泻药等不健康手段。

这种节食又暴饮暴食的反复过程,彻底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反复的呕吐使食道和胃都受到损伤,牙齿表面也被破坏,心理上的负担不断加重,甚至由于极度绝望而导致自杀。

暴饮暴食症

暴饮暴食症:可定义为强迫进食至不适感。重要的是,与同类情况相比,它需要吃的食物要多得多,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困扰,缺乏补偿行为以及无法控制吃多少或什么东西。

暴饮暴食症有时被称为强迫进食障碍,与贪食症有很相似的症状,但一般没有催吐之类的行为。这些患者往往超重,因此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普通人偶尔多吃点没有什么后果。但是暴饮暴食症有所不同,因为暴饮暴食发作变得频繁并开始干扰一个人的幸福感,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感。

有意思的是,贪食症患者的体重从低于标准体重,到正常或超重各种各样都有。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朋友或家人中有以下危险信号,则可能需要引起注意:

异食癖

异食癖是指一个人总是吃不属于食物的东西。这些食物可能包括纸、肥皂、布、颜料片、蜡笔、灰尘或冰块,这些食物没有营养价值,可能不利于消化。

异食癖通常在两岁后才被诊断出来。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有人会吃非食物

一些异食癖者说他们喜欢异食癖的味道、质地或气味。其他人说,吃某些非食物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医生并不总是能识别出病人在吃非食物,人们通常也不会告诉他们的医生,因为他们感到羞耻。然而异食癖会有可怕的后果,比如窒息、中毒和营养不良,所以寻求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反刍障碍

反刍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是食物吃进去以后又反流出来。反流可能是自发的。若患者报告称反复反流食物一个月或以上,医生将诊断为反刍症。

有些反刍症患者知道该行为是社会不可接受的,并试图掩盖或隐藏。

如果患者限制了他们的食物摄入量(避免其他人看到反流),他们可能会体重减轻或出现营养缺乏。

反刍经常发生在婴儿期和儿童期,但它也会影响到成年人。压力和焦虑是婴儿和儿童的风险因素,而焦虑和抑郁是成年人的风险因素。

这种情况是习惯性的或无法控制的,治疗的重点可能是打断和逆转这些习惯。

回避/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

回避/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发生在人们没有吃足够的食物来获得适当的能量或营养的时候。患有ARFID的人可能会因为食物的口感或气味等感官特征而避免进食,害怕进食的后果,或者根本对进食不感兴趣。结果可能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发育问题。

这种疾病通常出现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当这种回避不能用食物匮乏或文化习俗来解释时,就会被诊断为这种行为。医疗问题、饮食失调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必须排除。ARFID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强迫症、自闭症以及胃肠道问题。

人们经常被挑食和ARFID之间的界限所混淆。当一个人不能满足他们的热量或营养需求时,挑食就会变成一种紊乱。他们可能无法增加体重,体重与身高不相称,或者依赖补充剂。如果它开始干扰他们的日常功能,他们可能患有疾病。

ARFID也不同于厌食症;ARFID的食物厌恶并不像厌食症那样,是由对身体形象或体重增加的恐惧驱动的。

03

饮食失调的并发症

虽然一些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看起来很正常,但实际上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危险之中。

饮食失调症状的一些常见后果,包括干扰发育,并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心率过低、月经周期缩短、脱发、菌群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你可能不知道,饮食失调还会干扰人际关系,妨碍处理潜在的痛苦情绪,很难过上幸福的生活。

患有饮食失调的人经过干预治疗有些最终完全恢复,而有些则在恢复和复发期中循环,有的甚至会长期患病或死亡。

根据统计,饮食失调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估计有20%的饮食失调者最终会死于以下疾病:例如,不规则或非常低的心跳(心律不齐),突然的心脏骤停,严重的肝脏疾病或自杀等并发症。

即使是幸存者,也可能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04

为什么会饮食失调?

