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高频出现“情境”一词。“情境”即真实情境,指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审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陈丽燕老师组织工作室成员选择本学期执教的一篇课文设计“情境”,组员们基于学生学情,围绕学习目标,巧探生活之源,通过创意想象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并在任务中增强学生中华文化自信。
德胜小学方霞老师设计四年级下册《母鸡》一课时,巧设“控诉状”和“表扬信”两个主题,一褒一贬吊足了生的胃口,让整个课堂持续有趣。
母鸡(德胜小学方霞老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生字词语,能正确认读“疙、瘩”等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恶”,学会正确书写“讨、厌”等15个生字,“心事、理由”等10个词语。
(2)通过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及原因。
(3)通过研读文本,体会母鸡令人讨厌之处,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
三、创设情境
老舍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他的夫人养了一只鸡,一只母鸡。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所以他讨厌母鸡。于是老舍先生就发挥他的写作才能打算写一份母鸡的控诉状,告到夫人那里,让夫人不再养鸡。
四、设计意图
母鸡这个动物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但怎样把这课上得有趣,还需要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来帮忙。本课创设的情境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讲母鸡的缺点,下部分是讲母鸡的优点。通过寻找关键词、读关键句,感悟作者对母鸡的情感,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而且,一褒一贬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整个课堂持续有趣。
德胜小学宋竹君老师设计了“带外国小朋友参观传统节日纪念馆”的情境,将二下童谣《传统节日》一课中的字词、习俗融入任务之中,让学生转化为主动的介绍者,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节日(德胜小学宋竹君老师)
一、教材分析
(1)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阳阳一家即将从国外回来,从未在中国过节的阳阳对中华传统节日十分感兴趣,今天,我们和阳阳一起来到传统节日展览馆,带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任务一:我是小小宣传员
我们来到了传统节日展览馆门口,宣传册上,有一则介绍传统节日的童谣,阳阳有许多字不认识,请你来当小小广播员,给阳阳读一读这首童谣:《传统节日》。
任务二:我是小小引导员
接下来,请你带着阳阳到各个节日展厅参观介绍吧!根据课文内容,找出节日名称,制定参观路线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任务三:我是小小讲解员
我们来到各个节日展馆,根据节日风俗,了解文化底蕴。
在情境中,以学生完成项目、解决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对童谣中的节日习俗深入了解、总结思考,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最终实现朗读能力、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人民小学孙晨琳老师创设“中华小当家‘厨神’大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挑战的美食关卡中掌握课本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培养文化自信。
中国美食(人民小学孙晨琳老师)
《中国美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进行编排,是一个识字单元。这是一篇图片课文,通过图片配文字的方式来呈现中国美食,其中包括7种菜肴和4种主食。课文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菜肴,以列举的方式呈现主食名,每一种都包含一种烹饪方法,图文并茂。本课学习的生字大多为形声字,主要包括草字头、火字旁、四点底三个偏旁,需要让学生在认识菜名的同时知道烹饪方法,了解中国的美食,爱上美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了解自己家乡的美食。
二、创设情境
我们班将举行“中华小当家厨神大赛”,能够通过四道关卡的同学有资格被获得“厨神”称号。
关卡一:寻食材,做准备
1.字谜寻食材
揭开谜语即可获得相应食材
①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一种素菜)
②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脚趾像扇子,嘴唇像钳子(两种肉类)
③煮开变胖子,美味可口填肚子;肚子圆又圆,长的像元宝(两种主食)
2.字源解食材
出示小篆字体,解开字形演变的最后结果,即可获取食材
关卡评价:
一星厨师:能够猜出谜语,认出大部分生字
二星厨师:能够猜出谜语,正确认读生字,辨识出形声字
三星厨师:能在一、二星的基础上自主识字,发现生字种的规律
关卡二:找方法、点炉火
1.寻找合适的烹饪方法
通过预习、小组合作,了解烹饪方法
使用:我介绍的烹饪方法是________,它是这样做的......
