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谓:“民以食为天”。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开始注重审美和情趣。饮食类图书,从科技类到文艺类,再到旅游类,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始终在图书市场上保持着长销和慢热的状态。
一、当前中国饮食图书市场呈现的特点
2.品类多样,同质化现象严重,系列丛书细分天下。近几年来,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名目繁多的“家常菜谱”,《新编家常菜谱2000例》、《家常菜养生1000例》、《新编家常菜1388例》等。此外,又有如《创新家常菜谱》、《实用家常菜谱》、《百姓家常菜谱》等。这些菜谱书形式与内容僵化,很多都是抄袭或转录,给人以“难分彼此”的感觉,同时也浪费了出版资源。从内容来看,菜谱的分类越来越细化,具有个性化、科技含量高的菜谱在市场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为例,它根据都市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特性推出“现代人食谱”系列丛书,以及依据中国饮食文化推出“迷你菜系”系列等都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市场上还有针对某类特殊群体的菜谱,如《糖尿病保健食谱》、《冠心病保健食谱》等;专给孕妇提供的菜谱,以及专给年轻父母们看的婴幼儿食谱以及给老年人看的中老年人菜谱等。一些出版社针对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陆续推出大众饮食、养生饮食、文化饮食等多个独具特色的图书板块,打造了诸如“爱心佳肴”、“药膳食疗”、“地方美食”等众多广受读者与经销商青睐的饮食图书品牌,也奠定了自身在美食图书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大众饮食类图书开拓市场初见成效
1.薄利多销,走群众路线。饮食类图书除了精准的市场定位、上乘的内容品质外,其低廉的价格对读者也别具吸引力。于是很多出版社在保证高品质印装的同时,都走薄利多销的群众路线,在出版界引起一场低价菜谱风暴。现在超市也是不少菜谱的重要营销卖场,暑假是菜谱类书籍销售的高峰期,在北京某超市,据服务员介绍,生意好的时候,菜谱柜台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本,而5元、10元一本的菜谱书最受欢迎,购买者多数是岁数较大的家庭主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菜谱价格低廉,所涉及菜品众多;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年龄大的家庭主妇不太会利用网络资源,也不知道正流行的网络美食博主,她们所要的是原料易得、制作简便和实用性强。
三、倡导美食新理念,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追求饮食潮流,传承饮食文化理念,是饮食类图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美食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雅俗共赏的趋势。
中国饮食文化应该怎样更好的走出去?《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好的范例,讲述老百姓的生活,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文化让外国人更乐于接受。我们的饮食文化应该立足于百姓,像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一样,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鲜活的,像河水一样的不停流淌的,这一刻,中国饮食文化在全世界光彩照人、熠熠夺目。
【参考文献】
[1]杨晓芳.青岛出版社:“烹”出饮食图书常青树[J].中国出版,2010(24):71.
[2]杨西京.让美食成为文化[J].出版参考,2007(5):15.
[3]孟凡.菜谱书:不仅与吃有关[N].新华书目报,2010-4-22(3).