饮食失调的原因很少人知道。

饮食失调可能源于遗传、人格特征和环境影响(例如童年经历、社会比较、压力或创伤事件以及文化、审美标准)之间的复杂关系。

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和焦虑症的较早出现强烈地预示了青少年的饮食失调。饮食失调似乎是遗传的,可能与5-羟色胺受体的遗传差异有关。

当感到烦恼或烦闷时,进食能带来舒服的感觉,因此,很多暴食症患者在感到沮丧时,试图用进食带来舒服的感觉。但是,因吃得过多而感到腹胀和臃肿,患者又感到十分难受,于是借呕吐等方式来控制体重上升,紧接着,内疚、悲伤和可怜的感受亦随之产生。

此外,还有以下三个重要原因: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个性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指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罹患进食障碍和其他精神类障碍的人多于正常人群)和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

对双胞胎、亲生家庭和收养家庭的研究表明,遗传会使人们患上疾病的风险更大。家庭成员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患饮食失调症的风险要大得多。

个性因素是指进食障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人格特点——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独特;爱幻想,不愿长大等。在青春期即容易表现出自主性和依赖性的强烈冲突,引发进食问题。

有时候我们会建立目标,然而目标越重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动力与实现它所需的生活限制之间的等式就越不平衡,以食物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危险就越大。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的发生、发展、维持和康复中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进食障碍家庭”模式有:

(1)家庭成员的情感紧紧纠缠,无法分清彼此,没有空间;

(2)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

(3)父母冲突,孩子卷入其中,背负过重的负担;

(4)家庭模式僵化,无法适应孩子的发展——永远用对待婴儿的方式对待长大的孩子。

有学者提出患者以进食行为代表了对父母过度控制、过度保护的反抗;或以节食为手段达到对父母的反控制,以此作为解决家庭内冲突的一种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病人的依赖性强,多与母亲的关系过于密切、依赖,而以自我控制进食作为自己独立的象征。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中,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自信、自律、成功的代表。所以青春期发育的女性在追求心理上的强大和独立时很容易将目标锁定在减肥上。而媒体大力宣传减肥的功效,鼓吹极致身材人人皆可拥有,也让追求完美、幻想极致的女孩更容易陷进去。

此外,看多了各式各样滤镜下的照片会导致自我比较——这个过程有时是无意识的。不断的比较会对自尊和身体满意度造成严重影响。

在过去一年的疫情中,日常生活变得不确定,特别是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因此,控制食物就像是在压力大,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控制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只有某些人会患上饮食失调。

科学研究者在进行多学科饮食失调研究时遇到了一些挑战:

一个问题是,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处理方法不同

在临床研究中,重点是综合征(构成一种紊乱的症状的集合),而在神经科学中,重点是大脑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因此,临床医生可能会研究被诊断为饮食失调的人的焦虑,而神经科学家则会研究导致焦虑的大脑机制。

由于进食障碍分类是基于症状群的,因此每种分类内有很多差异。因此很难将临床研究与神经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过多的参与者差异阻碍了关于脑与行为关系的结论。

简而言之:两个具有相同饮食失调诊断的人可能出现不同的诊断或神经特征。

另一个问题是饮食失调类别之间以及饮食失调类别与其他心理疾病之间的重叠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创建了一个面向神经科学的框架,用于研究心理障碍(RDoC)。

研究饮食失调的神经科学的研究人员还遇到了大脑分析的局限性。由于大多数饮食失调并不是致命的,而且经历饮食失调的人群还相对年轻,因此缺乏用于饮食失调研究的人脑样本。这意味着神经科学家很少分析患有进食障碍的人的大脑。相反,他们依靠血液和其他体液来推断脑功能和饮食失调行为。

除生物样本外,还可以使用诸如fMRI(用于测量大脑区域中的氧化血流)和EEG(脑电图)(用于测量大脑中的电活动)之类的技术来“观察活着的人的黑匣子”。然而,这些技术的准确性有限,它们只能告诉我们很多有关饮食失调行为的信息。