2.认识部首点炉火
再说一说:我发现,“火”和“灬”的字都和_________有关。
二星厨师:能够准确分辨不同的烹饪方式,正确查找生字
三星厨师:能够准确分辨不同的烹饪方式,正确查找生字并归类部首意义
关卡三:制菜谱,做菜肴
1.制菜谱,读菜谱
熟读课文中的菜肴名称
2.做菜肴
完成课作对应作业
一星厨师:能认读课文中的菜名,自主填写一个菜名
二星厨师:能准确认读课文中的菜名,自主填写2-3个菜名
三星厨师:能流利准确的报出菜名,完成菜肴填写
关卡四:当厨神,爱宣传
1.选择自己喜欢的烹饪方式回家完成一道菜肴制作,并填写制作单
2.寻找家乡的特有美食,了解其制作方法、历史背景等,通过视频、海报等形式对其进行介绍。
一星厨神:能认识传统美食,了解如何做一道传统菜肴
二星厨神:能介绍传统美食,与家长合作一道传统菜肴
三星厨神:能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家乡美食,完成传统菜肴制作
该情境创设与关卡制定是为体现分层、分级的目标,从识字写字到课文认读再到拓展制作菜肴介绍家乡美食,可以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最后一个关卡为拓展关卡,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中国美食不仅包括课文中的菜品,不同地域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佳肴,学生能在课外自主探究了解,既是对课内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德胜小学丁卓慧老师巧设“班级金牌推介会”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写人习作的兴趣,引导孩子初步掌握推荐介绍人或事物的方法。
习作身边有特点的人(德胜小学丁卓慧老师)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材的第一部分,首先呈现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并围绕丰富的词语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围绕教材所给词语进行讨论,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中的词语,让他联想到谁,再说说为什么。第二层次启发学生不局限于教材,把视野放宽,说说还能想到哪些这样的词语、哪些人。
教材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选一个人来写。根据教材第一部分的提示,学生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的行为来写这个人。习作完成后,教材要求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取个合适的题目,并提供了具体的范例。
(1)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人,尝试用“单个事例”或“几个方面”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2)通过“推介人争霸会”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对写人习作的兴趣,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这种写法。
情境创设——班级金牌推介会
初次见面,老师真想迅速地认识你么班的每位小朋友。今天我们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推荐、介绍会——推介会,看看谁能成为我们班的金牌推荐人。你们愿意向老师相互推荐介绍一下吗?
任务一:绘名片
小朋友们热情大方的介绍同学,给老师留下一定的印象,但老师目前感觉特点还不够鲜明。现在轮到老师介绍自己了。为了让你们印象深刻,老师还设计了一张小名片。
任务二:取雅号
老师仔细倾听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发现你们不仅给人物取了一个特点鲜明的雅号,还有具体的原因、事例。可光说清楚还是不够的,还要怎么说呢?我们继续来看看下面的小锦囊。
任务三:介绍典型事件
学习金牌推荐人的介绍方法:多方面或一件具体的事生动描绘的方法。
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想推荐介绍的人。
任务四:评选出“金牌/银牌/铜牌推介人”
让学生当“大众小评委”,围绕“写人抓特点”“事例显特点”的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再次明确方法,规范用语。
以取雅号为情境子任务,引导孩子确定描述对象的特点。
以设计名片为情境子任务,促进孩子梳理对象特点的典型事件。
以介绍典型事件为情境子任务,向“金牌推介者”学习介绍好办法。
以评选为情境子任务,明确方法,规范用语。
陈丽燕老师的话:
这次情境创设活动,工作室每位学员都能深入解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用心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如金牌推介、小小讲解员、争做小神厨……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紧密围绕学生主体而展开。当然,老师们创设情境时还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层次;二、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三、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充满语文气息,尽显语文魅力;四、情境的创设与自主学习能力一样是过程性的,不是单一的片断教学,所以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甚至具有延伸性。
此次活动,工作室成员通过充满创意的设计,将真实情境搬进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践行“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