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13:03发布于北京虎嗅APP官方账号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黄瓜汽水
编辑、题图|渣渣郡
奥运会结束了。
有一位网友总结了这届奥运会比赛的观感:
同样都是中国队包揽金牌的项目,跳水队的气氛轻松欢快,而乒乓球的气氛却是凝重诡异的。
一场风暴过后,谁也没想到,中国乒乓球才是当下最焦灼的饭圈。
相信看过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的朋友,都会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中国德比”。
很可惜,往往是越期待的事情,落空了之后越容易崩溃。
孙颖莎得分,现场一片呐喊;陈梦得分,现场一片沉默,安静得像巴黎图书馆。最终陈梦站上领奖台,现场发出了排山倒海的“孙颖莎”三个字,谁看了都会替两位运动员脚趾抓地。
凤凰网记者在报道中记录了现场的饭圈景观。法新社记者看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球迷会对另一个选手抱有如此没来由的恨意。
在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的官方推特下面,能看到为了陈梦鸣不平的外国观众:“即使她是中国人,她还要对抗自己国家的人民。”
看热闹的韩国人也没闲着:没想到乒乓球大国的内斗这么严重。
一篇声讨陈梦的檄文横空出世:《五问陈梦之良心何在》。
细读文字内容会发现以下论点:
全国人民都希望孙颖莎夺金,陈梦背刺了14亿中国人,其心可诛堪比汪精卫;陈梦在东京奥运会上的金牌是国家队私下内定的,而这次她没有“按照全国人民意愿”禅让冠军,所以她忘恩负义。
一是陈梦的教练马琳私自“喂菜谱”,私相授受,帮助陈梦偷偷破解了孙颖莎的技术。
二是陈梦的打法破解了孙颖莎的技术机密,将孙的漏洞展现给外协对手,无异于泄露国家机密,导致中国乒乓球未来岌岌可危。
请欣赏美文《当年中国男足就是这么被毁的》——
三是神秘学黑魔法猜测。
大师量身定制魔法翡翠,陈梦奶奶隔空借运给陈梦,打断了孙颖莎的夺冠之路。
更离谱的说法包括且不限于:
竞技体育的输赢再正常不过,运动员本人都没有如此愤懑,毕竟输赢都是体育带来的魅力。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对手陷害,可能是国家队偏心,可能是教练暗箱操作——但绝对不可能是偶像自身的问题。
事实如何不重要,营造出一个“被全世界背刺的破碎美人”的人设,并且集体性代入这种人设的悲惨,更重要。
凡此种种,让人不禁梦回“肖战227事件”的那一年春天。
有时候,这种哭诉与抵抗也显得有些幽默。
网暴事件一出,各平台也响应迅速,快手处理200多个账号,抖音处理445个账号,微博处理了300多个账号,清理违规内容1.8万条。
根据@平安北京大兴发布,一名诋毁运动员与教练员的29岁网民贺某某被刑事拘留。
有人解读出了割席的味道,明明是世界女乒一号位的孙颖莎,却要被排名32强的王楚钦拖后腿,扯入舆论泥潭无法脱身。
有人解读出了悲情的成分,是孙颖莎一个人扛住了流言蜚语,趁王楚钦还在飞机上的时候摆平一切。CP粉听了无不痛哭悲泣,感慨伟大的爱情。
只能说一代饭圈有一代饭圈的咯噔文学。
一部分上头的CP粉,希望比赛结束后二人退役结婚,劝说这位现役世界积分第一的女运动员放弃职业生涯,过上相夫教子,三年抱俩的美好生活。
而孙颖莎这次没有拿到女单金牌,也被CP粉推测为“等大头一起拿”。甚至有人给孙颖莎P上了女性化的妆容和发型,以此证明她不留长发,一定是因为教练不想让王楚钦分心。
与其说CP粉磕的是CP,不如说他们沉浸在一段虚构的顶峰相见的爱情里。甚至让给王楚钦安排好“冠军是我的,冠军也是我的”“我的美人自带江山”这样的言情对白。
竞技体育用成绩说话,运动员的成绩是靠长年累月的训练获得的。“娇妻意淫”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才是最恶劣的侮辱。
唯粉即只喜欢一位运动员,具有排他性,对同事队友无差别攻击;CP粉则是喜欢该运动员的CP二人,对唯粉进行炮轰。就像当年马龙和张继科既有破圈的CP“獒龙”,也有个人饭圈互相碾压撕番位,以至于刘国梁不得不出面调停。
反黑贴、挂黑贴、安利话术已经运行得相当成熟,有条不紊。
如果你也混过韩娱内娱,一定会对这样的组织架构相当眼熟。
为什么孙颖莎的饭圈规模如此正规庞大?