研究人员用于研究饮食失调的神经科学的另一种选择是使用动物模型。使用动物模型有点好处,它可以减少参与者的变异性,因为神经科学家可以控制动物的遗传学,早期生活经历,父母关怀和饮食。这放在人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道德的)。

饮食失调与完美主义、强迫倾向和对负面情绪的敏感性有关。低自尊和对身体的不满是风险因素,以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挑战。

研究表明,女孩饮食失调的最强预测指标之一是同龄人对体重和饮食的重视。这种趋势在大学中更加突出,大学是一个由同龄人组成的社小社会,很少有年长的人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同伴感知的影响可能导致大学校园饮食失调的扩散。

05

为什么饮食失调一直持续?

许多年轻人在成年后仍会继续患有饮食失调症。他们将面临大量健康问题的高风险,例如蛀牙和频繁呕吐造成的染色、胆囊疾病、消化疾病等。

当我们研究饮食失调时,重要的是要区分可能导致问题开始的过程(饮食失调的原因)与导致问题持续的过程(饮食失调的维持因素)。

这需要区分所谓的发展阶段(即进食障碍发作之前)和维持阶段(即进食障碍发作之后)。

这种区别有两个重要的含义:

1)识别影响进食障碍发展的过程可能有助于设计有效的预防这些进食障碍的干预措施;

2)确定维持饮食失调的过程可能有助于制定成功的治疗干预措施。

饮食失调维持过程的关键角色

据认知行为理论,一种独特的自我评估方案(下图),即对身材,体重,饮食和饮食控制的过高评价(换句话说,就形态,体重及其控制能力)在饮食失调中起重要作用。

暴饮暴食是不是高估形态,体重,饮食及其控制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存在于一大群饮食失调的人群中,它是通过以下机制从这种高估间接产生的:

1.严重饮食不足

太在乎或高估身材,体重,饮食及其控制能力可能导致个人饮食不足。这样做会产生神经内分泌信号的几种变化,这些变化控制着食物的摄入,传达了饱腹感/饥饿感。

2.极端和严格的饮食规则

饮食失调的人对这些极端和僵化的饮食规则会做出消极和极端的反应(通常是全有或全无),甚至小小的违规行为也往往被解释为自我控制力差的证据。对这种缺乏自我控制感的反应是暂时放弃限制饮食的努力,这导致暴饮暴食。反过来,这加剧了人们对他们的身材,体重和饮食缺乏控制的担忧和信念,并鼓励进一步的饮食限制,从而增加了随后暴饮暴食的风险。

人们倾向于通过三种主要机制维持暴饮暴食的发作。

06

素食和饮食失调区别和界限

2012年发表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饮食失调症的女性成为素食者的可能性是没有饮食失调症的女性的四倍。超过一半(52%)有饮食失调病史的女性曾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吃过素。其他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关联。

那是否说明素食和饮食失调有直接关联?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真正的素食主义不会导致饮食失调。它可以成为人生任何阶段的健康选择,前提是成为健康的素食者。

怎么样算健康的素食者?

健康的素食者会寻找替代品来补充他们所缺少的营养素,例如钙、蛋白质、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12和铁。当他们的饮食包含多种营养食品时,与非素食饮食相比,水果、蔬菜、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往往更高,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更低。

但是如果是用加工过的垃圾食品代替肉类,那不仅不会促进身体健康,反而会更加疲劳和营养不良。

素食者需要注意的饮食失调风险

素食主义看起来是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但对某些人来说要警惕其潜在机制,如痴迷、控制和自卑,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征兆。怎么理解痴迷,控制等状态?

总而言之,看起来同样是素食,但是驱动因素各不相同,有些人的素食与饮食失调挂钩,而有些人的素食是自然而然的健康选择。这是两种不一样的境界。

07

饮食失调史

神经性厌食症在20世纪下半叶之前就已存在。西方世界对神经性厌食症的最早描述可以追溯到12世纪和13世纪,最著名的是锡耶纳的圣凯瑟琳,她拒绝进食是精神上对自我的拒绝。

1973年,希尔德·布鲁赫出版了一本书,书中有许多案例研究,名为《饮食失调:肥胖、神经性厌食症和内向的人》。这种混乱在20世纪70年代蔓延成为公众意识,病例增加。

贪食症(暴饮暴食,然后通过运动、呕吐或泻药进行清除)最早存在于中世纪的一些富人中,他们会在吃饭时催吐,这样就能吃得更多。

关于贪食症的第一篇临床论文发表于1979年。

厌食症和贪食症的病例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呈上升趋势,有人会说他们在那个时期达到顶峰,但全国调查数据表明,贪食症仍在继续上升。

1970年代和80年代是美国肥胖率上升的时期。开始以空前的速度增长,低脂饮食开始流行。

存在第三种饮食失调,暴饮暴食失调,其中周期性的食物刺激不能通过限制或清除行为来补偿。虽然许多肥胖的人正常饮食,但是暴饮暴食的人每天要消耗多达几万卡路里的热量,一整袋糖果或5-6份快餐的晚餐量。

再有,这种疾病已经虽然已经有几个世纪了,但似乎只是最近才升级了。暴食者约占寻求肥胖治疗的人的1/3。

随着肥胖患病率,遗传易感性的增长以及工业化食品消费的增加,人们不禁会怀疑饮食失调是否又是西方文明中的另一种疾病,最重要的原因是以不良的饮食习惯为依据。厌食症的大部分自然进程可以通过对身体形象的无序思考以及饥饿过程本身来解释。

现在,加工,含糖和富含谷物的饮食会导致炎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肥胖,思维紊乱等,节食或催吐、催泻等行为可能是在标准饮食上保持“瘦”的唯一方法。这些方法代价很大,并且主要由年轻女性承担。

08

饮食失调的治疗和药物选择

对饮食失调的关键维持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开发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最重要的例子是增强的认知行为疗法(CBT-E):旨在针对上述主要维持过程而不是进食障碍诊断(即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其他进食障碍)设计的一种灵活而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E的功效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进行了评估,目前被认为是饮食失调的成人和青少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病情轻微者可在门诊部接受个人认知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而改善其饮食及生活习惯,以帮助患者回复可接受的体重。

其实,对大部分患者来说,和她们讨论烦恼非常重要,例如:学业压力、校园霸凌现象、过分自觉、家庭问题、青春期恋爱问题等等,以更正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

只有当这些基本的治疗步骤无效,或患者体重剧降至威胁生命时,才需入院接受治疗。住院治疗的方法和非住院治疗差不多,都是用饮食控制和心理治疗,所不同的是在一个更有规律的环境下进行。其中大多数可以得到令人鼓舞的康复效果。

治疗饮食失调有时候涉及团队合作,其中包括初级保健医生,心理健康医生和营养师等。

一个人需要的具体疗法将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性。

心理治疗

心理疗法,也称为“谈话疗法”,可以帮助进食障碍的人学会用健康的思想或习惯代替有害的思想或习惯。

营养咨询

医学专家可以帮助您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以满足您的个人需求。

药物治疗

有时,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焦虑,敦促或不健康的想法。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给予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

住院治疗

由于饮食失调而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人们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此外,一些诊所还提供密集的住院治疗方案。

替代和补充疗法

某些替代药物可以帮助进食障碍的人放松身心并减轻压力。瑜伽,按摩,冥想和针灸是常见的疗法。

调节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和饮食互相调节互相反馈,饮食塑造影响肠道菌群构成和发育,肠道菌群参与食物消化,调节免疫炎症,影响神经和情绪进而影响进食

预防饮食失调

如果是家人或亲近的人患上饮食失调,该如何帮助他们?