而孙颖莎就是这个缺口的最优人选。
她出身干净,业务能力强,成绩亮眼,球风凶狠,长相可爱,完美构成了追星的两大要素:反差萌与慕强感。反差萌能带来情感刺激,慕强感是一切追星行为的动机源头。
为什么陈梦没有饭圈组织?
陈梦本身不足以构成一套苦情的饭圈叙事,反而在她身上产生了“帮助同事虐粉固粉”的反作用力。
一句“XXX只剩下我们了”,就像掷入水中的鹅卵石,在饭圈激起千层浪。
男乒也绝非净土,他们的饭圈厮杀更是源远流长。
来自饭圈丝丝缕缕的暗影,也投射到了球员身上。
马龙在闭幕式前接受采访,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cue到了王楚钦的饭圈。
饭圈当然也没饶了马龙。“陈年老绿茶”的帽子就这么迅速地扣在了国乒领军人物的头上。
熟悉国乒饭圈的人根本不会意外。
对于偶像的爱,已经逐渐超越了国家利益。对于国球而言,这是万般不能承受的。
国乒饭圈不会因为官方的一张通告就地解散,他们只会更加愤怒。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乒乓球并没有办法甩开饭圈文化,他们彼此拉扯,难以分割。
“不敢期待具体的球员,否则又要被说饭圈了”。
“不买周边不买票,看你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国家队和各个教练也别想跑。
而教练的角色也不再单纯:他们要么是青天大老爷,要么是偏心王八蛋。
奥运会开始后,刘国梁和马琳经常出现在被质问的名单上。
《五问陈梦》之后,《三问刘国梁》《四问马琳》也横空出世了。
2016年是国乒的饭圈元年,一切都是从那句“张继科醒醒”开始的。
再加上那句“不懂球的胖子”风靡全网,让国乒握紧了流量的命运之手。
伦敦奥运会之后,国乒“第三次创业”(三创)正式启动,在包揽世界赛事的冠军之余,大力拓展商业化,让乒乓球运动员成为体育明星,带来超级流量。
网友看到都乐疯了:以前哪能看到国家级运动员给你表演乐子。
中国人民需要乒乓球。
毕竟在足球、篮球这些大球运动上,我们无法占据话语权。只有手里的这颗小球,是中国人攥得最紧的体育赛事。乒乓球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主义自豪感。
反过来,乒乓球也需要中国人民。
在三创之前,乒超联赛别说几十块的门票,单位免费赠票都没人看,“现场仅有一名啃烧饼的老头”成了著名笑谈。
在三创之后,球迷想看一眼喜欢的球员,门票价格动辄数千元,甚至超过了大部分演唱会。在某二手平台,球员的小卡价格可观,交易量不少。
乒乓球商业化大获成功,如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球迷产业链。
而任何体育项目的高度商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就必须面对人群的涌入,甚至欢迎饭圈的战斗。
所以当下饭圈的愤怒并不是没理由的。
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饭圈。而如今的乒乓球、游泳队、跳水队,只不过是一个加了内娱buff的特殊饭圈。
比如王楚钦的外号是骰子,孙杨和汪顺被称为乐乐爸和乐乐妈,国乒的谐音是倪萍(你乒),张本智和的外号是账本/纸盒,许多教练和运动员也变成了一连串缩写字母。外行人潜入豆瓣小组后,需要一顿破译密码,才能勉强融入他们的话语体系。
其实,真正的体育从来都不是慈眉善目的。
就像在科比去世的四年后,关于他的地狱笑话反而越来越多。在虎扑和其他视频平台,你可以看到年轻人玩着“英雄碎片”“牢大”“直升机”的内部梗,在乐子横行的时代,谁还在乎“逝者为大”的道理。
就在今年5月,WTT沙特大满贯女子单打决赛现场,流出过这样一段小视频。
陈梦4:2战胜孙颖莎,夺冠后发表获奖感言,观众席冒出了几句尖锐刺耳的国骂。
这些声音太大,陈梦听到了,她停顿了一会儿回答道——
“很多观众说我今天的获胜秘籍是擦边,确实我今天非常幸运。可能最后只有一个人能胜出。但是我希望球迷能够正确的看待,因为竞技体育,输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陈梦说的这句话,是一句常识,也是全世界共通的体育伦理精神。
近代教育家罗家伦曾向新青年宣讲,运动家的风度(Sportsmanship)本应当是“宁要光明的失败,也不要不荣誉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