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帮助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做出治疗的决定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要做的可能是:

询问患者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承认自己有问题(他们可能不相信自己有病)。

鼓励患者接受心理帮助和体检,帮助他们排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帮助他们确立未来的目标,这些目标会让他们觉得治疗是必要的、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Mason,T.B.,&Lewis,R.J.(2015).AssessingtheRolesofImpulsivity,Food-RelatedCognitions,BMI,andDemographicsintheDualPathwayModelofBingeEatingAmongMenandWomen.EatingBehaviors18:151–55.

Miranda,J.,Woo,S.,Lagomasino,I.,Hepner,K.A.,Wiseman,S.,&Munoz,R.(2006).Group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forDepression:ThoughtsandYourMood.CognitiveBehavioralDepressionClinic,DivisionofPsychosocialMedicineSanFranciscoGeneralHospital,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

Olsen,E.M.,Koch,S.V.,Skovgaard,A.M.,&Strandberg‐Larsen,K.(2021).Self‐reportedsymptomsofbinge‐eatingdisorderamongadolescentsinacommunity‐basedDanishcohort—Astudyofprevalence,correlates,andimpact.InternationalJournalofEatingDisorders54:492–505.

Schaeffer,J.(2016).BingeEatingDisorderStatistics:KnowtheFacts

Vocks,S.,Tuschen-Caffier,B.,Pietrowsky,R.,Rustenbach,S.J.,Kersting,A.,&Herpertz,S.(2010).Meta-AnalysisoftheEffectivenessofPsychologicalandPharmacologicalTreatmentsforBingeEatingDisorder.InternationalJournalofEatingDisorders43:205–217.

DalleGrave,R.,&Calugi,S.(2020).Cognitivebehaviortherapyforadolescentswitheatingdisorders.NewYork:GuilfordPress.

Fairburn,C.G.(2008).Cognitivebehaviortherapyandeatingdisorders.NewYork:GuilfordPress.

Fairburn,C.G.(2013).Overcomingbingeeating,SecondEdition.NewYork:GuilfordPress.

NationalGuidelineAlliance.(2017).Eatingdisorders:Recognitionandtreatment.London: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areExcellence(UK);2017May.(NICEGuideline,No.69.)London.

1)Wildes,J.,&Marcus,M.(2015).ApplicationoftheResearchDomainCriteria(RDoC)frameworktoeatingdisorders:Emergingconceptsandresearch.CurrentPsychiatryReports,17.

Wildes,J.,&Marcus,M.(2013).Incorporatingdimensionsintotheclassificati

WhatIsAnorexiaNervosaSymptoms,Causes,Diagnosis,Treatment,andPreventionByJulieMarksMedicallyReviewedbyAllisonYoung,MDLastUpdated:March18,2021

WhatIsBulimiaSymptoms,Causes,Diagnosis,Treatment,andPrevention.ByJulieMarksMedicallyReviewedbyAllisonYoung,MDLastUpdated:October13,2020

WhatAreEatingDisordersSymptoms,Causes,Diagnosis,Treatment,andPrevention.ByNunaAlberts,LCSWMedicallyReviewedbyAllisonYoung,MDLastUpdated:April20,2021

THE END
1.素食菜谱素菜做法大全精选菜单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现代人脂肪、蛋白脂、糖分摄入过多,造成了营养过剩、营养失调,出现了肥胖症、脂肪肝等疾病后,一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的“素食潮”正在兴起。大部分人吃素与信仰无关,而是由于美容、减肥、形体、健康的关系。 没错,多吃素确实https://m.xiangha.com/caipu/caidan/277/
2.10份降早餐食谱(一周营养早餐食谱安排表)网上有关“10份健康早餐食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周营养早餐食谱安排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0份健康早餐食谱: 一、豆奶+火腿面包=增长精力 豆奶:250毫升 火腿面包:1个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513/1789914242690977794.html
3.素食一日三餐一周食谱40道佛家养生素菜菜谱素食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不含动物 products。如果想尝试素食,以下是一周的素食三餐食谱,希望能提供帮助。 周一: 早餐:燕麦粥配草莓酱和坚果。 午餐:烤蔬菜沙拉配橄榄油和醋。 晚餐:糙米饭配蔬菜汤和豆腐。 周二: 早餐:煮蛋配全麦面包和蔬菜。 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333985.html
4.一周营养餐食谱,开启降饮食新篇章养生食谱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整体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一份精心设计的餐食谱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同时促进减肥和疾病预防。以下是一份为你量身定制的为期一周的营养餐食谱,旨在提供约 1500 卡路里的能量,并富含各种营养素。 第一天* 早餐:1 碗燕麦片,配 1 杯浆果和 1 汤匙坚果 https://www.cibailian.com/yangsheng/19622.html
5.素食降养生一周食谱素食健康养生一周食谱 善解人意 早餐:8点周一:坚果,黄豆,(发芽)全麦面包 ,燕麦片粥,青叶菜生吃,红薯,玉米,山芋。 周二:坚果,黄豆将,全麦面花卷,青叶菜生吃,土豆胡萝卜。 周三坚果,黄豆。红枣大米粥,红豆包子,南瓜芋头红薯,生菜,蒸菜。 周四坚果,黄豆(发芽豆),素包子,青菜,玉米面,红薯粥,红菜头,https://www.meipian.cn/2pmzqp8w
6.一周食谱安排表最营养我来教你如何轻松搞定每天的降饮食想象一下,每天早上醒来,你都能享受到一份既美味又营养的早餐,午餐时你不再担心外出就餐的高热量和低营养,而是选择了健康又快速的食物,晚餐时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个精心准备的家庭用餐。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让你的身体得到了充分呵护,还让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要实https://www.chuutacua.cn/guo-shu/164801.html
7.一周降食谱(下厨房)袁井井爱新地在下厨房分享了菜单「【减脂达人】高蛋白低碳水の好味番茄豆腐羹 小白菜豆腐汤 白灼菜心 芹菜胡萝卜碎 凉拌紫甘蓝 西葫芦番茄鸡蛋沙拉 健身减肥最爱的鸡胸料理!——彩椒鸡丁 【三分练,七分吃】健康的健身减脂营养餐 蚝油豆腐 蒜蓉西兰花」http://mip.xiachufang.com/recipe_list/102430781/
8.降食谱海报设计降食谱设计模板下载推荐 PPT模版 广告设计 元素 背景素材 插画 视频 电商设计 摄影图 艺术字 文档 小报 新媒体健康食谱海报加载中 https://m.51miz.com/so-muban/1608889.html
9.一周素食减肥食谱(女,21岁)我的体重现在非常的胖,想要通过减肥的方式来进行改善,一周素食减肥食谱应该吃什么?精选回答 吕仁荣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 减肥食谱要合理的搭配好营养。能够很好的对身体内的营养素进行补充,会使身体的代谢水平恢复到正常,对燃烧脂肪的效果也会有所增加,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改善,通https://www.meilo.cn/ymwd/f91c9ee3fd2a61f9.html
10.日本节日大全法国人如何素食?一周菜谱素食一周食谱 Le 1er novembre est la journée mondiale du véganisme. Pour l’occasion, de nombreuses association de défense des animaux proposent des défis, de la journée vegan, au mois vegan. 11月1号是众所周知的素食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动物保护组织会在素食月发起素食一日的挑战。 http://m.hujiang.com/jp_ribenjieri/p1224761/
11.中福会托儿所宅家营养膳食指南丨沪名园名师聚力奉献,系列微课第二弹怎么为宝宝安排一周健康饮食呢?曾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参考,整整7天的营养食谱,超实用!非常时期大家都减少了外出,这份食谱以自制为主。品种丰富,营养平衡,粗杂细做,有利消化。疫情期间,多喝水份,健体润肺。 可能有些宝爸宝妈会吐槽:“看过很多食谱,却依然不会做菜。”别着急,图内标红文字为本次推荐菜谱,附详细制作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eaa0ab77-2168-4151-8338-5692d5e58d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